103个苦孩子的“爸爸校长”
11年前,一场意外的爆炸之后,安徽金寨人石清华成了北京街头的流浪者。当他在慈善机构的帮助下苦尽甘来的时候,一次意外的邂逅,让他和一个又一个流浪、孤残、特困儿童结下了难解之缘。一开始是7个,后来是30个,如今是103个。他们和石清华生活在一个叫做光爱之家的地方——北京顺义马头庄光爱学校。
本周,“103个孩子的爸爸”石清华受上海教育电视台之邀,作为教视14周年台庆的特邀嘉宾来到上海。昨天,石清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动情地讲述了他和流浪儿的故事。
广告里的“爸爸校长”
国字脸,浓眉大眼,朴实的笑容。一见到石清华,记者立即认出,他就是广告里的那个“爸爸校长”。
许多人认识石清华是从那则药品广告开始的。广告中,石清华为了103个学生,既是校长、老师,又是父亲,楼上楼下忙碌,搬煤、砌砖、做饭、讲课,用破门板搭乒乓台,自制简易篮球架……
“广告里说的正是学校刚创办时的情形,盖厕所、造厨房、挖下水道,都是大家一起干的。”石清华腼腆地一笑,回忆起当初的苦日子,“最苦的时候,大家一天只吃一顿”。
荣荣是石清华最初收留的7个孩子之一。“刚来的时候学校很破,地上都是土,也没钱买水泥,房子是拆迁后剩的破房,用碎砖、泥巴垒起墙,住了三四个月,没钱交电费,搬家了。我们还自己种菜,捡破烂卖钱,当时校长一个人教我们,不分班。第二次搬家时有十几个人了,一年多又搬家了。”
4年来,石清华已经记不清学校搬了多少次家,“反正每年都在搬,一年最少1次,最多4次。”光爱学校现在收留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3个流浪、孤残、特困儿童,实行全免费寄宿制。103个孩子加上9名老师,每月的开销大约要4万元,完全依靠社会资助。
“我们都是挨过冻的人”
1997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邻居储存的烟花爆竹突然爆炸,石清华一家三口被严重烧伤。他背着无法走路的妻子,领着病残的儿子来到北京。谁知道,第一次手术就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一家人只能流落街头。白天,他上街乞讨,受尽了这辈子最多的白眼。后来,在慈善总会的联系帮助下,他的妻儿接受了有效的治疗,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一天晚上,石清华回家路上看见一个流浪儿蜷在墙角不停哆嗦。这似曾相识的一幕让他停下了脚步。“我让那孩子上我家过一晚。回到家,我给他洗手洗脚,孩子忽然哭起来,问:叔叔,你为什么要管我?”这句话扎痛了石清华的心,想起自己曾经和这个孩子一样流落街头,跟着哭了。
后来,他把更多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带回家。2004年,在北京顺义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石清华一家带着7个在街头流浪时认识的孩子,组成一个特殊“大家庭”。这就是“光爱之家”的雏形。“之所以取名光爱,因为这些孩子都是挨过冻的人,渴望阳光。”石清华说。一开始是7个孩子,后来是30个,再后来是70个,100个……远至西藏、近至京郊,东至安徽、西至青海,全国各地都有困难的孩子被在北京打工的老乡陆续送到光爱学校。
管吃管喝不如管教育
刚开始收留流浪儿的时候,石清华只想给他们提供一个能避风雨又能吃饱穿暖的港湾,渐渐地,他发现一个更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教育问题。
“他们刚来时脾气很坏,满口粗话,动不动想打人。”石清华说。在常人眼里,这是一群“野孩子”,而在石清华看来,这些孩子单纯善良,只是因为曾经的经历造成了行为偏差。“有一次,没有晚饭吃,孩子们饿着肚子睡觉了。3个大孩子拿着口袋,去附近人家的玉米地里掰了一袋玉米回来,煮了一大锅分给大家吃。”石清华说,这次玉米事件让他意识到,除了管吃管喝,对孩子的教育更重要。
可是,这些闲散惯的孩子不爱读书,许多人连教室都不愿进。“我不强迫他们,先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从感兴趣的东西学起。”石清华说,为此学校开设了很多兴趣课程,如小提琴、吉他、美术、书法、舞蹈、小发明等,由志愿者授课。许多孩子逐渐爱上了课堂。过去以垃圾为伴的孩子,现在能用小提琴义演;四处流浪,找不到家的孩子,如今用自己的歌舞捧出一颗颗感恩的心。
“光爱存在的目的是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给他们一个临时的特殊教育的平台,我们做得更多是心灵的修复,帮他们找回自信,找回学习的乐趣。”石清华说。
吃饭要“支付”小红星
在光爱之家,有一种内部货币——小红星,孩子们帮厨、打扫卫生或者学习进步都能得到,少则1颗,多则5颗。而他们每吃一餐饭,每想得到一件社会捐赠的学习用品或玩具,都要用自己的小红星去“买”,开学还得用小红星“支付”学费。
石清华告诉记者,刚开始,所有捐赠的物品都是直接发给学生的。“一些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连谢谢也不说。还有学生相互攀比,为什么他拿的东西比我的好?”石清华觉得,一味接受施舍会打击孩子的自尊,也不利于他们自强自立。用小红星“购买”食物和用品,可以让孩子们知道消费与创造是同等的,付出劳动才可以有所得。
除了小红星制度外,拍卖会也是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春节前,光爱学校举行了一次拍卖会,竞价者都是光爱的孩子。老师拿出一副捐赠的手套,底下的孩子每人手里攥着一叠小红星货币。从15颗星起价,不断有孩子加价,20颗、30颗、40颗……在竞价的孩子里,一个叫亮亮的男孩执着地喊着价,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最终他以65颗星,得到了这副手套。转过身,他把手套塞进一个阿姨手里,“阿姨,你帮我们洗衣服,手冻,这个给你。”阿姨紧紧地抱着他,落泪了。
学生都不愿离开“光爱”
“我最怕别人说我是没爸没妈的孩子。这里让我有了家的感觉,不饿肚子,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学上,有人关心了。在这里我还学会了互相谦让,彼此相爱。”12岁的亮亮说,他不想离开“光爱”。
今年春节前,石清华送几个孩子回家,孩子们嚎啕大哭,有个孩子抱着床腿哭着喊“不要回家”,仿佛离开“光爱”才是离开真正的家。石清华看不下去,偷偷地躲起来哭。
103个学生都像是他的孩子,上课时,孩子们称他为校长,私下里,他们叫他“爸爸”。看到一个孩子的转变,是“爸爸”最高兴的时候,他奖励孩子,搂住他流下幸福的泪水;看见孩子不珍惜别人的关爱,“爸爸”会生气。他对学生全心付出,让亲生儿子都有些嫉妒。学生生病,他陪着输液,晚上给学生喝水、量体温;可去年7月,儿子动手术,他只陪了一晚。“儿子是自己的,放得下,学生是人家的孩子,总怕出问题。”石清华这样解释自己的“偏心”。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