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在京圆满闭幕
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以来的多项纪录在1月19日到3月21日期间,屡屡被一个来自甘肃的展览重写:日参观量最高达2.87万人,月度参观人数超过37万,总参观人数达66万,成为该馆个展最高参观量。在此期间,几近爆棚的中国美术馆不得不提早开馆时间,限制日参观人数……今天下午,这场轰动京城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在赞誉声中,圆满画上句号。
由敦煌研究院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是中国美术馆2008年的开年大展,同时也是2008北京奥运年的重要文化项目。展览主题“盛世和光”,象征着中国社会的祥和与文化的繁荣发展,象征着敦煌艺术的博大永恒。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敦煌展览曾经以不同主题数次走进北京,但都是在文博系统进行,以艺术角度走进中国美术最高殿堂尚属首次。为了将华美神秘、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完美呈现,中国美术馆从里到外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变身”,成功地将中国美术馆“改造”成了敦煌莫高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这是中国美术馆与敦煌一次暌违已久的约会,是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美术馆向伟大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历史性的精神追溯。当年,建筑师戴念慈先生在设计中国美术馆的建筑外观时,特别汲取了敦煌莫高窟九层飞檐的建筑造型语言,创造出国家美术殿堂独具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这也意味着中国美术馆与敦煌的文化姻缘由来已久。因此,敦煌艺术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是中国美术馆与中国美术界多年的心愿。”
已举办过无数次展览的敦煌研究院,此次将几代美术家数十年呕心沥血完成的10个原大原状复制洞窟、120幅敦煌壁画临本、13尊彩塑复制品搬到了北京城,同时搬到北京的还有9尊彩塑真品、10件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10件敦煌花砖,所有展品均为敦煌石窟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盛世和光”同时亮相的还有“古韵新风———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创作展”、“面壁生华———艺术名家与敦煌”两个别开生面的展项,三项展览内容构成了迄今为止分量最重的一次敦煌艺术大展。展览期间,主办方还邀请到国内敦煌学大家进行了“丝绸之路与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敦煌石窟”、“敦煌艺术与中国艺术的传统”等多场专题讲座,使敦煌学从讲坛走到了百姓身边。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我们希望此次展览能使观众身临其境地领略4—14世纪1000年间敦煌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富丽辉煌。奥运之年举办此次展览,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入中国,为世界和平、友谊、进步奉献的一份厚礼。”
这场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最具学术脉络的敦煌艺术大展令许多专家颇为欣赏:“敦煌壁画和雕塑的最精华部分都在此展中得到呈现。无论展览规模还是展品质量,都是史无前例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敦煌艺术,满足人们观赏祖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心愿,除日常展览外,中国美术馆还先后举办了儿童专场、外交官专场、专业人员专场等。许多去过敦煌的观众在此重温敦煌,没有去过敦煌的观众表示今后一定要亲访莫高窟一睹敦煌宝窟的风采。临摹品的作者之一———关友惠说:“这些临摹品,有的原作已经看不到了,有些原作已经模糊了,因此这些展品本身已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展览能够唤起更多人一同来继承和弘扬敦煌艺术,是对我们几十年守候的巨大安慰。”
15名来自莫高窟的专职讲解员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人。据了解,这是敦煌研究院多年外展历史中派出专业讲解队伍最庞大的一次。15名派驻中国美术馆的讲解员,除中文解说外,还能提供英语、日语、法语、德语、韩语5个语种的解说。已有24年讲解经验的丁淑君说:“每天我们都被潮水一样的观众包围着,麦克风音量放到最大,仍然难以满足络绎不绝的观众对敦煌知识的渴求。”面对与平时完全不同的讲解空间、讲解对象,丁淑君和她的同事们竭尽全能为观众提供最好的服务,并挤出时间为60多名义务讲解员进行培训。丁淑君说:“看到敦煌艺术如此受欢迎,我为我来自敦煌而自豪。”
两个多月时间,高质量的展出内容和全新的展览形式吸引了66万人次争相观看,超过中国美术馆往年全年参观量的一半。原定一个月的展览延长至两个月后,人们仍然感到不过瘾。今天是展览最后一天,仍有万余名观众冒雨来到中国美术馆,到了闭馆时间,仍然有许多观众驻足留恋,不肯离去。据悉,结束北京的展出后,“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将移师天津,于2008年8月亮相天津博物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