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四月初四恭逢文殊菩萨圣诞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08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5月8日,农历四月四日,恭逢佛教中传统的文殊菩萨圣诞,文殊菩萨,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文殊菩萨与普贤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因此也被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常住道场山西五台山。

  依大乘经典所载,在所有大菩萨中,文殊菩萨不只是四大菩萨中‘大智’的象征,而且,在过去世他曾为七佛之师。其锐利的智慧,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因而有‘三世觉母妙吉祥’的尊号。而且,依《首楞严三昧经》所载,他在久远的过去世早已成佛,号称龙种上如来。所以,其为释迦牟尼佛二胁侍之一,只不过一种慈悲度化的大权示现而已。

  文殊菩萨除了是过去世诸佛之师以外,对释迦牟尼佛也曾有教诲之谊,《放钵经》载(大正15·451a)︰‘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中略)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由于文殊菩萨是大乘佛法中智慧的象征,因此佛典里也有很多关于他以智慧开导行者的故事。他曾经以‘仗剑迫佛’的权宜示现,来晓喻那些疑悔不安、不能悟入如幻深法的菩萨。也经常用反诘、否定、突兀的语言或行动,来警醒众生。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开出的是重视第一义谛、不拘寻常格式的善巧法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次参访,也是由他启迪才成行的。后世我国禅宗的宗风,与文殊法门也有颇多相合之处。

  在大乘经典里,文殊菩萨的教化历程与善巧方便,可以说是多彩多姿的。而且,其教化历程也与我国有关。在《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释尊曾经预言(大正20·791c)︰‘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众生于中说法。’这里的‘振那’,相传即是我国(支那),五顶之山,即五台山(又名清凉山)。虽然学术界对文殊师利到五台山说法的记载多持怀疑态度,但是佛教界则大多相信这是事实。五台山也因而成为代表文殊师利的名山。后世佛教美术作品中的‘文殊菩萨渡海图’,描绘的就是文殊率领法眷到我国的情景。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即以妙偈赞叹如来。而说颂曰


  无色无形相  无根无住处
  不生不灭故  敬礼无所观
  不住亦不去  不取亦不舍
  远离六入故   敬礼无所观
  出过于三界  等同于虚空
  诸欲不染故  敬礼无所观
  于诸威仪中  去来及睡寤
  常在寂静故  敬礼无所观
  去来悉平等  以住于平等
  不坏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
  入诸无相定  见诸法寂静
  常入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
  诸佛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
  离诸因果故  敬礼无所观
  虚空无中边  诸佛身亦然
  心同虚空故  敬礼无所观
  佛常在世间  而不染世法
  不分别世间  敬礼无所观
  诸法犹如幻  而幻不可得
  离诸幻法故  敬礼无所观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法。(《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文殊出生于古天竺舍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 后来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学法。佛灭后,文殊曾为五百仙人讲解十二部佛经。 以后回到家乡,在尼拘陀树下结跏趺静思,入于涅槃(据《文殊师利涅槃经》记载)。佛灭后,文殊游行居住在五顶山,为众生宣说佛法。中国的汉地佛教认为五顶山就是山西五台山,因而成了文殊菩萨道场,藏传佛教也因此认同此说。历史上许多大德高僧曾经前往五台山朝觐, 五台山的名僧有的也到各地传法,一些教派祖师被视为文殊化身。

  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 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 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 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 八髻文殊,儿文殊等。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我愿若不于无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劫积集菩提。我终不证无上正觉。世尊。我以无碍天眼。见于十方乃至无量无边世界所有诸佛。世尊若非是我劝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菩提行劝学施戒忍进禅慧。令彼成就六波罗蜜。我既劝已教授教诫。悉令满足无上正觉。世尊彼时我以无碍天眼。观察十方作佛事已。然后我证无上菩提。。。。。。世尊我有如是愿。以殑伽沙数广大世界成一佛刹。其佛刹中墙壁高大。至于有顶无量百千众宝庄严。复以无量妙宝间错钿饰。若不尔者我终不证无上菩提。复次世尊我复有愿。令我刹中菩提之树。其量正等万大千界。彼树光明遍照一切诸佛刹土。复次世尊我复有愿。坐菩提树已。于其中夜成等正觉。乃至般涅槃夜于其中间不起于座。但以化身遍于十方无量无数俱胝那庾多诸佛刹土。为诸有情而演说法。复次世尊我复有愿。今我刹中无有声闻缘觉之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离一切过及诸惑等。皆是清净梵行之者满此佛刹。其佛刹中无女人名。一切菩萨唯是化生。悉被袈裟结加趺坐。如是菩萨充满其国。唯除如来之所变化。往诣十方为诸有情。随其意乐说三乘法。。。。。。尔时师子勇猛雷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当来成佛名。字何等。佛言善男子。此文殊师利成佛之时。名为普见。善男子。以何因缘。称彼如来号为普见。善男子。普见如来。普使十方无量阿僧只俱胝那庾多百千世界中。普令见故名为普见。彼诸有情见彼佛者。决定当得无上菩提。普见如来虽未成佛。若我现在及灭度后。有闻其名亦皆决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除已入声闻尼夜摩位及下劣胜解之者。”

  文殊菩萨诸经

  般若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七会曼殊室利分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卷)〖梁 曼陀罗仙译〗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1卷)〖梁 僧伽娑罗译〗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1卷)〖宋 翔公译〗

  华严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东晋 佛驮跋陀罗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唐 实叉难陀译〗“宝库”录校版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唐 般若译〗

  文殊师利发愿经(1卷)〖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

  宝积部

  大宝积经(120卷)〖唐 菩提流志译并合〗( 法界体性无分别会(法界体性无分别经二卷)(卷26-27)〖梁 曼陀罗译〗 文殊师利普门会(卷29)〖唐 菩提流志译〗 文殊说般若会(文殊师利所说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卷115-116)〖梁 曼陀罗仙译〗)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2卷)〖西晋 竺法护译〗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3卷)〖唐 不空译〗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2卷)〖唐 菩提流志译〗

  入法界体性经(1卷)〖隋 阇那崛多译〗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1卷)〖后汉 安世高译〗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2卷)〖元魏 昙摩流支译〗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1卷)〖梁 僧伽婆罗等译〗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5卷)〖宋 法护等译〗

  经集部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1卷)〖后汉 支娄迦谶译〗

  佛说文殊悔过经(1卷)〖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1卷)〖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2卷)〖西晋 竺法护译〗

  大方广宝箧经(3卷)〖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1卷)〖西晋 聂道真译〗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1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

  伽耶山顶经(1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

  佛说象头精舍经(1卷)〖隋 毗尼多流支译〗

  大乘伽耶山顶经(1卷)〖唐 菩提流志译〗

  文殊师利问经(2卷)〖梁 僧伽婆罗译〗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1卷)〖唐 不空译〗

  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1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

  佛说文殊师利行经(1卷)〖隋 豆那掘多译〗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1卷)〖宋 天息灾译〗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1卷)〖宋 法贤译〗

  佛说维摩诘经(2卷)〖吴 支谦译〗

  维摩诘所说经(3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宝库”录校版本

  说无垢称经(6卷)〖唐 玄奘译〗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1卷)〖唐 佛陀多罗译〗“宝库”录校版本

  本缘部

  悲华经(10卷)〖北凉 昙无谶译〗

  法华部

  妙法莲华经(7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宝库”录校版本

  密教部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10卷)〖唐 不空译〗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1卷)〖元 释智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10卷)〖唐 般刺蜜帝译〗

  密教部文殊菩萨仪规 (如自大正藏 1171号经典起)

  传记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1卷) 序言部分〖唐 佛陀波利译〗

  古清凉传(2卷)〖唐 慧祥撰〗

  广清凉传(3卷)〖宋 延一编〗

  续清凉传(2卷)〖宋 张商英述〗

  文殊指南图赞(1卷)〖宋 惟白述〗

标签:圣诞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