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根雕爱好者发现石佛像 所在处可能为白云寺遗迹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两位民间根雕爱好者在天龙山上寻找枯树根时,在坍塌的山石和荒草遮盖下,意外发现一处古代遗迹:一个石洞内,有光绪年间的题字,有一尊无头石佛雕像和残存的石壁。2009年5月7日,记者与发现者一同上山进行了探访。
一个多月前,两位民间根雕爱好者崔先生和张先生到天龙山寻找枯树根时,意外地在距离天龙山入口近4公里处的仙居园内,发现了一座山腰间堆满巨石的石山,山形位置都与古籍记载及老辈人传说的悬瓮山极其相似。他们觉着有趣,于是继续攀爬,不料却在乱石堆中发现隐没于荒草乱石中的石佛和石洞,令人称奇。
5月7日,记者跟随他们再次到仙居园,在园内白云泉旧址和一株历史悠久的汉槐北侧,果然见到他们所说的那座石山。没有大路可走,循着他们数次来访踏出的一条小道,记者艰难地爬到半山腰的乱石堆间,在崔先生指点下,看到一个快要被土掩埋的洞口。由于多年无人造访和雨水冲刷,洞口处积满厚土枯叶,留下的口径不足40厘米,里面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到。考虑到安全因素,崔先生拿起相机和手电,匍匐爬入洞中。不一会儿,他拍好照片钻出来。照片上,只见洞口由条石垒砌,洞内残存的一片墙上,明显写着 “光绪二……”等字样,尽管字迹剥落,漫漶难考,但字迹龙飞凤舞十分漂亮。
在距离石洞不远处,几块巨石坍落形成一条缝隙,记者探身进去,只见里面一尊无头石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衣纹曲线依旧显示出娴熟的雕刻技艺。崔先生说,自己从小喜欢听老辈人讲述晋源一带的故事传说,这些年为了根雕爱好,几乎踏遍晋源的山岭沟壑,这次在石山上的发现,听老人说应是明仙峪内一座古寺的遗迹。
为了探个究竟,他们又几次上山,后来发现石洞之内还有一个洞,但两人没敢再贸然深入。回到家,他们查阅《山西通志》、《太原县志》、《晋祠志》等书籍发现,这些史书上记载和描述的悬瓮山山形及位置都与他们所发现的石山相似,坍塌的石窟和现存的石洞也与书中记载的上白云寺位置吻合。崔先生说,根据历史记载,当时上白云寺位于去天龙山的必经之路上,因而香火十分旺盛,后因兵乱、火灾才逐渐塌落消失。几天前,他们根据史书记载,按图索骥再次上山时,果然又在山下找到一处史载为“香泉涧”的泉眼,泉水清甜甘洌,至今还在汩汩流淌。
崔先生说,晋源当地祖祖辈辈对悬瓮山的地貌描述都以“瓮瓮扣瓮瓮,盅盅对盅盅”概称,老人们也传说悬瓮山上有整齐排列的巨石,看上去就像一排口对口排列的大瓮。按照史书记载,悬瓮山在明仙峪白云沟内,沟内不仅有上下白云寺、古明仙寺、白云泉、香水涧,还有南天门、石佛梁、唐相裴休退隐处以及五代时期后汉刘知远避暑宫等诸多遗迹。崔先生说,如果他们的这一发现能被专家证实确为上白云寺遗迹,那么晋源区将又多一个打造旅游新区的好去处。
5月7日,崔先生、张先生已将自己的发现上报晋源区政府和当地文物部门,这处遗址究竟源起何时,又是何人所建,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文:裴怡 杨润德 马辰波)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