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纪念澄观长老圆寂10周年座谈会在法门寺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纪念澄观老和尚圆寂10周年座谈会现场


向老和尚三鞠躬


法门寺监院智超法师发言


省委统战部发言


省宗教局发言


合影留念

   2009年6月15日上午,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三级党政领导、省市县三级佛教协会、法门寺、法门寺博物馆、法门寺佛学院在法门寺法堂隆重举行大会,纪念一代高僧澄观老和尚圆寂10周年。法门寺监院智超法师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澄观老和尚圆寂十周年追思法会,深切缅怀这位为守护如来真身舍利、弘扬佛法,为法门寺乃至整个佛教界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大德长老。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谛性法师、正竖法师,陕西省宗教局副局长张宁刚,副巡视员吴联友,一处处长林民虎,调研员吴小强,陕西省委统战部二处副处长雷西明,调研员魏华荣,宝鸡市宗教局局长马保民,扶风县宗教局局长刘龙科,法门寺博物馆李发良、宝鸡市公安局法门寺文化景区分局张副局长等在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座谈会由贤空法师主持。

  法堂内气氛庄严热烈。台口上方悬挂着“纪念澄观老和尚圆寂10周年座谈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澄观老和尚的巨幅图像投影,台前鲜花簇拥。两侧对联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上午9时,座谈会在炉香赞声中开始。党政领导、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和护法居士恭敬虔诚向老老上献花鞠躬。

  首先智超法师发言说:我们举行追思法会,纪念深受广大佛教徒和各界人士爱戴的澄观老和尚,就是要弘扬澄老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和精神财富。澄观老法师为护教、护法、护寺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和鞠躬尽瘁、行愿无尽的菩萨风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将以此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郑洁委托雷西明处长作书面发言,省宗教局副局长张宁刚、陕西省佛教协会正竖法师,宝鸡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李润林、宝鸡市宗教局局长马保民、省委统战部魏华荣,省宗教局吴晓强,扶风县宗教局局长刘龙科,法门寺博物馆李法良,灵山净慧寺薛长录,澄观老和尚弟子本有法师等先后发言,充分肯定了澄观老和尚的佛学造诣,道德人品,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一生为国为民、护教兴寺,慈悲济世,艰苦朴素,培养僧才,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等优秀精神。

  座谈会结束后在大雄宝殿前合影留念。(法光、育宁)

在纪念澄观老和尚圆寂十周年追思法会上的致辞

法门寺监院 智超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界人士: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澄观老和尚示寂十周年追思法会,深切缅怀这位为守护如来真身舍利、弘扬佛法,为法门寺乃至整个佛教界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大德长老。

澄观老和尚,俗名陈元奎,1916年5月29日生于辽宁丹东。1936年于吉林省弥陀寺出家,第二年在奉天慈恩寺受具足戒。1938年巡礼名山,广参佛学,曾于北京上房山、山西五台山、广东南华寺及湖广、云贵等地名山古刹礼敬诸山大德,精研教理,兼修禅净,誉满丛林,号称罗汉。1942年入北平净莲寺修学华严三年。1945年来到陕西,先后驻锡耀县大香山寺、长安南五台。1953年,扶风佛教徒代表李秉铎、王正平迎请良卿老和尚住持法门寺,澄老与慧明、常慧、如净等大德共同护送良卿老和尚来法门寺。10月,应良卿老和尚邀请,澄老常住法门寺,协助主持寺务。1964年,澄老到永寿县三合沟闭关,专修禅观,深悟机宜。1966年“文革”爆发后,避难于太白山红河谷四显洞。1967年,澄老一度回到法门寺,不久被迫离寺,以中医针灸之术在永寿农村治病救人、坚持修行。1978年,澄老与省内诸位大德应陕西省图书馆邀请整理佛教古籍,使一批珍贵善本藏经得到妥善保护。1980年,澄老返回法门寺,努力争取地方政府执行宗教政策,为恢复法门寺多方奔走。1981年8月21日,寺内真身宝塔在连日风雨中崩坍,澄老不避危险,冒雨抢救塔上散落藏经、文物,精心护理。1984年,地方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将法门寺归还佛教,澄老负责接收并担任住持,重树法幢。澄老兴修寺院,广结善缘,经过艰苦努力,于1986年建成东、西厢房,将原大雄宝殿和铜佛殿内造像重塑一新,并征地三亩,建成一幢二层共22间楼房,基本解决了来往僧众开展正常佛教活动的住宿问题,法门寺再度兴旺。1985年,澄老发起成立宝鸡市、扶风县两级佛教协会,并担任创会会长,为振兴关中西部佛教,推动陕西佛教的恢复、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7年春,佛陀真身舍利庄严示现。澄老以古稀之年幸逢盛事、盛缘,以非凡的智慧和愿力高举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亲力亲为,一心投入到真身宝塔和山门的重建工程,在中国佛教协会和各级党政领导支持下,精心筹办法门寺正式对外开放大法会,使1988年农历十月一日国际性的“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会”获得圆满举行。澄老的工作,受到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高度评价。

法门寺对外开放后,澄老率领两序大众精进不懈,一方面精勤修持,重树法幢,弘传正法,广结善缘,一方面努力适应古寺面临国际化佛教交流的发展机缘,节衣缩食,庄严寺宇,筹办佛学教育,先后筹资买回东院故地,重建仿唐大雄宝殿、回廊、钟鼓楼,兴建藏经楼、卧佛殿、千佛阁和佛学院教学楼。古刹重辉,四众赞叹!澄老于1994年农历十月一日荣任法门寺方丈,1998年十月退居清修。1999年农历五月二十二日,澄老为法门寺、为佛教付出毕生心力之后,安祥示寂,世寿84岁,戒腊62夏。澄老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政协委员,宝鸡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扶风县政协常委、人大代表,宝鸡市佛教协会会长,扶风县佛教协会会长。

澄观老和尚出家六十余年,持戒精严,禅定功深,学识渊博,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他的一生是践行佛法、无私奉献的一生。自1953年至1999年,是法门寺和中国佛教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佛陀真身舍利的供养与法脉的传承均遭遇种种不可意料的考验,点点滴滴,来之不易,澄观老和尚驻锡法门寺,数十年如一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鞠躬尽瘁、行愿无尽的菩萨风范,堪称护持如来舍利的圣僧,堪称振兴法门寺的功臣,堪称爱国爱教的典范!

澄观老和尚舍报西归,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法门寺由内到外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内部,我们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指引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继承和发扬澄老“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思想和精神,团结一心,勇猛精进,致力于加强信仰、道风、组织、僧才、教制等五项建设,不断完善安居、诵戒以及寺院各项管理制度,创办法门寺佛学院,大力发展佛教教育,古老的法门寺正在成为中国佛教界又一个最具特色的模范寺院;在外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发法门寺旅游,依托寺院和博物馆重新规划建立了法门寺文化景区,以更加宏伟庄严的合十舍利塔安奉佛陀真身舍利供信众瞻礼。

饮水思源。我们能够沐浴在佛陀真身舍利的光辉之中,能在法门寺安心地修持佛法,这都是澄观老和尚等老一辈高僧大德所给予我们的恩德。我们何能忘怀,正是由于澄观老和尚等老一辈高僧大德的鼎力护持所打下的基础,法门寺才有今天的盛况。

今天我们举行追思法会,纪念深受广大佛教徒和各界人士爱戴的澄观老和尚,就是要弘扬澄老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和精神财富。澄观老法师为护教、护法、护寺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和鞠躬尽瘁、行愿无尽的菩萨风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将以此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今天,欣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社会的新盛世。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往的重要窗口,法门寺在弘法利生、培育僧才、丛林管理、对外宣传以及应对国际交流等许多方面面临着国家、社会和众生更多的期许。此时此刻,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团结起来,继承和发扬澄老爱国爱教的伟大精神,学习他兴慈济物,解行相应,爱惜僧才,勤劳俭朴,平易近人的优良品格,把握好新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强道场建设,充分发挥法门寺作为世界佛教圣地在弘法利生方面优势,努力提升佛学教育和佛学研究的实力,加强与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的交流合作,盛弘正法、续佛慧命,让法门寺更加有力地绽放出佛陀智慧的光芒!

最后,我以无限虔敬之心,祈求佛陀慈光加被,世界和平!祈愿澄老莲品增高,垂注众生,护佑道场!恭祝与会的各位领导、诸山长老,各位嘉宾、各界朋友,以及所有听闻此次盛会的善众福寿增长!六时吉祥!

谢谢大家!

标签:佛教资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