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社会万象>>正文内容

批评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3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9年09月30日08:34 深圳商报

好的教师要创造开心愉悦的学习氛围。本报记者 薛云麾 摄

要给学生创造轻松活泼的校园环境。

来源:新浪网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权利。这一规定曾引起社会和媒体的热议,教师如何行使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校长、老师乃至学生家长普遍感到困惑。针对这一热点问题,9月25日,深圳市教育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深圳小学联合举办论坛,专家、校长、教师、家长等各界人士热烈发言,认为老师批评学生,一定要从爱出发,要以学生稚嫩的肩膀能够承受为原则。

  批评孩子要把握好度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错的过程。”深圳小学三(4)班学生家长刘丽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与会者都认为,老师有批评学生的权利,深圳小学一(5)班学生家长许建领说,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也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但大家也提出,批评学生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把握好度。

  在论坛上,深圳小学蒋寅辉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经历的两件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老师的批评,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事半功倍;使用不当,事倍功半。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谨慎使用批评权,要了解学生的承受能力,要以学生稚嫩的肩膀能够承受为原则。洪湖小学许春生老师及一名自由发言的学生家长也认为,批评应该针对错误行为,目的在于让学生记住做错的地方,而不是对学生的否定,因而批评教育时特别要同学生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真爱”。他们还认为,批评学生还要做好沟通工作,如与家长联系,使批评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美国著名的管理家亚科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福田小学校长张丕发以此例来说明,批评的艺术是要把握尺度,爱护学生是教育的不二法宝。他说,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老师的用意。

  教育部出台规定是保护老师

  批评与教育学生,自古以来就是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教育部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规定?市教育局德育处洪其华副处长认为,再提出这个常识,是针对我国现在的一个特点——教育对象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而提出来的,社会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深圳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叶文梓认为,教育部的这一规定,是对教师的保护。翠竹小学校长房佩还在发言中呼吁:社会也应保护教师行使批评教育的权利。

  许春生老师认为,教育部这条规定反映“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现象”出现了,原因之一在于目前我们已经过分强调尊重学生权利,教学政策已经偏袒学生,教师在行使批评权利时遭遇到种种阻力:来自社会、媒体的责难和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忠告”,甚至来自家长的报复和无休止的控告。他觉得,是社会氛围的改变,使得部分教师忘记了“批评”教育学生的义务。

  对于教育部出台这样的规定,深圳小学校长杨焕亮也提出疑问:批评教育到底是教师职业固有的教育责任之一、教育方式之一,还是要国家赋予“执法权利”后才能行使的权利?那配套的批评范围、批评标准是什么出台了没有?非班主任未被赋予批评教育权利,是否批评教育学生成为“违规越权”行为?他建议教育部官员要多调研、精下文。同时,他认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建立牢固师生感情,得到学生爱戴和家长信任,才能使批评收到较好的效果。

  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

  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论坛?杨焕亮告诉记者,对于教育部郑重提出的这一规定,中小学校应持怎样的态度?非班主任教师是否有权批评学生?怎样正确实施这一权利?作为深圳唯一的直属小学,一所历史名校,深圳小学感到了一种责任,认为不仅要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关注,而且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他们还认为,教育热点、难点甚至敏感问题,名校、名校长、名师、名校的家长、教育专家等,需要带头主动发出教育的强音,引领全社会正确认识、理解、评价教育,因此,今后他们将长期举办“教育热点问题论坛”,就社会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引导社会正确认识这些热点问题。

  国家督学、广东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市教育学会会长杨柏生肯定了“教育热点论坛”这一形式。他说,专家、校长、教师、家长一起讨论教育热点问题,这种形式很有创新,让大家有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