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发现一处大型和尚塔墓 年代在清代中晚期
斜岩寺塔墓群场景
本报讯(记者 曾宪容 实习生 王怡 文/图)近日,黔江区文物管理所的普查队员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处古塔墓——斜岩寺塔墓群。墓群共11座塔墓,地处武陵山系,分布于斜岩寺石墙外围。从塔墓形制、部分文字及斜岩寺始建时间推测,该塔群年代应为清代中晚期。
塔墓多数被毁
斜岩寺塔墓群,共有11座塔墓,质地砂岩,呈八棱形,有二至三层檐和一塔顶,但多数已残缺(如图)。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塔顶被毁,有的文字模糊。
据普查人员测量,一塔墓通高2.6米,正方形底座,边长1.4米,高0.8米。塔墓上依稀可见“童真入道”、“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吉日立”字样,但塔顶已毁。另外一个塔墓有3层塔檐一个塔顶,保存完整,通高3.5米,正方形底座,边长1.65米,高1.15米,依稀可见其“宝塔千年”字样。其余塔墓均无法辨其文字,但从塔墓形制、部分文字及斜岩寺始建时间可以推测该舍利塔群的年代应为清代中晚期。
武陵八大寺庙之一
有资料表明,明清时期,黔江共修建了115座寺庙。明万历40年(公元1612年)建真武观,供元天上帝(真武神)马伏波(马援)像,真武观成为了道教场所。后因佛教盛行,这里成了佛教禅院,道教佛教尊神杂处,后道教逐渐为佛教所取代。随之又修建了许多寺庙,最有名的是武陵八大寺庙(即真武观、香山寺、天子殿、黑虎寺(八角庙)、天登寺(册山)、凌云寺(八面山尼姑庵)、斜岩寺、荒瓜寺),斜岩寺就是其中之一。不少善男信女去真武观朝佛,每至一庙都要烧香叩头,以表虔诚。
寺内原有木佛像百余尊
塔墓,又称舍利塔,俗名和尚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斜岩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历经300余年历史。建成后曾多次被火焚烧并维修。光绪四年被大火焚烧,光绪五年重新修建。
据当地村民介绍,寺内原有木佛像百余尊,解放初期全部被毁。寺庙围墙外有和尚塔墓20来座,解放后也逐渐被毁,现保存较好的仍有十多座,可见当时佛事活动较为兴旺。
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颜道渠介绍,在黔江区发现如此大型的塔墓群,证明了黔江所处武陵山系曾经是宗教活动十分频繁的地区。尤其是斜岩寺塔墓群,所处的时间虽不算久远,却是目前黔江区乃至重庆市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和尚塔墓群,对于研究渝东南特别是武陵山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结合斜岩寺开发,发展武陵山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