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听话的成了“冤大头”
2009年11月26日 09:58:27 来源:人民日报
周末出门,为积极响应政府“绿色出行”的倡议,我放弃开车,骑上自行车。谁想这次响应的代价着实不菲:北京的很多自行车道都停放了机动车,我不得不壮着胆子与机动车争路;北京的立交桥已经禁止自行车通行,无路可骑的我,只好让自行车骑我,穿行地下通道;北京的大宾馆早就没了自行车棚,到了目的地,保安一脸不屑地说:“我们这是星级宾馆,放门口太难看,你把车搁远点,不过被偷了没人管啊!”
因为响应政府号召而遭遇尴尬的,并非我一个,也绝非骑自行车一例。政府号召治理白色污染,结果“限塑令”变“售塑令”,商家赚钱,百姓埋单,白色污染仍然存在;“建立无障碍城市”听起来很美,结果是“盲道”变“忙道”,道上点缀上绿化带和城市变电设备,视力正常的人都走着困难;各地纷纷“争创卫生城市”,结果让人买个早点、吃个新鲜菜、修个鞋、上个厕所都困难……
这些曾经让百姓拍手称好的城市管理新口号、新愿景,为什么实施的效果难如人意?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市管理者。
城市管理是改善细节的硬功夫,需要管理者持续不断地投入精力财力。可现实是,城市管理还绕不开一个“面子”。见效快、变化大的显性工程拔地而起;投入大、工期长的隐性配套工程,许多部门却可以“眼不见,心不烦”。很多民生新政,短则一月,长则半年,宣传的热乎劲儿一过,实施效果如何乏人问津。
城市管理是部门协作的大工程,需要多部门相互协调,通力配合。可现实是,很多城市管理绕不开一个“利”字。有利可图的,各部门一哄而上,无利可图的,各部门互相推诿。没有一套严格的奖惩系统作靠山,到最后只有百姓吃亏。
城市管理是立足基层、管理小事的大学问,需要带着一颗热心去科学分析与规划。可现实是,有的城市管理者的眼睛朝“上”不朝“下”。许多部门管理思路简单,管理措施粗暴,收罚金、立栅栏、贴标语成了“万金油”,配套措施多是应付上面政策的“急就章”,而不是体察下面疾苦的“暖心丸”。
其实,许多城市管理的新思路,初衷是美好的,百姓还是愿意响应号召,主动配合。但是如果实施效果与百姓需求时常错位,“听话”的岂不成了“冤大头”。
现在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为谁服务?不仅是大企业、大机构,更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城市管理涉及千家万户,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系统科学的配套。(陆娅楠)
来源:新华网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