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三地争认“六祖避难地”
广宁县 “龙龛寺文碑”
广宁县宾坑镇的龙龛古庵
近段时间,坊间对河南安阳“曹操墓”的质疑,让“曹操墓”真假更加扑朔迷离。近日,肇庆三地也开始争认“六祖避难地”,颇有“北争曹操,南争六祖”之感。考古原本是单纯的学术问题,但如今不可避免夹杂着诸多利益的纷争,但考古的消息更多“被娱乐化”时,其实是对中国古文明莫大的伤害。
与“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无关的广东广宁县,日前爆出冷门:该县发现禅宗六祖搭草结庐十五载的隐居地。此言一出,众人惊愕,三地各“十五年”,六祖在肇庆岂不待了四十五年?
目前,肇庆的怀集、四会和广宁县三方都在热炒“六祖避难地”就在自己的境内。而有学者就称,六祖文化是肇庆的整体资源,是新的城市品牌,意义远不止“隐居”,应搁下争端,对六祖在绥江流域的经历进行集体研究和文化开发。
据记载,由弟子记录,禅宗六祖口述的《坛经》中,有“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文字,而佛门盛传,六祖师傅五祖弘忍传其衣钵时,担忧其被恶人所害,遂助其离开湖北,对于目的地,师傅只曰“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怀”、“会”指的就是现今广东肇庆市下辖的“怀集”和“四会”,而今又多出了“怀集”和“四会”之间的广宁县,形成“三国”舌枪论剑,均称禅宗六祖“一十五载”隐居地在自己一方。
《坛经》描述六祖在肇庆简略而过,具体在什么地方,经历过什么,均无阐释,虽有官方史志作记,终不是六祖亲述,后怀、四两地“孰轻孰重”,但双方都没有压倒性证据。民间传说真实与演绎难辨,“十五年”的归属论战成文化界公开的秘密。
“遇会则藏”的四会,因四方河流汇聚得名,其“母亲河”绥江河上游就是怀集县,而广宁在两地之间。怀集县县志办学者称,六祖是为逃避追杀才到怀集一带,应该沿着绥江流域行走,可解释为何三地都有其踪迹和传说,广宁在绥江边上,六祖可能溯源而上。
与肇庆相邻的云浮市新兴县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乡,慧能尊祖隐遁“一十五载”后,遂往广州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剃度弘法,在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开山传法,广渡众生,修禅悟道,终成体系并走向成熟,称绥江是六祖悟禅之地,以“圣地”称之亦不夸张。
肇庆市地方志办业务科老吴长期研究六祖,他曾对媒体表示,拥有六祖资源的并非肇庆一地,四会、怀集、广宁的“竞争对手”尚有韶关、新兴和广州等地,还应该包括湖北。
《广东通志》卷二百三十“古迹略”十五之中“广宁县”一栏有记载:“龙龛寺在橄榄都榕村,六祖尝避难构庵于此,庵废,明万历初获以古碑,有‘龙龛藏锡杖,衣钵在南华’之语,因而建寺焉。”后来又有记载,该寺清道光年间重修。其中提到的“龙龛寺文碑”现在仍保存在广宁县博物馆。
云浮学者黄灿兴称,六祖代表的首先是一种深层的智慧,不是泥塑石像,是六祖的思想和文化,而非“烧香拜佛”。(中新)
六祖慧能
“避难”十五年之谜
惠能(638年-713年),本姓卢,广东新州人氏。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相传当年六祖慧能在湖北黄梅山继得五祖衣钵之后,为了躲避争夺衣钵的名利之徒的追杀,连夜隐遁而去。然后整整消失了十五年。十五年之后,他如同天降奇人般在广州现身,以达到禅界巅峰的修悟震惊四座,正式成为中华禅宗的第六代宗师。
然而,这之前的十五年时间,慧能究竟去了哪里呢?他惊人的修为又是在何地修炼的呢?从古至今,有关的猜测颇多。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