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7日 21时37分 来源:中工网
代课教师李兹喜(右二)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模范座谈会上发言。中工网记者 潘惠虹摄
中工网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潘惠虹 吴昀)他是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代课教师,一个人撑起了一所有30多个孩子的学校;他一年的工资是村民们凑的365斤苞谷籽,一拿就连续拿了11年;他在大山深处的学校升起了五星红旗,并把每一次升旗仪式都看作对自己的一次激励……
他叫李兹喜,今年35岁,是贵州省罗甸县班仁乡金祥村油落小学唯一的代课教师。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他被评选为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第一次见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
4月27日下午,中华全国总工会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模范座谈会。部分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座谈会,有八位劳模代表在会上发言。其中,李兹喜用朴实的语言和感人的事迹打动人心,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了辍学儿童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1995年,跟大部分农村孩子一样,李兹喜初中毕业后因为家里穷,无法继续上学;辍学后,他跟大部分农村青年一样,决定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就在准备好行装的时候,李兹喜得知离他们村10多公里的金祥村小学因为没有老师,30多个孩子辍学在家。李兹喜犹豫了,他深知,上学是边远山区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决不能让孩子们成为文盲。于是,李兹喜做出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毅然放弃了外出打工,主动要求到金祥村教书。
365斤苞谷籽的“年薪”
在李兹喜教书之初,他一分钱也不收,而是自带伙食免费支教。也许是李兹喜的举动感动了村民,一个月后村民们找到了他,说大家没有钱给他开工资,只能每户凑几斤苞谷给他,每天一斤。“就这365斤苞谷已经使这个贫困山村倾其所有,我还能要求什么呢?”李兹喜满足的说。就这样,李兹喜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学校,这365斤苞谷籽的“年薪”,他拿了整整11年。
把自己家的猪杀了给学生买课本
由于教学条件艰苦,公办老师不愿意来,李兹喜一直是学校唯一的老师。在贫穷的山村里,有时孩子们的学费交不上来,没有工资的李兹喜就把自己家的猪杀了,卖钱给孩子们买课本。
在学校,李兹喜既当校长,又是老师,还是后勤主任兼炊事员,每天忙得团团转。山区缺水,他坚持每天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山脚下背几十斤的水给孩子喝。他朴实地说:“有时候我也觉得累,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看到孩子们能有学上,自己辛苦点,心里也甜。”
“孩子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孩子们”
李兹喜也曾经动摇过。他的弟弟劝他不要再傻乎乎地当这种倒贴本的代课教师了,到外面打工一年至少可以赚好几千块钱。李兹喜心动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打算离开学校。当李兹喜走到山垭上,突然听到好几个人叫他。原来是几个学生的家长气喘吁吁的追来劝他不要走。看着学生家长期盼的眼神,李兹喜一下子心软了。回到学校,走进教室,孩子们齐刷刷的看着他,整齐地说“老师好!”李兹喜几天来努力积攒的决心顿时被挤得粉碎,他忍不住哭出了声,教室里顿时哭声一片。李兹喜明白了,孩子们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孩子们。
44.8万代课教师今年将被清退
李兹喜的事迹是代课教师的一个缩影。据报道,西部地区代课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20%。教育部宣布,2010年将清退目前仍然存在的44.8万中小学代课教师。而目前不少贫困地区因为财政困难仍然招不到公办教师或者公办教师不愿意去。
中工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晓龙。他表示,工会对代课教师的现状一直进行关注,并且多次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交流,呼吁正确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他认为,目前教育存在的基本矛盾是,教育机构能提供的教育机会和广大学生希望接受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尤其在边远贫困地区,矛盾更加凸显。很多老师不愿意到贫困地区教书,当地的孩子面临着没有老师的难题。而当地代课教师愿意从事当地的教育,却面临着被“清退”的困境。
李兹喜也说,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在城市成长的教师去农村教书很难坚持下去,“只有农村长大的才能在农村呆得住。”
“代课教师的问题不能‘一退了之’”
如何妥善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王晓龙说,“代课教师的问题不能‘一退了之’”,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应该承认代课教师在农村教育事业的地位,肯定代课老师在农村教育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他认为,应该对一部分代课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考试的代课教师可以转为正式教师,一部分资质太低的代课教师无法通过考试的可以转到学校后勤部从事后勤工作,对于不得不清退的代课教师必须给予必要的补偿。同时,对于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应该留有原有的代课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与其签订正式合同,确定最低工资标准。
李兹喜的事迹也感动了参加劳模大会的全国劳模。贵州省总工会副主席李佳麟说,贵州省的劳模在了解李兹喜的事迹后纷纷表示关心,就在昨天,有部分企业家劳模已经明确提出将对李兹喜的学校进行资助,设立教学资金,解决那里农村孩子买不起书本等教育难题。
“国家对山村教育是关心的”,李兹喜说,自从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学校的条件已经有了改善。2005年后,当地政府解决了李兹喜的工资,李兹有了每月600元的工资。他希望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条件能够进一步得到必要的改善。
李兹喜说:“我已经很满足了。我想得最多的是,山里的穷孩子需要知识,我要为他们点燃希望。看到孩子们快乐学习,茁壮成长,我感到值!扎根边远山区,我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