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夫妇与山村“名校”
2010年04月09日08:06山西新闻网
闫建军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独石河村委主任张乃生(右三)与学校师生一起给烈士扫墓。
娄烦县领导到独石河小学看望闫建军(右三)夫妇。
娄烦县独石河村由于自然条件差,脱贫致富的路走得很艰难,但村里的学校却办得柳暗花明。虽然学校只有闫建军夫妇两名教师,但教学质量节节爬高,优秀学生不断涌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不但是思念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更是缅怀无数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日子。清明时节,笔者在娄烦县米峪镇乡独石河村采访时,这个山村学校内开展的一场革命传统教育,深深地打动了我。虽然学校只有闫建军夫妇两名教师,又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每年的清明节,他们都要组织学生们到附近的烈士陵园给革命烈士扫墓。同时,学校的黑板报上还刊出缅怀老一辈光辉业绩、纪念烈士英魂的内容。闫老师还收集整理了一些革命烈士的故事,给学生们宣讲。听完故事,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感想,写关于清明节的作文等,以此激发孩子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偏远的山区,任教长达23年,闫建军还有这样的教学激情,他的坚持不能不让人感动。闫老师告诉笔者,要搞好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独石河村虽然还不富裕,学校的老师多年来也一直只有他们夫妇俩,但村里人对办好学校的事都很关注。去年独石河学校还被娄烦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名校”。
夫妇二人山村任教20余载
娄烦县独石河村位于娄烦、方山和交城三县交界处,是娄烦县西南边界的最后一个村。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村里脱贫致富的道路一直走得很艰难,但这个村的学校办得却很不错,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优秀学生不断涌现,村里尊师重教的氛围逐渐浓郁,四五百人的村子里,初中和高中的在读生及毕业生将近百名,近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也有十几人。“学校办得好,离不开踏踏实实搞教学的好老师。我们村穷,学校的老师只有闫建军夫妇俩,闫老师是个有能力的好老师,他对学校的带动很大,我们全村人都非常敬重他。”村民听说笔者要采访学校老师,主动给我提起了好老师闫建军。
时年52岁的闫建军出生于娄烦县米峪镇乡柴厂村。1987年9月独石河小学开学的那天,被录用为代教的闫建军胸怀壮志,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来到这里,开始了他漫长的任教生涯,也从此在独石河村深深扎下了根。
当时的独石河小学,仅有几间孤房,院子就是村里通往山里的大道。学生学习成绩更差,在全学区乃至全娄烦县都是倒数第一。当时,不少教师听说要被安排到这里来教学,都想方设法推辞掉,相关部门的领导为此甚感头疼。但闫建军从未有丝毫的畏难情绪和退缩心理。年轻气盛的他常常暗暗地想:只有落后的教师,没有落后的学校,再苦再累我也要下决心把学生教好。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在没有其他教师来任教的情况下,经过两年的辛勤教学,闫老师带的学生成绩开始慢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渐渐有了改观。而他的妻子也跟他学到了不少教学知识和方法,于1989年登上了讲台,成为了独石河小学的第二位老师。之后,为了把学校办得更好些,闫老师又经过县教委的批准,将其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妹妹也聘来相助了一段时间。虽然妹妹不久又调离了独石河村,但当时对学校教师短缺的燃眉之急也有所缓解。
就在闫老师夫妇的密切配合下,到1992年独石河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全联校通考获得了第一名,从此独石河小学进入了先进学校的行列。学校办好了,老师的影响也扩大了,不少条件好的村子以较优厚的待遇纷纷邀请闫建军去任教。但他考虑再三,还是和妻子留在了这个小村。几年的教学,他们已不愿意离开这块热土,不愿意离开那些热爱学习的孩子们。
在那艰苦的日子里,为了减轻村里的负担,夫妇俩总是尽量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夏天,山里阴雨不断,学校周围常常会淤积很厚的泥,为了便于孩子们行走,他俩总要费很大的劲将淤泥清除掉。放学遇到下雨时,他们还尽可能地将孩子们一一送回家。晚上孩子们放学后,夫妇俩不顾一天的劳累,总要把第二天的课认认真真地备好,总要把当天一年级至五年级的作业一本本地改完……这样的日子一天天地重复着,重复了23年。
2006年夏季的一天,学校两米多高的院墙被洪水冲塌了15米长的一段。当时正是农忙季节,由于不愿耽误村民的时间,闫老师便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动手将墙垒起。山里的夏天有时天气特别炎热,他和妻子每天坚持给孩子们烧水,一定要让孩子们将水喝足,并且还不断用自己的钱买水果给孩子们吃,以防上火,影响学习。秋季,夫妻俩利用星期天上山砍柴,以备冬天生火之需。在冬春季节,他们天不亮就起身把四五个教室的火生得旺旺的,让孩子们能够暖暖和和地上课。为了将孩子们英语的基础打好,2009年7月闫老师还将师专毕业的女儿叫到学校为孩子们义务代课和辅导……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独石河小学和闫建军老师不断获得“联校红旗校”“县级劳模”等荣誉。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每年都有好几名进入县重点中学就读,一些学生顺利考取大学后,已参加了工作。说起这些来,闫建军和他的妻子脸上写满了自豪。
热心呵护学校的村干部
闫建军夫妇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村办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独石河村的父老乡亲,也感动着一向重视人才培养的村干部张乃生。张乃生是1992年担任村委主任的,他上任后的第一个夙愿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和闫建军老师携手将学校办好,为村里今后的发展打基础、铺路子。他深知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贫困是山村贫困的根本原因,而这些贫困的根源是人才缺乏。所以想方设法把村里更多的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脱贫致富的关键。
张乃生经常去学校了解情况,对师生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为了扩大孩子们的视野,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决心,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和元旦,张乃生都要尽量把节日筹办得丰富多样,让闫老师夫妇和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度过节日。1995年以来,张乃生通过朋友联系,多次和闫老师一道带孩子们到省城太原的一些学校过“六一”儿童节,城乡两地的孩子们有机会在一起开展各种活动,让村里的孩子在思想认识和学习状态上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2006年过教师节时,热心的张乃生自筹资金为闫老师夫妇做了西服。当年过元旦时,他又将妻子辛苦一年养猪卖得的1100元钱拿出来置办晚会,而他自己和妻子过年时却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张乃生说,村里一直没有脱贫,不能把学校的校舍等进行整修,作为村干部内心里总是很愧疚。所以总想尽自己的力给扎根山区教学的闫老师和学校办些实事,虽然微不足道,但看到师生们能快乐地过节,自己心里也比任何时候都感到热乎和满足。
近几年来,村里的孩子们陆续考进了大学,张乃生感到分外地荣耀和高兴。2007年村里一名贫困家庭的孩子考进了山西师范大学,他自掏腰包资助了1000元。2009年又有两名孩子考上了大学却无力交学费,他四处求援,终于为两个孩子解决了万余元的学费。闫建军老师说,多年来,张乃生一如既往地关心学校和孩子们,给他们增添了许多信心和力量。
众车友与山里娃结亲助学
山村教师和村干部共度艰辛、心系教育的育人精神,得到了社会热心人士的关注。2004年5月的一天,经太原市交通局的一位车友介绍,山西车友会的几位组织者来到了独石河村。经实地了解,该村经济贫困、校舍简陋的状况立刻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于是他们很快达成共识,决定将独石河小学设定为车友会的助学基地。
经过认真筹办,2006年“六一”儿童节,山西车友会对独石河小学开始了第一次的助学活动。以后每年至少一次,有时两次,如今他们已坚持了5个年头了。5年中,他们捐助学校桌椅、广播器材、书包、衣物和其他学习用具等约千余件,总价值达6万多元,捐助贫困生现金2万余元。
更为感人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及时有效地得到帮助,有10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友主动和困难学生结了“亲”,达成了“一帮一”的助学协议。每年他们都要给结了“亲”的孩子们送去上学所需的文具、衣物和现金,并且还要利用暑假时间将孩子们接到太原,和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同玩耍。除此之外,他们还带孩子们去公园、学校和展览馆等地方,让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通过不间断地真诚来往和亲密接触,城乡两家人相处得亲如一家了。每当车友们要来村里时,乡亲们总要提前准备一些自家种的土特产等着他们,孩子们也总要喜滋滋地拿出自己的奖状和优异的考试成绩向车友会的叔叔、阿姨们汇报学习情况。有几位受帮助的学生家长十分感激地说:“认也不认得就这样出手相助,车友们真是给我们办了大事了,孩子们变得更懂事了,学习的劲头也加大了。”
车友们结亲帮扶的活动,温暖着独石河村人,同时也受到了娄烦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去年以来,县领导多次到独石河村看望老师和孩子们。领导们在详细察看了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后,对学校校舍的建设问题很关心。眼下,县里已决定在独石河村建一所像样的学校,建校工程马上就要开工。不久,在新建的校舍内,闫建军夫妇一定会教得更安心愉快,孩子们也一定会学得更舒心高兴。
来源:腾讯网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