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忘忧河的梵唱:红楼梦中的禅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2日
来源:觉之路博客   作者:忘忧河的梵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昨天偶尔在电视前经过,新版的红楼梦在深圳台首播了,看了一段新版,觉得,好好的名著,给拍成闹剧了,简直是一群人在那胡闹,太失望了。换个台央视11台正播越剧红楼的读西厢这一段,人家越剧都唱得比新版好看好听。看来李少红她只能拍拍像大唐情史,大明宫词这样的野史了,要拍名著,她还是欠缺。

  在四大名著中,唯有红楼梦是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因为,他与禅宗的思想是那么的接近,别看是在写一帮痴男怨女的爱恨纠緾,实是作者本人的现实生活写照,他对人世玄机的感悟,玄机,亦是禅机。

  第一次看红楼是在十三岁的年纪,好友偷了她妈妈学校图书管理室的钥匙,整个暑假我们都躲在图书室里读那个年纪的‘禁书’,不过她早就读完红楼,在读倚天了。哈。。。

  说他是一本与禅学有关的书,从开篇作者就指出来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谁解其中味,读者不应当只周旋在了脂粉味里,要解解这其中所透出来的玄外之音。

  故事的起因是因为:“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便将它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

  读这段,不禁让人想起吕洞宾来了,铁拐李为了要点化他,让他在短短的一个梦里经历了贾宝玉这一生所经历的事,醒来后吕洞就悟了,这就是‘黄梁一梦’的来由。

  这块石头也就是宝玉后来戴的那块了,‘此石已通灵性’,喻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和佛的差别只在于我们凡夫没有放下。所以石头才会‘悲伤自怨’,心有不甘。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心想要点化他,让他经历红尘的万般劫难,好修成正果。其实,禅宗的思想也正是如此,禅宗不主张逃避,而是积极的面对,在对境上去修,所谓历世练心正是如此。

  而黛玉和宝玉的缘份就更注明了因果的关系,一个为太上老君赤霞宫中的神瑛待者,一为三生石畔上一颗绛珠仙草,待者见她快枯死了,便常以灌愁海的水来浇灌她。后来这株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修成个女子模样,终日游于离恨天外,想要报答神瑛待者的灌溉之恩。不过神瑛待者已动了凡心下界投胎去了,所以仙子就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的过了。’

  这就林黛玉天生爱哭的原因,还债来的。到后面黛玉快死的前几回,黛玉曾自言自语说,好像这几年的眼泪不如以前多了,那说明她的债是还得差不多了。

  红楼里有三块玉,黛玉,宝玉,妙玉。黛玉在一般人眼里是个难交往的人,又爱哭又小心眼,其实,她在红楼里才是灵魂人物,要不然,出家修行同样清高的妙玉不会独独在姐妹当中,仅看得上黛玉了。

  记得有一回里写道,黛玉和众人一起饮酒对诗,热闹非常,众人都非常的尽性,但唯独黛玉独自思量:如此热闹的场景,等人散去后却是更加冷清,还不如没有这热闹来着。 仅从这一点看出,她的心,是觉醒着的,灵性的光芒透了出来。当然,这本身也是曹雪芹本人内在佛学修养的体现。

  宝玉读<<南华经>>时,就写出了这首禅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未尚不也是曹学芹的体悟。

  那年游黄山,远远地看到那块飞来石,传说就是红楼中的那块补天的石头,它以入定的姿势立在那里,我无法走进它的世界。陈晓旭往生的地方也离我住的地方不远,就在黄麻布村的那个闭关中心,我住麻布村,相隔也只有三四个公交站。那个闭关中心就占了整个的山头,里面树木葱郁,长年做着三时系念,黄忠昌的舍利塔也建在了那里,不知道陈晓旭会怎么样了。

  红楼里的人最后结局都不太好,唯独有一个最小的惜春是有福报的,惜春她看破了这富贵无常,生死无常,青春无常的人生闹剧,所以她要将那三春看破,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出家做了个修行人。因为她在佛经上听说西方的弥陀呼唤着娑婆的众生,八功德池边的宝树上结着长生的果实,可以了脱生关死劫。所以后来在评惜春的词上说:‘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以前多次看红楼梦,总是喜欢里面那优美绝轮的诗词,黛玉的‘毫端蕴秀临窗写,口角嚼香对月呤’,‘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多么传神的句子啊,林黛玉,不,曹雪芹多么的有才华啊。

  但学佛后的那一年,我又把红楼梦翻出来看了一遍,看到最后宝玉一个人走在茫茫的雪地里,那一深一浅的脚印,宝玉唱道:“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我是真的哭了,伤心得不得了。这把心酸的眼泪即不为情,也不为爱。

  那块石头在做着他的黄梁一梦,曹雪芹也在做着他的黄梁一梦,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且悲且喜的做着各自的黄梁一梦啊。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访问作者的博客:http://club.fjdh.com/18939

标签:佛缘众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