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发行新闻发布会河南召开
2011年2月14日,由中共河南省宝丰县委、宝丰县人民政府主办,宝丰县委宣传部、宝丰县文联、宝丰书画研究院承办的“《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在宝丰新世纪大酒店会议室举行。
中共河南省宝丰县委副书记梅玉三,正县级领导杨翠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丽,县人大副主任石素月,县政府副县长杨占杰,县政协副主席丁存,宝丰书画研究院院长曹二虎,安徽省安庆市史志办主任王雨生,方志科科长刘宜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宝丰籍洛阳书画院院长李留海等出席会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大河报、河南法制报、东方今报和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日本“NHK电视台”等40余家媒体,另外来自各省、市的专家和摄影师近160余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会议由杨翠琴主持。
中共宝丰县委副书记梅玉三在致辞中讲到,宝丰东部的香山寺,是北宋书法家蔡京书丹《香山大悲观音菩萨传》中记载的汉化观音文化的发祥地。今天,我们在这里公开发行由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是继2009年出版发行的《香山大悲菩萨传》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书法和大香山佛教历史文化典籍,该书的出版再次得到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物出版社原社长苏士澍和肖红教授的大力支持。
宝丰书画研究院院长曹二虎介绍《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一书的出版过程。他说,该碑以草书入碑,这在中国古碑刻中尚不多见,其佛学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俱高,弥足珍贵。有鉴于此,故联合安徽省相关专家把此碑拓片编辑出版,将矗立于香山古刹中的这一书法艺术珍宝奉献给世人,繁荣民族传统书画艺术和弘扬观音文化。
与会领导还分别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安徽省安庆市史志办等媒体及单位赠送《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一书。
《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一书共分九大部分,分别是《前言》、《序》、《碑文》、《释文》、《今译》、《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与状元刘若宰》、《附录》、《跋》和《后记》。河南省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和宝丰县委书记王宏景在百忙之中分别撰写了《前言》和《后记》,对本书的编撰予以充分肯定和鼎力推介;中国书协理事、草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当代著名书法家刘洪彪先生审看了该书的样稿后激动不已,欣然为本书作《序》,对刘若宰的文学造诣和书法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安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余龙生先生专门为本书撰写了《跋》,对宝丰书画研究院为其同乡先贤刘若宰出版专著的功德善举给予了热情赞誉。
刘若宰系明崇祯元年状元、翰林院国史修撰。原碑现珍存于宝丰县城东15公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山寺内,尘封已达380余年。碑高272厘米,宽116厘米,碑文共638字,草书竖式16行,每行50字不等。碑文字体为草书,是刘若宰文章与翰墨之完美合璧,至今保存完好。碑文大意为论述佛教流传与教义宗旨,追记香山寺观音大士塔建成之始的繁荣及其以后的盛衰,赞誉重修时的情景与其虔心祝愿。为文字句清朗明畅,斐然成章,旨意深远,足显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精于佛学的心性。让人更为惊喜震撼的是其丹书勒碑、世所罕见的书法遗迹,通篇中锋用笔,轻捷灵动,张弛有度,气势磅礴。这在历代以草书勒碑的遗迹中尚不多见,有专家将其称为神妙之品。可以从中领略到刘若宰纵横飘逸、潇洒韵致、娴熟流畅的狂草翰墨风采。
作为中国最早记载观音证道成佛的重要历史文献《香山大悲菩萨传》的姊妹篇,该书的出版发行,再次佐证了中国宝丰香山寺是汉化妙善观音菩萨的故乡、汉化观音文化发祥地,为确立中国宝丰香山寺大悲观音菩萨证道之圣地、汉化观音文化之源头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依据。她的出版问世亦是佛教史上的又一盛事。二是彰显了明朝崇祯元年状元刘若宰书法艺术的魅力,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封建科举时代产生的状元书法现象的产生、发展轨迹。同时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部理想的欣赏和学习的范本,她的结篇成书是我国书法界的又一喜事。三是对挖掘、研究、保护和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对开发观音文化资源、加快宝丰观音文化景区建设、发展观音文化旅游产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薛素芬)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