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炳灵寺大佛开始大修 自然及虫鸟之害使其损坏严重
炳灵寺唐代弥勒大佛(资料图)
维修现场图
甘肃炳灵寺唐代弥勒大佛维修保护工程开工仪式于2011年6月16日在永靖县炳灵寺举行。炳灵寺大佛始建于公元731年,历经千余年的风蚀雨淋和虫鸟之害损毁严重,该次工程将斥资150万元对其进行全方位维修,预计整个工程将于10月上旬结束。
中国石窟百科全书
炳灵寺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存窟龛216个。其中存有造像815尊,各类佛塔56座,馆藏珍贵文物354件。保存在169窟著名的西秦建弘元年墨书题记,为国内同时期石窟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炳灵寺是藏语“仙巴本朗”的音译,意为十万弥勒洲。炳灵寺石窟见证了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全过程,以及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艺术形式的更替繁荣,被誉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炳灵寺石窟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甘肃省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国务院列为丝绸之路整体申遗重要备选点。
千年大佛损坏严重
石窟中现存的唐代弥勒大佛,始建于公元731年,距今1280年。这尊大佛高27米,是世界第九大佛,中国第五大佛,同时也是甘肃第三大佛,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及深远的旅游影响力。因其高大壮观的体量而成为炳灵寺的形象标志,颇受世人瞩目。
据记载,这尊大佛在明朝成化年间进行过大规模维修,其本体保留的明代信息至今较为明显。在清朝同治年间,河湟地区发生战乱,战火烧至炳灵寺,使大佛藏身的九层楼阁付之一炬。从此,这尊千年大佛便长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受尽风吹雨淋和虫鸟之害,现在已是满目疮痍、残缺不堪,保护维修工作刻不容缓。
维修方案酝酿四年
2006年,经省文物局积极协调,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同意大佛保护工程并拨款150万元。随后,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展开了对大佛本体测绘、病害调查、保护方案制定、论证申报等工作,2010年底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批准了大佛保护维修方案。
大佛维修方案设计和施工单位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所副所长汪万福表示,炳灵寺石窟造像和壁画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由于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人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炳灵寺石窟出现了崖体断裂、崖壁渗水、石雕风化、壁画酥碱等诸多病害。2009年,该院承担了炳灵寺171龛大佛修复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任务,方案于2010年通过专家评审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文、图:卢伟山)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