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面对僧人唱红歌后的感想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1日
来源:博客 常再盛修行路上的风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看了新闻才知道,僧人也跟着唱起了红歌。这唱与不唱,本身就是个新闻,既然是新闻总要有事情的出现、过程、高潮到结束。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发展而结束的。看完这条新闻之后,心里并不去分别,唱的人不是我,能看好自己的念头,才是正确的。如果看后的分别,起心动念乃至愤青,自己那颗心也会相应的乱了起来,说修行修自己其实也成了空话。

有一天,遇到了好多年不见的一个学佛人。实在没有办法躲过,只能面对她吧。这人老了,却打扮的和妖精差不多。大红色的嘴唇,花枝招展的衣服,时髦的发型还焗了油。远看吧,二十多岁。走近一看原来快60岁的人了。本想低头走过,无奈那人主动而热情的招呼。想一想,外在做人的圆融是以前不具备的,如今改一改吧。这人和我打招呼,其实是想看看我的处境和我这个人有没有改变。

我站着微笑不语,点头算是招呼了。此人却凑了过来,一副热情慈悲下的问候,包含着想尽快对我多些了解。既然这样,那我就无语吧,用微笑来代替。此人邀请我去某寺院,告之有歌舞表演,有唱红歌,有法会等等。我平淡的听着不吱声。这人问了三次你去不去,说有车来接我,我平淡的摇头告之,不去!才知道那僧人唱红歌不再是新闻了,也发生在了我的身边。

佛教进入中国两千年有余,走过了辉煌,走过了该走过的过程之后。近代的百年中,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发生的种种事情,再到今天的僧人唱红歌,可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佛教内都能发生和出现了。太虚法师在教内有着一定上的地位和名声,我却认为他就是一个政治和尚。否则来果禅师不会让人买来绳子、扁担和麻袋,准备要打死以太虚法师为首的僧人和当时国民党政府人事,之后丢到高旻寺旁的河里去。来果禅师的风骨和气魄,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今的政治和尚,可以说比太虚法师厉害的多。因为他们的身上多了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基因。可以说,集政治、权利、金钱三者融为了一身。

佛法,生存在世间法之中,受到各朝代政府的管制。这是不争的事实和定论,也是真理。在这种管制下,佛教有过辉煌,也有过三五一宗。但不论怎么说,世事如何变化,朝代如何更迭,佛法至今依旧延续了下来。可以说,中国的佛教就是祖师大德的佛教,他们正确的领导僧众,遵守佛的大乘菩萨精神,有过随方毘尼,建立丛林制度。这些都不违佛制的大乘菩萨精神,同时也严持声闻戒律,所表现各有不同,根据当时的需要而智慧、圆融、方便度众。从而延续了佛法在中国的弘扬和延续。时值末法,祖师大德的行宜,也只能在书本上去领略了。

面对僧人唱红歌,我想起了虚云和尚,他坐阅五帝四朝不知沧桑几度。五帝,即光绪帝,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按历史,虚云和尚其实经历过八个王位,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包括,清朝、中华民国、其他人统治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虚云和尚在光绪年出家为僧,清慈禧太后皈依,军阀官员皈依、蒋介石亲见并请法、新中国后李济深主席予以关照,书信往来于政府部门。为新中国第一任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和尚依靠什么精神,能周旋于五帝四朝,社会动荡的兵荒马乱年呢?得到不同时期政府对他及佛教的支持和认可呢?他是政治和尚吗?他推行人间佛教?还是他行贿?还是他会来事,马屁拍的好呢?还是虚云和尚有权势和金钱呢?还是虚云和尚唱过什么红歌呢?这是都不是,而虚云和尚所具备的是菩萨的精神和对佛制戒律的推行,为了佛教的生存和正确发展,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正如他老自己所说: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当中国很多僧众离开大陆前往香港、台湾之时,虚云和尚为了中国僧种的延续拒绝出国,带领其弟子,甘愿受尽折磨,死不瞑目,灵骨在云居山,精神将流传千古。当要教内人士提出改变僧衣,僧人可娶妻生子,虚云和尚鼎力扭转。当某某法师要率领中国僧众数十万人前往印度,虚云和尚依旧默默的在云居山支撑着中国佛教的前途,更是爱国爱教的真实体现,这就是虚云和尚的精神,以僧德、戒德,无上甚深愿力的菩萨行宜,来挽救灾难时期的中国及中国佛教。

僧人的本分佛陀都告诉应该怎么去做,由此可知作为僧人,只要做到一个僧人的基本本分,就是爱国爱教,就是一个基本上合格的佛弟子。作为一个僧人若无威仪、僧德、戒德、智慧的基础上,去做一切事情,那只不过是驴粪蛋,表面光鲜罢了。作为一个僧人来说,真正爱国爱教精神的体验,应该去学习虚云和尚的精神,去遵佛遗教,自身德行的提高,对于戒律的外在行持能严格要求自己,内在的大乘菩萨精神为指导,才是最好的爱国爱教表现。因为僧人这样做了,能正确的引导广大信众走向学佛路上的正知正见。

三百年前的见月读体和尚,面对清兵包围华山,当僧众面屠杀十六个工匠而血贱僧衣,两序士兵刀剑出鞘命令见月读体和尚“跪下”之时,见月读体和尚依旧从戒律出发,大义凌然、淡然生死对清兵说:佛制戒律不拜俗,说完双手合十站立一边。以体现智慧、僧格、戒德而感动清兵及将领,不仅保全了华山僧众的性命,也为当时的中国佛教所正名。详情参阅《一梦曼言》。

作为一个居士,应该在具备人格道德的基础上,深入经藏依法不依人。而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只看在袈裟和僧衣的面子上,也不是看在一味的随顺、方便上,忘却了佛陀真实的教义。毕竟,我们是学佛,而不是跟人学。

(来源:博客 常再盛修行路上的风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