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定海金塘老普济寺发现乾隆年间会碑
“金塘老普济寺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乾隆年,现在倒在一个养鸡场里,常年风化剥蚀,希望能够被保护起来。 ”2011年7月23日,定海的余德伟老先生联系记者,要求一道前去看看这块古碑。
百年老碑曾被当做洗衣石板后遭遗弃委身养鸡场
在金塘柳行社区有一座当地小有名气的寺院普济寺。但是金塘柳行的老普济寺废弃多年,现在仅存一间大殿。记者看到,在大殿西侧位置,一棵百年老桂花树下,一块石碑倒伏在地上,正面朝上。同行金塘柳行老年协会会长,79岁高龄的张根法老人说:“这块石碑一直在这里,后来老普济寺被改建成了学校,石碑也被教师们拿来当做洗衣板。”
记者看到,石碑就在一个花坛边,四个角落由石墩撑起,石碑周围肮脏不堪,普济寺旁边的几个小屋内有周围村民养着鸡鸭以及羊。
后来由于老普济寺荒废,石碑就此淹没,无人问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了石碑,才加以关注。
会碑为什么会出现在普济寺东岳宫和普济寺有什么渊源
石碑上的字迹依稀可辨,四个大字分别是“东岳会碑”,里面的内容依稀有“东岳大帝”等小字,东岳大帝是是泰山神,为什么会出现在一座佛教的寺庙中,而且当时为什么要竖这样一块石碑呢?
张根法老人说:“根据上辈人讲,原先的东岳大帝就供奉在这里,后来金塘建了东岳宫,神像搬过去了,而碑刻一直没有搬过去,所以就遗留在这里。 ”
张根法老人说:“这棵百年桂花树就是当年老普济寺僧人果如师傅在这里出家时栽种的。后来,果如师傅到奉化雪窦寺担任住持,光绪三十二年(1906),御赐玉印、玉佛、龙袍、袈裟、龙钵及经书数百函、半副銮驾。普济寺之后被设立为奉化雪窦寺的下院,香火非常兴盛。寺庙废弃后,这块石碑也就和这棵桂花树孤零零地相伴。 ”
乾隆岁次乙卯杏月距今已经二百多年
记者看到,碑刻前后两行相对明晰,中间部分因为多年风化剥蚀,字迹很难辨认,在碑的最后一列写道:“乾隆岁次乙卯杏月”,由此可以判断,该碑刻于乾隆六十年,也就是公元 1795年,乾隆执政最后一年。
根据金塘当地老人的回忆,其实在解放前,金塘“出会”还很盛行,张根法老人说:“解放前,金塘各乡村有西安社、福禄社、北沙老龙等6个社,12个会,6条老龙。每逢农历三月十三日各社、会抬着船鼓,舞着老龙,吹吹打打,花样百出,热闹非凡,游至整个金塘岛每个乡村,出会至哪里,那里的人们就早准备饭菜,邀请出会的人到自己家里吃饭。 ”
由此看来,金塘出会的风俗已经延续几百年。由于碑石字迹不明晰,照相机无法拍摄出上面的字迹,记者决定对这块碑石进行拓印,将拓片带至定海交由博物馆工作人员辨认。
为什么要竖这样一块碑里面的内容又是什么
昨天上午,记者和余德伟老先生将碑拓带至博物馆后,原市档案局局长、现舟山博物馆特邀研究员凌金祚仔细辨认后告诉记者,这块碑石内容讲的是当时金塘举行“东岳会”活动,由于一些发起人“不能同心协力”办好“东岳会”,就决定开了一次会议,立了一份合同,明确各自的职责,写明东岳会如何组织。
在碑刻的结尾部分,又刻了15个“柱首”的名字,什么是柱首?凌金祚说:“柱首好比是发起人或者组织者,当时舟山兴盛‘出会’,是一项常见的民俗活动。 ”而这15个名单中,有“普济寺”字样,由此看来,这块碑刻出现在普济寺有一定道理。“显然,这也印证了当时金塘已经集聚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只有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够举行这样盛大的活动。也印证了当时金塘作为舟山和大陆的重要‘跳板’的地位。 ”
碑刻记录金塘民俗生活 老碑将会被存放在哪里
舟山博物馆陈列设计部主任董邦忠告诉记者,考虑历史的延续性,一般建议将碑刻等文物原地保存。如果实在没有文物存放的载体,则建议异地保存,如果还有历史的遗迹,则建议将碑刻存放在原处。“在舟山,之前发现过记录渔业、盐业、海难等事迹的碑刻,对于记录‘出会’的碑刻尚属首次发现,近期将组织工作人员去实地查看,并将对该石刻进行拓印。 ”董邦忠说,“目前,我们正在搜集海洋文化的历史材料,打算在新城的博物馆内,陈列舟山海洋文化内容相关的历史遗迹,这块碑石的内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舟山海洋文化的丰富性,所以这块石碑的碑拓有望被收录到该陈列项目里。 ”
什么是会? 舟山除了东岳会还有哪些
根据舟山市志记载:旧时,定海民间有“出会”(又叫“行会”)的习俗。每当这时,上面说到的那些舞蹈、乐曲都将参与进来表演。
定海的“出会”有农历三月半的“东岳会”,二月半的“都神会”和分别在清明、七月半、十月三个时间举行的“城隍会”,其中以“东岳会”规模最大,时间长达一周。
“出会”时节,各乡镇的会社都来参加。以三月半会为最盛,曰迎东岳神会。于初十置菩萨冠、袍于轿内抬着游行,谓“迎袍会”。十三至十五为正会,遇雨延期。会名以乡而别,紫微、盐仓、大沙、小沙、干石览等庄称“老红会”,也叫“红社”;白泉、皋泄、甬东、洞岙诸庄叫“白会”,也叫“白社”;大展、小展、北蝉等庄叫“小展红会”;城内的叫“新红会”。
赛会时,抬着木雕神像游行,大纛(dào)为先导,继以仪仗、彩亭、台阁、龙灯、马灯、高跷,争奇斗艳,锣鼓、鞭炮喧天,人们或沿途仆仆礼拜,或饰成囚犯跟随游行,穿红衣者曰红犯,穿青衣者曰青犯,甚至有裸露上身、肩上用银钩悬挂香炉(俗称“肉身灯”)以媚神邀福者。奇形怪状,不可屡指。每逢会期,观者云集。沿途村民,都设茶、饭和床位,邀请与会者及观众膳宿。每次赛会耗资多至万金以上,少亦千金(多为庙产收入支付),居民自理费尚不算在内。其间,“重孝”或进入“红房”者不得参与;其间,常发生械斗事件,并有酿成命案的。
此外,还有定海城关的二月半迎都神会,清明、七月半、十月的迎城隍神会;沈家门镇七月的赛纸会;普陀桃花岛的稻花会;军营中于霜降日举行的霜降会等等。(文:洪伟、崔英洁)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