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教寺-东城-北京寺院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0日
通教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的一条小街深巷针线胡同中,是北京市著名的尼众寺院。195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主国重点寺院。
通教寺山门对面是一片长满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的公园,使寺院的环境更显幽静。进山门后,即为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殿中莲花座上供奉着阿弥陀佛,法相庄严,雕塑精美。大殿两侧是整齐的僧房,左前方为五观堂,右前方是念佛堂,寺内还立有1942年重修时立的两道石碑。果树、花木,把整座寺庙点缀得格外雅致、清净。
通教寺山门对面是一片长满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的公园,使寺院的环境更显幽静。进山门后,即为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殿中莲花座上供奉着阿弥陀佛,法相庄严,雕塑精美。大殿两侧是整齐的僧房,左前方为五观堂,右前方是念佛堂,寺内还立有1942年重修时立的两道石碑。果树、花木,把整座寺庙点缀得格外雅致、清净。
通教寺的创建年代已无史籍可考。相传创建于明朝,清朝重修,是一座殿宇几楹、僧房数间的小庙。到清朝末年,这座小庙已十分残破,佛像损坏,仅有一位老比丘尼印和法师住持修行。
1942年从福建来的开慧和胜雨两位尼姑驻锡通教寺,着手重建殿堂,安单接众。她们历经艰辛,募资修建了大雄宝殿、五观堂、念佛堂、大寮等建筑,使通教寺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通教寺为培养僧才,创办了“八敬学苑”,并呈文备案,悬挂钟板,使它成为北京市第一座尼众丛林。八敬学苑先后毕业了三十多名僧尼,她们遵守戒律,诵经念佛,行住坐卧极有威仪,从而使造座名不贝经传的佛寺闻名佛教界。
1942年从福建来的开慧和胜雨两位尼姑驻锡通教寺,着手重建殿堂,安单接众。她们历经艰辛,募资修建了大雄宝殿、五观堂、念佛堂、大寮等建筑,使通教寺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通教寺为培养僧才,创办了“八敬学苑”,并呈文备案,悬挂钟板,使它成为北京市第一座尼众丛林。八敬学苑先后毕业了三十多名僧尼,她们遵守戒律,诵经念佛,行住坐卧极有威仪,从而使造座名不贝经传的佛寺闻名佛教界。
根据通教寺石碑记载,当时的通教寺“以持戒念佛为宗,学教习规为助”。它的共住规约是:“坚持不论台、贤、济、洞,但以戒行精严,深信净土法门为准。祗传贤,不传法,以杜法眷私属之弊;专一念佛,亦摄三学,除打念佛七外,概不应酬经忏佛事;无论年纪老小,不遵戒律者,概不留单。”正由于它规章严明,归者甚众,常住尼众达五十多人。
1949年后,通教寺一直是北京尼众活动场所。全寺尼众以持戒念佛、学教习规称誉海内外。她们还发扬“.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教优良传统,先成立缝纫小组,后发展为服装加工厂,制作僧衣,同时为社会服务。“文化大革命”中,佛像、经书被毁,尼众流散,寺门关闭。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通教寺又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恢复开放。北京市佛教协会重修了通教寺,流离失所的尼众也相继归来,十多名年轻尼众经过学习,也留寺修行,为静寂的寺庙增添了活力。
通教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大雄宝殿、念佛堂、五观堂、尼舍等,其中较为独特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因其殿内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像》而名闻遐尔。寺内还有碑刻两块,珍藏日本《大正藏》一部。
1949年后,通教寺一直是北京尼众活动场所。全寺尼众以持戒念佛、学教习规称誉海内外。她们还发扬“.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教优良传统,先成立缝纫小组,后发展为服装加工厂,制作僧衣,同时为社会服务。“文化大革命”中,佛像、经书被毁,尼众流散,寺门关闭。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通教寺又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恢复开放。北京市佛教协会重修了通教寺,流离失所的尼众也相继归来,十多名年轻尼众经过学习,也留寺修行,为静寂的寺庙增添了活力。
通教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大雄宝殿、念佛堂、五观堂、尼舍等,其中较为独特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因其殿内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像》而名闻遐尔。寺内还有碑刻两块,珍藏日本《大正藏》一部。
通教寺现任监院为祥林法师,原籍辽宁人,兼任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坐落在东城东直门内北小街针线胡同19号,是中外较知名的一座尼僧寺庙。原为明代太监所建,清时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原庙山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亩多。至1941年,该寺住持为尼僧印和。当时庙已破败,殿宇倾圮,佛像残毁。1942年,由福建来京的尼僧开慧、胜雨二人住持该庙,经她们向军阀、官僚、资本家募化,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将山门改成坐西朝东,将庙扩大到4亩多地,并将寺更名为“通教寺”,这在《中兴通教寺碑记》中记载的很详细。
重修后的通教寺,山门三间,寺院西端为大雄宝殿,南北二楼两层共40间,北楼后有清泰寮三间,北厢房七间,最西一间为伽蓝殿,东头一间为客堂,中间五间为斋堂,名为五观堂,南配殿七间,中间为念佛堂,西一间为祖师殿,东头三间为寮房,斋堂后有厨房两间,浴室三间,厕所一间。1952年为组织该寺尼僧生产劳动,于山门两侧扩建了南北厢房十间。1964年又于斋堂后边增建小仓库两间,到“文化大革命”前,全寺殿堂房屋共88间。
该寺自胜雨兴建后,当时共有尼僧60余人,寺内的宗教活动,因以修持戒律为本,以净土为宗,念佛为归,以学经教为辅,故清规戒 律、比其它尼庙严格,日常佛事活动也多。
1943年,胜雨为了培育僧才,阐扬佛教,成立了尼众八敬学苑,后胜雨为沽名钓誉,把通教寺作为敛收财物的场所建了书苑,并将通教寺改为十方丛林,她的做法还得到当局的支持,为此,胜雨特刻碑记录此事,该碑现仍在寺院墙上,碑长66厘米,宽33厘米。
解放后,通教寺的比丘尼有7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东北人。1951年前后,在寺内先后组织了纺麻小组、缝纫小组和大雄麻袋厂,有30多尼僧参加了劳动,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对部分不能从事劳动的老人的生活问题,政府也做了适当安排,1958年后,麻袋厂停办,成立了十八缝纫社,一面学习、修持,一面生产,还经常接待东南亚佛教国家友好人士的参观访问。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一度改为北新桥派出所。1981年初,政府拨款将寺重修修缮。
新修过的通教寺山门三间,仍为坐西朝东,面阔9.5米,进深3.8米,内为白灰顶,花砖地,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绿琉璃瓦顶,三卷勾连搭,内为井口天花,地面为水磨石方砖地,大殿面积为300多平方米,南北配殿各七间,内为白灰顶花砖地,南北配楼尚未恢复。
全寺占地面积为2500多平方米。寺内广植树木花草,每当春夏季节,鲜花盛开,群芳争艳,碧绿丛荫,确实是一座幽雅清静的好寺院。
重修后的通教寺,山门三间,寺院西端为大雄宝殿,南北二楼两层共40间,北楼后有清泰寮三间,北厢房七间,最西一间为伽蓝殿,东头一间为客堂,中间五间为斋堂,名为五观堂,南配殿七间,中间为念佛堂,西一间为祖师殿,东头三间为寮房,斋堂后有厨房两间,浴室三间,厕所一间。1952年为组织该寺尼僧生产劳动,于山门两侧扩建了南北厢房十间。1964年又于斋堂后边增建小仓库两间,到“文化大革命”前,全寺殿堂房屋共88间。
该寺自胜雨兴建后,当时共有尼僧60余人,寺内的宗教活动,因以修持戒律为本,以净土为宗,念佛为归,以学经教为辅,故清规戒 律、比其它尼庙严格,日常佛事活动也多。
1943年,胜雨为了培育僧才,阐扬佛教,成立了尼众八敬学苑,后胜雨为沽名钓誉,把通教寺作为敛收财物的场所建了书苑,并将通教寺改为十方丛林,她的做法还得到当局的支持,为此,胜雨特刻碑记录此事,该碑现仍在寺院墙上,碑长66厘米,宽33厘米。
解放后,通教寺的比丘尼有7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东北人。1951年前后,在寺内先后组织了纺麻小组、缝纫小组和大雄麻袋厂,有30多尼僧参加了劳动,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对部分不能从事劳动的老人的生活问题,政府也做了适当安排,1958年后,麻袋厂停办,成立了十八缝纫社,一面学习、修持,一面生产,还经常接待东南亚佛教国家友好人士的参观访问。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一度改为北新桥派出所。1981年初,政府拨款将寺重修修缮。
新修过的通教寺山门三间,仍为坐西朝东,面阔9.5米,进深3.8米,内为白灰顶,花砖地,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绿琉璃瓦顶,三卷勾连搭,内为井口天花,地面为水磨石方砖地,大殿面积为300多平方米,南北配殿各七间,内为白灰顶花砖地,南北配楼尚未恢复。
全寺占地面积为2500多平方米。寺内广植树木花草,每当春夏季节,鲜花盛开,群芳争艳,碧绿丛荫,确实是一座幽雅清静的好寺院。
行车路线 乘18、24、106、107路车到小街站下车,东直门北小街路东针线胡同内
殿内陈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