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鹤寺-扬州-江苏寺院
江都来鹤寺
位于今邵伯中学处。
原名法华寺,隋大业三年(607)僧普辉建。明洪武五年(1372)僧行山重建。正统六年(1441)僧元程重修。明郡人彭汝实,微时,读书与此,既贵,出资重建,完工之日,有双鹤绕梁,因名来鹤寺。
今寺虽不在,然寺中一株银杏仍郁郁苍苍,两只石狮亦立于邵伯中学大门两侧。
邵伯古法华寺
邵伯古法华寺为苏北名刹,是以往扬州一带宗教活动的中心之一。寺前有幽径,名曰神路,为镇之风景绝佳处。
古刹法华寺。创建于隋大业三年(607年)距今已近1400年。法华寺创建后的三百五十年,周世宗征淮南驻跸于此。置院为法华禅院。北宋开宝中(968-975)赐额为寺。寺僧子惠募化千人,置一铜钟,重可千斤。苏东坡先生为撰《铜钟铭》,铭曰:“先量智慧火,烧此无明铜。戒定以为模,铸成无漏钟。以汝平等手,执彼慈悲撞。声从无有出,遍满无边空。”明郡人吏科给事彭汝实微时读书寺中,既贵出资重建。竣工之日,有双鹤绕梁,因名曰来鹤。相传古邵伯镇有庵观寺院九十九半,其中规模宏伟者首推来鹤。寺址在邵伯埭东里许,地势较高。明嘉靖癸巳年(1588年)夏,曾发生鹳鸟代哺之事。据《嘉靖维扬志》载“邵伯来鹤寺与佑圣观相邻,寺观皆有鹳巢,二巢有二雏,其佑圣之鹳伤于弹,二雏待哺于来鹤,来鹤之鹳哺犹己子,诱之飞鸣,全其羽毛,人咸异焉。”当时,扬州教授高简曾作仁鹳歌以记之。
古经历代重建、增建,金碧辉煌,颇为壮丽。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僧悟德重建,嘉庆四年(1799年)其徒达池增修后,来鹤寺规模最大,僧房楼观达百间。主建筑前后四进。第一进三间大厅,正门上有石刻“来鹤禅寺”四字,门内左右为哼哈二将,蹭迎面为弥勒坐像,后有韦驮。第二进二梁上有竖匾,上书“古法华寺”,两边站立四大金刚。第二进外面有钟鼓楼。千斤铜钟即置东楼。第二、三进之间有一片开阔地,立有宝鼎,场面全用方形白矾石铺砌,可容千人,佛家称为“丹墀”,为寺院举行大典之用。广场两侧带廊的僧房,供寺内二、三十名僧人
居住,偶来游僧也居于此。寺有租田数百亩,分布在杨庄一带,僧众即靠田租和佛事收入生活。第三进为主殿大殿三楹,高大壮丽,气势雄伟,迎面重檐之上垂巨匾“大雄宝殿”。殿前悬有木刻清成亲王所书:“月明古寺客初到,雪满空庭鹤未归”一联,联句既佳,书法亦极雄浑遒劲。当中供奉三尊大佛,中位六丈金身从像为佛祖释迦牟尼,两边侍者为弟子阿难、迦善,大佛背面有海岛塑有南海佛国缩影,中立者为观音,立于鳌鱼背上,上有玉皇、雷公、风婆诸佛大小数百尊。大殿两旁为十八罗汉。大殿前右首有法器、云板、木龙。
每届佛期,在一片诵经声中,钟罄声声,香烟缭绕,甚为庄严。出在殿,东首为香积厨等生活用主房,稍北小楼为方丈室。和方丈对称的大殿西首,有同样小楼一幢为退居室,专为退休老和尚饮食起居之用,有小和尚服侍。后进为一排九间的藏经楼,很为僻静,楼前天井砖铺地面。墙外茂树修竹,藏经楼前还有两株对称的银杏树。楼檐正面有“敕赐龙藏来鹤福音禅寺”竖匾,左右边框镶着双龙图案。楼内有经柜八张,沿后墙从东到本一字排开,嘉庆十年敕赐的龙藏全部和四体大藏全览一部,即珍藏于此,僧达池特为举行坐禅。
民国十三年(1924年)灯节,大雄宝殿前沿的一排挂灯,在僧众归寝后,灯火引起油漆过的木阁着火,大雄宝殿付之一炬,成亲王所书联亦会劫灰。主持僧绪安见大殿焚毁,极为悲痛,决心化缘十载,直至民国二十四年大殿终于落成。当时,来鹤寺有一幅济颠僧画很盛名,镇上不少老人也亲眼见过。
画卷长三丈六尺,宽五尺,要站在藏经楼上向下落地展开。相传清嘉庆年间沧州名画师张赐宁所画,张官河南主薄时,寓于寺本玉皇阁内之九松山房,寺东南不半里故有管赵二氏读书处,内有精舍十二间,名曰斗坛,以僧人主坛事。镇人多于坛内乩问休咎,济颠屡乞先生绘济颠像,先生苦于不知济颠作何状,又无旧本临摹,再三深思,无从下笔。盖先生画吕既高,不肯轻易落墨也。一日晨起徘徊于寺前神路间,忽见一僧立松下,手持蕉扇,形状颇异,暗思此僧状,貌类有道者,颇可以其状貌济颠。正凝视间,勿失所在,以为或斗坛内之僧也。遂归九松山房,即本此僧之以大幅绢濡墨写之,并补以松。绘成,即步至斗坛寻此僧。遍询坛中人咸无此僧踪迹。先生顿悟所见松下之僧盖即济颠幻形故示以画法。乃相与惊异久之。当时观此画者咸称神笔,以为济颠复生,不是过也。后归寺僧收藏。每至岁时,或值传戒时期,偶一悬诸丈室。江淮间士大夫经邵伯埭者。往往过寺展观,赞为名作。
1944年雨昙为请天台宗高僧及高邮放生寺、镇江金山观音阁主持仁山法师到来鹤寺讲经,特地把已毁的北会馆门前一对石狮子移至来鹤寺门口,以壮观瞻。数日后仁山法师在大雄宝殿讲经,听众一百多人。
频繁的战争,给来鹤寺带来了灾难。从军阀孙传芳到日伪军,再到后来的国民党军,曾先后在此驻防,在战乱中,铜钟被窃、藏经易地,名画遗失、连古刹也在战争中化为废墟。现仅存石 狮子一对,银杏树一株。宝鼎石座和古法寺石刻。
解放初,来鹤寺尚残存东边香积厨等生活用房,寺的遗址有迹可寻。一九五三年在废墟上建造了邵伯小学,一九五六年夏让给邵伯中学。现在教学大楼耸立,幢幢校舍掩映在绿树丛中,是一所已具规模的完中,祖国的新一代在这里茁壮成长。
地址:江都市
邮编:225200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