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木吐喇千佛洞—新疆寺院
库木吐喇千佛洞 库木吐喇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区库车县西南约30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库木吐喇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意 思是“沙漠中的烽火台”。窟群分布在渭干河东岸的山麓或断崖上,分为南北两区,相距约3公里。北区的洞窟较为集中,已编号的洞窟有80个,但窟形和壁画保 存较完好的不到半数。南区洞窟分散在河东岸和几条山谷内,编号的洞窟有32个,保存较好的不到10窟。
石窟大约开凿于四世纪。当佛教从印度和 键陀罗等地传入龟兹后,龟兹的人民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艺术的有益成分,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洞窟的早期壁画属于南北 朝时代,而唐代的壁画内容则以经变故事为主,与敦煌莫高窟的十分相似。晚唐的壁画间常有汉文和回鹘文的榜题。第46窟夹子本生图,采用较粗的线条勾勒轮 廓,内部以赭石平涂,极富立体感。龟兹画家还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让佛和菩萨披上龟兹的服装,被称为“双领下垂”式的大衣。在绘画的技法上,“用笔劲 紧,如屈铁盘丝”。第32窟残存“涅盘变”中的举哀菩萨,线条圆润,流畅柔和,是“屈铁盘丝”式线条的代表之作。
库木吐喇石窟的唐代壁画在内 容和画风上都和中原艺术比较接近,既有中国画那种丰富多变的线条,又有凹凸不平的晕染法,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龟兹画风。这里出现 了“西方净土”、“东方药师”、“法华”、“弥勒”等大型的经变故事画,画家以其丰富的想像力,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创作的方法上, 他们把佛和菩萨都画得雍容端庄,温柔安详,充满着世间的人情味。第16窟的“东方药师”经变画中的飞天,披带花冠彩带,成对地在空中迎风飘舞,凌空飘逸, 婀娜多姿,表现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而在第36窟的举哀菩萨画中,同一幅画,有的地方线条劲紧圆润,有的粗细相间,再稍施晕染,显得身姿挺秀,情态 高雅。这些瑰丽的艺术珍宝,是古代龟兹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也为研究新疆的经济、文字、建筑、舞蹈、眼饰和工艺美术的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形象材 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