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天宁寺—吕梁市—山西寺院
卦山天宁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唐至清
地址:交城县城西北3公里卦山太极峰下
卦山,因山形如卦象而得名;群峰环抱,断续开合,有“卦岳爻峰”之称,位居交城十景之首。
天宁寺依山建造,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坐北朝南,由天宁寺、石佛堂、书院、朱公祠、圣母庙、文昌宫等六组建筑组成,同时还有环翠亭、戏台、华 严塔、墓塔等附属建筑。寺内有殿堂楼阁200多间,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最先开凿石佛堂石佛,相传有印度僧人“华严法师”在此讲经说法。贞元二年 (786年),河东节度使李说夫妇捐赠巨资,由道融禅师主持修筑天宁寺,使其成为华严宗名刹。
天宁寺建筑巍峨壮观。位于中轴线南端,建于清顺 治十一年(1654年)的66级台阶和石牌楼,突出了寺院的陡峭壮观气势。石牌楼古朴雄伟,前面镌刻“登彼岸”,背面镌刻“罗天接引”。66级台阶两侧石 制柱头雕有数十个石狮。顺着66级台阶上去,便是寺院山门,山门上端横匾“第一山”,乃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所书。
进了山门,便是前院,有明代 嘉靖四年(1525年)重建的千佛阁,面阔五间,重檐歇山绿琉璃瓦剪边,三面围廊,下有“龙云虎风”洞穿行而上。从“龙云虎风”洞上去,便是中院。中院开 朗宽阔,气宇轩昂。正面大雄宝殿重建于清代嘉庆九年(1804年),保持了明代风格。殿内三尊金身大佛结跏趺坐,通身金妆,是释迦牟尼的三身佛像,为明永 乐五年(1407年)之作品。
毗卢阁在后院,是天宁寺的最高建筑,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檐歇山顶,阁体明三层暗二层,下层四面檐柱,中层四面围栏,阁内上下层置木楼板,有木楼梯可登。殿中雕刻精细的大型佛龛之内有趺坐木雕像3尊,两旁有摩诃迦叶和阿难陀侍立。
西出“右吕”月门,有地藏殿和三教堂。地藏殿中地藏菩萨端坐正中,十殿阎君分列两旁。满墙面壁画以佛教六道轮回及十八层地狱中因果报应故事为内容。三教 堂重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二层楼阁式,面阔三间,布瓦歇山顶,佛、道、儒三教主端坐殿中,这种布局形式极为罕见。
东出“左 汾”月门,沿400余个石阶拾级而上,是卦山最早建筑石佛堂。内外两进院落,里院正殿为“宝灯王佛殿”,殿中有高达5米的唐代圆雕石佛,为我国唐代石雕精 品。左右山墙二十诸天壁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堪称壁画之精品。院中千年古柏上建有倒座观音龛一座,歇山顶,九脊十兽,制作精巧,是一座精美的古建筑模 型。在树下凭栏而立,凉风习习,翠柏馨馥随风飘香,近瞧天宁寺一览无余,亭台楼阁历历在目,远看卦山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在山西交城县城北3公里。此地八峰耸峙,层峦迭嶂,古柏苍翠,千姿百态,衬托出古宁寺幽雅风姿。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创建,后经历代扩建 与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山门内两廊有古唐碑、明铁碑、历代重修碑,书法或苍劲挺拨,或饱满稳健,功力颇深。千佛阁内有元代铸佛像三尊,高6米,每 尊旁胁侍铁铸弟子六尊,庄重清逸。阁内四壁置两层木阁,每阁各有坐佛一尊,惜已毁坏。虚堂在千佛阁后,斗拱支檐,飞翼起翘,五脊六兽,雄伟壮观。堂右有明 铸铁钟,可声闻十里。大佛殿居寺院正面,殿内释伽牟尼像高踞佛台上。往后登一百九十八级石阶,可达重檐三层毗卢阁,在此俯视远眺,地藏殿、藏经楼、卦山书 院、朱公祠、奶奶庙等历历在目。布局层次分明,殿阁错落有致。再上为石佛堂,建造精巧,别具匠心。附近关帝庙、三教堂、文星阁等建筑,有宋代米芾和清初傅 山书写的匾额。寺外东向墓塔林立,庄重秀丽,另是一番情趣。
地址:交城县北卦山
电话:
邮编:030500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