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晋城石佛寺造像—晋城市—山西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4日
来源:宝莲禅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断崖上的佛像群
  远远看去像一段五线谱
  石佛寺虽然距市区很近,但因气候干燥预防火灾,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几条重要跨山通道封闭,前往石佛寺,只能沿着白马寺山后曲曲绕绕的山路前行。山路坡陡,路窄,弯多,一路上我们都有些紧张,倒也为即将见到的石佛寺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为消除大家的紧张情绪,马艳芳率先说起了话:“有这样的路已经很好了,让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呢,听当地的人说,这条路是近几年才修好的。”汽车环绕着大 山行驶,终于经过十多次的环绕,我们来到了石佛寺。一下车,我们的心情顿时舒畅起来。这里的静谧感染了我们,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城市的匆忙,空气是清新 透彻的,让人心旷神怡。看来,这里不仅有着令人惊叹的文物,还是一个世外桃源。
  “看,那就是那些造像。”马艳芳面带喜悦地对我们说。
   记者顺着马艳芳指的方向看去,在高出地面近10米的一堵断崖上,石佛造像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远远看去,就像谱在岩石上的一段五线谱。一时间,一种神奇的 感觉笼罩了所有人,大家忍不住猜测:是谁什么时候在这幽静的山岭上,于那陡峭的断崖之上,谱下了一支“神曲”?它们是怎么被镌刻上去的?
  记者环顾周围,发现这里全是砂质岩,顿时感到很惊奇。“当地的老百姓都称这个山岭叫石佛岭,这个山岭是一个大的砂质岩岭,那些造像就是雕刻在一块硕大的砂质岩上的。”马艳芳介绍。
  “造像凿在砂质岩上,砂质岩很容易风化,造像群在这种材质的山石上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风吹雨打,怎么还能保留下来呢?”记者好奇地问道。
  “要不,怎么说这些造像罕见呢!”马艳芳说。
  岩石风化严重
  资料记载的北魏题记已消失
  在石佛造像群左右都建有小庙,上面也有琉璃瓦遮挡。在断崖下,依势修建了一所小院,据居住在这里的僧人说,小庙是近年才修建的,据说断崖脚下曾经有一座庙宇,但在文革时期遭到了破坏,所幸的是那些造像逃过了劫难,遗存了下来。
  我们走进寺庙,登上石阶,来到石佛造像前。本以为能看到很多神态各异的佛像,说不准还能认得几尊佛。但眼前的景象却让记者惊呆了:佛像大多面貌已模糊不清,只有轮廓依稀可见。
  “据史料记载,早在北朝时期,有游僧路过,刻雕石佛于此处。在那以后的每个朝代,陆续有人在这里雕刻石佛。但由于岩石风化,很多造像已经脱落,遗存的这些大多面貌也已模糊不清。”马艳芳称,“我们的队长裴池善是研究这些造像的‘行家’,这些我都是从他那里得知的。”
  “那也就是说,在这块大岩石上,差不多所有的佛都曾‘来过’啊!”记者的一句话逗乐了在场的所有的人。
   在石佛寺里,关于造像群还保留有一些资料。据资料显示,造像石窟旁曾有“北魏壬子年六月十九日”的题记,石壁上的造像内容丰富,妙趣横生,数量众多。石 刻人物生动传神,雕刻技法有的简洁,有的繁缛,线条有的流畅生动,有的古朴笨拙。曾名为“千佛寺”,唐朝中期,又名为“清佛寺”,1985年改名为“石佛 寺”。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岩石的风化,资料记载的那则题记我们现在已看不到了。
  石佛寺造像在让我们惊奇的同时也留给了我们一丝遗憾。
  现在遗存的多为明、清时期造像
  为了避免更严重的风化,这些珍贵的佛像现在已被玻璃罩保护了起来。记者数了数,这些遗存的造像共28龛,有77尊造像。这些造像呈线形分布在这堵东西长约38米、高约2米、北高南低的断崖上,看上去也算密集。
   据记者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得知,造像是古人于石上雕造佛龛、佛像或佛经故事,一般还附刻有造像题刻。造像之风,自北朝至唐代最盛。佛教造像随着时代和社会 变迁而发展,形态各异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得到不断传承和发展。元、明、清时期,佛像艺术进一步贴近生活。
  专家考证石佛寺这些遗存的造像多为明、清时期,还有部分为唐宋时期的。龛内造像主要有“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和单体佛像三类形制。最大龛高1.15米,宽0.8米,深0.6米。最小龛高0.34米,宽0.23米深0.2米。
  “看!这里有一则明代题记。”马艳芳说。
  只见在断崖西侧一高约0.6米、宽约0.5米的圆拱形龛内,有一佛二菩萨造像,造像面部因风化严重,模糊不清,但龛旁题记“万历八年(1580年)五月廿六日造”依稀可辨。
  随着了解越多,记者对这块饱藏历史神韵的岩石兴趣越发浓郁,探寻和发现的欲望也更加强烈。
   记者向西继续摩挲着这块巨大的岩石,脚忽然被绊住了。只见地上一块面积约60平方米的岩石非常独特,岩石边缘有清晰的裂痕,一截风干的木质的剑状物体暴 露出来,此物体很长,半截插在岩石中,还保存完好,但露在岩石外面的已损坏。从岩石所在的位置和形态可以推测,这块岩石可能是断崖上脱落下的,岩石被摔裂 了,露出了这木质的剑状物体……大家不由大胆猜测,难道是哪位古人在崖上造像凿刻时不慎掉落的?这个木质的剑状物体又是如何插入岩石中的呢?不过有一点可 以肯定,这里是能工巧匠来过的地方,他们用自己的绝技为后人留下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神奇传说:石佛寺的造像总是数不清
  石佛寺造像是当地老百姓祖祖辈辈家喻户晓的“传奇”。
   在石佛寺脚下的北石店镇小渠村,记者见到了已经79岁的老人郭树荣。郭树荣说:“石佛寺就在我家种的地的上面,记得小时候,很多小孩子都到过那里去数那 些佛像,因为那会儿听老辈儿人说,那里的佛像很多,你每次数都会不一样。如果几个人一起数,一个人一个数,都不一样。我们小孩子不信,常常去数,当然也常 常为那佛像的数量争个没完。老辈人说,白马寺曾有一位僧人每天云游,有一天走到这里,看到了这些佛像,他很吃惊,决定数一数,结果数了几遍,每次数字都不 一样。第二天他又来到这里,决定再数,每数一个,他就贴上一个纸条,当时用了500多个小纸条。但以后再来数,还是跟上次数的不一样。”
  “那里的佛很多,很多人都去烧香拜佛。香火一直很旺。”郭树荣虔诚地说。
  专家点评:
  安建峰 (市博物馆馆长助理)
   据相关史料佐证和造像风格判断,石佛寺造像约开凿于北朝时期,隋唐、明清和民国屡有续造,但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现存早期造像只能管中窥豹,明清造像居 多。石窟造像艺术融汇了我国古代绘画、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标签:山西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