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千载寺—焦作—河南寺院
博爱县千载寺
千载寺位于古河内郡怀庆府城东十八里的柏壁寨村,即今博爱县城西南约八公里的界沟乡唐村。据大量的碑文和有关史料记载:千载寺位北面南,山门殿面阔三间,内分前中后三院。前院有伽蓝殿、三教堂、禅道学舍、无极亭、积善亭和钟鼓楼;中院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后院是练武厅。前、中、后院均有东西配殿,分别有各大菩萨殿和唐代三教僧十力大师纪念堂。千载寺东侧是儒教三圣门(又名三圣祠)内有伏羲殿、文王殿、孔子殿和神农亭。三圣门东侧是道教的太极宫,太极宫外有太极门,内有老君殿、祖师殿、太极殿和药王殿。药王殿前有太极八卦图、八卦门。
千载寺的东南有一个偌大的水潭名博鳌潭,又名伏羲观鱼潭,潭中有祠名易经祠。如此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释道儒三座寺庙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形成一个宏大壮观的寺庙建筑群,但这庞大建筑群的主体是千载寺,历史上把它们统称为千载寺,寺庙占地540亩,人称五顷寺。
千载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原名无极寺。据三国曹魏军师徐庶之母到千载寺上香并题字说:“汉失乱权柄,吾族河内行,草木进香烟,无极寺佛灵,故天下三分,故抗兵相加,强于取天下,尸骨遍野土,鼎敌何故焉,国患何益哉,解囊师佛殿,祈求佛祖灵,愿大佛慈,盼无极养生,保三鼎一统,草木繁兴,鉴忠奸分明,树贤良千秋。”徐母撰文足以说明,东汉末年已有无极寺(千载寺)。
徐庶是三国鼎立前期人物,所谓国前期是指东汉献帝退位,魏国曹丕蜀国刘备、吴国孙权在公元220年相继称以前说的。所以,三国前期就是指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徐母就是在这个时期内无极寺进香的,这就是说东汉末年已有无极寺。从徐母的题词中可以看出,无极寺在东汉末年已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黄河两岸有着一定的影响,就像诗中:“无极寺佛灵”,不然徐母不会选定到河内无极寺进香。一座寺庙从创建到殿堂设施完备,再到兴盛,没有百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由此推断,唐村中有些老人说无极寺是东汉永平年间所建的说法是可信的。
又据《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记》记载:明初洪洞大移民从山西“迁跋、鲁、豫、燕、赵、秦陇之填植移民黄河南北民裔数十万河内管路沿道东汉古刹无极寺唐名千载寺设寺驻员,迎迁款待。”这一碑文明确无误的记述了无极寺始建于东汉的这一历史事实。
东汉佛教初传,佛法深邃的义理尚未被国民普遍认同,当时它只是在上层士大夫阶层中传播,所以从东汉永平十一年明帝下诏兴建洛阳白马寺,到东汉末年的一百多年间,在全国如此广博的地域里,仅建了十几座佛教寺院。东汉前期有洛阳白马寺(永平十一年),登封法王寺(永平十四),河内(博爱)无极寺(永平年),陕西华县永庆禅院(永平十二年),东汉后期有西安卧龙寺(灵帝年间),江苏镇江定慧寺(献帝兴平元年),湖北当阳玉泉寺(献帝建安年),还有四川成都宝光寺和陕西乾县铁佛寺都是东汉时期的寺院。
也正是东汉时期这寥如星辰的十几座佛教寺院,奠定了中国以后两千年佛教文化的坚实基础,随后大部分成了我国早期译经的基地,据说《大明度无极经》就是月氏国之谦在河内无极寺翻译的,魏晋以降,佛法由汉地传往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世界各地,促进了我国大乘佛教在全世界的中心地位,可见东汉佛教对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延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历史价值何等的珍贵!博爱千载寺的发现,无疑给我国佛教文化园地上镶嵌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对于千载寺的确切年代,当地不少人说是东汉永平十二年,稍晚于洛阳白马寺。文革前,寺院尚有一百多通碑记,他们当中有 亲眼见过亲口读过这些碑文的。文革后因村里兴建水利工程,把一百多通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志碑深埋地下,所以确切的建寺年代和众多的珍贵史料有待于挖掘以后才能确定。但东汉末年就有无极寺这一历史事实是可以肯定的。
佛教在经历了魏武帝兴道灭佛的惨痛教训之后,不少教内有识之士,为佛法得已在中土久住,不失时宜的吸收了我国儒道两家和佛教不悖的先进思想及本土固有的文化传统,并与其相融合相适应使其成为佛教正法久住和得以弘扬光大的一种方便,唐初高僧十力和尚正是选择了这一正确的弘法道路,他审时度势,大力推崇,才促成了古河内唐村三教门——千载寺这一历史性的壮举,由于历史上诸位佛门大师在三教融汇方面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佛法在我国两千年常胜不衰,才使得佛教成为完全不同与印度的完全中国化的中国佛教。说道千载寺,不能不提十力和尚,据《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记载,唐十力和尚,古河内人,生于隋大业十年二月二日,即公元615年,唐开元二十九年即公元742年圆寂于千载寺,世寿128岁。他幼小生活在千载寺,少时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唐王李世民于武德年过黄河住千载寺时,见小沙弥相貌堂堂,举止不凡,遂赐姓李氏,起名孺子,字道武,号十力。
十力和尚从小在千载寺受儒释道三教门的共同熏陶,造就了他三教融易的思想基础。《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又说:十力和尚“文武医易,博艺皆修,涅磐摄论,黄老经通,弘扬释道儒三教融易。”老和尚世寿“一百二十八载,开元中圆寂千载寺三教堂葬仪时,身穿道袍,体盖袈裟,头枕三教经书,手持墨剑,僧人立左,道士守右,儒官礼仪。”这些记述说明了十力和尚对于千载寺三角并红共荣,身体力行的事实。正因为他“涅磐摄论,黄老经通,弘扬事到如三角容易。”才创立了无机养生功,也才有了今天博大精深的无极武功。(关于无极武功和太极拳的关系后边还要说道)
十力大师的三教融贯的思想不仅表现在生前,而且死后他的葬礼异常独特,他身穿道袍,体盖袈裟,头枕三教经书,手持墨剑,僧人立左,道士守右,儒官礼仪。
这种彻底的三教共存互荣的作法在中国古今佛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不为人们所理解的过正怪诞的做法在当时的教内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即便是现在,佛门中人不予认同的也不在少数。但作为一个精通涅槃社论的佛门大师,不会不明了释迦世尊不公外道缘起性空之正理,而不加区别的把佛道混为一谈,我想大师之所以如此,意在适应社会,方便摄受,恒顺众生,共成佛道罢了。
在十力和尚一百多年惨淡经营和全力倡导之下,千载寺三教门在唐初得到了鼎盛,以致后来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千载寺释道儒三教融贯的理念得到了不断的弘扬和继承。如《千载寺宋代浑圆三教九流图赞》碑文中对三教融易有如此记述:“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道明伦,纲常是正。”又说:“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歧,各有所绝。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家一门。”元初全真教创始人丘处机赞誉说:“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释道儒融三教之胜养生之圣地也。”宋明理学家王重阳说:“天下古汉传奇真教之胜,无极寺首焉。”这些名人的赞词无不是对千载寺或十力大师三教融贯的充分肯定。
据《唐僧十力传碑》记载:十力和尚“以大明度无极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千金翼方引导吐纳创艺无极养生功,研传千载养生医鉴秘诀武练月雪,感知三圣梦中授艺,功惊武林,诏住京师。”由此可知无极武功乃唐十力大师根据三教经典所创,他的绝世武功,惊震武林,后被皇帝诏至京师,无极武功得到在全国的广泛弘扬,以致沿传至今一千多年。
据千载寺碑文记载:千载寺的无极拳师曾在南京扬州庐山洛阳登封少林寺等全国各地传拳,开办武馆,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千载寺所在的唐村尚有两家武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无极武术至今杳无人知,几乎被历史所淹没。今天人们只知太极不知无极。据温县体育局领导和太极拳研究会有关人士介绍,温县陈家沟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陈王庭的师承及太极拳的发祥地,过去有人说太极拳发祥于道教的武当山,陈王庭师承道教武术传人张三丰,这些都是误传,没有史实根据,所以,对陈王庭的师承和太极拳的发祥地一直是个悬案,没有定论。
据最近发现的唐村李氏三百年家谱记载:温县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是唐村李氏的外甥,他的母亲是唐村人 ,他与唐村李岩(明末闯王义军主要首领)、李仲三人是姑表亲戚,他们姑表三兄弟长期在千载寺学艺无极武功,并结义金兰,他们在无极拳的基础上,共同改创太极拳。这一历史记述,经河南社科院、郑州大学历史考古系教授王兴亚和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研究会等有关专家对李氏家谱的鉴定一致认定,陈王庭、李岩、李仲三人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无极武功是太极拳的源头,千载寺是太极拳的真正发祥地。同时对三百年前关于闯王义军主要将领李岩的身世也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
据《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记》记载:“元末顺帝不君,天下鼎沸,兵荒民患,中原丧乱,民亡殆尽,积骸成丘,耕桑为草莽,黄河南北,噍类无遗。”为了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分民诏下。”晋南数百万众,聚集在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分派移民到鲁、豫、燕、赵及黄河两岸繁衍生息。当时官府在河内县“东汉古刹无极寺唐名千载寺设寺驻员,迎迁款”移民。
当时的千载寺成了大移民的中转站和集散地,移民在三教门受到了僧人道士的热情接待,寺院不仅供给移民住宿和膳食,而且传授佛道儒三教的文化和无极武功,之后由当时政府专门负责移民事物的驻寺官员把移民一批一批分派到黄河两岸的各州府县去繁衍生息。
千载寺三教堂的大师们对移民“舍食传拳,养生积善,殷厚裔养,脉恩缘众。”碑文对明初洪武万历两次大移民,记述得十分详尽,清楚记载了千载寺在大移民运动中的历史功绩。
所以,移民广大后裔为感谢千载寺舍善脉恩,传拳养生之恩,“逢年大节,苍龙扬首之日,民乐演舞,百里跋涉,千载重逢,祈拜释道儒三教圣灵,拜谢僧道圣师。”千载寺成了鲁、豫、燕、赵、秦陇之填及黄河两岸广大移民后裔朝晋圣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千载寺寺院不存,几千年朝晋思恩的习俗业已终止。
千载寺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而且如此宏大规模的释道儒共宏并融的格局,在我国三千年的宗教史上也是少见的。它集无极和太极武功于一身,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千载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多种宗教文化、武术文化的深厚内涵,史国之瑰宝。
从东汉到明清,千载寺历经一千九百多年的沧桑,天灾人祸,几废几建,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寺院只剩下十分破败的佛殿两座,僧人一个,十年浩劫,千载寺荡然无存。碑偈古迹深埋地下,如今人们只能在遗址上凭吊先贤。
恢复千载寺,不仅是恢复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佛教寺院文化,而且将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恢复我国历史上不同宗教不同文化思想互融共存的优良传统,促进构建幸福吉祥的和谐社会,所以开发和恢复千载寺十分必要,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市县宗教和文物部门的重视,尽早发掘和保护埋于地下具有很高佛教文化价值的百通寺碑,更期盼有朝一日重现千载寺昔日的辉煌。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