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佛教基础>> 佛教常识>>正文内容

问:佛陀说法的目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陀悟道后的四十九年中一直忙于弘法。有人也许会问:佛陀说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往往许会随着自己的爱好,从实用的立场去看待佛法。艺术家深为佛教的雕塑和绘画折服,把佛教奉为艺术的殿堂,希望自己能从中得到启迪,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哲学家又为佛陀的睿智所吸引,希望从中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文学家则为佛经优美的文字所倾倒,将此视为挖掘不尽的文学宝库;而对于急功近利的人而言,认为信佛拜佛不仅可以求平安保吉祥,更可以通过佛菩萨保佑自己升官发财。这些是不是佛陀出世说法的真正目的呢?

打开佛学宝藏,内容的确丰富多彩。佛学的理论具有哲学的思辨;佛教的修持具有科学的实证;佛教的经典是文学的宝库;佛教的寺院是艺术的殿堂,但佛陀说法并不是为了弘扬文学、哲学、科学和艺术。有情无始以来沉溺在生死苦海中,存在种种烦恼困惑。佛陀所施设的种种教法,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众生现实人生中存在的问题,使有情因听闻圣教而开发般若智慧,并以此解脱生死痛苦、成就无上菩提。

佛陀说法是有针对性的,是为解决人生大事而说,凡与此无关的问题都不是佛所关心的。印度人非常好思维,对世界充满好奇,在他们关心的问题中,世界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世界有常?无常?亦有常亦无常?非有常非无常?死后有灵魂到后世?还是无灵魂到后世去?还是亦到亦不到?非到非不到?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是一?是异?佛陀认为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死解脱毫无意义,讨论它没有多大价值,因此,佛陀就采取默然不语的态度。

在《箭喻经》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位弟子来请问佛陀关于世界有边还是无边的问题,佛陀沉默不语。那弟子不高兴,佛陀就给他作了一个比喻说:“如果一个人被箭射伤后,下一步我们应当怎么办?是不是先将这箭的来龙去脉调查个清清楚楚:箭是从何处射来?射箭的人是谁?属男属女?家住在哪里?这箭是怎么制成?用的是什么竹?什么山上砍下?箭上使用的是哪一种毒?是等这一系列问题搞清楚后才去找医生治病呢?还是应该先找医生看好病养好伤,然后才去查明中箭的原因?如果是先调查箭的来历才去医治的话,还未等你将情况调查明白就死了。”同样的道理,这十四个问题与我们的修行,与我们断除烦恼和解脱生死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人生苦短,生命是有限的,应将有限的生命全部投入在修行解脱上,而不应把宝贵时间用以思维这些无意义的问题。

标签:佛教问答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