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炟法师答:修布施?
问:请问法师,何为布施?
仁炟法师答:要明了:
(1)修布施的意义
经中多处谈到,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舍一得万报。”你想得首先要舍,这也是辩证法,叫“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你想得必先舍,即是学会布施。
布施是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之一,也是“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一。
布施波罗蜜,这一度统摄六度,也对治着我们的贪心。每个人都贪,各种各样的贪欲,没有知足。我们修布施,就对治我们的贪心、贪欲,同时给我们积功累德。
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2)财布施
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财布施又分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
内财布施包括用自己脑力、体力、智慧以及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无偿地帮助他人,帮助国家和社会。
外财布施,亦即拿出钱财,帮助一切困难的人、困难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捐助地震灾区、海啸、旱涝灾害、孤寡老人、失学儿童等。
(3)法布施
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帮助别人破迷开悟,了解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明了四谛、十二因缘,令人发起解脱心、慈悲心、菩提心,去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等等,均属于法布施。释迦牟尼佛开示:“一切布施中以法布施为最。”即法布施为最殊胜。
(4)无畏布施
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就是用自己的内外财、知识智慧、言语等,在他人有急难、困苦的时候,使他身心安稳、心开意解、去除怖畏。
比如:谁恐惧了,你通过开导他,让他去除烦恼,不再恐惧,勇敢了,这是无畏布施;供养三宝、做义工也属于无畏布施;哪个老太太在街上走路,摔了一跤,你把她扶起来了,这也叫无畏布施;帮助人拿拿东西,提提东西也叫无畏布施。
(5)建设寺院既是财布施、法布施又是无畏布施。
我们拿出钱建寺院、印经书、塑佛像,这既是财布施、法布施又是无畏布施。因为一个寺院建成以后,它会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存在下去,会度化许许多多的人。每一位能到寺院对佛菩萨一瞻一礼,都种下成佛的金刚种子,种下成佛的因。引领、启发他走上解脱之路,从而去除痛苦无名烦恼,得大自在直至成佛。
建寺院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比如:2003年的时候,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刚开始建设,本来是个荒山沟,用了近三十多万立方米土石方工程把沟垫平了,有好多大石头。当年填这个荒山沟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姓刘的女居士,她得了子宫瘤,瘤子有5.5厘米大,就是像鹅蛋那么大。5.5厘米,医生要给她做手术,因为她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她就到寺里做义工。做义工,开开心心地满院子捡石头、平整场地。在正觉寺捡了半个月石头,快到八月节,她要回家过节啊,顺便到医院又做B超检查身体,哇!医生感到奇怪,原来鹅蛋那么大的子宫肌瘤只剩指甲盖大那么一点了,2.5厘米。医生感到奇怪,她又没有做手术,问她怎么回事,她就笑一笑。等过完了八月节,她又到正觉寺做了十天义工,还是继续捡石头,回家了感觉很好,再到医院检查,子宫瘤完全消失,一点都没有了。她的这些医院的检查记录都还保存着。真是很殊胜。建设寺院既是财布施、法布施又是无畏布施。这是在正觉寺做义工参与建设寺院修得的福报呀。
(6)积极参与祖庭的修复
我们中国的禅宗分成两系:一系是如来禅,以宝志公和尚为代表的;还有一系,是达摩祖师传进来的祖师禅。一祖是达摩祖师、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然后一花托五叶,禅宗又分出五个宗来,是这样传下来的。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安上村莲花山中,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茂盛,彩云缭绕。始建于东晋,宋金年间重修,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南北朝时梁武帝国师宝志公禅师(观世音菩萨化身)在此出家,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皆曾在此住锡修行。道信大师在这里提出了“农禅并举”的主张,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在佛教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祖师道场。
博山正觉寺既是如来禅的祖师道场也是祖师禅的祖师道场,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个缘分。积极参与祖庭的修复,修福修慧,早证菩提。
-----------------------------
仁炟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