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2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2)

    明中叶以后学术的发展而言,主要是以阳明心学为主要的发展潮流,心学末流的过度发展,使得晚明的学术发展有趋向于经世致用的趋势;(注 137)就佛教的发展而言,明末尊宿们主张经世务实的佛教理念,针对佛教内部...务实的原───────────(注 137) 有关明末到晚明学术的转变,可以参考余英时的〈 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宋明儒学中智 识主义的传统〉,收于《历史与思想》,页 87 ~ 119,台北...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80.html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6)

    392  惠生且 10、113、191  惠始 215  惠洪 483、520  惠通 373  超日王 121、137  彭偃 290  捷法师 290  董敦 419  董仲舒 265  博多哇 ...  意希琼乃 434  意希孜巴 437  意嘉希措 455  意希沃柯热 401、403  赛尊 405、419  赛那累 343  塞塔提腊 598  廓尔喀 435  新日王 121、137  ...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547055.html
  • 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 (1)

    本身是  立基于缘起、中道来谈的。  ──────(注19)〈杨文〉,页 137。(注20)〈杨文〉,页 143。(注21)〈杨文〉,页 144。(注22)《陈书》,页 1。〈杨文〉,页 112 中之 ... (僧肇 )、什 (鸠摩罗什 ),肇  、什多附通意” (《大正藏》卷 33,页 691 下 )。(注25)〈杨文〉将智者的正因佛性、实相等视为不可言诠 (  参见〈杨文〉页 137 及页 143),...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047164.html
  • 释见一著:汉月法藏之禅法研究(2)

    认为这是“穿凿”,“恐后学效尤,有伤宗旨”,[136]故特地修函规诲汉月:“愿吾徒为众当以直心直行、本色本分,不可私有别法加于众。”[137]隔年(崇祯7年,1634),闻汉月尚未改变作风,又修一函:...年谱》,《嘉》册10,页83中。  [137]《密云禅师年谱》,《嘉》册10,页83中。  [138]《密云禅师年谱》,《嘉》册10,页83下。  [139]《禅门锻炼说》第九章〈研究纲宗〉,《卍续藏》...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947886.html
  • 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2)

    吕林觉满、妙尘师等母女于民国17年(昭 和3 年,1928)创建的。[137]───────[133]前揭张长川氏〈致法云寺常住书〉。    又前揭张长川氏〈觉力和尚传〉云:“斋堂寺院计十六处,...信徒之请,再建圆光禅寺 于中坜。(《法云禅寺沿革》页4) [137]〈自述〉云:翌年(指民国16年)于台中州后里再为徒妙本姊妹 等建毗卢寺(《年谱》页119)。   《年谱》民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747907.html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2)

    祈福。(注137)其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非一部护国的经典,综观其内容,仅提及诵此陀罗尼对个人的好处;得免病苦、得消一切罪业、得天上,乃至于得大涅槃,而无一处提到护佑国家。因此,若非出于不空等人的...,最为明显。由于此灵验记的目的是在宣扬金刚智“佛顶尊胜陀罗尼咒”译本之完足与灵异神验,因此后人添加类似的故事,亦是可以理解的。──────────────────────────────  注137 ...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848114.html
  • 唐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析论

    50)、觉范慧洪《禅林僧宝传》(卍续137)......等。3.语录类文献,如:僧挺守赜《古尊宿语录》(卍续118)、石霜楚圆集《汾阳善昭禅师语录》......等。4.禅门文学作品集,如:慈远述《十...-------------  注二O:北宋.惠洪撰:《禅林僧宝传》,(收载于《卍续藏经》,第13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影印本,页475下─476上。  注二一:臧励和等编:《中国古今...

    蔡荣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048118.html
  • 从僧睿的法身观探讨其与《大智度论》法身说之关系

    然佛却说不是你(莲华色)先见到我,而是须菩提先见到我。《智论》卷11.137上  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礼,须菩提最初礼我。所以者何?须菩提观诸法空,是为见佛法身。   须菩提于石窟中住,自思惟,佛从...善男子!诸佛不可以色身见,诸佛法身无来无去。   而《智论》卷11.大正25.137a则言:  佛常说,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最。……观诸法空,是为见佛法身,得真供养、供养中最,非以致敬...

    释如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848513.html
  • 李志夫著:中国禅宗理事观(2)

    其作用而得。“妙言妙旨”亦然。故法眼反逼学人在“作用”上去了解,才是亲证的,不是口头上之言说。使人总在亲切上用功。[137]  (丁)辩证接众: “僧问:远道寻声诸师一(一)接(答)?师曰:汝寻底是...真实,若也不会即是真实。……除此外,别无作计较处。上座,成不成,从何而出?是不是从何而出?理无事而不显;事无理而不消。事理不二;不事、不理;不理不事。恁么注解与上座。”[137]幻化为事,真实为理。事理...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3.html
  • 中观学知见书目举隅

    Its Madhyamic  Interpretation",收于︰《山口博士还历纪念?印度学佛教学论丛》,法藏馆  ,1955, pp. 137-51.   44. Gomez, Luis O., "Proto-Madhyamika in the Pali Canon", PEW, Vol.26  (1976), No.2, pp. 137-65.   45. Nakamura, Hajime, "...

    万金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484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