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研究方面的许多突破和贡献都极待发掘和研究。” (6)对当代中国因明学家的评论 沈海波在《章太炎与因明学》中说:“以往的章太炎研究偏重于他在经学与训诂学方面的成绩,而本文着重研究章太炎在因明学...祁顺来 13 1 黄志强 13 1 郑伟宏 12 4 沈剑英 7 5 张忠义 5 6 图·乌力吉·阿旺丹增 5 6 罗炤(尕藏加) 5 6 曾祥云 3 9 ...
刘邦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52038326.html
-
,木叉传角童。《传灯》卷10《景岑》 木童能抚掌,石女解煎茶。《颂古》卷4延庆忠颂 野马走时鞭辔断,石人拊掌笑呵呵。《五灯》卷6《有缘》 青山常运步,白日不移轮。《祖堂集》卷9《元安...长舌相,无尔藏缩处。净妙法身,无尔盖覆处。”卷6:“法法自然,妙超语路,见成不间。乃至山林草木,未尝不发扬此事。觑得破,方知广长舌相处处藏缩不得。” 金刚般若随说随扫,旋立旋破。苏轼之偈固然写得很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673660.html
-
36,第754页下。 〔10〕《新华严经论》卷6,《大正藏》卷36,第754页下。 〔11〕《新华严经论》卷6,《大正藏》卷36,第754页下。 〔12〕《新华严经论》卷6,《大正藏》卷36,第...。〔5 〕李通玄既没有创宗的条件,也没有创宗的欲望,处于恬静的山野之间,没有法藏那种强烈的竞争要求,因此他在判教时用语也就缓和得多。谈及《华严经》的地位也只是说:“一切权教法门,总在其中。”〔6 ...
邱高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1240728.html
-
大果。(大正27、648、b6-10) 以上不论是回向佛道或解脱(涅槃),都说明了若所修福德不作恰当的回向者,是终不获殊胜大果的。这好像一个只会开车的饥渴之人,若不知饮食之处,而漫无目标地开车,始终...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修八正道。(大正2、200、b6) 此中“舍”即是寂灭涅槃之意,但经中仅以一“向”字,表示所趣向的目标(涅槃)。然此在《大毗婆沙论》中,才被解释为“回向”于舍。如《...
释慧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4746383.html
-
(3)随眠,(4)随烦恼,(5)缠,(6)暴流,(7)轭,(8)取,(9)系,(10)盖,(11)株杌,(12)垢,(13)常害,(14)箭,(15)所有,(16)根,(17)恶行,(18)漏,(19...世俗、胜义两个层次,而是在“俗正法”中也含摄三藏的言教――俗正法,三藏所显的无漏法,才是第一义正法。更有甚者,《杂心论》卷10当中,除了当“正法”划分为俗正法,第一义正法外,亦将“行法”区分为二:修法(...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抵广州三归寺弘法,后至洛阳
高僧传合集P963
6
竺难提
天竺
太乙二年
377
居士,在广州王仁寺译经
高僧传1合集P10
...6-8米、长达30米,载重可达50-80吨的海船,另从广州汉墓出士的大型船模,竟是十桨一橹,船尾设舵,船上建重楼的大楼船,广州秦汉大型船只的制作,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为此在《汉书?地理志》中,描述...
易行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4549007.html
-
,覆斗顶四角四天王,长甬道,敞口前室并窟前修建有大型殿堂建筑。主室东西深15·2米,南北宽12·8米,高约10米,甬道长6·8米,宽3·7米,高为4·88米,总面积达220多平方米。窟前殿堂建筑遗址台基南北约21米,东西约10米,殿基南北约11米,东西约6·6米。洞窟内经变画多达10铺,底层屏风画达32屏,供养人画像多达200多身,甬道男供养人画像高均为2米以上,窟内女供养人画像也是近达2米。所有...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856275.html
-
根均为数,宇宙也是数,数始于1终于10,五行也是数。按传统的五行理论来划分,则:
以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木,
以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
以5、6为土,5为阳土、6为...布留尔《原始思维》[M],商务出版社,1981年1月版
[8]同[6]
[9]同[8]
[10] 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版,转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0092099.html
-
(9)二无我、(10)三性、(11)缘起的五项叙述。敦煌写本P.T.No.814,到上述“八识”的中途为止,以后的部分散失掉了,故汉译到那里结束;不过,在这里再度写出“八识”汉译的最初部分, 页198 进而继续藏经本P263b2的部分。这回汉译的各版本相关处所如下: Peking edition(P) cho 263b2~269b6(No.5847) (影印版Vol.145,pp....
许明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152385.html
-
舍利弗阿毘曇論》的法藏部中,也可看出是採用與巴利上座部相同的阿含經之心淨說。也就是,為《舍利弗阿毘曇論》卷27所引用的心性清淨之阿含經文,9 其文在內容上與《增支部》1之6的文 10 是一致的。而且,因為《...7789;isambhidāmagga, i, p. 116ff.(南傳40, 194頁以下)。
4 在Aṅguttara-n. i, p. 10.《增支部》1之6(A, i, p.10...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54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