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6篇,用时25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义宝鬘(1)

    。fdK。n-mch。g’jigs-meddbang-p。,Neu,,Delhi,1971,V01.V,PP.485-535)中。  2.果茫学院本,25叶,日本东京大学目录编号NO.89。  3....mtsh。,v01.2) ,及本论作者之弟子贡塘·贡却滇卑种眉 (Gun than dk。n mch。g bstan pa'i sgr。n me ,1762—1823)於1799年所著《三世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0544837.html
  •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希望藉由此次的探讨,能以此自我警惕与期许,更让我们一起共同效法大乘菩萨的精神与行为为己任!  【参考书目】  【原典】  01《大集法门经》大正一  02《杂阿含经》大正二  03《增一阿含经》大正二...〉,觉音造,叶均译。高雄,碧瑞禅寺印赠,八十六       年,元月。  29《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造,法尊法师译。台北市,福智之声出版社。  【现代著作】  01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

    张旭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045073.html
  • 有情──人类为本的佛法

    “人间较天殊胜”  《长阿含经》(T01, p. 135, b23~c26)  佛告比丘︰“阎浮提人有三事胜拘耶尼人。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参见《中阿含经》卷25(T01,584c9~ 586a28)  6 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2 ( T27,59b7~25)、《发智论》卷1(T26,919c12~27)、《毗婆沙论》卷7(T28,44...

    释如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247249.html
  • 敦煌回鹘佛教文献研究回顾

    。),其大部分内容又由拉德洛夫译为德语出版。此出版物是以大量的翻译和音标为基础的。该写本散失的2叶后被瑞典探险家贝格曼发现,现存斯德哥尔摩民族学博物馆(注:百济康义、罗伯恩(K.附图{B902b01}...等)译补。此外还多出了《四天王赞》(注:此经之梵文本已无存,回鹘文本较藏文本更为完整。)(译自藏语)、《八大圣地制多赞》(注:毛埃(D.Maue)、罗伯恩(K.附图{B902b01})《古回鹘文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1850757.html
  • 达摩祖师与其禅法的相关问题探讨

    中阿含经》 (CBETA, T01, no. 26, p. 498, b7~9) 很明显的,这些疑问,如果照世尊的回答: “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痴凡夫不有所闻。见我是我而著于我。...好色.恶色。或妙.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中阿含经》 (CBETA, T01, no. 26, p. 498, b9~18) 对于凡夫或外道来说必定是不满意的、没有答案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3457005.html
  • 慧远与中国佛教的转型——读许理和著《佛教征服中国》

    2005年;  15.佛教对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影响与冲击,陈必昌,山东大学民俗学硕士毕业学位论文,2003年;  16.从"格义"方法看印度佛学与中国哲学的早期结合,何锡蓉,《学术季刊》,1998年01期;...探讨,马粼,《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注释:  1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2 参见[荷]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0359450.html
  • 十九世纪末期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

    lxxxviii 南条文雄(《中外日报》第3537号、1911·11·12)。lxxxix 《令知会杂志》第十号(1885·01·21)联句一∶奇逢海外叙今宵 (左秉隆∶字子兴。公使馆翻译)  谈笑熟来忘市嚣 ...连载于《令知会杂志》第九号(1884·12)、第十号(1885·01)、第十二号(1885·03)、第十三号(1885·04)上。 ...

    李贺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33768001.html
  • 《摄大乘论》探索

    相去甚远。佛灭后六百年间,龙树菩萨出世,见到部派佛教相当严重的法执,便据大般若经,倡导大乘毕竟空义,橫扫小乘的法执和外道的邪执,所向披靡,无不摧伏。大乘空教,甚深难思,如《十二门论》(注01)云:&...种子皆摄藏在阿赖耶识里,一切法依此种子而得现行,故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现行的亲因缘,阿赖耶识就是所知之依。(二)所知相:所知相谓所应知的法相,法相差别无量无边,总结归纳起来有三类:(01)依他起相:就是说...

    智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3268107.html
  • 海涛法师 慈悲的咒语

    发fa 拉la 。钵bo 拉la 乏fa 尔er 打da 雅ya 。吽hong 。   海涛法师-慈悲咒语教念A下载:http://down.goodweb.cn/web/xin_down01/cibeide_zhouyu01.mp3   海涛法师-慈悲咒语教念B下载:http://down.goodweb.cn/web/xin_down01/cibeide_zhouyu02.mp3 ...

    海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5173622.html
  • 印度佛教史的文献资源概介(下)

    .edu.tw/publication/chbj/01/01_05.htm   吴汝钧,〈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中华佛学学报》,第1期(1987年3月),页123-135。   □ http:...

    见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97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