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45篇,用时6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临济宗禅诗研究

    (乃光《临济禅初探》,《禅学论文集》第2册第158页。)逼拶,即是禅师用峻烈无情的手段,将学人的情识剿绝,将分别情识逼到山穷水尽处,以促使学人悬崖撒手,蓦见柳暗花明,死中得活。善昭《识机锋》云:“啐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0950885.html
  • 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雕塑之兴起、发展与演变

    衣着和神态,都是与佛教水火不容的苯教巫师,我怀疑是吐蕃王朗达玛的画像。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第158窟西壁上所塑绘全长15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像和第159窟的置陈与装饰。释迦佛陀涅槃像,神情安祥恬静,创作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1850913.html
  • 观音信仰研究现状评析

    《观世音菩萨与众生的缘行》[156]、刘宽正的《观音法会的意义》[157]、炯泰的《谈佛家的观世音菩萨及般若与色空》[158]等。这些成果侧重于观音信仰的经典依据和观音信仰的实践体系,核心是观音救难...菩提树》1977年5月。   [157] 刘宽正:《观音法会的意义》,《香港佛教》1978年3月。   [158] 炯泰:《谈佛家的观世音菩萨及般若与色空》,《中国佛教》1978年第12期。   ...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3751065.html
  • 石头宗诸师之“心性”思想(1)

    僧宝传》、   p. 158   《人天眼目》、《五灯会元》等前期最重要文献为基础,再大量增收了新文献(曹山较少)。大致可表示如下:   1.《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祖堂集》等五书+42条...

    张国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0651411.html
  • 石头宗诸师之“心性”思想(2)

    ,可见,他非常有意建立一套“了生脱死”的完备实践理论。曹溪祖师,对此课题大致只是提及而未加弘阐,[158] 曹山恐怕有心要弘扬了。曹洞宗,盛行后世以迄于今,这一点,或许是深深吸引著学人的一个关键。 ...47,533。   [157]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正藏》册47,页533、534。   [158] 如临济曾说:“此人处处不滞,通贯十方三界,自在入一切境差别,不能回换,一刹那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0651412.html
  • 从《历代三宝记》论费长房的史学特质及意义(2)

    即令有高僧也常以外在因素而使弘法事业每致“权迹隐显多途”(注158),甚至“弘法也多难,遇缘也勤 (难) 就,可重可悲”(注159) 。故它是偶然的个别性因素。 依长房的看法,高僧的弘法功能主要是...157)《同前书》,4/52C。(注158)《同前书》,8/76A。(注159)《同前书》,4/52B。(注160)《同前书》,8/79A-B。(注161)《同前书》,5/59B-C。(注162)《同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251620.html
  • 从《杂阿含》第1013经经群看‘善终辅导’

    非常相像。这一体系重在不空、唯心,所以对于《阿含经》论重在现实身心的觉观相当轻视。[158]  如果从阿毗达磨至龙树、世亲时代所造的种种论述来看,足以吸引许多哲学家、思想家的讨论与批评。有些哲学家认为...

    释天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751828.html
  • 佛教布萨制度的研究

    正二十三,No.1428,P816c。  [4] 《十诵律》卷二十二<布萨法>,大正二十三,No.1428,P158a。  --------------------------------------...

    罗 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551880.html
  • 石头宗诸师之 “心性”思想(2)

    种堕”的义涵,可见,他非常有意建立一套“了生脱死”的完备实践理论。曹溪祖师,对此课题大致只是提及而未加弘阐, [158]  曹山恐怕有心要弘扬了。曹洞宗,盛行后世以迄于今,这一点,或许是深深吸引著学人的...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正藏》册47,页533。   [157]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正藏》册47,页533、534。   [158] 如临济曾说:“此人处处不滞,通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4951950.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2)

    论述。支谶、竺法护二人  ,曾被支敏度批评为文章、法义均有缺点,而且偏重实义,  文华不足。这实因道安以前重视意译才被评为文华不足,至  道安时,这二人反而受到称赞(注158)。僧祐、慧皎二人  对译经...  (注158) ‘出三藏记集’卷一三、支谶传,安公谓支谶所  出:“皆审得本旨,了不加饰,可谓善宣法要弘道  之士也” (大正五五˙九五˙下--九六˙上)  ,‘高僧传’卷一亦引此文。又‘高僧传’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05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