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址大全 | 佛教音乐大全 | 佛教电影大全 | 讲经法师大全 | 佛教专题 | 佛教导航首页
舍论卷第四法义
::下载地址::
::图书简介::

  俱舍论卷第四法义

  丰山沙门林常快道记


  根品第二之二

  今应思择(至)决定俱生者。诀曰。是各生俱生两端问也。旧论(三初右)曰。复次此义应思量。是诸有为法如后自相更互不同。为如此彼生亦不同。为有诸法决定俱生(已上)二为两端光初为二问对后一问故。本依泰非。答。无二故。后为一问。而于异体别生之中致定俱问。是故亦非。不顺亦言。于问何定宝疏直释。而其释义审悉最为好矣。
  无为无生。今明俱生故除无生。然光记非。约用有无。宝晖如论。
  (一左)论曰(至)细于此者者。文分为五。初正释颂。二于前下加释有声(无二唯八。有根九十。准知有声各增一数)三若四下问答。四前说下准显色界。五此中下释颂事字。初正释颂中亦二。初别释微聚名义后释俱生。此即初也。光记(二右)此论为持业。正理为依主。各据一义。宝师。初释持业。后释同正理为依主。自云后释为善。今云。论云色聚极细立微聚名。不(【傍】文下上思之)言极细色聚立微聚名。明是持业。论十二(初左)辨极微与微差别云。七极微名为微问。宝同正理有理有教。理者。不聚极微初何成聚。教者。今文(三行)已云无声有根诸极微聚。问答(二右终)中云有多极微积集故。又杂心二(六左)曰。四根十种极微共生。答。释名。出体释义岂可乱耶。杂心约体。下文亦尔。全非释名。又今文有声有根极微聚者。岂与色聚极细不同。谓色聚中至极微细故云极微聚是即亦持业。不可执同名破其体。如义林(极微章)及对疏二(五五左)云。又有体用(【傍】大乘极微无体用。故粗色有体用)中。最极少者所谓阿拏(【傍】此云极微)说此名极微。此复何失。又解。杂心同正理依主释。故光记各据一义。最为胜也。然凡名有具略。依义勿局。约相对分别。极微与微异。如论十二(初左)及今文问答诸微聚有多极微。若但依消释门极微或但名微。如论一(十左)曰众微聚集变碍义成。述记二本(七右)微聚不异。同(三四右)微本圆相。或微聚呼为极微。如此论及对疏等。不可局计。又光记(一左八目)微聚是假。假聚依实。实有多少不同也。是即约假聚明有实数也者未审。述记二本(二右【傍】又一末三十九丁)云。萨婆多等粗细俱实。然应分别。谓粗聚物有假义有实义。其合聚义是假。离散即无故。其成一物相是实。故粗色声等能为五识境。具如二十论疏下(三右)等(【傍】应出文也)。
  (一左)云何八事(至)色香味触者。问。单八别极微聚为七极微名微各自八物微聚生。谓麟云。言八事者。且一色聚必具四大能造及所造色香味触故成八也。此论总相。若细论者如一色微自成七微共聚及成方分。方分已去能与异类共成一聚。极少不减一百四十微。谓所造色香味触一一各具能造四大。四大便成十六大种。并所造四总成二十。如是一一各七微成。总计一百四十微也。今约体类同故但言八耳。准此四大恒不相离问极微俱生必不离。法性应杂乱。答。杂心二(七右)云。问。若眼要根极微十种者。云何不眼即是色即是余种。如是则法性杂乱。与阿毗昙相违。彼说眼根一界一入一阴摄。答。二种极微。事极微聚极微。事极微者。谓眼根极微即眼根极微。余极微皆说自事极微故。阿毗昙说眼根一界一入一阴摄。聚极微者。众多事。此中说聚极微。住自相故。法相(【傍】性乎)不杂乱。如心相应法其相各异非为杂乱。彼亦如是。
  眼耳鼻舌(至)处各别故。叙由通二妨。妨云。眼等随一如身应九。何十事。通云。身不依眼等。眼等必不离身。故有眼必有身。是故十事也。又妨云。若必不离身应眼等同一聚。何云随一。通云。处各别故无同聚义。
  (一左)于前诸聚(至)大种因起者。第二加释有声。初正示。以有下所由。外声易知。但就内十十一两种示由。不离根有声故。犹述约有情言谓有执受等。光三释第二隐显为胜。第一通妨大穿也。第三影显义何可准。解声等有无。三师各有异。光宝解此论文义旨全同。泰师别。而大误矣。又述念法师意三师各别宝师独得。光师误见证杂心妄破具如宝辨说今云。约成就恒有。今约发生。或有或无。故云有声生不约成就。全同诸论(【头】旧婆沙古来云七十卷。今见六十八至七十三无文按残阙。光依念师所引文举之乎)。
  (一左)于彼聚中势用增。旧论曰此聚中随一偏多。或功力最胜(云云)用婆沙百三十一(十四左)体增用增两义。今新论但用增。盖梵本异。正理五(四左)取体增破用增。光师作救宝(五左)敌光云不弹论主。意破婆沙一说。今云非也。正理五(四左)标经主名述意趣广说斥。宝亦复简用体二家。云法性随缘。依有部宗非也。若依大乘可尔。然何混淆矣。又光举现事用增为正彼五事论上(七右)下(三右)并但约用增通难会契经。
  (二右)有说愚缘(至)用有胜劣者。是前用增家中第二师。以相显有体(宝为正)光云约缘疏也。如水下喻也。示水受声三喻。夏中。水中暖相难知。故约极冷。谓极冷时触水即言是暖水。故云有暖相起。由极冷故。所由简乱。故旧论云。于水中由极冷故。或得热触。光(七右)三释。初二违理背文。第三为是。宝(六右)二释。初约冬水水上气兴起未可也。后释水分上次时致前后甚非也。受用者。光师约地狱等处为是。宝约多境。若尔境胜劣非受用胜劣。声用者。宝师约多声为胜。光师约鼓声非也。若尔手鼓胜劣。应非声胜劣故。
  (二右)有余师说(至)界谓种子者。后经部师约种子显有余大。是体用增并取。谓诸法中可有体增微。亦用增故先现行。此聚中者。光二释。初约所造聚释此。此即聚持业释。后能造云此。此之聚依主。今云。后释非也。违问故。旧论唯云于聚中故。契经杂含十八(十左)云。若有比丘得神通力自在如意。欲令此枯树为地水火风金银等物。悉皆成就不异。所以者何。谓此枯树中有种种界故。光记作水聚非也。经言枯树。旧俱舍及智度论第二。同作木故。无性论一(十一)成唯识三(十六左)并云。界是因义即种子也。略纂云。能生现行故名种子。梵云驮都。此翻云界。是因义也。以应准知。
  如是已辨(至)今次辨者。前已辨色。后亦有色。何云余。解云。前色自类俱生。后色与心等俱生。色类俱生之余。是约俱生义非色体无妨。或约多分故。旧论云余品。正理云无色。
  (三右)论曰心与(至)余则不起者。但王与所相望论定俱。非几王几所谁与谁俱。故云随阙一。是总王与所相对。宝(八右)云。王必兼所。所以兼王。非谓心王而与一切种类心所俱也。余者。若心王若心所随阙一之余。

添加时间: 2009年04月24日
下载次数: 本日:    本周: 本月::  总计: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沪ICP备05002419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投稿 | 护持网站 | 报恩斋 | 功德榜|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