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性、佛性及真性——兼论新道家对儒释道之会通
邝芷人
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华梵大学 第四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0.05 ) 页395-443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
p395
全文纲目
§ 0.0 引言
§ 1.0 儒家之路︰心性与成圣
§ 1.1 心性论︰成圣的主体性条件之分析
§ 1.2 道德实践的可能性
§ 1.3 成德的必须条件︰性善论的提出
§ 1.4 陆象山之「主体理念论」
§ 1.5 王阳明论「德性立法」与「实践」
§ 1.5 1 「德性立法」与「道德主体」
§ 1.5 2 道德的实践
§ 1.5 3 「德性立法」与「道德实践」合一说
§ 1.6 成圣与自由的无限体
§ 2.0 「佛性」与「如来藏」
§ 2.1 「佛性」与「如来藏」的经典溯源
§ 2.11 「如来藏」经论的「佛性」思想
§ 2.12 《华严经》〈性起品〉的「佛性」义
§ 2.13 《如来藏经》及《宝性论》的「佛性」思想
§ 2.14 「佛性」与「一阐提」︰《盘经》的「佛性」说
§ 2.141 「一阐提」已断善根
§ 2.142 「一阐提」也有「善根」
§ 2.143 「佛性」是藉众缘而成
§ 2.144 「一阐提」的「佛性不断」
§ 2.2 「佛性」与「阿赖耶识」
§ 2.21 《地论》、《摄论》的「阿赖耶识」
§ 2.22 《楞伽经》的「如来藏」说
§ 2.3 《大乘起信论》的「如来藏」说
§ 2.31 「众生心」就是「如来藏」。
§ 2.32 一心二门。
§ 2.4 《大乘起信论》的特殊意义
§ 2.41 从「性起」《经》到 《大乘起信论》
§ 2.42 「心」的「本觉」与中国佛学
--------------------------------------------------------------------------------
p396
§ 2.5 「佛性」与「真我」
§ 3.0 「新道家」之「修真」与「金丹大道」
§ 3.1 内丹道溯源
§ 3.2 新道家的承传与流派
§ 3.21 内丹道少阳派
§ 3.211 内丹道南宗之承传
§ 3.212 内丹道北宗(全真教)的承传
§ 3.213 伍柳仙宗
§ 3.22 文始派
§ 3.23 其它
§ 3.231 张三丰与武当派
§ 3.232 中和派及其代表人物
§ 3.233 东派与西派
§ 3.3 丹道的极终︰「还虚合道」
§ 3.31 「元神真性」与「识心」
§ 3.32 「修真」与「还虚合道」
§ 4.0 新道家对儒、佛、道的会通
§ 4.1 新道家的「三教合一」之历史背景
§ 4.11 魏晋南北朝的宗教与学术
§ 4.12 从《弘明集》到《广弘明集》
§ 4.2 援儒入道︰「心性」与「真性」之会通
§ 4.3 援佛入道与佛道融通
§ 4.31 张伯端与禅宗
§ 4.32 柳华阳之佛道融通
§ 4.33 《性命圭旨》之「佛性」即「真性」说
§ 4.4 儒释道三教归一
§ 5.0 结语
§ 0.0 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