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的前身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09日
有一年舍卫国发生旱灾,过不久又发生水灾,田里的秧苗大多被太阳晒死了,之后补插的秧苗又被雨水泡死了,造成很多地方几乎没有收成。
第二年,舍卫国里到处在闹饥荒,饥饿的人们差不多把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吃到最后连草根也被挖出来吃,树皮也被剥下来啃。
由于百姓没有粮食,佛陀的弟子们也很难乞求到斋饭,于是他们想各自分散到别的地方,躲过这次饥荒。阿难了解大家的想法后,就对佛陀说:
「世尊,如果比丘们都因为躲避饥荒而去别的国家,那么这里的百姓就看不到佛法的力量了,将会有很多人因为我们的离去而丧失道德的根基,这里会开始混乱起来。」
佛陀听了点点头。
阿难接着说:「但是,如果佛陀您一直住在这里,人们心中有所寄托,舍卫国也能平安度过饥荒。」
佛陀说:「你说得很好!我也正有此意。」
后来波斯匿王知道一些佛门弟子想离开舍卫国,去别的国家躲避饥荒,他心中非常着急,赶忙派出一位大臣去祇洹精舍,告诉佛陀他准备将佛陀和弟子们接到宫中供养三个月,佛陀答应了。
「世尊,为什么您要答应波斯匿王,让我们都留下来呢?」比丘们问。
佛陀将阿难之前说的话对大家说了一遍,又说:
「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吧: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波罗奈的国家,国王的名字叫梵达。
有一年波罗奈国遇到天灾,粮食的收成很少,国内的民众大多吃不饱,纷纷到街上乞讨。
国王梵达看到这种情况,就打开国家的仓库,向这些饥饿的人们施舍食物。人们知道这个消息,便从四面八方来到王城,挤在王宫外乞求施舍。就这样,每天王宫门口都挤满了人。
由于梵达国王一直施舍,仓库里的存粮越来越少了。终于有一天,一位大臣向梵达国王提出停止施舍的建议。梵达国王听了建议后说:
『我怎么忍心让民众在饥饿中过日子呢?』
但是一些地方官吏却擅自发布命令,说谁胆敢再上街乞讨食物,一经发现就押到闹市处死!于是饥饿穷困的人们开始发愁了,他们不敢再去王宫乞求食物。
『为什么最近都没有人来乞讨?』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人来乞求食物,梵达国王觉得很奇怪,就问手下的大臣。话才刚说完,突然有一位外道修行者进到王宫内。
梵达国王十分吃惊,问这位外道修行者:『你从哪里来的?是谁让你到我这里来的?』
修行者脸色憔悴的回答:『国王,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是饥饿驱使我过来的。』
梵达国王看到他虚弱的样子,心中顿时产生怜悯之情,马上布施给这位外道修行者一千多头牛。」
佛陀讲到这里停了下来,看了看坐在一旁认真听着的阿难,然后接着说:
「这位外道修行者,就是阿难的前身。」
因为阿难的建议,佛陀和他弟子们都留在舍卫国,让人们能够时常见到佛陀,心中有所依靠,舍卫国最后终于平安的度过饥荒。
第二年,舍卫国里到处在闹饥荒,饥饿的人们差不多把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吃到最后连草根也被挖出来吃,树皮也被剥下来啃。
由于百姓没有粮食,佛陀的弟子们也很难乞求到斋饭,于是他们想各自分散到别的地方,躲过这次饥荒。阿难了解大家的想法后,就对佛陀说:
「世尊,如果比丘们都因为躲避饥荒而去别的国家,那么这里的百姓就看不到佛法的力量了,将会有很多人因为我们的离去而丧失道德的根基,这里会开始混乱起来。」
佛陀听了点点头。
阿难接着说:「但是,如果佛陀您一直住在这里,人们心中有所寄托,舍卫国也能平安度过饥荒。」
佛陀说:「你说得很好!我也正有此意。」
后来波斯匿王知道一些佛门弟子想离开舍卫国,去别的国家躲避饥荒,他心中非常着急,赶忙派出一位大臣去祇洹精舍,告诉佛陀他准备将佛陀和弟子们接到宫中供养三个月,佛陀答应了。
「世尊,为什么您要答应波斯匿王,让我们都留下来呢?」比丘们问。
佛陀将阿难之前说的话对大家说了一遍,又说:
「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吧: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波罗奈的国家,国王的名字叫梵达。
有一年波罗奈国遇到天灾,粮食的收成很少,国内的民众大多吃不饱,纷纷到街上乞讨。
国王梵达看到这种情况,就打开国家的仓库,向这些饥饿的人们施舍食物。人们知道这个消息,便从四面八方来到王城,挤在王宫外乞求施舍。就这样,每天王宫门口都挤满了人。
由于梵达国王一直施舍,仓库里的存粮越来越少了。终于有一天,一位大臣向梵达国王提出停止施舍的建议。梵达国王听了建议后说:
『我怎么忍心让民众在饥饿中过日子呢?』
但是一些地方官吏却擅自发布命令,说谁胆敢再上街乞讨食物,一经发现就押到闹市处死!于是饥饿穷困的人们开始发愁了,他们不敢再去王宫乞求食物。
『为什么最近都没有人来乞讨?』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人来乞求食物,梵达国王觉得很奇怪,就问手下的大臣。话才刚说完,突然有一位外道修行者进到王宫内。
梵达国王十分吃惊,问这位外道修行者:『你从哪里来的?是谁让你到我这里来的?』
修行者脸色憔悴的回答:『国王,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是饥饿驱使我过来的。』
梵达国王看到他虚弱的样子,心中顿时产生怜悯之情,马上布施给这位外道修行者一千多头牛。」
佛陀讲到这里停了下来,看了看坐在一旁认真听着的阿难,然后接着说:
「这位外道修行者,就是阿难的前身。」
因为阿难的建议,佛陀和他弟子们都留在舍卫国,让人们能够时常见到佛陀,心中有所依靠,舍卫国最后终于平安的度过饥荒。
标签:哲理故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