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康大师的故事
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805年),又名山康,俗姓周,唐代缙云仙都山人。自行志高行苦,化他不遗余力。是使净土持名念佛法门深入江南民间的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德高僧。本文考诸典籍,搜罗民间传说,对大师一生进行概述性的介绍。冀诸净业行人深刻纪念和缅怀大师,弘扬持名念佛法门,精进修持,同沐大师的悲愿德光。
莲儿降生
唐代开元天宝间,缙云九曲溪畔的仙都山脚有一村落。村外婆媳岩依依,鼎湖峰挺拔,山清水秀,可谓人间仙境。
话说村中有一周姓后生,娶妻罗氏。男耕女织,夫唱妇随,小两口乐善好施,日子过得和谐安乐。美中不足的是,婚后数载,罗氏一直没有身孕。为此,夫妻俩常到仙都山的灵山寺求拜佛菩萨佑持。
一日午后,罗氏一时倦怠,恍恍惚惚地睡去。须尔,似有仙人相邀,便悠悠荡荡随其前往。至一所在,遥见鼎湖峰直插云霄;五彩祥云开处,金童玉女和众多仙人簇拥着一位慈目庄严的女菩萨缓缓而下。罗氏心头一惊——这不就是在灵山寺常礼拜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吗?慌忙合掌,跪拜叩首。观音菩萨叫玉女将一束金光闪闪的青莲花交给罗氏,并嘱之曰:“青莲乃吉祥之物,今赐于你,当生贵子。”罗氏千恩万谢之间,竟自醒来。随感有孕。
怀孕后,罗氏身体倒也强健,只是凡葱蒜、鱼肉一类荤腥,即使平日最爱吃的,一看见便要起恶心,勉强吃得一点儿,就会连苦胆汁都吐出来。不知不觉就到了罗氏的产褥期。这一天,许多五色彩鸟飞聚在屋前大树上,产房内遍布青色光彩,并散发出淡淡的荷花芳香。在众鸟如仙乐般的声声鸣叫中,罗氏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婴儿容貌端庄,啼声洪亮,非常可爱。罗氏因梦见观音菩萨授莲花而怀孕,生产时又荷香阵阵,遂将儿子小名叫做莲儿。
少康出家
莲儿自小就白白胖胖,天庭饱满,地廓方圆,眼碧唇朱,满是福相,人见人爱。及髫,不乐顽闹,常端坐含笑,浅深难测。只是长到七岁,未曾开口说话,大家心中都好生纳闷。
一日,罗氏带他到灵山寺。大雄宝殿里面,莲儿看看这个菩萨,拜拜那个菩萨,最后在一尊大佛面前合手凝视,许久不肯离去。罗氏好生奇怪,问道:“你认识这尊菩萨吗?”不料莲儿小手一指,忽然开口说:“这是释迦牟尼佛。”这是莲儿出生后所说的第一句话。罗氏甚感惊咤,搂着莲儿,热泪满面。
回家的路上,罗氏联想到怀孕前的梦境……。晚上,与丈夫商议,一致认为莲儿宿具善根,与佛有缘。便择了一个黄道吉日,送莲儿到灵山寺出家。老和尚将莲儿取法名少康。
出家后,少康宿慧开启。日常除一心礼佛外,还经常诱教寺院周边的小伙伴吟念“阿弥陀佛”。时光如水,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少康十五岁了。通过老和尚的栽培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已通晓《法华经》、《楞严经》等五部大经奥义。老和尚深知少康悟性天颖,令其到大寺庙去研修和弘扬佛法。
少康拜别师父,前到会稽嘉祥寺受戒,学究律部。五年后,往上元(江苏江宁)龙兴寺听讲《华严经》、《瑜伽论》,朝夕不懈深研义理精髓。此后数年,少康又长途跋涉,游历四方,历练修持。
立志净土
唐贞元初(公元785年),少康游历到他仰慕已久的释源佛刹——洛阳白马寺。一天,他在殿中礼佛,忽然看见大殿阁中有一佛典闪闪发光。少康惊异不已,细看原来是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师欢喜异常,心想:善导大师乃净土宗的高僧,自己对净土法门颇感敬仰,今日能感见佛经发光,这一定是吉兆。便于心中默祷:“我若真与净土有缘,当使此经文再放光明。”祈祷未毕,佛典果再次金光闪耀,光芒中还显现无数佛、菩萨的相好。少康即时五体投地,顶礼发誓:“劫石可将磨损,我此弘扬净土誓愿永不改变。”自此,大师确立了研修、弘阐净土法门的坚定志向。
师即放下万缘,特意前往当年善导大师的驻锡名刹——长安光明寺瞻礼。一日,少康在善导大师影堂顶礼善导大师遗像,祈祷能见到大师的真容。参礼之际,忽见善导大师飘然显现于空中,叮嘱少康:“汝依吾教,广化有缘,他日功成,必生安养。”听了善导大师的教敕,少康更加坚定了对净土法门的信愿。
权巧化导
少康大师此后广征净土典籍,潜心修学,道业与日俱增。为了普度众生,使净土念佛法门深入民间,大师携衣钵锡杖,不辞辛劳,自陕西长安南下至湖北江陵(荆州)一带从事宣化。
一日,大师来到江陵果愿寺,遇一鹤发童颜的老僧。相互致意后,老僧道:“你欲教化众生,应当去新定,你的佛缘在那边啊!”言罢忽然不见踪影,唯有香光往西方化去。少康大师知是佛祖指引,便决定去新定(注一),以酬彼方众生宿缘。
大师初到新定,当时念佛法门尚无人行持,不论僧俗,大家对净土教理均不甚了解。少康大师通过智慧观察,想出了一个方便妙法。他每天在城中乞食化缘,得到钱后,便诱导街头玩耍的儿童:“南无阿弥陀佛是你们的本师,不管是谁,每念一声佛号,我就给你们一文钱。”众孩童一者觉得好玩,二则为了拿钱,于是争相诵念“南无阿弥陀佛”。
小孩子念佛得钱之事在新定城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全城男女老少有的出于敬佛,有的出于拿钱,也有的出于戏谑,均念佛不已,可谓“个个合掌,人人弥陀”。少康大师一概不根究其念佛动机,都面带笑容,随喜赠币,以示鼓励。后来,念佛的人实在太多了,便只好改为念佛十声,奖励一钱。如是一年后,新定城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尊卑贵贱,见到大师,或者是彼此熟人相见,都躬身合掌,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佛号声时常布满街市。至此,持名念佛一法完成了走向民间,普及大众的关键性一步。
高筑法坛
经过一定时间的熏陶教化,机缘已经成熟,少康大师就于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在新定县城附近的乌龙山(注二)南麓高筑三级法坛,建造玉泉寺(注三),并就寺中的“息石”(注四)精心雕凿阿弥陀佛圣像,正式启建净土道场,聚集大众举行共修法会。每逢斋日及佛菩萨的诞辰等重要纪念日,四方善男信女云集。少康大师即升座高声念佛,坛下数千信众齐声颂唱。大师每念佛一声,就有一尊金光赫奕的阿弥陀佛从口中飘出,十声则有十尊金光佛飘出,如同串串佛珠,连接不断,由是后人尊称大师为“后善导”(注五)。少康大师曾敕告弟子:“我念佛时,如果有人看见有佛像飘出,说明你已经有了一定的道行,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还没有看见佛光,不要着急,只要真信弥陀,加功用行,也一定能酬偿宿愿,往生净土。”众弟子听了大师教诲,无不悲感自责,信愿念佛之心更为恳切。
少康大师如此不遗余力地聚众念佛,在江浙一带掀起了修学念佛求生净土法门的热潮。由此世风淳厚,人心向善;瓜田李下,道不拾遗;邻里之间,再无纷争。人们纷纷传颂大师是一位来到尘世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净土法门也因之而迅速广泛传播,风行四海,名师辈出,其惠泽延及至今。
结跏圆寂
少康大师在孜孜宣化净业行人的同时,亦注重对教理的研习批判。曾纂成《净土论》3卷(已佚),同时与沙门文谂合编《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1卷,流传于世。
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少康大师年届69岁。十月初三日,大师预知往生时限已至,就瞩告众弟子:“当于净土,起欣乐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言毕结跏趺坐,身放数道光明,悠然而化。当在此时,天象陡变,狂风四起,乌云密布,群峰呜咽,百鸟悲鸣;乌龙山顶霎时被白茫茫浓雾笼罩,苍天也在向少康大师致意。
大师圆寂后,僧俗奔丧,络绎不绝。四众弟子为他在严州(今建得梅城)东方的台子岩修建了舍利塔,是故后人亦尊称大师为“台岩法师”。相传当时不知是谁发现少康大师墓塔上的泥土可以疗疾,于是不少州民焚香取土用以治病。过了一个多世纪,塔身受到较大损坏。后汉乾佑三年(950),德昭国师(注六)驻锡天台山,重新修葺了少康大师墓塔,后人称之为“后善导塔”。
少康大师一生愿宏行深,化他不遗余力,为弘阐持名念佛法门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佛教史册及广大净业行人的心中,将永远铭记大师那不平凡的光辉业绩。
注释:
(注一)新定:在今浙江省淳安县境内。
(注二)乌龙山:今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北。海拔890余米,山体磅礴雄伟,林木苍翠,有“小云山”之称。
(注三)玉泉寺:又名玉泉庵、石佛坳,石峰庵,位于乌龙山南麓。寺西有泉,湍流喷雪,乃玉泉,宋时于泉右建亭,即以玉泉名之。
(注四)“息石”:传说盘古开辟天地时,留在世上两块“息石”,亦称“石狮子”。一块沉落大海,一块立于乌龙山五峰顶(距玉泉寺约50华里)。一天阿弥陀佛路经五峰顶,将“息石”踢了一脚,“息石”一直滚至玉泉寺址,才停下来。少康大师开山时,将“息石”雕刻成一尊阿弥陀佛。这尊佛像虽遭1942年日寇炮轰,“文革”中红卫兵用炸药绑在石佛头部爆破,都丝毫无损。千年石佛灵应非常,十方善信益加膜拜。
(注五)后善导:因少康大师受善导大师《西方化导文》引入净土法门,有在长安光明寺目睹善导大师音容并教诲,所以少康大师把玉泉寺中的“念佛堂”改为“善导和尚弥陀道场”。典载:善导大师念佛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百千声,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其口出;少康大师则一声一佛,与善导大师一声一光极似,故称之为“后善导”。
(注六)德昭国师:德昭(891-972),浙江龙泉人。十五岁出家。后唐清泰三年(936),入天台山建道场于通元峰,大兴法眼之学。后汉天福12年(948),钱弘俶嗣位为吴越王后,即遣使迎请至杭州,赐于“大禅师”称号,尊为国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