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涵义与流变
念珠之于佛教,乃其法器之一种。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
念珠的实用性并非只对佛教存在。天主教、伊斯兰教同样使用念珠,考古发现的古尼尼徽“纪念碑”上也雕刻着“两位受伤的女人在圣树前祈祷,他们伸展右手而左手则拿着念珠。”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同宗教的念珠都是一致无异的。天主教念珠,在其宗教意义上,肯定不同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念珠同样因其特定的宗教含义而与佛教的念珠有所差别。比如,在念珠的颗数方面,伊斯兰教因数字33、66、99的特殊寓意,而使之成为其念珠颗数的主要三类;佛教念珠则有一百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或二十一颗数种,分别蕴含一定的佛教意义。念珠的出现或使用都首先基于它的实用性——计数功能。尽管被计数之内容各不相同,但计数的目的却是相同的,即通过拨动念珠颗数,从而获知已经称名持咒或祈祷了几遍,还需要几遍。然而,对于佛教而言,在这简单计数的背后,真正起着支撑作用的乃是其实效性。
关于念珠在佛教中被使用的记述中,《木槵子经》说:“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寇役,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唯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当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枷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陷曲,舍命得炎摩天,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王言:‘我当奉行。”’《陀罗尼经》又说:“若诵经、念佛、持咒之行者,须一一手持数珠。依阿弥陀佛之教说,复依次一切陀罗尼诸佛菩萨金刚天等法,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珠、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可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从中,我们可以获取两点信息。(1)之所以持念珠诵佛计数,是为了消除个人内心的烦恼,“除陷曲”,甚至达到个人的“圆满功德”。(2)诵念的次数与最终得福多少有关,“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金刚顶瑜枷念珠》:“二手持珠,当于心上,静虑离念,心当注于本尊瑜枷之心一境,得成就皆理事之法。设安顶髻,或挂身,或安颈上,或安臂,所说之言论皆成念佛。以此念诵净三业。安项髻以净无间,带颈者以净四重,持于手臂之上,能除行人之众罪,速获清洁。” “永断烦恼根,速获无上果”。显然,被强调的是通过诵经念佛数十、百万遍后产生的功效。当然,也有人认为并强调手持念珠诵佛可以制妄念,身心专注。这或许源自修佛者的亲身体验。
念珠固然首先是修佛的资具,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物质性则尤为突显,念珠本身的材质同时被信众和非信众所看重。因而念珠具备了宗教价值判断和世俗价值的二重性,并互相支撑,为信徒和非信徒共同接受。当念珠的物质价值逐渐被肯定,物质所特有的收藏价值,商品价值则会相继衍申出来,乾隆时就有户部侍郎赵秉冲一串纯黑的椰子念珠,为和砷所看中,以推荐升官为交换条件。对于信佛人来说,念珠永远都是修佛资具,都是宗教器物。对于非信徒来说,不论其是否知道念珠与宗教相关,也不论其是出于装饰、护身或其它原因而佩带念珠,都体现了念珠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外延扩张,并在渗透于社会的过程中必定以世俗化来显现,但它最深层的核心——宗教因素是不会消失的,这是它能够成为文化载体的原因。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