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成立阿赖耶识的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
本论通过对阿赖耶识的名义及其性质的阐述说明阿赖耶识决定是有。由此令学人明白唯识学成立阿赖耶识的重要意义,了知阿赖耶识是三世的联系者、三界的桥梁、转染成净的枢纽、是诸法生起的大本营。吾人若欲勤求解脱,远离痛苦,必须广播善种,杜绝恶因,使阿赖耶识转染成净,方能达到修学最高目的。
引言
唯识学理论核心所在,说明“万法唯识”,总说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在此八识之中,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即是说渺渺茫茫的宇宙万有森罗万象,说不尽的因因果果等诸法无一不是吾人心识的波浪,阿赖耶识的影像而已。此识是建立唯识学的根本依据,它是有情轮回的主体,是众生认识的本源,是染净诸法生起的所依,行者转染成净的根本所在。故说阿赖耶识在唯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阿赖耶识缘起是唯识的根本核心思想,义理甚深,非凡愚浅智所能穷尽通达。今仅依平时所学,浅淡唯识学成立阿赖耶识的重要意义。
一、释阿赖耶识名义及其性质。
阿赖耶识梵语译为“藏识”。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之义。所谓能藏者,即是指此识能含藏一切染净利诸法种子。所藏者,即是指一切诸法种子的所藏之处。执藏者,即是批此识从无始以来恒被有情的第七识爱执为内我,故名为执藏。因此识具有三藏之义,故名藏。《成唯识论》卷三云:“如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识,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之义。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又《摄大乘论.所知依分》云:“复何缘故此识名阿赖耶识,一切有情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明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由此诸义,故将此第八识名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名“阿陀那识”,《摄大乘论.所知依分》云:“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根者,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明阿陀那识”。此意为一切有情生命的存在,都是属于过去业力所招感,是有情生命的延续。有色诸根所以能正常的新陈代谢,有见闻觉知的认识活动,主要是在于阿陀那识的执受作用,才能使身体无有损坏,乃至尽形寿随本识的存在而转起。若此识舍离身体,则有情的生命就要崩溃,成为无有生机的死尸。因此识有执持的作用,故名阿陀那识。同时阿陀那识能摄取新生命为自体,这生命相续的主体,又名相续识,在父精母血和合的时候,这相续的阿陀那识托之而起,此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在这相续正结生时,前一生命结束,后一生命继续结生的当儿在母胎中有羯罗蓝的和合体,阿陀那识摄取彼生命体与彼和合。这就说明了此识在生命延续中的重要性!其次,阿赖耶识不但名阿陀耶识,亦名为“心”。心者,积集义。由现行一切诸法薰习成的种子,积集在阿赖耶识中,此识是诸法种子积集处,故将它名之为心。由此“心体”的存在,诸法的种子,第七染污意,乃至前六识才除了以上三种名称之外,随其不同的功用,还有种种不同的异名,如所知依、异熟知、种子、无垢识等。由于名义繁多,恕不多叙。
从阿赖耶识的名义及其作用,我们可以了知赖耶的性质,阿赖耶识是由有情造业所感的业果识,一切诸法依之而生起。在三性中其属于“无覆无记”所摄,因为此识无有烦恼相应,现量取境,行相微细,故是“无覆”。此识行相微细,无造业之力,无感之用,在善恶业中不可记别,故是“无记”。《成唯识论》卷三云:“阿赖耶识是异熟识,乃善恶业所感,为何是无覆无记呢?因为善恶业不能作异熟果的亲因缘,只能作增上缘。又因善恶互相违故,若说异熟果是善性,则不能接受不善法的薰习,同时也不能依之而起不善。如果其永远是善,那么,众生杂染流转则不能成立。若说异熟果是恶性,则不能接受善法的薰习,也不能依之而起善法。若其永远是恶,圣者清净还灭则不能成立,所以说赖耶是“无覆无记”。只有这样则与善恶法互不相违,有情杂染流转,清净还灭则能成立。”
《成唯识论》云:“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又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违故,应不与二俱作所依。又此识是所薰性故,若善染者,如香臭应不受薰,无薰习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无覆无记。”
《摄大乘论》云:“何因缘故善不善法能感异熟,其异熟果无覆。
无记?由异熟果无覆无记,与善不善互不相违,善与不善相违故。若异熟果善不善性,杂染还灭应不得成,是故异熟识唯是无覆无记。”依上面的道理,可知第八识唯是无覆无记性,而不是善不善以及有覆无记。
二、成立阿赖耶识的渊源与依据
大乘唯识学建立阿赖耶识的观念,并非是无中生有,也并非是臆造而得。其实,在原始部派佛教中,早就以异门密意显示了阿赖耶识的存在。如《增一阿含经》云:“说有四阿赖耶,即受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众生因为欣、喜、爱、乐阿赖耶故,贪著阿赖耶故,所以在生死中流转不得解脱。”
又大众部以异门宣说阿赖耶为根本识,大众部的根本识就是指细识,即此心是诸法生起的根本,依此细心,六识才得以生起。犹如树茎树枝依树根生起一样,无根则无树,无阿赖耶识则无余识的存在,故名根本识。另外化地部亦以异门密意显示阿赖耶识为“穷生死蕴”。“蕴”是众生生命相续之体,即在众生一期生命结束后,还有一些微细的蕴在相续活动,这不断的生命之体就是穷生死蕴,也就是指阿赖耶识。
除上以外,其余正量部的果报识,上座部分别论者的有分识,这些都是阿赖耶的异门说。如《摄大乘论.所知依分》云:“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功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有处有时见色心断,非阿赖耶识中彼种有断。”由此可知,赖耶建立的渊源,是以部派佛教中发展的有分识,细识,本识等为基础。
同是我们必须明白阿赖耶识的学说,其根本原则是佛陀所开示的生死流转之教理,即十二有支缘起。众所周知,十二缘起是原始佛教中业感缘起的基本内容。十二因级突出集中六识与名色互为因缘的关系。《杂阿含经》以喻说明此一关系,如经云:“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坚立。若去其一,二则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此中“名色”即指色受想行识五蕴。“识”就是指阿赖耶识,名色要依阿赖耶识的种子而生起,依其执受才不仅坏失。而阿赖耶识离开名色则无所依之外,故说识与名色是相互为依。唯识学者根据识支的性质予以发挥提升,以阿赖耶识说明万有之生起灭亡及其流转的过程。不但在原始圣教中有密意显示阿赖耶识的存在,其实,从圣教大乘经中也可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如《大乘阿毗达摩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处,及涅槃证得。”此颂意为第八阿赖耶识无始以来,展转相续,能摄折一切诸法的种子;在遇缘生起现行时,能作一切染净诸法的种子,所以一切杂染法依之而生起,令众生造业往返诸趣受异熟果。若众生精进修行,除掉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转染成净,则能令行者证得不生不灭的涅槃。此经又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此颂意为一切种子识能够摄藏诸法的种子,又能给一切法作为生起的所依处,故名阿赖耶识,对凡夫小乘则不会宣说,何以故?因阿赖耶识从无始以来具备有一类相续,非常非断的性质,浅智的凡夫不能了知,二乘之人误执为我,故不为我宣说。如《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又《摄大乘论》对此有更详细的说明,《摄大乘论.所知依分》云:“复次,何故声闻乘中不说此心名阿赖耶识,名阿陀那识?由诸声闻,不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于彼,虽离此说,然智得成,解脱成就,故不为说。若诸菩萨,定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于彼为说。若离此智,不易证得一切智智。”此段意为此识是深细境所摄故。此甚深微细的阿赖耶识,非小乘浅智所能了知。另外,声闻人只求解脱,不希求无所不知的一切境智,对于所诸相不求深入悟解。佛虽不为他们说甚深阿赖耶识之教,他们仍然可以成就自乘的智慧,永断烦恼障而获得解脱之果,所以佛不对声闻人说阿赖耶识之教。菩萨发心以利他为前提,以求一切智成就佛果为目的,能对所知的境界生起甚深的信解,如果佛不为菩萨说甚深之教,菩萨就不能证得一切智智,圆懑究竟大菩提果,所以佛必须为菩萨宣说此教。
由上可知,阿赖耶识的成立在佛典中是有案可藉。同是《成唯识论》又以十大理证来证明阿赖耶识成立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从而进一步引导众生对阿赖耶识的理解。《成唯识论》提出的十理证,每一理证的首句都冠以“契经说”,表明这些话语并不都是来自于佛经原文,而是说其所述之理皆是如法如理又契机的。第一持种证表明众生所造一切染净诸法之业,均将对有情造成各种业果,而染净是转瞬即逝,要起功用,必然是薰成生果的一类相续种子。识中如无保持种子的功能,则一切染净业都势必唐捐。而我们都知道,前六识是不恒有的,故恒转无间断的持种之心必然存在。第八阿赖耶识即是此恒转无间的持种之法的名相称谓。第二异熟证、第三趣生证、第四执受证等,则充分说明,有情流转生死,于三界五趣四生中受报,其果报体必然依能酬引业,遍而不断且能往返诸趣生中,并能执受有情根身的功能而存在。这种心法功能的存在也决定了第八识的真实不虚。第五寿暖识证、第六生死证、第七名色缘证、第八四食证、第九灭定证等,它表明:如果无第八识这一心法功能的存在,则无法说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寿暖识及四食的相依性,也无法说明为何入于灭定中之修行者生命的存在;如果无第八识的存在,也无法说明前后二期生命之过渡阶段即“中有”。作为执著思量功能之主体的第七识是摄于名色支中。名色与识支是相依互缘,其中识支则必为第八识。第十染净证与第一证是遥相呼应的,并在诸理证中处于斗关键的地位。其说明无论是染法还是净法,都是以心为本。内心清净,,则所得之生命清净,内心杂染,则所得生命一定杂染。故有情的杂染清净是随心所转,《摄大乘论》无性释卷二也说清净杂染随心而转,在《杂阿含经》中就有明确的表述:“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除现行的阿赖耶识之外,无任何一法可受现行染净之薰习,也无任何一法可以执持染净之种子。所以能集起诸业并执持种子之心,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又《摄大乘论·所知依分。亦云:“如是已安立阿赖耶识异门及如是相唯在阿赖耶识非于转只,若远离如是安立阿赖耶识,杂染清净皆不得成:谓烦恼杂染,若业杂染,若生杂染绵不成故,世间清净,出世间清净亦不成故。”在本论中有详细论证,因文太多此不多余,有心研究者可详阅论文。由上的教证,说明了阿赖耶识的真实不虚。
三、阿赖耶识成立的重要意义
唯识学成立阿赖耶识,主要是以阿赖耶识为中心来阐述佛法中缘起的正理。因为凡夫众生不了解万物的全体,未证诸法的真相,唯以自己的偏见理解而执为真实,非常计常,非我计我,妄搪朋生,因有妄执故造业,因造业而感苦果,唯识学依圣教建立阿赖耶识来纠正众生迷妄的执著,说明宇宙人生的一切都是不断生灭变化,并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自我,大梵天所得的一切并非上帝创造,也并非无因无缘而起。即由众生无始以来造业薰习种子藏入赖耶中,此业种遇缘又生起现行,而令众生轮回三界感受异熟果。所谓“此异熟既灭,复生余异熟。由此形成有情生命的相续。业果的循环。众生的依正二报,异熟果报的好坏与否,全受业力所牵引,即作如是业受如是果,因果丝毫不爽,并非神我主宰。倘若众生要离苦得乐,则唯有众生多种善因,广修善行,如此才能改变自我的命运,所以命运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若自己不努力用功,不精进修善,不去除自己的恶念与邪行,一昧听从天命,则永远无法离苦得乐,得大解脱!行者若对赖耶有正确的认识,则能窥视佛法中缘起正理的真貌。
成立阿赖耶说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治众生偏空偏有的倾向,令众生准确辩证把握空与有的关系,了知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义。所以者何?因为诸法是依阿赖耶识所藏之种子为亲因,并得增上缘而生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缘起的诸法没有一个永恒真实的实体可得,故曰非有。然而,依因待缘而生的种种染净法是宛然存在的,并非空无。若说空无,则堕恶趣空,成大邪见。若正确的认识阿赖耶认,了知缘起不实,则对一切能看破明白缘起法非空,则能时时把握自我的思想言行,趣入善道,出离邪行之深渊。因缘所生因困果果真实不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为因果之正理。此因此果,均不离吾人阿赖耶识的变现。只要我们真正认识阿赖耶识,把握非空非有的中道正见,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另外,阿赖耶识的成立,为解决轮回与无我之间的矛盾,帮助学佛者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起到了桥梁作用。轮回与无我是佛法的重要教义。其实,轮回并非灵魂的转移,而是业力的作用转移,所谓“现行的薰种子,种子薰现行”。由此阿赖耶识的能藏、所藏、执藏的作用,致使轮回实现,故知轮回的主体是阿赖耶识。同时,阿赖耶识并非灵魂,它本身只是一种功能而已。此种功能是待缘而生的,故阿赖耶识的建立也是无我说的另一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阿赖耶识理论甚深微妙,希有难得,语非谬解,亦非诡辩,而是真实不虚的真理。又阿赖耻识是三世的联系者,三界的桥梁,转染成净的枢纽,是生命的主体,如果离了它;就会出现断灭的现象。赖耶是诸法的大本营,众生于三界中所受的种种苦乐,皆是大本营中的种子在作怪。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能善于应用它,如理观察,如法精进修行,将染种转化为净种,则痛苦自然消灭,快乐即刻现前。所以认识“阿赖耶识”,明了“赖耶缘起”的真实意义,更能使我们有效的把握“万法唯识,识有境无”的修学门径,开启我们的智慧,在修学过程中免走偏程。是故了知阿赖耶识,就象世间大王所行走的道路一样宽广平坦,四通八达,无有障碍。从而树立正知正见,除去邪执,远离烦恼,最终趣入圣道,彻见真理,迈向究竟解脱的宝所。
参考资料:
1、印顺导师著《摄大乘论讲论》
闽南佛学院出版 厦门1998年
2、井上玄真著《唯识三识颂讲话》
福建莆田广华寺佛经流通处印行
3、演培法师注释《成唯识论讲记》
天华出版公司印行
4、王恩洋著《摄大乘论疏》
闽南佛学院出版(厦新出(94)内书第26号华安印刷厂印制)
5、《闽南学报》一九九九年第二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