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绘画>>正文内容

藏族传统绘画流派门当派创始人门拉顿珠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达尔文·尼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藏族传统绘画流派门当派创始人门拉顿珠研究综述
  来源:西藏研究  作者:达尔文·尼夏
  [内容摘要]门拉顿珠是15世纪著名的藏族艺术家、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名冠画坛的门当画派,他的造像学名著《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宝珠》为众多丹青妙手所称道、推崇。本文在查阅大量藏、汉、英文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外学者关于他的生平、艺术活动、学术成就、美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初步的耙梳、整理和评介。并且,根据文献、口碑资料和实地调查,对门拉顿珠的生卒时间、出生地点、艺术活动、著作成书、刻版印刷地点、与门当派的形成密切相关的绘画作品“丝唐甲栽钦布”和绘画流派“丹路”的认定,以及元、明中原工笔青绿山水绢帛画对门当派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门拉顿珠;门当画派;《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宝珠》
  [中国图书分类号]K8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003(2004)-02-106-09
  一、藏族传统绘画流派门当派创始人门拉顿珠生平简述
  门拉顿珠或门拉顿珠加措大约15世纪20、30年代①出生在洛扎门当地方(即今西藏山南地区洛扎县东北部的门当乡四村门当卡),②故称其为门当巴(意即门当人氏)或门当钦姆(即来自门当地方的大画师)。在一些藏文文献中又称他为门当追固(即门当活佛),③这一称呼一直延续至今。2003年笔者到洛扎、门当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时,当地群众仍在普遍使用这一称呼。约在16世纪上半叶,④这位伟大的艺术家长眠于他的故乡——门当。在门当,至今保留有他的肉身塔。⑤
  据藏文史料记载,他出生的当天,人们在门当发现了朱砂矿,被视为“祥兆”。他自幼天资聪慧,勤勉好学。据说门拉顿珠出生于藏医世家,精通医术,且有医学著述传世。⑥成家不久,夫妻离异,门拉顿珠便离家出走。途经羊卓达陇⑦地方时,意外地捡到了一个装有画笔的笔筒和一捆画谱,以为“天意”,从此便立志投身于绘画事业,开始了他云游后藏、拜师学艺的生涯。
  门拉顿珠先后到过后藏年堆(今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全境以及康玛县大部)、桑珠孜(今西藏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萨迦、谢格尔(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境内)等地寻师求艺,最终遇到了当时著名的艺术家朵巴·扎西杰布,⑧并受业于其门下。刻苦钻研绘画及相关知识数年,不久便成为一名技艺高超、博学多才的艺术家。据史料记载,门拉顿珠在看到一幅被称为“丝唐甲栽钦布”⑨的中原唐卡时,回想起他自己前世是一名中原画师,曾亲手绘制这幅绘画作品。⑩有关藏文文献以这样的方式记述这一事件的真实目的,显然是在暗示或文化性地表达这样一些信息:1、这幅唐卡对他的作品风格以及整个门当画派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2、元、明时期中原艺术对门拉顿珠以及门当画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其主要媒介可能是来自中原的宗教馈赠品和有关商品等。而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至少应在1464年之前。约在15世纪中下叶,在不断学习和吸取“丹路”[11]等众多传统和外来流派之精华的基础上,创立了门当画派。[12]后来发展为子嗣系和弟子系两大传承。[13]该派之画风,深受元、明中原工笔青绿山水绢帛画的影响,具体集中地体现在取景构图、色彩运用、色调处理等方面。[14]
  1447年,宗喀巴的嫡传弟子、格鲁派高僧根顿珠巴修建后藏格鲁派名刹扎什伦布寺时,门拉顿珠结识了根顿珠巴,从而得到了他的重用。这一事件在当时也许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门当画派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却是意味深长的:1、为出道不久的门拉顿珠营造和拓展了施展其才能的氛围、空间和机遇。2、门当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新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认同和扶植。
  1458年,门拉顿珠师徒完成了扎什伦布寺的最早建筑——祖拉康的大部分壁画。1464年绘制了祖拉康的“甲栽钦布”壁画。1468年完成扎寺首次“祈愿法会”所用图巴依国唐钦莫(巨幅国唐佛陀像)。1469年绘制完成“度母国唐”。扎寺天王庙的众多壁画等作品亦大都出自这位大师之手,部分作品至今仍能睹其风采。[15]1484年与其侄子门当西瓦卫参与了洛扎色卡古托寺维修工程中的壁画绘制工作。1491~1493年参与了后藏色多金寺的壁画、唐卡绘制工程。1506年与其子门当甲央、其同门弟子钦孜参加了四世红帽系噶玛巴活佛曲扎益西(或称曲扎嘉措)始建于1503年的羊八井寺的唐卡、壁画绘制工程。据笔者掌握的有限资料,羊八井寺壁画绘制工作是有关门拉顿珠艺术活动的最晚记载。这一史料同时着重记述了其子门当甲央设计、绘制巨幅国唐时显示出的娴熟精湛的绘画技艺,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为父亲的门拉顿珠年事已高。故他去世的大致年份可推断为16世纪上半叶。
  门拉顿珠不仅创立了门当画派,而且根据两部佛教密乘典籍及其注疏[16]中阐述的度量造像理论,他撰写了造像学著作《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宝珠》和绘画实践著作《嘉言宝论》。这两部传统绘塑理论、实践著作的问世,不但树立了艺术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风尚,重要的是其影响、理论深度、可操作性等方面远远超出了诸多同代绘塑理论著作。时至今日,这些著作仍为众多的传统绘塑艺术家和学者奉为典范之作。门拉顿珠创立的门当派及其两部绘塑理论与实践著作是藏族传统绘塑在深受外域影响的进程中进一步走向民族化和本地化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适应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理念的一种反映。因此他的著作广泛流传,画派得到迅猛发展,从而构成这一画派自开创至今成为藏区最有影响的画派之一。同时也对钦孜派、嘎赤派、噶玛嘎赤派、新门当派等同代及后期众多绘画流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有关门拉顿珠的生平事迹等,在《青史》、《贤者喜宴》等15至16世纪成书的众多著名藏文史籍中几乎只字未提。直到17世纪末,才隐约出现在藏文史料中,但所记载的内容极为简略,使得对门拉顿珠的生平、画派形成的时间、朵巴·扎西杰布及其艺术活动情况、与门当派形成密切相关的被称作“丝唐甲佐钦布”的绢帛画的渊源情况、史籍中记载对门当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丹路”派的情况,以及“丹路”一词的理解等诸多重要的问题,学术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因此,笔者在查阅大量有关门拉顿珠的论著的基础上,试图对古今中外学者关于门拉顿珠之研究成果作一初步比较、耙梳和评述(人物、著述、观点、主要参考文献及其评述)。
  (一)国内部分
  1、汉文部分
  1)工布查布
  蒙古族学者工布查布于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在北京由藏文译出并注释的《造像量度经》[17]是汉文《大藏经》中出现较晚的一部经典,也是该丛书中关于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唯一一部经典,更是迄今为止最早提及藏传佛教艺术流派曼(门当派)、堇(钦则派)、啾(齐乌派)三大画派的汉文文献。该书引言中称:“彼所出载经传颇多,而得其传授者曼、荃、啾三氏惟精,西来佛像什有八九,靡非彼三家所出者而天下通称藏佛。”[18]
  2)文国根
  文国根将清代藏族大学者工珠·元丹加措成书于1864年的《知识总汇》一书中的工巧源流由藏文译为汉文。刊布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上。
  3)金志国
  他在《西藏艺术研究》(汉文版)1989年第1期上发表的《艺术之乡——洛扎》一文中记述:“……洛扎县的门唐乡,还是西藏绘画宗师门当玛的故乡,在不远的山上,至今还保留有他的灵塔。”据笔者掌握的材料,这是关于门拉顿珠灵塔的首次报道。2003年笔者在洛扎、门当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时也见到了该塔。[19]
  4)于乃昌、文国根
  于乃昌、文国根撰写的《<绘画量度经>的美学思想与西藏绘画艺术实践》一文(《拉萨藏学讨论会论文选》,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第217页)中简要记述了门当画派的形成、发展和特点。简略介绍了门拉顿珠的生平及其著作《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一书。该文明显受《知识总汇》中有关门拉顿珠的记载之影响。文中谈到“相传顿珠嘉措的祖先生于汉地,把汉地丝轴画传入西藏。”[20]但是对这一说法没有提供任何具体依据或旁证。
  5)陈兆复
  陈兆复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第七章《关于藏族艺术》结束语部分(第306页)中简要介绍了门当画派、门拉顿珠的生平及其绘画特点和理论专著《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并对其内容作了概要性的介绍。陈兆复在注释部分中清楚地标明了有关门当派及门拉顿珠的生平和著作。其根据是扎雅·洛旦西绕的著作——《西藏宗教艺术》(英文版)中的相关记述。但是把门拉顿珠“与妻不合,离家出走”一事,说成“传说在一次骚乱之后,他和妻子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成为一个流浪者”(第305页)。笔者认为陈兆复引用英文版扎雅·洛旦西绕著作可能略有出入,因为这本书的谢继胜汉文译本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21]
  6)李翎
  在李翎编著的《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14~18页)中把工布查布之汉译《造像量度经之引》总叙梵藏流传造像之略传译为白话述出。(第16页)记载了工布查布对曼、堇、啾的赞赏:“造像最合法度”。
  7)罗秉芬
  罗秉芬在《西藏佛教彩绘彩塑艺术》(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中把门拉顿珠的理论著作《如来佛身量明析宝论》(即《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译为汉文。据笔者掌握的有限资料,此译本当属首部汉译本。这一译本的问世必将促进相关学者对门拉顿珠及其著作展开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但该书的部分章节中确有几处明显属于误译的地方,如《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一书的成书地点等。[22]
  8)安旭
  安旭在为罗秉芬的译著《西藏佛教彩绘彩塑艺术》撰写的序言中也简述了门拉顿珠的生平,其主要依据是门拉顿珠本人撰写的理论著作《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之后跋。作者在序言中也记述了门拉顿珠有医学论著问世一事。但是把门当画派的创立时间说成是藏历第七个饶迥铁龙年(1400年),[23]这显然与他自己在前面所述“门拉顿珠15世纪人”、“门拉顿珠为该派创始人”的说法相抵牾。安旭在文中将门拉顿珠的理论著作《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之成书年代断代为15世纪30、40年代,这一结论与有关文献记载相比较稍显过早。并根据《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的后跋论述到“后藏南木林一位名叫衮觉曲扎的人和雕刻家才旺伦布于藏历第十一个饶迥木兔年(1675年),在甘丹平措林将该著作刻版成书,全书木刻印版共24页”。但是笔者所见1675年甘丹平措林木刻版有34页,1944年雪印经院木刻版有30页,若非印刷错误,作者提到的只有24页的木刻版为何种版本,尚有待核实。
  2、藏文部分:
  1)一些早期相关文献及其作者
  ①班禅·益喜孜姆(1433~?年)的《尊者遍知根顿主巴贝桑布传·稀奇宝蔓》(成书于1494年)。
  ②夏种·阿旺朗杰(1571~1626年)的《达咙宗教源流》。
  ③第巴·桑结嘉措(1653~1705年)的《白琉璃除锈》。
  ④许钦·楚臣仁钦(1697~1774年)的《大经堂志》。
  ⑤杜玛格西·丹增彭措(1725~?年)的《彩绘工序明鉴》。
  ⑥松巴堪布·益西班觉(1704~1788年)的《如意宝树》。
  ⑦隆多喇嘛·阿旺罗桑(1719~1795年)的《工巧、医方、历算学所出名目》。
  ⑧喇嘛·郭如扎西巴(活跃在19世纪初)的《郭扎佛教史》。
  ⑨工珠·云丹加措(1813~1899年)的《知识总汇》。
  2)当代藏族学者的论述
  ①土登彭措
  他在1985年《贡嘎山》杂志上刊登的《西藏绘画艺术史》中除了对《白琉璃除锈》、《知识总汇》的关于门拉顿珠、门当画派及其理论著作作了传统论述外,还根据《扎什伦布寺简介》对门拉顿珠在始建于1447年的扎什伦布寺的活动和扎寺祖拉康壁画作品作了简要介绍。
  ②丹巴绕旦
  他在1987年《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创刊号上发表的《西藏传统绘画特点简述》一文中依据《知识总汇》对门拉顿珠和门当派作了简述。而他在《西藏艺术研究》(藏文版)1995年第1期上发表的连载篇《藏族美术源流》(第78~79页)则根据《知识总汇》等资料较清楚地论述了门拉顿珠之师傅朵巴·扎西杰布之生平、画风,以及门拉顿珠之生平、门当派的画风等。他认为朵巴·扎西杰布为后藏上部人。同时文章还记述了门拉顿珠出生在一个藏医世家,自幼学习诸多知识,精通医术。并根据《藏汉大辞典》所录历史年表指出,门拉顿珠的出生地门当地区朱矿发现之年为1400年。[25]对门拉顿珠的理论著作《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仅作概述。
  1996年5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其著《西藏绘画》(藏汉文对照本,由阿旺晋美译为汉文)中,以较大篇幅论述了门拉顿珠及其创立的门当派的兴起、发展特点、作品风格、与钦则派的关联、门拉顿珠的老师朵巴·扎西杰布的情况等。特别是书中(第69~71页)引用了门拉顿珠的另一部绘画理论及实践名著《嘉言宝曼论》。据笔者掌握的有限资料这是国内近几十年来首次提及并引用该书的一部著作。
  丹巴绕旦与阿旺晋美合著的汉文版《西藏美术史略》(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一书中,根据以往的学术研究成果,记述了门拉顿珠的生平及其创立的门当派的兴起、发展、特点、作品风格、与钦则派的关联、门拉顿珠的老师朵巴·扎西杰布的情况等,并增加了《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宝珠》的目录部分(第30~32页)。
  ③益西喜绕
  其著《藏族传统绘画理论与技法》(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是“文革”后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手写本藏文传统绘画理论与技法著作,因而对后人影响较大。对于门拉顿珠的老师朵巴·扎西杰布的出生地,该书认为是山南多地方(即大致为今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其乡桑耶村以东)。这无疑是一种富有新意的、有趣的推测。对门拉顿珠的生平论述,其资料来源主要是《白琉璃除锈》。其著还提供了红帽系第四世噶玛巴活佛曲扎益西(或曲扎嘉措)于16世纪初建造羊八井寺时门拉顿珠及其子门当甲央、钦孜巴等人一道参与绘制该寺唐卡和壁画的史料。对门拉顿珠的理论著作《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宝珠》,文中不但加以引述,而且按其量度绘有数幅范画,并与《白琉璃除锈》、《度量论·显密明鉴》等后门当派的度量标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同时,该书还认为朵巴·扎西杰布为藏历第七饶迥年时期(即1387~1447年之间)人;门拉顿珠与根顿珠巴同代,时间大约在1440年,朵巴·扎西杰布的另一个弟子,即门拉顿珠的师友、钦智派的创始人钦孜巴生于藏历第八饶迥年(即1447~1507年之间),等等。[26]但是作者没有提供有关根据。
  ④噶钦·洛桑彭措
  其著《藏传佛教唐卡绘画明鉴》(民族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中收有几部重要的工巧理论文献,其中包括门拉顿珠的《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经笔者比较,作者是根据1944年雪印经院木刻版抄录的。书后作者绘有颇具后藏风格的范画60余幅。该书序言部分的第5页,提到了扎什伦布寺祖拉康殿内的门拉顿珠的壁画作品,书中奉门拉顿珠为藏智画派之鼻祖。
  ⑤根秋登子
  其著《藏族传统美术概论》(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一章“绘画史”第二十五节“藏画艺术之开创者门、钦两位大师”中,论述了关于门拉顿珠的传统论述中的几个简要生平和该画派的形成、特点及后期沿革,也提出了门拉顿珠在扎什伦布寺祖拉康绘制壁画的内容。虽然该书提供了门拉顿珠与钦则一道绘制始建于1503年即16世纪的羊八井寺壁画的史料,但是把门、钦二位大师说成是“14世纪的藏族开创性艺术大师”(第95页),把门拉顿珠之绘塑理论著作《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珠宝》说成是“第一部藏族造像理论著作”(第96页)。依我拙见,这种说法有悖历史事实。
  (二)国外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受资料限制,个别学者的旅居国或国籍无从得知。本文姑且根据大卫·杰克逊的《西藏绘画史》一书之“西方学者以前的研究”(见该书汉译本第3~17页)一章中的相关内容,将这些学者列在此处。书中曾提到却英·仲巴(1975年)、第穆·阿旺格列(1979年)、降边·贡桑·日群(1990年)等学者的有关论述。其中记载,
  “却英·仲巴的著作也使用了传统藏族风格术语”,并列出了(第16页)西藏唐卡绘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其中对门当派写到,“勉日派:后期古典流派,创立于15世纪。”[27]
  关于门当派,第穆·阿旺格列写到,“勉拉顿珠后来迁至后藏比其在洛扎更为流行。”对“丹日”(即丹路派)解释到:“显然是与康区丹玛地区有关的一种早期的勉日画派。”[28]
  “降边·贡桑·日群仁布且(K.Rechong Rinpoche)撰写的文章(第57~58页)包括简述藏族大画师一节。尽管作者没有具体说明这份资料的出处,但无疑也是摘自工珠的著作,确切地说就是《知识总汇》一书。”
  “日群没有引用史密斯、亨廷顿或者其他人以前的著作,但从他在后来版本中提供的年表来看(勉唐巴,1400年;南卡扎西,1500年(?);藏巴·却英嘉措,1645年),我们仍能看出他并非完全是在真空中从事写作。他的英文译文大部分是贴切的,在某些方面,他对工珠论述的译文进行了修正,但他仍有一些疏漏。例如:把勉唐顿珠所见的‘丝唐’认为是一件汉地绘画作品。例如:在(1974年)第8页和(1990年著作)第57页上,他认为‘勉唐钦姆’是勉唐巴所绘制的一幅大唐卡之名。”[29]
  ①[意]G.图齐(1967年)
  “图齐在近期出版的著作《雪域·西藏》(Tibet, Land of Snows)中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在该书第四章第98~122页上,他简要地概述了西藏的宗教艺术。第111页上,作者写到:‘……多次穿越西藏的旅行已使我记下了不止三位画师的名字,他们几乎总是出现在附在寺院墙上或万佛龛中的题记或献辞上。但一些画师是作为极有天赋的艺术家在文献资料中记载的,例如:被五世达赖封为‘超凡画师’的顿珠加措及应五世达赖之召装饰布达拉宫的、来自后藏的却英·多吉嘉措。很多著作还提到了勉唐巴及其儿子。’”[30]
  ②E.G.史密斯(1970年)
  “E.G.史密斯是广泛使用记述风格的藏文文献的第一个西方学者。他在给工珠的《知识总汇》用英文撰写导言时曾引用过藏文文献,在西方影响深远。”对门拉顿珠和门当派论述到:“勉日画派,由勉拉顿珠在15世纪前半叶创立,深受元代寺庙幡画,特别是典雅的缂丝画的影响,开始盛行于后藏。”对同代艺术家钦孜则被误认为是“绛央·钦孜旺秋”,并将创立钦日派的时间断代为16世纪。而对齐吾岗巴画派则断代为“似乎起始于16世纪。”对上述观点,大卫·杰克逊认为对门当派的创立和活跃时间的论述引用了东托的说法。而钦孜和齐吾为16世纪一说,缺乏可靠的依据。[28]
  ③[法]海瑟·卡尔梅
  海瑟·卡尔梅在1972年出版的《早期汉藏艺术》(熊文彬汉译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导言(第27页)中提到中原艺术对藏族画师、门当派创始人门拉顿珠的影响的传统论述。作者论述道:“E.G·史密斯在为工崔(即工珠·云丹加措)的著作《印度——西藏文化大百科全书》(即《知识总汇》)撰写的序言里,翻译了一则关于藏族固有绘画流派的藏文材料。这是迄今为止可以利用的最为有趣、最有价值的史料记载。”又说“在注翻译文中给出的材料里,洛扎·美拉顿珠杰波创建的美唐画派(即:门当画派)十分有趣。据注释译文,美塘画派创建于1409年。美拉顿珠杰波曾与朵巴·扎西杰布一道研习绘画,似乎从元代中原制作的、当作宗教礼品馈赠给西藏的地毯编织和刺绣中得了部分灵感。”
  可是两段“注解译文”中,出现的两次门拉顿珠加措的名字,均被写作“美拉顿珠杰波”。而文中的“杰波”二字,是E. G·史密斯的笔误,还是海瑟的笔误?不得而知。但显然不是汉译者的误译,对此笔者曾进行过仔细核实。[30]
  另外“注解译文”中还把门当画派的形成断代为1409年,并给出了详细的出处(即最终出处,东托的著作《藏族大事纪》),但是这显然与学术界普遍认同的“门拉顿珠于15世纪出生”这一结论相左。[31]
  “却英·仲巴的著作也使用了传统藏族风格术语”,并列出了(第16页)西藏唐卡绘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其中对门当派写道,“勉日派:后期古典流派,创立于15世纪。”[32]
  ④[德]扎雅·诺丹西绕
  其著《西藏宗教艺术》于1977年出版(《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汉译本由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次出版,1997年1月第2次印刷)。
  该书第十四章“艺术流派述要”——西藏传统艺术流派(第81~82页)根据许钦·楚臣仁钦、隆多喇嘛、工珠·云丹加措及松巴·堪钦等学者的文献,对门拉顿珠的生平、门当画派形成的相关问题作了简要叙述,将门拉顿珠的绘塑理论著作《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宝珠》列出目录进行论述。但是,不知是作者的笔误,还是受不同译文版本的影响,目录中所列第一、五章内容与雪印经院版出入较大。另外,该书汉译本(第82页)中的“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生有两个儿子,当然成了他的两位弟子”一句欠妥。可能是翻译过程中理解不当所致。[34]
  关于门当派,作者写道:“勉拉顿珠后来迁至后藏比其在洛扎更为流行。”对“丹日”(即丹路派)解释到:“显然是与康区丹玛地区有关的一种早期的勉日画派。”[33]
  ⑤J.C.亨廷顿(1985年)
  “J.C.亨廷顿为巴勒的著作(1994年)撰写的书评《书评及西藏绘画中的风格问题》一文是一大贡献。书评还包括对风格辨认的更为详尽的讨论。”“他还提到了(第55页)两位重要的画师,并注明每位画家的具体生卒年月”,其中,门拉顿珠断代为“1440至1510年?”,“但是作者没有具体说明其文献的出处。”[35]
  “降边·贡桑·日群仁布且撰写的文章(第57~58页)包括简述藏族大画师一节。尽管作者没有具体说明这份资料的出处,但无疑也是摘自工珠的著作,确切地说就是《知识总汇》一书。”
  “日群没有引用史密斯、亨廷顿或者其他人以前的著作,但从他在后来版本中提供的年表来看(勉唐巴,1400年;南卡扎西,1500年(?);藏巴·却英嘉措,1645年),我们仍能看出他并非完全是在真空中从事写作。他的英文译文大部分是贴切的,在某些方面,他对工珠论述的译文进行了修正,但他仍有一些疏漏。例如:把勉唐顿珠所见的‘丝唐’认为是一件汉地绘画作品。例如:在(1973年)第8页和(1990年著作)第57页上,他认为‘勉唐钦姆’是勉唐巴所绘制的一幅大唐卡之名。”[35]
  ⑥[德]大卫·杰克逊
  其著《西藏绘画史》(向红笳、谢继胜、熊文彬合译,西藏人民出版社、明天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二部分“藏族大画师及其风格、历史概述”的第三章“勉塘巴·勉拉顿珠及其流派的早期追随者”(第85~87页)中,记述了门拉顿珠或许生于15世纪初20~30年代;[36]并记述了其早期生平事迹、绘画作品和画派形成的相关事件、作品、理论专著、门当派风格及早期弟子、相关参考资料等,并详实标注出处。特别是关于门拉顿珠的专著(第86页),提供了一部署名是画师门拉顿珠的一本为绘画新手撰写的小册子《嘉言宝曼论》;还论述道(第86页):“在这部著作的开卷,勉拉顿珠对他的两位主要师傅班觉仁钦和索南班觉表示了敬意,他把两位师傅描绘成当时西藏最博学多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
  作者进一步论述道:“如果前面勉拉顿珠撰写的有关绘画技法的手册不是伪造的话,那么,它确认勉拉顿珠的两位主要师傅的身份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指出“根据目前我的推断,藏族知识界对这部手册一无所知(难道此书在西藏失传而至今只保留在不丹?)”。并对该“手册”十三章内容逐一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大卫·杰克逊对该“手册”是一本15世纪的古老手册表示深信不疑,但没有写明理由。事实上,早在1994年,丹巴绕旦教授在他的《西藏绘画》(汉藏对照本,阿旺晋美汉译本)中两次引用,并将其藏文书名列在该书的参考书目中,且指出该书的作者为门拉顿珠。但是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大量的有关门拉顿珠的藏文文献、论文、词典当中,对这部著作只字未提。这一点,想必也是大卫先生迷惑不解之处。[37]
  在大卫·杰克逊的书中(第93页)列出了门拉顿珠的《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宝珠》的七个章节的内容提要。同时摘录出门拉顿珠本人所作后跋中有关作者写作该书的缘起、初稿完成、最后定稿的两处地点的大致方位等信息,并对《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宝珠》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卫·杰克逊在其著作中收集、提供了多部难以寻到的藏文文献、西方学者关于西藏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研究成果等珍贵的资料和信息。这无疑对国人更全面、深入地开展门拉顿珠生平、学术、思想等方面的研究,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随着学术研究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入和相关资料、文献的不断发现和丰富,学术界对门拉顿珠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个别领域甚至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世人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美学一艺术思想和实践、学术成就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门拉顿珠和他所创立的门当派在藏族美术史中的地位问题的认识不断趋于统一。
  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美术界对门拉顿珠及其创立的门当派的研究就整体而言,尚处于资料积累阶段。离对门拉顿珠和整个门当派展开系统的、全面的、客观的、详实的研究尚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强有关门拉顿珠生平、艺术活动、学术思想、审美意识、美学渊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研究门拉顿珠的生平、艺术成就、学术思想和门当派形成、发展的历史,对于了解和研究15世纪前后藏族传统美术史的发展、美术理论建设情况、美术流派形成及其发展史,有其不同于其他历史人物、事件的重要意义。将为我们系统、全面、客观地研究、了解藏族美术史和文化史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研究门拉顿珠的生平、艺术成就、学术思想和门当派形成、发展的历史,将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当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广泛深入的文化、经济交流提供重要的旁证。
  最后,研究门拉顿珠其人,对于我们回顾藏族美术的发展历程、展望和思考藏族美术发展前景、弘扬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藏区的发展和繁荣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责任编缉 蓝国华]
  注释:
  ①关于门拉顿珠的出生时间有以下几种观点:
  1、“藏历饶迥铁龙年(即1400年),出生于洛扎门当的绘画大师门拉顿珠,在吸取梵、汉、尼泊尔的绘画风格之精华的基础上,创立了藏族传统之新画派——洛扎门当派。”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
  3244页。其最终出处应该是东托:《藏族历史大事记》,德里,1968年版,第123页,[见《藏汉大辞典》(历史年表)参考书目第八本,第3291页]。另见大卫·杰克逊:《西藏绘画史》(向红笳、谢继胜、熊文彬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明天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09页注释241)。东托的这一论述可谓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因此,许多学者把1400年理解成为门拉顿珠的出生之年,也有学者把1400年理解为门拉顿珠创立门当派的年份(见安旭为《西藏佛教彩绘彩塑艺术》所作的序言第1页)。但是,东托的初衷似乎是,1400年为门拉顿珠出生的年份,因为海瑟·噶尔美博士在《早期汉藏艺术》中论述道:“据注释译文,美唐画派创立于1409年。”并给注释说:“贡崔:《百科全书》之《导言》第5页,注70;第43页,注释73。这里给出了时间出处,即:东托仁布且:《藏族大事记》,德里,1968年,第123页。”参阅熊文彬汉译本第27页第58页注释52,也可参阅大卫·杰可逊:《西藏绘画史》(汉译本)第109页,注释241。因此东托的完整观点为,1400年门拉顿珠出生于洛扎门当,1409年他创立了门当画派。假定1400年为门拉顿珠的出生年份,那么他要在1至9岁之间“完成”成婚、离异、出走、立志从艺、云游后藏、寻访名师、直至创立门当派的全部事情,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无法苟同。另外,据门拉顿珠于1491至1493年在后藏色多金寺绘制壁画、唐卡的记载(参阅贡噶卓却:《大班智达释迦却丹传记评说》第170、172页。转引自大卫·杰可逊:《西藏绘画史》,向红笳、谢继胜、熊文彬汉译本)和于1506年在藏北羊八井寺与其子门当甲央及钦孜巴一道绘制唐卡壁画的历史(参阅木雅·贡布编著《历代藏族学者小传》第1卷《第四世红帽噶玛巴活佛曲扎益西传略》,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215~216页。另见益西喜绕:《工巧缘起·造像度量范本·黄丹滴论》藏文版第16~17页)。“门拉顿珠的出生年份为1400年”一说,无法成立,因此,“1409年创立门当画派”一说很难成立。
  2、门拉顿珠和一世达赖、后藏格鲁派名刹扎什伦布寺的创建者根顿珠巴为同代人(活跃于1447年前后)。参阅东噶·洛桑赤列:《东噶藏学大辞典》(藏文),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642页。另见益西喜绕:《工巧缘起·造像度量范本·黄丹滴论》;第司·桑结嘉措:《白琉璃除锈》(藏文),哲蚌寺木刻版,第255~256页;益西孜姆:《尊者遍知根顿珠巴贝桑布传·稀世宝曼》(藏文),哲蚌寺木刻版,第34~45页。特别是最后一部文献中详细记载了门拉顿珠师徒应根顿珠巴的邀请分别于1458年、1464年、1468年和1469年在扎什伦布寺进行绘制壁画、唐卡的详细情况。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大体上无可非议,但是就严格意义上必须强调两点,其一,根顿珠巴年长于门拉顿珠,与其后半生和门拉顿珠同代;其二,至少在1458年,门拉顿珠已是学业有成,并有弟子相随。
  3、门拉顿珠出生于15世纪初。参阅扎雅·诺丹西绕:《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81页。笔者认为这个论述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故无可非议。
  4、断代为“1440~1510年”。这一论点出自J·C·亨廷顿的《书评及西藏绘画中的风格问题》一文。参阅大卫·杰克逊著,向红笳、谢继胜、熊文彬合译汉文版《西藏绘画史》第1版,第14页。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如此具体地列出门拉顿珠的生卒年份当属首次。并认为总体上符合各文献所提供信息的大致范围,只是其出生之年与扎西伦布寺始建之年(1447年)相比略显为时过晚。
  5、门拉顿珠或许生于15世纪20或30年代,见大卫·杰克逊:《西藏绘画》,向红笳、谢继胜、熊文彬合译,西藏人民出版社、明天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85页。这一论述既体现了德国学者的严谨性,也可以说成是一个集大成的观点。笔者赞同这一观点。
  ②在洛扎县东北门当乡四村的门当卡地方,至今仍存有门拉顿珠的故居遗址。
  ③第司·桑结嘉措:《白琉璃除锈》(藏文),哲蚌寺木刻版,第256页;许钦·楚巨仁钦:《大经堂志》(藏文),第116~126页,转引自大卫·杰克逊:《西藏绘画史》,向红笳、谢继胜、熊文彬合译本,第385页。
  ④见注①,第4页。
  ⑤门拉顿珠的肉身塔位于洛扎县门当乡四村境内。具体为其出生地门当卡附近的岗巨小村,“文革”时遭到严重破坏,后经当地“扎让沃家族”的白玛曲珍母女的秘密埋藏和精心保护下,这一珍贵的文物得以保存。如今该村村民自发地新建了灵塔庙及其灵塔,并迎请当地的高僧举行了遗骸入塔加持及灵塔庙开光等仪式。庙中还供奉了一幅门拉顿珠小唐卡画像。据介绍,此幅唐卡是现在门当的年轻唐卡画师格桑所作,格桑早年曾在西藏大学艺术系丹巴绕旦教授门下学习过唐卡绘画基础技艺。此事得到丹巴绕旦教授的证实。
  ⑥见益喜西绕:《工巧缘起·造像度量范画·黄丹滴论》(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6页。同时参阅丹巴绕旦于《西藏艺术研究》1995年第1期所刊《藏族美术源流》一文,以及丹巴绕旦与阿旺晋美合编《西藏美术史略》(汉文版),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0页。
  ⑦今山南浪卡子县南部的达陇镇,距县城约20公里。
  ⑧关于朵巴·扎西杰布,丹巴绕旦认为,朵巴·扎西杰布为后藏上部人,出生于14世纪末。精通赖琼大师的画风,其风格属齐乌岗巴画派。见《西藏绘画》(藏汉对照版),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9页;《西藏美术史略》(汉文版),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0页。而益喜西绕认为,朵巴·扎西杰布为山南多地方人(桑耶寺东部几公里处,雅鲁藏布江北岸),为藏历第八饶迥年时期(1387~1447年)人。见其著《工巧缘起·造像度量范画·黄丹滴论》(藏文版),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5~16页。
  ⑨直到目前,关于门拉顿珠观赏到“丝唐甲栽钦布”的最早记载见于成书于1688年的第司·桑结嘉措的《白琉璃除锈》中。而之后的许钦·楚成仁钦的《大经堂志》、杜玛格西·丹增平措的《彩绘工序明鉴》、郭如扎西巴的《郭扎佛教史》以及工珠·云丹嘉措的《知识总汇》等著作中均有记述。虽后四部著作中有关门拉顿珠的记载显然是直接或间接地沿袭了第司·桑结嘉措著作中的说法,但这足以证明学者们对这一历史的强调和重视。除了近代个别学者的“节外生枝”式的理解和解释外,绝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丝唐甲栽钦布”为一幅具有中原风格的唐卡画,极有可能是元、明皇室馈赠品。门拉顿珠学习和吸收了这幅作品的风格,因而这幅唐卡对门当画派的形成至关重要。同时学界认为,“门拉顿珠观赏此作品回想起自己前世是绘制这幅唐卡的汉地画师”来暗示了或者说以传统佛教历史学家记述历史的手法或方式表达了“此作品为汉地风格作品,门拉顿珠学习、吸收并掌握了这种汉地绘画技法,并融会于门当画派的风格之中”等重要信息。据《尊者遍知根顿珠巴贝桑布传·稀奇宝蔓》记载,至少在1464年,他在扎什伦布寺复制或效仿性地绘制了“甲栽钦布’,壁画,而且在他的造像学著作《如来造像度量论·如意宝珠》之后跋中,提到了自己已娴熟地掌握了梵、汉、藏、尼之绘画技法等。这也可从文献资料中得到证实。
  ⑩见注③及杜玛格西·丹增平措:《彩绘工序明鉴》(藏文),转引自大卫·杰克逊著《西藏绘画史》(汉译本);郭如扎西巴:《郭扎佛教史》(藏文),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1003页;工珠·元丹嘉措:《知识总汇》(藏文,上册),民族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第578页。
  [11]“丹路”派据藏文文献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此乃中原汉地绘画流派;其次是它与门当画派有相似
  之处(参阅注10)。值得注意的是此乃第司·桑结嘉措在《白琉璃除锈》及《郭扎佛教史》中论述“丹路”时,指出“与皇室王族派相近的丹路”,似乎指明中原宫廷画派。明代的宫廷画家地位显赫,因而名家辈出。在野画家以“吴门四派”为名声最隆。而此时绘画发展的一个亮点是“青绿山水与工笔人物巧妙结合为一,可谓情景交融、工而不板、引人入胜”(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第174、180页),而这一风格确实和门当画派有异曲同工之处。
  [12]同注⑩。
  [13]见注⑩,工珠·元丹嘉措:《知识总汇》,第578页。
  [14]见杜玛格西·丹增平措:《彩绘工序明鉴》,罗秉芬译注版《西藏佛教彩绘彩塑艺术》,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6月
  第1版,第60~70页。
  [15]班禅·益西孜姆:《尊者遍知根顿珠巴贝桑布传·稀奇宝蔓》,哲蚌寺木刻版,第26、45页。
  [16]见《时轮》、《戒生》两部佛教密宗经典及其注疏。
  [17]工布查布译注的《造像量度经》是根据印度学者达玛达热和藏族大译师雅垄·扎巴坚参据梵文本约13世纪在阿里贡唐合译为藏文而收录于《丹珠尔·工巧明部》中的《佛身影像相》一书翻译的。
  [18]见《日本大正藏》(汉文本),1419年版,第945页。
  [19]同注⑤。
  [20]见注⑩、[11][14]可能是对传统记述的误解造成的。
  [21]扎雅·诺丹西绕:《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82页。
  [22]见罗秉芬译注《西藏佛教彩绘彩塑艺术》,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36页。“略具智慧的绘画师曼拉顿珠初稿写于后藏年堆,②最后完稿于藏绒的哲孟雄③地方。”当页给出的注释②为“年堆:年楚河流域或江孜以上地区。”“③哲孟雄:即锡金。”首先,“年堆”和“年麦”的界线为仲孜寺,位于今江孜县和白朗县交界处。自古至今江孜为年堆中心重镇。另外,若非印刷错误,罗秉芬文中其次作者所译“最后完稿于藏绒的哲孟雄地方”的原文为:“(本藏字无法显示)”。见门拉顿珠:《如来佛身量明析·如意宝珠》,雪印经院木刻版,1944年版(卷),第25页。很显然正确的译法应该为:完稿于藏绒哲域宗嘎地方。众所周知藏绒即今日喀则仁布县境内,时至今日仁布县境内的强钦寺被称为藏绒强钦寺。在众多藏文文献及大德高僧传记中仁布被称之为藏绒。而哲域位于今仁布县北,而且此地有萨迦派著名学者饶降巴·桑杰培始建于1449年的哲域结采寺,史称“小萨迦”而闻名遐迩。后改宗格鲁派,1728年松巴·益西白久被颇罗鼎封为该寺堪布,赐堪布仪仗,并在当年赴后藏哲域结采寺上任,从此人称松巴堪钦。参阅《松巴堪钦自传》,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37、39页。宗嘎位于今仁布县北,原仁布区下属宗嘎公社。由此可见上述门拉顿珠的造像学著作,最后完稿于后藏仁布哲域宗嘎,今仁布县切瓦乡境内,而非锡金。同样的错误也见于王辅仁的《西藏佛教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第127页(即被估计在今锡金境内”)。至于罗秉芬是否受其误导,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23][24]同注①
  [25]《工巧缘起·造像度量范画·黄丹滴论》(藏文版),第17页。
  [26]见注[27]。第9~10页。
  [27]见注[27],第10~11页。
  [29]大卫·杰克逊:《西藏绘画史》,向红笳、谢继胜、熊文彬合译本,第7页。
  [30]见注[29],第7~8页。
  [31]见注[30],第8~9页。
  [32]同注①。
  [33]扎雅·诺丹西绕:《西藏宗教艺术》(英文版),1977年,西德魏斯巴登出版,第37页。
  [34][28][35]见注[33],第14、17、85页。
  [36]丹巴绕旦:《西藏绘画》(藏汉文对照本),阿旺晋美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69、71、84页。
  [作者简介]达尔文·尼夏,现于西藏大学艺术系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藏族美术史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