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法相
法门寺瘗埋的舍利系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是佛真身,而非广义的舍利。
佛陀于公元前485年涅槃,这枚指骨历时近25个世纪,它的存在是个奇迹。
对这枚指骨舍利古时有多种不同称谓:唐元和中张仲素在《佛骨碑》中称为"佛骨"、"佛指节";唐代诗僧贯休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称为"金骨";唐末康骈《剧谈录》中称作"真身"、"佛中指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称作"佛骨"、"佛指骨"。
从古到今,几无人怀疑佛指骨的真实性,不少典籍还对佛指舍利形制作了详细的描述,唐道宣律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1载:"其舍利,形状如不指初骨,长寸二分,内孔正方,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余内小指于孔中,恰受。便得胜戴,以示大众。至于光相变现,不可常准。
《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载:"观其囗囗玉润,皎洁冰净,灵不可掩,坚不可磨,寸余法身。
《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载:"以咸通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得舍利于旧遂道之西北角。按旧记云,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迹色白如玉少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文并不彻。证诸古典,验以灵姿,贞规既叶于前闻,妙相克谐于瑞彩。
《法珠苑林》载:"既出舍利,通现道俗……于方骨上,见者不同:或见如玉,光白映彻;或见绿色……
圆照《塔记》载:"……无忧王寺真身舍利者,即大圣释迦牟尼佛金躯碎质也,年逾千祀,坚润如常。
法门寺真身宝塔内瘗埋的释迦牟尼舍利究竟是何等情形呢?1987年唐塔地宫启开后世人方有幸一睹法相。
佛指舍利,共4枚,为骨质和玉质。依发现的先后为序,情况如次:第一枚舍利获于后室,舍利为玉质。安置于懿宗供奉的八重宝函内;第二枚舍利获于中室,舍利为玉质,安置于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第三枚舍利获于后室秘龛,舍利为骨质安置于五重宝函内;第四枚舍利获于前室,舍利为玉质,安置于汉白玉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内的鎏金银棺中。
可以看出,这4枚舍利无论真影,都安置于多重宝函内,大体上按中国古代埋葬帝王的棺椁制度,比起帝王丧葬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佛学专家考证确认:藏于后室秘龛的第三枚舍利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其他三枚为影骨,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云:"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真身舍利长40.3毫米,宽17.55-20.11毫米,腔径13.75-16.5毫米,重16.2克,与道宣《感通录》及同时出土的《志文碑》所记完全吻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