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定实修体系(五)
敬礼地藏菩萨及除一切忧冥菩萨
第四章没有前行是否可以直接修习禅定?
透过窗口,可以看到陈先生背朝着我们,坐在他的矮凳上。他的对面坐着一位年轻人,正听着他说话。当我们被招呼入座后,陈先生说他正在回答这个年轻人提出的问题。这年轻人是个华人,担任儒校的老师。我们的主人继续用一会儿的工夫以华语对这位似乎很感兴趣的年轻人说法,在一本小册子上指出某些段落,这是一本有关佛陀生平和教法的书,还附有传统的插图。他们谈完后,他送了两本这种书给这位教师,说了一些客套话后,送他出门。陈先生回屋内后,告诉我们说他回答了有关七菩提支、四圣谛及八正道的一些问题。
陈先生说:“现在我们得回到今天的主题上了,因为内容也很多”。他拿起笔记本,里面已有系统地列出他要演讲的全部主题;他坐下来,开始了今天的演讲。
A.习禅者对此问题的疑惑
如果我们先问是否应该先有所准备,答案毫无争议地是“需要的”!这整节将讨论这个问题,指出前行对禅修是多么的重要,禅修需要极大的真诚,也因而有赖许多的前行准备工作。
即使是已习禅修的人,对前行仍有两个疑问。第一种疑问是和天人有关,因为他们住于色界定和无色界定中。他们曾修过什么前行而有此成果呢?他们不是胎生,而是升入禅定的境界。不过,在上升天界之前,他们是在人间修到此等境界的,所转生的天界的层次是依他们前生修禅定所致的境界而定。在天界他们虽然没有肉身,但却有禅定身(色界身或无色界身),那是世间修行的延续。处于天界中的天人不再修行,因为他们的前行已在人间完成了。(请看第三章,C之1(Ⅱ)生得禅那)。
第二个疑问是禅宗是否有前行。有此疑惑的人说:“禅宗总是强调开悟不是经过修行而新近创立的,它就在当下;不是由累积前行而获致的。经由前行而得的证悟就不是真正的开悟。”禅宗说的都是诸如此类的话。(见附录I, Part2, A. 3)
其实,这类的说法是出自彻悟的祖师之口的。对初学者而言是不适合卖弄这些口头禅的。初学者必须完成许多前行,如寻访一位明师,然后全然依照他的教导去做。可是很多人误解了这一点。有些美国朋友写信跟我说:“不必出离嘛!因为一切皆空;不需实修哇,因为我们已经开悟。”(见第二章,A. 第九项错误)这些都不是初学者应有的说法,只有诸佛及祖师们可以正确地如此宣说。
在前一章中所提到的各种不同的禅法中,只有这两种是可能使人疑惑究竟前行重不重要。因此,无疑的,我们应该明白,不只上述这两者需要前行,其实所有的禅修都需要有前行。
B.佛陀开示的佛教禅法前行
佛陀对禅修的前行做了些什么开示呢?诸佛在说法中已依次第无倒的宣说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佛陀在小乘教法中怎么说。这个部分中有许多分类,我们将逐一讨论,看看哪些是前前,哪些是后后。
三种智慧。我们对闻、思、修三慧已提过很多次,闻慧、思慧是修慧的前行,也就是说以闻、思二者做为前行,经过实修禅定而获得“修所成慧”。三种觉知:指“想”(samjna)、“识”(vijnana)和“般若”(prajna)。很明显的,第一种是第二种的前行─若没有接受指导,是不可能习禅的。很多西方人犯了这个错误,在没得到好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就尝试禅修。他们没有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在四圣谛中,苦谛和集谛是第四圣谛─“道谛”的前行,而习定是道谛中(校定注:指“八正道”)的正定。然而,你若不能认取与世间的存在连结的苦楚,那么习定便不会成为达到灭除痛苦的途径而加以遵循。西方人常常为了世俗的目的而习定,只用来增添精力或是缓和紧张,而不了解为何需要修行。若对苦、集这两个圣谛不能认知,并深切地探察,习定就没有足够的预备。
接下来是众所皆知的“三十七道品”,而每一支分都可以用上一章所谈到的三种阶位(见第三章,B)来加以检讨。在此我们只就因位上的理论认知来思惟,这也是习定过程中必要的前行。
“四念处”(请看第九章)这是行者最先要修的,属于后续所修禅法的因,它们是后者的前行。(原注:这种解释与上座部对四念处所做的阐释不同。)没有四念处,佛法和非佛法之间就没有太大的差别了。初学者一开始若不对四念处做彻底地思惟,必定会悖离纯正佛法而误入歧途。
“四正勤”:如果行者没有修好四正勤,在习定时可能会遭遇许多障碍。道家也很强调要奠定此类的善行基础,但它偏重定力而不是智慧。道家认为,首先要行善,累积功德,直到机缘成熟,习定才能成功。依他们的说法,没有累积善功(前行),直接投入修行,即使获得了神通,天庭也会震怒,用天雷殛毙这个修道人。若我们研究四正勤,会发现它们多半和道德(戒律)及其持守有关。它们是禅修的必要前行。不仅如此,大量的善行会感召天神及护法的庇护,使行者免于魔难。
“四如意足”,有人认为四如意足属于禅定。若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前三者是第四者的前行。它们是进入习定过程中的定中思惟,深三摩钵底,的基础。
“五根”,英文通常译成“五种心灵能力”(the Five Spiritual Faculties):前三者为信根、精进根与念根,它们是第四个定根的基础。努力于五根的修行会产生下面一项的:
“五力”:和五根相同,但属于较高层的修行。在巴利文经典中,有时候是依序由前一项引至下一项而加以论述的。
接下来是“七觉支”:第一个是择法觉支,它和下面的另外四支都是第六个“定觉支”的前行。
最后,最重要的是“八正道”,这就需要仔细说明了。
陈先生拿起一本红色的书,是《佛陀答问录》(《Dialogues of the Buddha》由T. W. Rhys Davids英译)第三辑。打开一处有折页的地方,他指给笔录者看《集经》的那一页。经中依数字类别而将种种因素分组。在七字开头的项下,列有“禅定的七个必要条件”。其内容则正是八正道除去最后一项,正定。因此前七正道是第八正道的前行。
强调正命是很重要的。很多初学者不在乎这一点而继续做坏事。他们想要习定,却不愿摒弃这些恶习。这样子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在习定中一定会遭遇麻烦。妖魔鬼怪通常都聚集在有腐败的东西的地方,并且这些邪恶的有情会不断骚扰此类的人。没有正确的生活方式(对自他皆不造成损害),是不可能正确习定的。一个生活清净的人,习定时一定会得到护法神明的保护。
另一个重点是正见,它是八正道的第一项。不能明白正见(佛的真正开示)和邪见的差别。行者便没有正定的基础。缺乏正见的人可能会徘徊在印度教、基督教或其他种种信仰之间,但这种模糊的信仰是不利于习定的。行者应正确的了解佛法(如此不偏颇的信仰才能生起)。而不是徘徊在不同的信仰体系之中,因为后者只会带来教导的混乱以及困惑的心理状态。
小乘教法的前行就说到这里。我们接着来谈大乘教法的前行。不要误以为三十七道品只在小乘教法中才提到。它们在大乘教法中也是耳熟能详,只是小乘强调的比较多。
大乘的教法中最显著的分类是六度。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前四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第五度——禅定——的前行。这是六度的通常顺序。有一部经对此次序说明得特别清楚。
陈先生在他的笔记本中找到那本经的梵文名字:Sandhi-nirmocana Sutra。中文是叫做《解深密经》。他跳起来,打开书柜,拿出一本薄薄的书。他一边翻经本,一边说:“这本经是我接近佛法时,最早读到的经书之一,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当我开始修行时,我还在教书,没什么时间作功课,我顶多只能点几支香供养而已。我也没有什么时间读经。但我若诵经,便非常的虔敬。我看到这本经,心中想:“名字很好”,读完了以后,我在一个梦里了解了它的真义。我见到我头顶上方的虚空光明灿烂,由光明中现出一尊如虚空般大的庄严报身,由它的身中放出许多如人身一般大小的化身。由这个梦境我马上领悟到佛的三身的道理,这体验给我很大的鼓舞。
在这部经的第七品中,六度的关联如下: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密多如是次第?”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密多如是次第。”
说了大乘之后,我们接着谈金刚乘。根据密续,行者必须懂“四部瑜伽”,而且要能分辨出哪些是前行,哪些是习定的部分。
四续部之首是“事部”(Kriya Tantra)。多半是和事相修持有关,特别是关于如何承事(即祈祷仪轨)诸佛。若我们把每个瑜伽分成三等分的话,“事部”的三等分全都和净坛、供养、赞颂有关。这些修法能确保我们日后的习定不离精神上的指导,而且经由此类事相上的修行,得到内在成就的良好庇护。(例如金刚乘四加行。参看〈自传〉和附录二)四续部之二是“行部”(Carya Tantra)。也称为“二具续”,也就是说供养祈祷和瑜伽禅定一起修。分成三分的话,三分之二是身语诸外事之事相修持,三分之一是内心正定。
在“瑜伽部”中,三分之一属事相修持,三分之二属于禅定。在“无上瑜伽部”中,所有的三分都和禅定有关。
因此我们了解到在密乘中,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前行过程。而前三种瑜伽是修习无上瑜伽部圆满三摩地的前导。
我的上师 诺那仁波切曾对我们这些弟子说过一个很妙的比喻。他说:“修行就像建一座九层的宝塔一样,最底下的三层是小乘;中间三层是大乘;而最高的三层是金刚乘。底下的各层都很重要,它要支撑着上面较高的各层;每一乘都是它上一乘的基础。”这个开示对我们而言很有意义。
C.祖师们对前行的教授
诸佛所宣说的整个佛法体系已经描述过了,接着我们来研究祖师们的开示。从凡夫到成佛的道次第,祖师们已做了非常清楚的描述。
第一位要介绍的是冈波巴大师,他把各种不同的前行和实修的内容做了清楚的说明。他著的有关道次第的尼乾已译成英文,名为《The 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此论中,第一到第七章是闻思方面的开示,也就是佛教哲理方面的阐述。第八章由皈依谈起,很有次第地论及种种题材,直到第十六章谈及禅定。这前十五章便是其后诸章的前行。读英文的人应善用此书,而由对佛法的理解中获得莫大的助益。(译按:中译本有张澄基居士所译《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收于《冈波巴大师全集选译》一书中。)
很遗憾的,迄今为止,格鲁派的开宗祖师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还没有英译本。(译按:陈上师讲述这话时是1962年,而现在已有中、英译本。)这本论述详尽的巨著只谈及显教的大乘法;(金刚乘的教法则含括在他另外一本巨著里,就是《密宗道次第广论》)它依据众生的根器,把修道做了透彻的区分,它所开示的三种修行人为:
下士夫:
下士道的初修业者必须修四思惟(译按:亦称“四种反省”、“四转心念”)。
他应先思惟人命无常,得到好的转生是很稀有的;在六道轮回中获得人身是很难得的;以及应思惟能听闻到佛法的众生是何其稀少!
下士夫接着应思惟三恶道之苦;且应思惟饿鬼、畜生及地狱有情各别所受的饥渴、无知及刑罚之苦。
他应思惟万法虽空、但所作业行报应不虚。如果没有证得空性,则苦、乐的业果是延续不断的。
最后,下士夫应殷切地忏悔所造的一切恶业。
中士夫:对中士道的修行人而言,他必须思惟两种教理:四圣谛,以及了解十二因缘的缘起关联。
上士夫:上士道的行者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愿菩提心”,或说是智慧的生起及开展。第二个是“行菩提心”,以六度,四摄来行神圣的救渡事业。四摄法全是前行: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及同事摄。此论对六波罗蜜多有详细的叙述。先前我们已提过,前四度是前行。
最后要介绍的是中国的智者大师,他曾在天台山住了很久,他的师父(译按:慧思禅师)所领悟的禅理由他发扬光大,所以依山为名,取名为天台宗。对于那些不但需要修习禅定,却又不幸地有很多错误见解的西方人而言,了解智者大师的天台教观会很有助益,智者大师很完整地开示了习禅的基本条件。
陈先生在此语锋犀利地评说:
很多西方人似乎被一些日本学者误导了。这些日本学者是谈了点禅学,但是对于开始习禅的人应具备的基础却极为省略。因此有许多自诩为懂禅之徒,却对前行一无所知。想获得禅的真实证验,非得先要把前行彻底圆满不可。天台宗的教法很完整地把必须具备的基础呈现出来,非常适合西方人或是具有邪见的人研读。此处所说的邪见是诸如:否定神明的存在,否定死后有一个因缘具合的“神识”,否定有来世,否定出离的必要。因为缺乏前行而产生的种种邪见全被天台宗彻底巧妙地驳斥了。
智者大师有一本讲实修的巨著《摩诃止观》,广泛地对各种不同习禅阶段做了论述,并加以分成前行和正行二部分。另一本篇幅较短,对初学者极有帮助的著作是《小止观》,被收在Dwight Goddard所译的《佛教圣经》(Buddhist Bible)一书内。后来又被Lu Kuan-Yu(音译:卢观羽)编在他所译的《中国禅修的秘密》
(Secrets of Chinese Meditation)一书中。《小止观》(又名《童蒙止观》)内有十章,都是简要的说明,前五章是:
(1) 具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及近善知识)
佛(2) 呵欲(呵去色、声、香、味、触五欲)
佛(3) 弃盖(摒弃贪欲、嗔恚、睡眠、掉举、疑五盖。)
佛(4) 调和(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及调心五事。)
佛(5) 方便行:欲、精进、念、巧慧及一心。
佛这五章是往后各章正修的前行。
佛对习定及其前行开始发生兴趣的人,都应好好读这本篇幅不多却很有助益的书。
我们讨论了三乘佛法:从小乘教法,谈到大乘,最后谈到金刚乘的教示。在每一乘中我们都看到实修之前必得要有前行的工夫!
现在我们由三乘佛法的顶峰上往下巡视,来讨论前行,先在正法之外的种种宗教之间来研讨,再谈关于世间的学识。
D.其他宗教的前行
在佛法之外的其他宗教,依其体系,虽然只包涵一些不完整的心灵教授,但一定仍含有一些前行,做为他们教内禅修的准备。这里要提的证据,并不打算包罗万有,只是选一些例子,来提醒大家注意到所有宗教的导师也是强调修行前得要有稳固的基础。
印度教:它有很著名的八重出世修炼,也称八重瑜伽,这是在他们的瑜伽经论中经常提到的。前五个阶段是后面三者的前行,因此(一)禁制、(二)劝制、(三)坐法、(四)调息、(五)制感是(六)执持、(七)静虑和(八)三昧的前行。
尤其是后三者,好像和佛教的修行有对应之处。而且印度教教义对此三者的描述,显示它们和佛教的奢摩他、三摩钵底和三摩地是相似的。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只因为它们的次序相同,就以为它们有相同的内涵。(即使在印度教内部,也有许多的派别,他们使用相同的名词,却赋予截然不同的意涵。)
在耆那教中,有六个步骤。前四个步骤是后二项的前行。前四项是:悔过,舍离,赞颂可敬的圣者,以及礼敬圣者。上述的四个前行完成之后,便接着修三昧,直至最后放弃对身体的恋执。(译注:耆那教,约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是永恒的宗教,即中国佛经新旧译中所称之“尼干外道”、“裸形外道”、“宿作因论”等,今所有中文资料皆从Jaina,音译作“耆那”。)
孔子教导弟子的前行有:
“博学、审问、慎思及明辨”,这些是下一项“笃行”的前行。此外,为了澄清他的本意,他曾说:
佛“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佛教他又曾更仔细的说明:
佛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相当于奢摩他),静而后能安(相当于奢摩他的轻安觉受),安而后能虑(相当于三摩钵底),虑而后能得(相当于三摩地)。”(英文读者请看,由James Legge所译的,〝The Four Books〞(四书)中的〝The Great Learning〞(大学)1~3段)。
虽然孔子所教的没有佛法义理那么的精深,但他的说法很明显地符合同样的先后次第。其实由孔子一开始就清楚地强调有“始”的概念,就可以看出他的智慧了。
在基督教的圣经和福音中,很少提到习定。《圣经》中的确有“Meditate”一词,它很特别,而且和佛教的解释不同。在詹姆士王(King James)的英译本中,这个字出现了十三次,但它的意思是“想到”或“沉思”。
甚至也有“思虑之魔”(meditative evil)的词汇,但意义完全是非佛教的。
佛在整本《圣经》中,Meditation只出现了六次,其中两次是在《新约圣经》之中,但并非用于宗教的意涵。在基督教词汇中,最接近“禅修”意味的词汇就是“祈祷”。(和巴利文及梵文的佛教术语比较之下,此语的用法是很不精确的。)
佛在罗马天主教的祈祷书中,有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刑时的十四站瞑想。这种瞑想只是一种专注的思念,其内涵是散漫的,只属于第六意识的通常运作而已,缺乏由奢摩他引生的力用。
佛在一本英国教会教义及修习的手册中,列出了发展瞑想(Meditation)的四要素:注意(attention)、向往(aspiration)、应用(application)及行动(action)。第一个“注意”是指对文义的思索;第二项“向往”指的是把任何所学的内容,转化为内心的祈祷;第三项“应用”指的是要去思索“这对我的生命有什么意义?”;最后,“行动”是指把内心和神的沟通所得的启示加以实行。
向往似乎有点和禅修相似,而其它三者看来则是相当没有系统的前行和后续。(看W. H. Griffin Thomas所著的《The Catholic Faith》《天主教的信仰》第99页。)
E.世间事务的前行
最后,我们来谈世间事务。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即使是在世间法的范畴,要完成任何工作之前,都必定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由饮食到死亡都是如此。
佛首先,我们以新生上学为例吧。上学前,学生本人或其父母都得做许多准备:选学校、向校方申请入学、和校长会面、参加入学考试、买新衣服等。在小孩正式入学成为新生之前,有一大堆事要顾及和处理。为了一件世间俗务就需要做这么多准备,那么想证得三摩地,岂不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吗?
再回到这个例子上来。每个阶段的训练都是这个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了小学教育的基础,他可以准备进语文学校或是专科学校,然后还可以再上大学。所以我们不该以为前行和成果是静态的因素,而要视修行是为更进一步的修行而练习的。这样生命才能有丰硕的成果。
佛有一首诗,谈到饭食之前的预备工作。
陈先生微笑着,按着他的笔记开始朗诵。听了第一句,听者和笔者也笑了起来,因为我们听到的是:海象说:“我们最需要的是一条面包,再有些胡椒和醋就真是太好了。亲爱的牡蛎,如果你已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用餐吧。”(路易斯卡罗所写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陈先生开怀地笑了起来,感染了我们二人也跟着笑了。接着他很严肃的说:
佛这里要问的是:“你准备好了吗?”若仔细检讨,我们的一生似乎都在问这个问题。即使在很匆忙的时刻,如赛跑者在比赛前蹲在草地上准备起跑时,也被询及:“准备妥当了吗?”在这么紧张的一刻,准备也是必要的。
此外,无论何时及如何发生,当我们辞世时,有好多事还没做,却少有准备,就如同雪莱(Shelley)在他的悲剧作品《仙希》(The Cenci)中所描述的一样。在剧尾,女主角临刑前,很有尊严地说: “我亲爱的主人,主教,别给您自己不必要的痛苦。母亲,请为我扎上发带,用个简单的结将我的头发束起来,什么样的结都好!我看到你的头发是松散的。我们曾为彼此扎上多少次的发带,但现在,我们将无法再如此做了,我的主人啊!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嗯!很好!”她回答了这个问题,她是已经准备好了。
本章的目的是要使大家相信,在要想获得禅修的成就之前,先要实修,而在实修之前,种种前行的坚定根基必需建立起来。为了清楚起见,本章的内容就摘要如下:
F.入门之必备条件概要
个人的基本条件。
遵循佛法的人,至少要善于履行部分如下的条件。下面所列的最后四项,对那些下了决心且出离心强的人而言,应随缘起修。前述各项则是所有佛教徒应该实践的。
两件每个人都要深深体会及长久忆及的事:对死亡的恐惧及身体的无常。
每个人应该相信死后有来生或转世。如果以为人死后,这个“人”所造作的行为及结果是没有延续下去的,这不但是一种断灭邪见,而且祸害无穷。一旦有此断见,就不认为有做任何前行的理由。相信有来生,才有为自己早做准备的最大动机。
每个人应该要追求良好的来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它的存在)。透过对佛法彻底的了解,才可以妥善地达到这个目标。对许多人而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阅读一些佛教方面可靠的论著以及现有的译本。所有伦敦巴利原文学会出版的书都应该研读,而且完全吸收,便可以充分了解小乘的教法。大乘方面,可以研究冈波巴大师的《解脱庄严宝论》(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和铃木大拙的《佛法精华》(Essence of Buddhism);还有牛津版由伊凡温思(W. Y. Evans-Wentz)主编所译出的《西藏丛书》(Oxford Tibetan Series)四册,对金刚乘的教法有清楚的介绍。(注意:只读这四本书的译文即可。因为其中添加的评述及导论常是错误的指引,又与佛法无关)。禅的方面,可以看保罗累斯(Paul Reps)的《无门关》(The Gateless Gate)和我写的《禅海塔灯》(The Lighthouse in the Ocean of Chan)。此外,也该把你的这一本书读一读。
笔者停顿了一下,不知道陈先生口中“你的”指的是谁。陈先生说:“就是指这一本书嘛!”“这本书是你的。我的演讲只是声音,它早已消失了,因为本性空的缘故。而你的文字记录使读者可以永远受用。”“不、不!”笔者提出异议:“这本书是您的,是您修行与证验的结晶。”(因而有此更正:对禅修的全貌感兴趣的人,应该读陈先生的这本书。)陈先生接着讲:
读过这本书,因为书中所谈的都和修习禅定有关,所以就有了一点实修的基础。
若不能放弃世俗生活而成为僧人,至少俗务要减少,把多出来的闲暇用来定课地习定。
若不能出离一切牵绊去依止善知识,则要紧的是至少要经常亲近善知识,从他受皈依法,这样他就成了你的上师,从此依教奉行,多多益善。(看附录二,A,2) 若不可能长期闭关,也应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独居修行,即使短暂的周末和假期也要利用。(见附录一,Part 1, B. 4, b. c.)
若未曾参礼佛教圣地,并在当地寻着适合闭关的地点,至少也应选择孤寂的地方来闭关。
谈到这里,我们就进一步来说一说关房的条件。
关房的条件(参阅附录一,Part 1, C. 6)
可容易取得食物。
关房要能免于各种环境因素可能带来的危险。
陈先生举出一些例子:如盗匪、虎狮等猛兽,各种现代运输工具制造的噪音、核能电厂、军营、以及机场等。
关房不该设于疫区。
能轻易找到医生,得到医疗。
关房应该选择风水好的地方。
关房后面有较高的山可以倚靠,像椅背一样。
关房正前方近关房处应地势平伏,向远方逐渐升高。
溪流应蜿蜒地自远方流向关房。
左右两侧应有小山,环抱关房。
佛关房前方应有一片宽坦的绿草地。
这些是一般条件,还有许多细节不能在此逐一讨论。
陈先生说:“我的岳丈曾跟随许多中国有名的地理风水师学风水。他花了大笔金钱,历经多年,终于成为一位堪舆师。他能清楚地了解一个地点的地理吉凶,但是(陈先生很伤心地说)他还来不及一展所长,就被共产党杀害了。”
佛当地的地神应拥载你的禅修,且愿守护你。
佛四项普通条件
佛在每个宗教里,这四项条件都被认为是习定不可或缺的背景。这四项条件是:
佛法:对佛教徒而言,对佛法要有良好的知见与教导。对任何层次的习定者而言,指的是要能明白习定的内容。
佛侣:要有善友的拥护(而不是阻挠),而且这些法侣应具有正知见;至少要能随喜你的修行大愿。
佛财:有足够维持生活所需的经济来源。最好是能有施主承担一切所需,使瑜伽士可以无忧无虑地习定。
佛地:在吉地修行。我们应该选择风水佳并且曾经特殊法会洒净过的吉地。对佛教徒而言,像菩提伽雅(Bodhgaya)(译注:佛成道处)、王舍城(Rajagriha)(译注:佛说法最多之处)及鹿野苑(Sarnath)(译注:佛初转法轮之处)都是适合修行的圣地。这四个普通条件是道家所强调的,然而对任何实修的佛教徒也很重要。
佛对西方人的特别条件在西方国家,习禅的人会遭遇到一些特别的障碍。他们应该把这些障碍弄清楚,并心存警惕:
佛习定时需要纯净、新鲜的空气;也就是说空气不要被工业废气所污染,也不要受暖气或空气调节设备弄成温度太高或太低。
佛不要用塑胶寝具或塑胶坐垫,因为空气无法流通。
塑胶鞋会引起脚病,应该避免,并以皮革或布料材质者取代。
佛不要穿着尼龙纤维质料的衣物,也不要拿来做窗帘,因为容易着火。
佛在需要取暖或烹煮食物的情况,使用煤炭、木炭或木材。不要用电炉或煤油炉。用后二者产生的热能只有火大的性质,不适于人体,而木材和煤炭产生的热能,是融合了地大、木大和水大三者的性质,较为均衡(这是经验之谈,这种热能不会引发阻碍修行的热病)。
佛烹饪用品和餐具不可用铝制品,其他如铁、钢、磁和陶器制品都很合适。因为铝会和食物中的酸起化学作用,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佛不应吃罐头食品,且食物要尽量新鲜。不要食用可能受农药污染的食物或其他有害健康的人造食品。除此之外,修行人应该对生物具有慈悲心,不可鼓励受政府支持的农夫们,为了赚钱而进行杀生的行为。
佛习定时服装要宽松,不紧绷,使肌肉能完全的放松,利于达到瑜伽坐姿。比丘的宽大僧袍当然格外适于习定时穿着,但只有正式的出家众才能穿着。在家行人可以穿袖子大,腋下宽的宽松外套,和中国式的宽裤子,很舒服。东南亚国家穿的“纱笼”─一种宽松下裙,也很适合。天冷时,有一种藏语称为博古(boku)或朱巴(chuba)的实用外套很适于禅修。它有一片很宽,边上打折的裙,以及重叠覆盖的前面。
佛西方男士应避免穿硬领的衬衫、系皮带、穿紧身夹克或长裤;女士应避免穿束腰的裙子或是紧身上衣。总之,任何不能使人感到舒适或松弛的服饰都应避免。姿势是很重要的。前面(第二章,第四节)已经提过七支坐了。我们已经说过身体姿势对心理状态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习定时,无疑地,双跏趺坐是身体方面使瑜伽成就的一大助力。有些人主张不必如此,他们建议只要在椅子上,脊椎挺直,舒适而放松地坐着就可以了。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行者应努力练成双盘。觉得双盘很难的西方人应该改穿中国式的宽裤子,每天一点一点的练习,可以在屁股下加一个坚实的坐垫,从单盘开始练。单盘练成了,只要有耐心和努力,就可以练好双盘。
佛我到二十七岁才能双盘,所以对三十岁以下的西方人而言,应不难学。
G、礼敬
佛讨论完了西方人的特殊问题之后,我要致献词。在西方世界,可欲的东西很多,恶业不断滋生(见第一章)。西方国家有如物质主义的地狱。当然,有些东方国家也差不多一样了。
佛这些地狱中受苦的众生,只有三宝和您们这些大菩萨才能救度。正如地藏菩萨以大愿和大勇,到地狱中去救度那些苦恼的众生一样,您(指笔者)在笔录这本书,以便把许多人从物质主义的大地狱中解救出来。
佛另外,除一切忧冥菩萨具有降伏诸魔和遣除一切障碍的能力。他会为修行者铺设道途。
在达到三摩地的证悟之前,在前行阶段发愿和消除障碍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这一章要献给这两位大菩萨。
H、 结语
佛法性本来空寂,也本来现成,当然也找不到所谓“唯一的前行”的法。但是为了修行(这是证悟前必需做的事),我们必需做好前行。为了便于记忆,可以把它称为“三P”。(这是与上一章所提的“三C”相对应的。)“三P”指的是:前行(prepare)、修行(practice)、及进步(progress)。进步会成为下一阶段修行的前行,依此类推。在佛法中,前行并非指一次做完便告结束的某一绝对因素。三P是相互关联及衔接的。
佛开始学习佛法后,初学者学了很多,但切不可以认为在日后稍有进步时,就可以把先前学的东西置诸脑后。先前所闻思的一切,会成为进一步实修和进程的因,这点在上面已说明了。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乐谱上有多(Do),雷(Re),咪(Mi)等音阶。任何一个音符都可以叫做Do来开始。所以,这一阶的”Re”,可以是下一音阶的”Do”。援引此例,我们可以轻易地了解前行是没有界限的。因此我们应该谨记下列三项教授:
佛(一) 要希求得更高的果位,所需做的前行就愈多。
佛(二) 完成的前行愈多,成就才会愈高。
佛(三) 前行愈扎实,成就愈早达。
法身遍及一切众生及一切处,但我们要随时醒觉此点,并除去障碍以完成准备。我们应当随时做好准备。
佛春往夏去,季节的流逝都在提醒我们:“准备好了吗?”秋天降临,枯黄的树叶被微风吹得四处飘零,它们也同样地问着:“你准备好了没有呢?”
佛陈先生以颤抖的声音说:“您们有没有听过邻居为了小孩或老人的过世而哀号?他们的哭声像是不断在我们耳里重复着:‘你准备好了吗?你准备好了吗?’当黑发转白,也是同样在问:‘你准备好了吗?’我们周遭的一切都一直在如此催询我们;但几个人会去理会它?虽然人皆有死,但人们总是只为生活准备好了,而不肯为死亡做好准备。”
佛“我来为你们念首中国诗”瑜伽士闭上双眼,以大慈悲心唱出了这首诗:
佛教天悯众
佛天胡留我在人间?
佛悯众徒然泪欲潸;
佛我隔灵山犹恨远,
佛况还隔我数重山!
佛陈先生把它译成英文,我们表达了深切的感谢。“因此之故,我愿每位西方人都能准备好要习定。”陈先生以此话结束了今日的开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