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兰石整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摘要表解(原书页341-396)
  摘要表解一:〈大乘二部宗〉
  大乘二部宗
  唯识宗
  立宗
  性相、释名             ☆略☆
  随教行
  虚相派
  古学
  不许所取境为实有,许如根识(五识)所现境为实有
  只许藏识实有
  奉瑜珈师地论,安慧
  具垢派
  无垢派
  随理行
  实相派
  今学
  不许所取境为实有,但许根识所现为实有
  许八识都是实有
  奉七部量论[2],陈那、护法、法称
  能所同数派
  心境各半派
  种种无二派
  宗见
  因上见
  ☆略☆
  道上见
  ☆见摘要表解二☆
  果上见
  涅槃建立
  古今学对有、无余依涅槃观点之异
  古学
  见瑜珈论卷9说有、无余依涅槃,依十二因缘还灭解释,若寿量未尽时证有余依,“受离系受,非有系受”,寿量尽,便无余。
  页382-3
  今学
  《成唯识论》说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其文中谈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似揉入了如来藏义。又《成唯识论》以“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释有余依涅槃,以“众苦永寂”释无余依涅槃,与瑜珈论异。
  页384-5
  无住涅槃
  古学
  无住涅槃是菩萨修断所证的断果。已永尽一切障,然由悲悯众生故不住涅槃。此境界非二乘能知。
  页383
  今学
  无住处涅槃,即指菩萨之涅槃,即不住于生死、涅槃之涅槃,称为无住处涅槃。菩萨以大悲怜愍有情,故不住涅槃;又以般若济度有情,故不住生死。
  据成唯识论卷十,此为大乘之最高佛果,无住处涅槃,即为真如,断离所知障,大悲般若常为辅翼,由此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称涅槃。不依生死、涅槃二所依止的依他起释无住涅槃,异《摄大乘论》。
  页384-5
  佛身建立
  与二乘比较
  二乘只名解脱身;
  大乘断烦恼、所知障,转依成满,名大牟尼法身。
  页385-8
  有法身、受用身、变化身。法身分本净、离垢二种体性身与智法身。
  乘建立
  随教行
  许种性决定(有定性二乘不成正觉)故许三乘究竟。
  据《解深密经》
  页388-9
  随理行
  许一切众生皆得成佛,故许一乘究竟。但,陈那论师派下,至谁少护法一系还是共随教行派之所许的。
  法称论师派下所说
  中观宗
  ☆略☆
  摘要表解二:〈大乘二部宗〉之唯识宗〈道上见〉
  道所缘所断、自性
  道所缘
  ☆略☆
  道所断
  烦恼障,所知障。
  ☆见摘要表解三☆
  道自性
  十地
  ☆见摘要表解四☆
  总论修道次第
  总论修证理趣
  整个方法、历程是:
  起初,依“慧”(抉择慧)观诸法不可得,唯有识起;
  其次,观察“所”空,“能”亦空,;于能所本空的圆成实上修学;直至最后转识成智。
  此宗的道,建立在“转依”的特法之上。
  页346-7
  “转依”有二说:
  (一)转染净熏习依,此依即依他起性;转,乃转舍依他起性上之遍计所执性,而转得依他起性中的圆成实性。
  (二)依指生死涅槃所依之唯识真如;转,乃灭除依于唯识真如之生死,而证得依于唯识真如之涅槃。此种转依,均通过阿赖耶识中种子之消长生灭来实现,转舍烦恼障种子即转得涅槃果,转舍所知障种子即转得菩提果。
  页347
  转依分为六种:
  (一)损力益能转,资粮、加行二位之转依。此二位减损本识中染种子之力而增益净种子之势力,虽未断灭烦恼障与所知障之种子,未证转依,然以渐伏现行,故亦称为转。(二)通达转,通达位之转依。以见道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之粗重,证得一分真实之转依。(三)修习转,修道位之转依。由数度修习十地之无分别智,渐断俱生起二障之粗重,次第证得真实转依。(四)果圆满转,究竟位之转依。金刚喻定现前时,于无间道断一切粗重,永除惑障。(五)下劣转,二乘位之转依。二乘唯通达生空真如,断烦恼障种子而未断所知障种子。(六)广大转,大乘位之转依。不厌欣生死涅槃,通达二空真如之理,断除一切二障种子。
  页346-7
  别明修证次第
  ☆摘要表解五☆
  古学对二乘道的不共许
  三十七菩提分
  二乘方面,只就自己的相续身境,以无常等行相来思维,而修对治。其目的是自身离系;大乘方面,要取自他相续身等为境,以无所得行相思维而修对治,目的是证得无住涅槃。
  页366
  对二乘的谛现观有独特看法
  于“见道”观四谛,而生无漏之忍、智,亦即见道之十六心:八忍八观。
  八忍中前四者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即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等四法忍;后四者忍可印证色、无色界四谛,即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等四类忍。以此八忍正断三界之见惑,故为无间道。
  见惑既断,观照分明,则为八智,即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等,是为解脱道。忍为因,智为果。
  唯识古学,对二乘的谛现观八忍八智的独特看法:
  苦法智忍,现见苦谛,永舍一切见苦所断三界所系28随眠。
  苦法智先由忍永断一切见苦所断烦恼,令所依转,从此无间有无漏智生,证得转依。
  苦类智忍,于苦法智无间复有无漏慧生,于苦法智忍与苦法智各别内证──缘此忍、智为境时,确知随后一切圣法,都是由此得生,都是此之种类。
  苦类智,指前苦类智忍无间复有无漏智生,内证印可苦类智忍,故名苦类智。
  页366-9
  古今学中大乘见道异义:
  见道位的谛现观缘安立谛和缘非安立谛,古、今学有不同看法。
  古学见道差别建立
  声闻见道(谛现观)
  证见道时,名无相观。
  大乘见道
  缘非安立谛,有三:
  一、三心见道
  二、九心见道
  三、一心见道
  缘安立谛
  页369-79
  后得智位,假立十六心刹那谛现观。
  今学的解释
  许是大乘见道
  许为大乘相见道。
  大乘见道
  除一心见道许为真见道之外,余皆相见道。
  许为相见道。
  断惑的不共规
  二乘根钝,渐断障,必各别起无间、解脱、加行、胜进,或别或总。[3]
  菩萨根利,四道在刹那,前后相望,皆容具有。
  总之,在菩萨修道位中,都不安立二乘道的“向道”(相对于果道)。
  页380-1
  摘要表解三:〈大乘二部宗〉之唯识宗〈道所断〉
  要点
  页码
  道所断
  烦恼障
  范畴:贪嗔痴慢疑,与身、边、邪、见、戒禁许五见。
  340
  -41
  总计三界见所断烦恼为112种,于见道位中永断无余。
  修所断烦恼有16:
  欲界:俱生萨迦耶见、边见及贪、嗔、痴、无明,共6种。
  色界:上面除去嗔,共5种。
  无色界:同于色界,共5种。
  所知障
  是染污否?
  对二乘而言
  下二部宗所许的不具烦恼无明或不染污无明,因为只是在一切所知境中妨碍正智的生起,并不妨碍解脱。
  341
  342
  对菩萨而言
  仍是染污。
  依时地差别,建立十种
  异生性[4]无明:三界见所断的法种子。能障入初地。
  341
  邪行无明:于诸有情误犯三业染行。能障入二地。
  341
  迟钝性无明:对闻思修等法门有忘失。能障入三地。
  341
  微细烦恼现行俱生身见所摄无明:属俱生我、我所见所摄。障四地。
  342
  于下乘(声闻、缘觉)般涅槃无明:能障入五地。
  342
  粗相现行无明:于染相、净相生起分别的无知。能障六地。
  342
  细相现行无明:对佛教法生起分别。能障七地。
  342
  于无相作行无明:于无相法中无法任运自在。能障八地。
  342
  于饶益有情事不作行无明:能障九地。
  342
  于诸法中不得自在无明:能障十地。
  342
  摘要表解四:〈大乘二部宗〉之唯识宗〈道自性〉
  要点
  页码
  与他宗共许
  皆有五道
  附注:唯识宗大乘菩萨阶位分五:(一)资粮位,含摄有漏善以达佛果之位。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诸位。十住偏重修理观,十行偏重修事观,十回向修理事不二,此类修行称为大乘顺解脱分,虽已能断除分别二执之现行,然对于能、所取之种子依旧潜伏未除。(二)加行位,指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位,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欢喜地),住真如位,称为加行位。即于资粮位所积集之善,更进一步为得无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然仍非实住之唯识境界,称为大乘顺抉择分。(三)通达位(见道位)。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故称通达位,是修行第一大劫成熟阶段,相当于初地之入心。(四)修习位(修道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复修习根本智。(五)究竟位,指佛果之位。[成唯识论卷九、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五、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唯识三十论颂、大乘法相名目卷一中]
  343
  不共许
  不共小乘许种性地在加行道。而是在五道之外别立出一个种性地。
  附注:
  加行道,又称方便道。即于无间道之前,为求断除烦恼,而行准备之修行。
  由菩萨地至佛地间之行位。包括种性地、解行地、净心地、行迹地、决定地、决定行地、毕竟地七位。(一)种性地,乃佛道之因种成就不坏。
  众生先天具足五种不同素性,系由阿赖耶识中之本有种子所决定,乃无法改变者,故立五姓各别之说。五姓(性)即:(一)菩萨定姓(定姓菩萨),(二)独觉定姓(定性缘觉),(三)声闻定姓(定性声闻),(四)三乘不定姓(不定种性),(五)无姓有情(无种性)等五者。前三者决定能成佛果、辟支佛果或阿罗汉果;第四是并具菩萨及独觉、声闻三类之本有种子。第五是永于迷界,仅能修五戒、十善之善因而生于人天者。
  唯识宗认为五姓有先天上之区别,故说性种性,亦说习种性,此乃属于护法之学派。换言之,种性究属先天或后天,在唯识十大论师中已有异说。据成唯识论卷二载,由于对种子之见解有所差异,护月主张“本有性种性”(先天),难陀主张“新熏习种性”(后天),护法则对以上两者皆表认同。唯识宗大抵采用护法之说。
  页343
  十地
  (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页344
  以二无我之悲智双运为体性
  页344
  摘要表解五:唯识宗〈道上见〉〈总论修道次第〉之“别明修证次第”
  在修行时劫上,有三大阿僧祈,五种补特伽罗,(见原书页365图标)行于以下五道:
  资粮道
  小品资粮道→四念住;中品资粮道→四正勤;大品资粮道→四神足。
  页351
  加行道
  以四种三摩地作依止,修习四寻思、四如实遍智,成就顺抉择分善根。
  所修菩提分法,为五根[5]五力[6]。
  四种三摩地:即唯识宗所立之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位之体,依次为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7]、无间定等四种。
  四寻思:
  未生印可决定智之前,犹在寻求思察,以唯识观,观察名、义、自性、差别四法为假有实无。 (一)名寻思,又作名求、随名求。名,能诠之义;指色、受等诸法之名。菩萨于名唯见名,故称名寻思。(二)义寻思,指依名而诠,为所诠之体事。菩萨于事唯见事,故称事寻思。(三)自性假立寻思又作自性施设求。自性,指色、受等各自之体性。谓菩萨于自性假立唯见自性假立。(四)差别假立寻思。谓菩萨于差别假立唯见差别假立。
  此四法所取之境与能取之识,皆由一心所变,故菩萨于加行位先起四寻思观,而予以伏除;此即四善根位中之暖、顶二位所修,由此而悟入依他起性。
  四如实遍智。
  (一)名寻思所引如实智,又作缘名如实知。谓菩萨如实了知诸法之名言,乃随世间施设,此系为令世间起想、起见、起言说之故;若不立此假名,则无有想,亦无有能起之执,若无有执,则无言说。 (二)事寻思所引如实智,又作缘物如实知。即谓诸菩萨观见一切色等想事,乃离言说,寂灭不可得者。 (三)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又作随自性施设求如实智、缘自性如实知。谓诸菩萨如实通达诸法之自性为假非实,其性不可得,如影像水月,乃相似显现而非彼体。 (四)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指能引发差别假立寻思作用之如实智;即如实了知诸法差别之可言说性、离言说性。由胜义谛而言,无色等之诸法差别;由世俗谛而言,则有色等之诸法差别。
  此四如实智,系菩萨由四寻思观所推求而生印可决定之智,故摄有漏智,悟入依他起性。相当于四善根位中之忍、世第一法两位,乃由印顺定、无间定所发之禅定而来。依成唯识论卷九载,于忍位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次于世第一法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持能所二取空。尚带有能所等相,现前安立少物,以观心有所得,非实安住真唯识理。
  页352-6
  见道
  在加行道无间三摩地中,伏除唯识想后,无间生起无分别智。灭除圆成实想的微细实执。
  所修菩提分法为七觉支[8],其所缘境即四谛如实性。
  大乘见道相:大乘谛现观
  唯缘非安立谛谛现观
  从世第一法,亦即顺抉择分边际善根,无间生起无所得三摩地,……此中又有三种智相:
  除遣各别有情假所缘法智──不分别我相;
  除遣各别法假所缘法智──不分别法相
  遍遣二假所缘法智。(除遣意谓不分别。)
  即此三智心,许为三心见道。[9]第一心断诸软品,第二心断诸中品,第三心断一切。
  由于此三心无分别,故唯缘非安立谛──无分别就表示绝诸“安立”戏论。
  页357-8
  缘安立谛之谛现观
  缘四谛境,安立八忍八智等十六心刹那的谛现观。
  页357
  修道
  菩萨初地见道谛现观后,现观边智谛现观生起的同时,便是后现观──修道位。
  菩萨于十地断十种所知障。
  所修菩提分法是八圣道;所缘境是先时见道所见诸谛如实性或二无我性。
  页359-64
  究竟道
  究竟道相,是究竟现观。其最初生起,与究竟转依是同时的。
  十地菩萨住最后金刚喻定出世间无分别智中,由此无间证得究竟转依。
  [1]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上、下册),释日慧着,台北:慧炬出版社,1999.7初版。
  [2] 法称着。为因明之七部理论,系法称发展陈那论理学之一套著作。全书包括释量论、定量论、正理滴论、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诤正理论等七部。前三部论述因明之体制,后四部阐述因明之组成部分。
  [3] 证得真理之过程,俱舍唯识皆分四道:1。 加行道即方便道,为断除烦恼的准备。(二)无间道又称无碍道,即正断烦恼之道。此道之后(即无间)即可断除烦恼,不再被惑所间,故称无间。(三)解脱道,即断除烦恼,证得解脱真理之道。(四)胜进道,即于解脱道,将进而断除后品烦恼(此时胜进道成为将断后品烦恼之加行道);或满足于已断之烦恼,不再断后品烦恼;或观察思惟已断之法。
  。[4] 异生,即凡夫;异,含有别异、变异二义。因凡夫轮回五趣(或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由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诸恶,故称异生。准此,异生性即指使众生成为凡夫之本性,亦即通常所谓“见惑”之烦恼种子。
  [5] (一)信根。(二)精进根。(三)念根,忆念正法者。(四)定根。(五)慧根,由定中观智所起。此五者皆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称为五根。又“根”有增上、出生等之义,上记五种能令人出生无漏圣道,故称为五根。
  [6] (一)信力。(二)精进力,修四正勤。(三)念力,修四念处。(四)定力,(五)慧力,观悟四谛。有破恶之力故称五力。
  [7] 发下品之如实智,观所取之境为空无,而决定印持之;由此印持而观能取之识,亦如境般之为空,而顺乐忍可之,如此印前顺后之定,称为印顺定。其修行之次第如下:即先于下忍发如实智,观所取之境为空无而印持之;次于中忍观能取之识为空无而忍可之;后于上忍,则对能取之空无加以印持之。
  [8] (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能。(二)择法觉支,依智能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
  [9] 即:(1)观察自己之肉体,体证我空。(2)体证法空,证诸法皆无实体。(3)观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体悟我空与法空之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