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之研究
一、名义
触以角,蜀音,蜀为桑中之虫。其眉目之角度,两两接近,故名。若引伸其义,以尾则为属,以犬则为独。其应用于万事万物,以及心的状态者,特六书假借转注之例。吾人放怀宇宙,见夫鸢飞鸟跃,山峙水流,风动云起,目往月来,几认为各个自由之行动,讵知此形形色色,乃相磨、相荡、相吸、相切、相消、相息、相凌、相夺、蝉联焉,钩囗焉,以成此大生命之潮流,试取动物植移置实验室中,绝其日光水土空气养料等生活之外缘。则立呈枯亡之象,生理如是,心理亦然。
二、成分
哲学家好总合的研究,故归纳万物之原质,曰:唯物,或唯心。科学家好分析的研究,故演绎万物之原素,曰:水为氢氢氧所变化,火为碳酸之反应。各走极端,饮马分河。实则总合者,即总合其分析。分析者,即分析其总合。前者体大,后者思神。相成非相刃也。就无尽原起之义,则无论何者。不能唯我独尊。依方便假设之理,则无论何者,皆可代表一切。今据印度论师,决择触之成分于左。
(甲)根 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内分浮尘、胜义两种。浮尘根即四大组成可见有对之色身。净色根则类似生理学家所谓之神经细胞也。
(乙)境 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丙)识 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三、构造
甲、先决问题
触之成分,既为根境识三。则欲研究触之构造,须明根境识三之状态。成唯识云: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
此正提出触生之先决条件也。关于此点,当时论师,意设二难。
(子)三和不具难
疾病羸劣,五官随缺,则根不随顺。二远所遮,四障所碍。则境不随顺。昏沉掉举,睡眠闷绝,则识不随顺。是为根境识三不具难。
(丑)三和乖违难
手挥七弦,目送飞鸿,则声尘眼识。焚香静坐,想入非非,则香尘意境。北窗高卧,风送钟声,则身根耳识,是为根境识三违乖难。
(寅)破不具
彼俱非理,所以者何。三五良霄,以清净眼,赏光明月,根和尘合,固称良足。好景不常,片云飞至,以通例言,遮断随顺。试问识月之眼,今识云否。如未识云,知谁遮月。如已识运,云岂非境,壁障外影,手遮日光。此壁与手,是否同境。宛转推求,孰非谁顺。冥目静坐,似绝外缘。光影门头,何非色境。瞽者眼帘,常现黑暗,聋者耳鼓,惯作雷鸣。谁云根坏,即无见闻。香魂出窍,色阴蜕蝉。前五第六,虽云断绝,种子器界,缘有七八,根境识三,何所不具。
(卯)破乖违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昧,此为根境识互乖之适例。然斯乃别境寻求之后,而非率尔坠心之时。语云:触目惊心。夫触在于目,干心底事,然而心倏惊者,心与目不相乖也。好梦正酣,六识内转,晨钟一声,耳目齐醒。听与视不相违也。讲堂之上,目视教科学,耳听讲师言,舌根微转,已身心一致矣。倏有一股芳香,直扑鼻端,亦觉娱情。
更或眇兹蚊虫,衣底裙边,痛下一锥,竟能挥之以手,可知六六之法,实能同时齐现。
六根六尘六识,不仅可以齐现,并且可以互用。佛菩萨之以耳视以目听无论矣。蛇类以眼闻声,蛔虫以皮知味,鹊类雄鸣上风,雌鸣下风,以目注视,即能受妊。是以耳目作男女二根之用,此等现象,动物学名曰异官同功。既官异尚能功同,况各官各行各境,云何有碍。是知论言三和者,举其全数之称。随顺者,遮其乖角之计。更相者,表其展转之状。又云:六识三性容俱,率尔等流,眼等五识,或多或少,容俱起故。不啻自行注脚矣。
乙、正铨构造
根尘识和合之状既明,则触之构造可得而言矣。故论紧接上文曰:
触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
但此三句,各有问难,依文次第,分辩于后。
(子)触依彼生难
五官百骸,刹那代谢,是根住过去。电光一闪,已属前尘。或法住法位,冥无端倪,是境兼过未。照用当前,分明显现,是识属现在。彼根境识,分居三世,如何说触,依彼而生,以未来境,生现在触,因后果前,世间相违,岂无父母,先有儿孙,谁有智者,承认斯事。
(1)小乘人答
小乘人答,根境识三,虽各一世,然根境为因,根识为果。因果义成,即名和合。同办一事,顺生于触。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兴亡为因,尚在未来。
祯祥妖孽,何妨现在。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先果础月,此例甚多,何事兴难。
(2)大乘人答
大乘论曰:根等对触,实系助缘,而非亲因,各有种故,未来诸法,为现取时,但能为境,顺生心等,故现识触,名境所生。况过去过去,未来未来,都是假法,却无实义。
唯有现在,相续不断,根境识三,不住他世,触依彼生,于理无失。
(丑)令彼和合难
(1) 胜论师计根尘识三自能和合而非触令彼和
五大成眼根,火大偏多,色是火家求那,故眼还见色。
五大成耳根,空大偏多,声是空家求那,故耳还闻声。五大成鼻根,地大偏多,香是地家求那,故鼻还闻香。五大成舌根, 水大偏多,味是水家求那,故舌还知味。五大成身根,风大偏多,触是风家求那,故身还觉触。所以见不超色,听不越声,各趣自境,非干触和。
(2) 俱舍论师说根尘识三半合半不合即半触半不触
眼能见远处色,眼中药等,则不能见。耳能闻远处声,响逼耳根,则不能闻。意无色故,无有方所。云何有合,耳目与心,离中取境,离即非触,鼻息断时,不能嗅臭。若息引香,鼻方能取。画饼数珍,不足充饥,舌池涌津,齿颊余芬。色身最粗,其力亦弱,与物切近,方有所觉。鼻舌身三,合中取境,合则须触。
(3) 婆娑师言根尘识三终不和合终不相触
若诸极微,遍周相触,同为一体,应相杂乱,若触一分,不触余分,极微便成,有细分失,击石拊手,中间发音,若相触者,手应化石,救水洗身,皮现露珠,若相触者,水应入体。诸法四边,各有势用,相吸相推,故生空隙,外尘来逼,互相拒遏,如人与人,不得混同,声虽入耳,诸隔一尘,眼虽现色,非色即眼,设许相触,眼耳声色,应成一物,何能见闻。
(4) 破胜论
眼既以色为德,何以见物色,不见眼色,见人间之色,不见天上之色。耳既以声为德,何以听障内声,不听障外声,听畜道之声,不听鬼道之声。鼻既以嗅为德,何以嗅近处香,不嗅远应香,能嗅鼻外之香,不嗅鼻内之香。舌既以味为德,何以觉味为味,不觉舌为味,能尝口内之味,不能尝口外之味。身既以触为德,何以有触处触,无触处不触,有触时触,无触时不触。可知根尘识三,本无自性,亦非和合,实由诸根不坏,境界现前,触发因缘,乃起见闻觉知也。
(5) 破俱舍
合中取境,因以为触标准。即离中取境,亦须以触为介绍。盖离者离其空间,而非离其因缘。若因缘可离,则眼何以见色不见声,耳何以闻声不闻色。但因缘亦非常住,发纵之机,则在夫触。是以触动九缘,眼遇之而成色,触动八缘,耳遇之而成声,触动七缘,则鼻嗅舌尝声触也。
(6) 破婆裟
极微之间,既有空隙,谁障其行,不得前进。中间既空,既不相碍。如何许为,障碍有对,极为势用。为离体否,若离体者,便同胜论,业句之义,若不离体,体外无用,何不相触,许有极微,尚成触义。况大乘人,世界皆空,世界空故,则众微空。众微空故,则一微空,空而不空,是为缘生。缘生无性,触发乃起。
(寅)故说为彼难
因果之关系有二:一物理的。即此因彼有,此与彼之形状虽异,其性质则同。一化学的。即此因彼生,彼此之间,非特变其形态,并且异其体性。故前者之果,乃假名而非实有。后者之果,则已离因而有自体矣。触既因三和而有,故经部论师,本其觉慧,别树异帜,谓触无实性,不过根境识和合之假法,此亦当时论坛之一问题也。不赞成其说,而提出反对之论调者,有部俱舍而外,尤以唯识为最。以为三和是触之因,触是三和之果,果之触,非即因之三和。通常所谓触是三和者,实以因名果,而果终非因,故触非仅假法,实有自性也。六六法中,有六触身故,四食之中,有触是故,十二缘起,触缘受故。
(卯)总结构造
世界万法,十八界摄尽无余。而十八界者,即根境识之影片放大也。泰西哲学家,笺笺于宇宙之原起为物为心者,垂二千年,唯物之物,即根与境,唯心之心,知前六识而不及七八,故唯物则不能摄心,唯心则不能摄物,两相角立。
莫得其通,岂知若根若境,以第八赖耶收之,则皆为识知所变。合之即一,开之为三,此一与三之间,能通其邮,续其变,穷其化者,则为触。是根境识为宇宙之成分。触即成分之大动力。根境识为宇宙之自我,触即自我之大生命。世人而欲究万事万物之创造者,吾请质直而答之曰触。
四、作用
触与根境识既有上述之关系,则其作用之广大普遍,不言可知。谨依唯识之理,略述数端于左:
(1) 分别变异。
(2)令心心所和合触境
云何变异,云何分别变异。吾人以沧海一粟之身,与自然界之形形色色相角,醉生梦死者无论矣。心灵界之颇活动者,则哀乐之叩其阍,与怀思之扰其神,一刹那倾,不知几千万态矣。花木虫鸟,助入歌笑。烟波风月,动我遐想。宇宙之中,若有一大魅焉,揶揄人类以为快者,彼何物也,此亦东西洋之哲学家,所缴脑呕血以研求之者。
天地之无尽藏也,色于目,声于耳,嗅于鼻,凡百状态,岂有他哉,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所支配耳。吾人之肉体与灵魂,俱不能逃其公例。倡此说者,即世之所谓唯物论。以客观之说既为未足,一转其观察之点于主观上,而以万事万物归纳于有情之心影者,则为唯心论。唯心唯物,两两角立,绝无通途。不能满智识界之要求,于是略其原因与本体的研究,仅就经验与直觉上立说者,则为现象论。
印度前哲,对此问题,则更鞭辟近里矣。尊者世友,以为见闻觉知之足以生心动念者,皆属于根。有殊胜功能故,由常续不断故。尊者法救,以为属识,人类为情识物故,识能了知一切故。譬喻论师,则命和合,心有集起义故,众缘成事故。虽然,根同外色,不能决度,则非根。识既无对,何以被障,则非识。一盲无见,群盲亦无见,一聋无闻,群聋亦无闻,则非和合。
至是而根尘识变异之说,应运而兴,举东西洋数千年所不能解决之问题,卒至有满足之答案,以诏示吾人,此亦旷世难逢之盛典矣。盖宇宙万物之原子,藏于第八赖耶识中,此识之相分,即大地山河之本质。此识之见分,即三界四生之情本,赖耶生时,内因缘种子等力,变似五根五尘,眼等五识,及同时意识,依彼所变根缘彼本质尘,变似五境相现,而发生影象,有顺生一切心所功能。故此功能,非心而心,非物而物,非现象而现象,非根非境,非识非和合,而根而境,而识而和合,无以称之,假名变异。
根尘识三者,居种子时,及未合前,皆无顺生心所之作用,至三合位,功能乃现,既与前殊,即为变异。故世人谓见闻觉知之能得宇宙万物之真相者固非,即以声色味触等为根尘识所直接之表现亦非也。盖三和变异,既有顺生心所功能,宜夫作意即可了此变异别相。受即可了此变异摄受等相,想即能了此变异言说因相,思即能了此变异正因等相,如画师资,称模填彩,以助成心事。虽然,犹须触在。
一切能缘之心,并不能亲缘所缘之心,或所缘之境,所谓是法住法位也。能缘之心种发生现行时,带起所缘之心,或所缘之境,以为本质,而变起自己之相分,以为影象,见分即缘此影象而有似境相现。故见分之所缘者,亦缘自己之相分耳。触为心所之数,亦不能逃此公例。故带起三和之变异以为本质,而发生自己之影象,即为三和生触。自己之见分,虽不能亲缘三和,亦影象则带起三和之变异以为本质,故触之上。有似前三顺生心所变异功能,说名分别,根等三法,有顺生心所功能,既名变异。此触亦有顺生心所功能,领似彼三,是故名分别变异。
云何心和合触境,云何心心所和合触境,云何令心心所和合触境,盖吾人心理的状态,必不能孤立游离。同于无机物之金属元素,实则排列的,连锁的,似夫有机物元子聚之形式。故行于某事或某物,即有某事或某物所应起之同聚心理,苟于其应起者而缺乏焉,或颠倒焉,则感不明晰之现象,与错觉之态度,神经病之颠狂,即由此发生。盖心态若樊然杂乱而不连续,即失其统一之精神也。
外境之呈现吾前,并不似内心之秩然有叙。例如有一苹果于此,其主要之属性,则形色香味质量等是也。尽天下之物,各有形色,尽天下之物,各有香味质量,而非苹果所独有,于此抽象之形色香味质量中,而欲求出其具体的形色、香味、质量,其须操有何术乎?盖形色、香味、质量,虽为万物之共相,而各个物之形色、香味、质量,法尔有其特别之成分,及相互之关系。故仅见其形色,苹果与非苹果,不能断定,即仅嗅其香,尝其味,触其质量,亦不能十分了然。必眼用其见,鼻呈其嗅,舌知其味,手觉其触,始有形圆气香味酸质松之完全苹果出现,是为心之和合触境。
五识心王触境之际,必有同时意识能了能别,固矣!但心王互助合作,仅及于事物之总相,而未明夫事物之别相。
如一国然,有王无臣,未能协理万畿也。故心王起时,必有相应之心所,共同营业。然后可由感觉进为知觉与知识。例如眼触月轮时,纯然现量境界,无缘毫计度分别与寻求分别也。待受心所领纳其淡白清虚之光度,想心所构画其大小圆缺之状态,此月乃无遁形。虽然,犹须将此夜所见之形色,印诸往昔所见之月,是否相似。月之名乃定,月之观念乃碻。于是凡在月下所经过之景况,联想焉、回忆焉、希望焉,旧意新情,泉喷潮涌于一刹那倾,此乃心态必经之历程,粗浅者习焉不察耳。是为心心所和合触境。
心与心所,虽有和合触境之可能性,但其形象之先后,与应用之强弱,不可无发纵者、节制者、介绍者,寓夫其间,然后散者集合成群,杂者秩然一致,如风琴然,其气管乃各别的,零奇的。倏忽间能发抑扬顿挫之音波者,人手调节之功也。又如盘珠大小形色不一,择其相当者,以丝串之,乃尽装饰之能事。境之,而色、而声、而香、而味、而触、而法,本樊然杂呈;即心心所之倏视、倏德、倏觉、倏知、倏忧、倏乐、倏想、倏思,亦各奇其变化,而绝不相谋。然由甲心移于乙心,由乙心移于丙心所,由丙心所移于丁心,或戊心所等,步调井然,无冲突纷扰之患。即境过情迁,而影事前尘,一经回忆,尚能历历分明,如活动影片之次第返射于白幕上者,触心所之功也,是为令心心所和合触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