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宗派之舟
二世达赖喇嘛作李胜海口译
一、印度佛教概观二、小乘宗派三、大乘宗派
一、印度佛教概观
佛证菩提(略)。佛法分大小乘,其中小乘中又分声闻乘及辟支佛乘;大乘中又分波罗蜜多乘及金刚乘,波罗蜜多乘又称为因大乘,金刚乘又称为果大乘。
关于所有的佛法之一切分均可归入此三乘当中,这三乘均是大师所说,是以后印度诸大师所说宗派之依据。
四宗即下面要介绍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四宗?这是因为佛所说的教法有四种不同的宗见,所以不存在五宗及四乘。凡认为有五宗及四乘的,其实均可归入前面所立的四宗及三乘中去。佛是四宗之源头。早先阐述这些教法的大师是宗派的创始人,他们完成了把佛法归入宗派的工作。
作者讲这里可以注意到印度大师使用了佛和先前大师使用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规矩没有传到西藏来,藏地是根据施主及有钱弟子的想象和需要。作者说两位著名的鼻祖龙树和无著他们的一些论著在当时之印度曾经也是有争议的,他们的有些来源也是根据自己亲见佛菩萨的经历来说,而不是根据经典。他们也写了阐述小乘教法之论著。
各种小乘宗派,作者认为此是以七部阿毗达磨作为宗派依据。这些宗派有许多,其中十八个宗派归入有部之中。
四宗均依据于佛。只有中观应成派代表佛的究竟见,要成佛的行者都要通达应成派的究竟见。
有一个产生中观见的极好办法,这就是通过系统学习印度的六种外道及佛教之四宗,学习后逐渐过度到佛教四宗,最后最终到达最高的见,举例而言,有部当中主要破除人我,是印度宗派当中所说的我,所以印度宗派及其对自性的建立是学习有部人无我非常好的背景。同样,对于有部所说人无我的认识是为了学习经部的理论的非常好之基础,有部所说的理论也是经部所要说的,总义是胜义有而非世俗有,这里所说的总义是分别心所建立的法;这种总义非自性有的认识对行者又为认识唯识见做好了准备,遍计所执自性空,这唯识见的认识对于认识中观自续派的谛实空又是基础;而认识中观自续派的理论是为行者做好学习中观应成派之准备;中观应成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行者可以认识到诸法在世俗中都是无自相的。总之每个更高宗派的见矛头指向较低宗派的见,由此在学习更高宗派以前需要学习较低的宗派。通过先学习低的宗派用更高的宗派之教理来破除低宗派之见,逐渐对一切宗派的见解通达。通达低宗派之见是对于认识高宗派之见非常好之基础。又如先前所说,就是所有这些宗派出处都来自佛,佛的最究竟之见是诸法无自性空。每个宗派都认为自己的宗派都代表佛的真正意趣。所有的印度宗派大师都把三宝作为教法基础,这样他们都具备成为佛弟子的标准,完全合乎佛弟子的标准。
二、小乘宗派
关于小乘见的定义是这个人他所讲的东西,是认为他所认识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个外在真实的状态。这个定义的理由非常充分,因为持大乘见的人不认为外境是真实有,而一切佛法皆可归入大乘和小乘中,现在既然大乘不这样认为,只有把此种见地归入小乘了。
小乘又分为有部和经部。
(一)有部师的定义,有部宗的小宗派,有部所说的教理。
有部师的定义:持小乘宗见人但又不承许自证分的宗派之人。这个定义包含了所有的有部,因为小乘中分有部和经部,而经部既然承许有自证分,又承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是真实有的状态。
有部有十八个小宗派。这些宗派有些是根据地名而来,取名于形成宗派的最早地方;有些宗派是因创始人的得名而得名。
有部之见,分成三个部分:1基。2道。3果。
1 基。对世界的认识
有部师把世界归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去。五蕴包括有为法,其他则包括一切法。这个方面跟一切宗派相同,从有部到中观,上面的分类可以归入世俗谛和胜义谛当中去。
有部所说的世俗谛,就是这个法如果用心来分析或击碎,经过这样而能使这个法消失,这个法即属于世俗谛。如同一个杯子,是用泥做成的,当用锤砸成碎片,见到它的残余时,不会有杯子的观念。胜义谛则相反,如果一个法用心来分析而不能毁坏,这种法的观念不会消失。胜义谛中分为无分之刹那,无方之极微,无为法。色法中最微细的极微,心法中的刹那无为法均是胜义谛。
有部中的世俗谛和名言安立的自性是一致的,胜义谛和实有的自性是一致的。有部讲三世都是实有。有人说一切有部的名字是从这里而来。毗婆沙之义即说一切有。
关于由什么来带业的种子并和果相联系的,迦湿弥罗和经部一样,是由心相续来联系的。其他有部师就是说它是一种心不相应行法,名字为得或不失法。他们认为这个法是实有的。关于现量与比量,他们说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不承认自证现量。
2 道。修行的方法
关于所修的道,有部认为是四圣谛,也就是无常等十六行相。通过通达四圣谛,通过五道而达到解脱。有部虽承认五道但不承认十地。修道所断的境有两种:染污无知及不染污无知。小乘说断前一种能证声闻乘独觉乘二种阿罗汉,断两种无知则证圆满佛果。
在小乘宗派当中见道是指无分别现见四圣谛。先现见欲界四圣谛,然后是上二界四圣谛。见道包括十六刹那,这十六刹那中前十五刹那属于见道,第十六刹那属于修道。关于前面所说由修习四谛十六行相,断除染污无知证阿罗汉,但这种证道并不是永离轮回。小乘阿罗汉功能会退失,会使他们退到预流果。小乘所说第二种果是圆满佛位,在三大阿僧祗劫修习四谛十六行相和积聚广大行相(福德资粮)这种道能断两种无知并能成佛。
3 果。
他们如何解释成佛,即他们如何看待证悟。从佛最初发起菩提心直至在菩提树下成佛,花了三大阿僧祗劫,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是资粮道上的凡夫,在成佛这一夜晚进入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四位,并入见道经历十五刹那,无分别现见四谛入于见道,在金刚喻定上入修道位,在拂晓时断除最微细烦恼证圆满佛果。
小乘所说皈依佛是指皈依般若波罗蜜多,它是指断除无明和烦恼,并永远不会为它所恼的智慧。佛的身体属于苦谛,身体不属于皈依境中。
有部认为涅磐分为有余涅磐和无余涅磐。有余涅磐是指阿罗汉的五蕴尚在,但已无烦恼。无余涅磐是指阿罗汉死时所证的境界,阿罗汉在死时把有漏的身体从相续中分离出去。有部不承认大乘所说,佛在死后仍有很多净土及化身去度化有情,有部师不承认佛的报身,说有八圣。有部承认有余涅磐,不承认无余涅磐。大乘认为不住涅磐,不住轮回,虽证涅磐仍能利益有情。
(二)经部师的定义,经部内的小宗派,经部的见。
经部师的定义:是持小乘宗派之人并且承许外界真实有又承许自证分。这个定义非常明显因为小乘中只有两部,有部中不承认自证分。
经部内的小宗派。关于经部内之小宗派,有两个基本传承:第一是追随阿毗达磨,第二是追随量论。第一传承是追随一身六足之七部阿毗达磨,追随《俱舍》。有部师说这些经论均是佛的原话,只不过是由以前的阿罗汉来编篡的。经部师虽把七部对法作为经典依据,但认为作者不是佛而是七位阿罗汉。世亲菩萨在俱舍中就有个颂子,意思中有点讥讽的味道,对“传佛说对法”不相信。追随量论的经部也有两种,量论是指释量论等七种量论。第一种是比较正统的,这个宗派是依据佛语,把佛语概括到《大毗婆沙论》上(可能是)。第二种是说喻部,这个宗派说法依靠比喻,是依靠寓言。
经部之见:1 基,2 道,3 果。
1 基。
经部师所说归纳为世俗谛与胜义谛。
世俗谛之例子是如果这个法只是在见这个法的世俗心而有,并且唯分别心而有。这是经部的总义。一切法仅仅通过比量及分别心而被认识。三个词在经部中是同义词:总义,世俗谛,无为法,这是与胜义谛相反的。
能现见的桌子,是现见,通过分别心的。经部中的另三个词也是同义词:有自性,胜义谛,有为法。
关于如何通达二谛,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如此说:通过通达世俗谛以及观察在那自心上的(分别心上的)观察分辨方式,我们就能够见到法的那个存在方式。这是对诸事深义之门,智者用此方法来修持。这个颂的主要意思是除了那个现见境以外没有更稳固的那个法,没有所知境。相对于其他宗派承认有四种现量:根现量,意现量,喻伽现量,自证现量,但均是离分别心的。
经部认为有分别心的内心中的一个影像是假的,属于世俗谛。显现的东西才是真实,属于胜义谛。
经部也承认无方极微和分别刹那。作者说经部承许之事实有与一般观念不同(有讲只有此世是有)。有部说无为法是常或无常不确定,经部不承认。
2 道。
经部师认为所要通达的,是四谛十六行相,和有部一样。陈那的《集量论》,法称的《释量论》是如此说,所要产生的智慧是由自心的分别所产生的,我是非实有的。这也是认识无我性的智慧,空和无我是最重要的。有粗细二种我,常一自在的我,实体有自立的我。十六行相说到底还是这个,其他是辅助。经部认为构成大乘道要经长时的智慧和为利有情结合慈悲来修。对于他们小乘道主要修习智慧分不强调慈悲。大乘的结果是圆满佛位,小乘的结果是阿罗汉涅磐。经部认为大小乘都有五道,不承认构成见修二道之四谛。修法所要除的境是我执(补特伽罗我执)。也讲染污无知及不染污无知,不讲法无我,也不承许所知障,所知障与不染污无知是有差别的。
3果。
根据经部师认为,长期修习无我慧,以愿利一切有情之道,成就佛位,消除两种无知。阿罗汉涅磐只是修习四谛十六行相,这样来断除染污无知。
三、大乘宗派
大乘宗派的定义是持佛教宗派而又不承许外境真实有。这个定义非常明确,因为大乘宗派都不承认外境真实有。唯识以及中观顺瑜伽行派都不承许(在世俗谛上)外法离心而有,唯识宗认为外法是不真实有,非离心有外境。中观应成派与中观自续部虽说外法是有,并非讲外法在胜义中是真实有。早先印度各大乘师分成两派:唯识宗和中观宗。
(一) 唯识(宗)师之定义,唯识宗的小宗派,唯识见。
唯识师之定义:持大乘宗派者,不许外境为离心而有的体性。由此就提醒了他仍承许了别境(相分)是真实有。
唯识宗的小宗派,分成二派:真相派和假相派。不同点主要在于现为根境的粗相状态是真或假。真相派认为诸法由世人显现而有,假相派认为非如世人显现而有。又可分为随教行与随理行二派。随教行是随无著而来认为有八识,随理行只承许有六识。这些宗派没有一个承许外境是离心而有的,三界都是识的自性,唯识宗也称为瑜伽行派。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唯识宗认为修道和证果是通达了别境与心同一自性这个瑜伽而来修道和证果的。
唯识宗之见:1基,2道,3果。
1 基。
基分为境与有境。境包括一切法,有境包括识。一切所知境分为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第一种非真实有,后二种真实有。唯识把三自性和二谛结合时说世俗谛指一切有为法,包括前二性,圆成实性与胜义谛相一致。诸法无自性和圆成实性相关,而补特伽罗我无自性与依他起性相关。八识中前六识与其他宗派一致。在此基础之上说了两种识,一种是第八识,一切种子识,是最为稳定的心王,是无覆无记的法,它是无覆的,因在阿罗汉心相续还是有的,在最坏的有情中还是有,在有顶天中还是有,所以是无记。另一种是第七识,末那识,染净依,染污识,是了别第八识时当成我,是有覆无记。把第八识当成常一的我。在觉悟的有情中还是有,但不会象烦恼一样生起,除了自证现示,以及瑜伽现示以外在普通人的心相续中是弯曲的,一切现示都是离分别心的。
2 道。
关于唯识所说的小乘,唯识说所通达的境是修习四谛十六行相,辟支佛乘花一百劫,用百劫积聚福德资粮最终成辟支佛,与修习无我慧相结合。小乘所缘境是无我,断除的是烦恼,在这方面道没有不同。
根据唯识,小乘所行道产生八圣,唯识不讲二十僧,因唯识认为独觉不是修无色界而证独觉的。在唯识宗看来声闻乘与缘觉乘区分在于积聚福德资粮所花之时间。
唯识对于大乘是这样认为的:有二种所缘境,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这也就是指依他起的法非离心而有,并且还有空性。关于遍计所执是非自性安立的空。
大乘行者修习所缘境,并和积聚福资粮结合,通过五道十地而成佛。消除了执补特伽罗为我的障(烦恼障中最重的一个),消除了执法为我的障(所知障),所证的果是具足法,报,化三身之佛。小乘不承认有三身,小乘发菩提心很难。三乘都讲五道。如果没有报身,只能短时间的利益有情。随理行的唯识师认为有五种种姓(即一阐提,不定,声闻,缘觉,菩萨)。
3 果。
唯识师认为有三种涅磐:有余涅磐,无余涅磐,无住涅磐。也说有法身,报身,化身。其中法身又分二种:自性身(指佛的一切体性是空性),自法身(指能佛一刹那等观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
佛性,如果从一般角度来看是空性,因心的体性是空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成佛(而不是本来就是佛);从密宗角度来看佛性也指光明心,是比较微细的。唯识师也说佛的任运事业是无终止的。(辩了不了义注解中说)。
(二)中观宗师的定相(定义),中观宗的宗派。
中观师之定义:持大乘宗派见而前提是一切法即连微尘也非谛实有之人。
中观宗的宗派: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
甲、中观自续派:中观自续师的定相,中观自续师之差别,中观自续师之见。
中观自续师之定相:持无自性的见,指在胜义谛中都是无自性的,在世俗谛中一切所知境都是自相有的人。
中观自续师之差别:有二种。一是顺瑜伽行自续师,他是持自续见说一切法都非谛实有(在胜义谛上讲)所说胜义谛离二相的境,世俗谛定义有二相的境,但他持有自证分,在世俗谛上讲一切外境都不是离心而有的。另一种是顺经部自续师,他们的观点是说世俗中有外境,有离心之外境。静命大师及他之弟子属于前者,清辩论师等属于后者。
中观自续师之见分成二个部分:第一是顺瑜伽行自续师之见 1基,2道,3果。
1 基。
顺瑜伽行所说胜义谛离二相(能所),世俗谛是带二相的境。广说胜义谛讲十六空,略说有四空。世俗谛又分正世俗与倒世俗。如水是正世俗,阳焰是倒世俗。这些静命和清辩都承许的。
2 道。
声闻乘的道指证得补特伽罗的无我性。独觉乘的道所证得的是诸法和事的空性,此空性是指心与境的体性非一体空。
大乘道证得一切法谛实空。三种道都有五道,共有十五种。表示小乘所修之道粗,大乘所修道细。故有人无我,粗法无我,细法无我三种证悟。所断障:烦恼障及所知障。烦恼障指补特伽罗我执所变。所知障是指为法我执所变。所知障中一种是粗的,指住现见的境是离心而有,一种是细的,指诸法是谛实有。
3 果。
他们认为有八果向。四果四向在声闻乘有独觉乘没有,承许佛有四身,虽然关于佛菩萨化身上面有这争论,但对地道及佛身数量没有争论。
第二部分顺经部自续派,清辩论师为主:1基,2道,2果。
1 基。
对于二谛解释与顺瑜伽行解释一样,不承认离心外境有,不承许自证分。
2 道。
他们认为声闻独觉没有法无我的证悟,只证人无我,并且没有证得心境一体空的空性,除此以外和顺瑜伽行一致,粗法我是没有的,外境是离心而有的空性。
3 果。
这个宗派不把所除的障与所除分成二种粗细,所以八圣(预流果等八种),同时可以适用于声闻及独觉乘。
静命论师和清辩论师都叫自续派,他们都破斥与他们宗派相违的宗派,是以量识来成立自己的见,他有三要素,三种量识都是有自性的,自续师中指三种是自相有,(自在自立)自续中的有,自性有。自续师是指具有自在自立之意思。问题出在许不许有自性,月称<名句论>中讲得最多。
乙、中观应成派:应成派之定义,应成派之见。
应成派的定义:在胜义谛角度也是无自性世俗谛中的有也是无自相的。
应成派中没有小宗派。应成师有佛护和他的弟子们,观点和圣龙树,提婆,月称一样,事实上龙树是他们的鼻祖(应成和自续二派),佛护是后来作解释的论师,是后中观师,月称论师是集大成者。
应成派之见:1基,2道,3果。
1 基。
主要讲二谛。胜义谛定义(略),在进行胜义观察时最甚深所缘境,对觉受胜义所缘境是胜义现量。世俗谛是世俗所缘境,了别此境是世俗现量。广说胜义现量又分为十六空,摄入四空而入人无我及法无我。在世俗谛时不象自续派一样分为正倒世俗,他们说正倒见者的区分见倒在于心,普通人区分在于正倒(自续派认为在于境上分)(另外观点认为应成从心和境两方面来讲)各派说道底是从二谛来分的。(参考<略论>,<入中论>中有一段)。在世俗中的正的见者,心识是正常的定义是它趋入的是了别的六根当中是离一切客尘发生错乱因缘的作用。世俗中正的境,它是心识的境,相反倒的见者与此相反,受到客尘散乱因缘影响。为什么应成师和自续师在区分正,倒世俗谛有这么大差别:因为他们的区分在于世俗谛。自续师认为境是自相所成(自相有),如有无阳焰,自续师说如果阳焰实在没有就是倒世俗,应成派更要说你是否得病了。应成派有些他派所不共的差别,他们不象自续师那样认为世俗谛法是有自相的,也不承认正理量识也是有自相的,也不承许自证分与阿赖耶识,承认名言中有外境不是自相有,自续派认为名言中有外境是有自相的。自续派的名字是从承认量识中有自相而来。
在此宗派当中把执谛实有归为解脱障,不把二无我分为一粗一细。灭谛(涅磐)与胜义谛是一个东西,就是在没有烦恼这种状态下的空性。涅磐意思即离有恼,并且应成派声闻和独觉要证果的话,必须证得二无我。一切普通有情心识总归是错乱的。应成派说第二刹那之量识也是现量,因为第二刹那是从前刹那取新鲜的力量佛无比量,其他派都说只有新证才是现量。意识现量和分别心是同一件事。
应成师也说凡夫能现见细无常,三世的有是一种无常的法。通过只证悟粗的十六行相不能超越三乘中任何一种的加行道。三乘中的每一个都需要更深的证悟,这是应成派的不共说法,只说了一个,一共有八个。
2 道。
这个宗派说三乘是共一所缘,要证得人无我,证得自己无自性以及法无我,自身五蕴无自性。三乘各分五道,大乘菩萨有十地,依据《十地经》来分。声闻缘觉所断除的是补特伽罗我和法我为自性有,修大乘是主要断的是二相显现以及习气,二相在此指断所知障,二谛各有自性显现(二谛各别)。先断烦恼障,后断所知障,八地以后才断所知障,在八地时,以前修声闻乘的菩萨也断了烦恼障。先入阿罗汉再入菩萨位则不易堕,罗汉想解脱,心力强。在八地时,佛还要来鼓励他。刚开始有悲心更容易理解别人的痛苦。阿罗汉再入大乘又要三大阿僧祗劫积聚资粮,仍要修空性,从多角度修。恐怕小乘会入我爱执,悲心难生起,道路反而是迂回。有菩提心则无所怖畏。这个见和自续派差别很大,自续认为两种障一起断,应成是先断显现后断习气。中观应成派最主要特点就是如何能见到一切法非实的同时能认识如何能见到一切法谛实空的同时就是缘起的要义。通过能看到这个就能够通达一切法没有自性,但是智慧又可以和通达世俗谛中唯依于名言而成立的业果的联(不仅是在普通人心中的显现)。关于缘起与性空两者互相相融,在正理观察获得圆满标志,就是缘起与性空不为障碍。
应成派如何与大手印相会通联系,大手印的自性是通达我与法的一种微细的证悟,这种和无上瑜伽的大乐同时出生,一种是相似的,一种是真实的。前者是空乐不二的一种总的觉受,后者比较彻底。
为什么有大手印之名?因为获得具身大乐与乐空智慧。大手印指应成大印,乐空智好象印一样在我们觉受一切境界时来印定一切境界。应成派所说证空慧所说空与大手印的空是一样的。米拉日巴的一首歌如是说:如说真实有,无佛无有魔,佛亦反复说,诸法是实有。前一半是说米拉日巴是指应成派的胜义谛连一微尘也非真实有,后一半承许应成派世俗谛说法。只有通过世俗谛的法和量而显现的唯依世俗的量而显现。象米拉日巴尊者一样早先大手印行者是持应成派之见,至于现在的师傅很难区分,到底是应成或自续中哪一派。
3 果。
对声闻缘觉来讲有四果四向。对大乘承许四谛及佛的事业。为什么把它叫成应成派呢?因为在破除它宗观点时不用有自性的量识,主要特点是指出他派的过失。碰到他派之人,先听别人讲,寻找共同点先让他高兴,慢慢的使他接受。
回向:愿以此功德,使佛法宏扬,带来一切有情利益之因。
此文仅供参考。吉祥圆满1994年12月23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