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千年古刹圆通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家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千年古刹圆通寺
  来源:云南政协报
  作者:郑家声
  昆明市区东北部有一座秀丽山峰,因林木苍翠,岩石旋如螺髻,故称螺峰山。山北为斜坡,山南绝壁峭拔,宛如天然画屏,在朝霞夕阳的辉映下,极其壮丽。所以,石壁称为“纳霞屏”。早在唐代,南诏蒙氏在削壁下建筑寺庙,名“补陀罗寺”,山也就叫“补陀罗崖”。由于山下的“潮音”、“幽谷”两洞经常出水,寺庙地处低湿,日久塌圮,寺也不复存在了。至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云南行中书省左丞阿昔思,在山麓重建庙宇,更名“圆通寺”,山也改称“圆通山”。从大德五年至元祐六年,历时十八年,始建成规模宏大的殿宇。经明清两代多次修葺,寺内“卉木篁竹,果林蔬圃,前后映带”,成为昆明城区最大的古寺和风景名胜。明时,日本诗僧机先和尚云游至此,曾写诗赞曰:“螺峰近在滇城里,下有招提倚翠屏;雨后光含僧服碧,云中色捆佛头青;层崖乌渡开天险,古洞龙潜閟地灵;自是幽深回俗驾,不须重勒北山铭。”解放后,圆通寺为云南省佛教协会会址。人民政府一再拨款修葺,1990年在圆通宝殿后新建了一座“铜佛殿”,造型新颖精致,殿前巨匾为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殿内供奉的金身释迦牟尼佛像,是泰王国佛教界赠送的。今天这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佛寺,更加金碧辉煌,庄严肃穆。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圆通寺的正门在圆通街中段,进入门内,高大的牌坊迎面耸立,上题“圆通胜境”四个金漆大字,饰以丹青,柱高坊阔,华丽气派。坊脚为鼓形狮面白玉石雕,美观大方。两旁古柏森森,花草繁茂。穿坊过厅,只见一池春水环绕一座八角亭,池水清清,殿宇、回廊、白桥、红亭倒映水中,交相辉映,有一种清幽、静穆的情趣。八角亭前后有白石桥接引,过桥往北,便是金碧辉煌的圆通宝殿,殿宇保持了元代建筑风格,采用重檐歇山式,雕梁画栋,飞角腾空,琉璃宝顶,庄重宏丽。大殿正中塑释迦牟尼像,左塑阿弥陀佛像,右塑药师佛像,神态庄严。相传是建寺时专门从四川成都请来的匠人罗都道太所塑造。殿内高达十米的两根大柱上,塑有青、黄二龙,各抱一柱,张牙舞爪,腾空搏击,塑造精细,富于动态美,堪称昆明古代雕塑之力作。
  大殿后,绝壁削立,壁下有潮音、幽谷二洞,曲折深邃。传说洞中有蛟龙潜伏,时为水患,危害百姓。有个叫阿咱李的和尚,念诵大禹治水时留在云南的可降蛟的《岣嵝碑文》,降伏了蛟龙,平息了水患。传说荒诞无稽,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康、乾时著名文士、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晚年生活窘迫,曾寄居咒蛟台附近,自号“蛟台老人”,卖卜为生。当年他居住的小屋名“夕佳阁”,也称“壁立堂”。他曾在这里写下一首五言律诗:“万古一卷书,乾坤七尺床,卧游宗炳宅,吟依费公房。石矗经台翠,云流洞谷香,夕阳山气好,天海入苍茫。”孙髯翁终生布衣,不求名利,不依附权势,始终维护着自己人格的高尚和思想的自由。虽穷愁而不潦倒,乃然关心百姓疾苦,曾亲自考察盘龙江水患给人民带来的危害,参考历史地理文献,写成水利专著《盘龙江水利图说》,提出治水的方案,这是难能可贵的。可是这位才华横溢的名士、诗人,竟毕生郁郁不得志,他寓居咒蛟台卖卜时,往往“求百钱不可得,恒数日断炊”,无法维持生活。孙髯翁死后,他寓居的“壁立堂”日渐荒芜,后人到此仍感“咒蛟台上松风冷,犹如孙翁起啸吟。”呈贡诗人戴淳过咒蛟台时怆然感叹:“君不见,孙髯翁,卜居依螺峰。老梅杈桠千树古,新诗险怪七言工。人才仅以布衣终,壁立堂址今蒿蓬。”为缅怀这位铁骨铮铮,品格高尚的诗人,今在咒蛟台上建亭,供游人休憩。壁间凿石为路,名“采芝径”,路旁石刻、题字甚多,如“纳霞屏”、“瞻啸崖”、“秀拥五华”等。摹刻画像,有清人摹刻的吴道子观音,民国年间赵鹤清摹刻的张三丰造像等。刻诗中如清朝同治年间儒学家李阶棠拟撰的对联:“步步小心,须防石头路滑;层层着眼,方知峰顶人高。”深寓哲理,耐人寻味。
  从“采芝径”攀登而上,来到螺峰山顶,在“接引殿”附近临崖俯瞰,春城风光尽在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交错纵横;极目眺望,滇池烟水弥漫,西山宛如一个少女仰卧湖畔,她的秀发飘洒在波光浪影中,因此,人们把秀美的西山称为“睡美人”。
  圆通寺这座昆明市区的千年古刹,以其庄重宏丽的建筑和灿烂的佛教文化,吸引海内外的佛教信众和旅游者纷纷到此瞻仰佛像,寻幽探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