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肃穆庄严的卧佛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常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肃穆庄严的卧佛院
  作者:常青
  地处四川中部地区的安岳县,位于成都至重庆的古道上,在古代称作普州。有一本名叫《舆地记胜》的古书记载说:普州的秀丽在于它的山石,所以人们称之为“石秀”的。确是这样的,安岳县不仅山石奇特多姿,而且还散布着大量的石窟造像,使这一带更增添了一份佛国的神秘。安岳的重要石窟地点有卧佛院、玄妙观、三堆寺、朝阳洞、三仙洞、千佛寨、圆觉洞、华严洞、毗卢洞、敬山寺、孔雀洞、净慧岩、大佛寺、安堂寺、大月寺、塔坡、佛慧洞等等。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自然要首推卧佛院了。
  卧佛院,坐落在县城以北通贤区八庙乡的卧佛村,位于安岳、遂宁和乐至三县的交界地。琼江河支流上段的伍家桥河,和下段的跑马滩河绕着卧佛院的西南东三面流过,为古代在这里修行的僧侣们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卧佛院所在的山沟俗称卧佛沟,它的平面是“几”字形的,有1000多米长。在沟的两边高约20米的灰砂岩崖壁上,开凿了140多所窟龛,造像的总数达1600多躯。这里既然被犯法作卧佛院,那么就一定存在着卧佛了。是的,这里有但有卧佛,而且还是闻名全国的。这尊藏大的卧佛像安详地躺在峭壁的半空之中,距离地面有3米多高,它的全身长度是23米,头部向着东方,向着左侧面左胁卧着,双臂平平地伸展着。
  卧佛也就是释迦牟尼涅槃时形象,我们在前面曾经介绍过。但卧佛的卧佛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与佛经中记载的头向北方右胁而卧,右手枕在头下的姿态完全不同。佛祖的双目微睁,嘴角含带着笔意,一副安详自在的面容,因为他就要走完自己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奋勇当先的涅槃了。
  在卧佛的头顶后方刻着一身金刚力士的全身像。它们袒裸着健美魁梧的身体,一手攥着拳头,横眉怒目,相对而视着,以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保护着佛祖的尊威。卧佛的身后上方还刻着一组造像,它们的中间是一身高2.3米和释迦牟尼坐像,右手举在胸前的右侧。在释迦的左右两侧排列着前后两层人物形象,前面一层是高约2.1米的阿难、迦叶和其他七位弟子,都是拱手恭敬地站立着;九位弟子的左右两则分别雕着一身菩萨的立像,也是一副肃穆的神态。后面一层是天龙八部的造像,有的手中还高举着法器,个个面目严峻,有的还面带悲泣愁苦的表情。这显然是一组表现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最后一次说法的雕刻了。那么这次说法的对象又是谁呢?只要大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卧佛的大腿前面刻着一位男子,有3.4米高,它面向着佛祖而坐,背对着我们大家,痛苦地低下了头,右手伸向右侧抚摸着佛祖的左手,寄托着无限的依恋之情。它就是佛祖最后一次说法的对象。
  说来也有趣,这位面佛而坐的男子起先并不是一位佛家的信徒。他的名字叫须跋陀罗,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虔诚信仰者,他的毕生精力都是在严格地按照婆罗门教的法规和行为准则,作着艰苦的修行和不懈地探索。就在释迦牟尼即将涅槃的当天,须跋陀罗有幸地和佛祖相遇了。当时他已有120岁的高龄,自以为经验和阅历要远远超过小他几十风气的释迦牟尼,不料经过与佛祖简短的几句问答之后,须跋陀领悟到了佛法,真谛与奥妙,他深深地感到自己这100多年真是白白虚度了光阴,只有这一天才活得真正有意义。就在须跋陀罗万分惊喜的时刻,又突然听到了佛祖即将涅X的噩耗,使他陷入了万分的悲痛之中……
  须跋陀罗是释迦牟尼一生中所接收的最后一位弟子,这组以巨大的卧佛为中心的雕像群,将前后两个不同的时空合理地搭配在了一起,形象地再现了释迦牟尼涅槃时的悲壮场面。类似这样的巨大卧佛像在中国境内还有不少,像大足宝顶山长31米的卧佛,是在南宋时期刻成了;潼南县马龙山的卧佛长达36米,是1930年造成的;甘肃张掖大佛寺里的西夏卧佛,有34.5米长,仅耳朵就有2米多长;在敦煌莫高窟中,第148窟的涅槃像大约有15米长,像的后面还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了弟子、菩萨以及各国的俗家弟子们对佛祖涅槃的不同反映和神态。
  北京西山卧佛寺的卧佛,是元代用铜铸造成的,它的后面环立着12位正在举哀的弟子组成了一幅特的场单调。为什么要造立这么多的卧佛像呢?因为涅槃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对生老病死各种痛苦的彻底断灭。信徒们面对这些涅槃了的卧佛像,就会领会到佛祖一生为解脱众生传教说法的不易,并且从这位凝聚着佛教大法的非凡人物身上,他们会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安岳大卧佛是属于什么时代的作品呢?它的本身虽然没有留下铭文题刻,但这组巨大的群雕毫无疑问是属于卧佛院里的主要作品了,这也就很有可能是当时的佛教徒们所首先考虑设计的主体工程。我们在第50号龛千佛像的下面,发现了一处铭文题记,上面刻的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普州乐到县鞭蓉乡普从里的佛家弟子杨义,为确保自身的平安,敬造了百身千佛,作为供养的内容。这是卧佛院现存的最早纪年文字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巨大卧佛的开工,有可能也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事情。
  卧佛院的其他佛教人物造像,大部分是位于长方形平顶龛内的,内容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形象,罗汉群像,释迦牟尼和弟子菩萨力士的组合像等等,都是唐、五代十国、北宋时期的作品。
  卧佛院除了众多的造像外,最有特色的要数大批的石刻佛经了。这些佛经全部是刻在专门开凿的石窟壁面上的,全院像这样刻满佛经的洞窟共有15所,刻经的总面积是151.25平方米,共有40多万字。经文大部分是刻在洞窟的正、左、右三壁上的,全部是直行刻出,字体有楷书和行书两种,字迹工整,笔势流畅,都是典型的唐代书法风格。凡两种,字迹工整,笔势流畅,都是典型的唐代书法风格。凡是何存清楚的落款题记,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在这众多的刻经当中,以《大般涅槃经》的内容最多,是不是为配合主体的佛祖涅槃像而有意这样设计的呢?很耐人寻味。其次还有《妙法莲华经》、《佛名经》、《大方便佛报恩经》、《维摩诘经》等等,都是大乘佛教所信奉的主要经典。中国古代的佛教僧侣们为了不使佛法失传,才发明了这种在大山里雕刻石经的作法,像北齐国中的北响堂刻经洞、涉县中皇山石窟,以及北京房山县云居寺里的雷音洞等等,都为我们保存下来了珍贵的古代佛经版本资料。安岳卧佛院里的石刻佛经也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卧佛院至今还保留着几十个尚未竣工的刻经洞窟,有的洞窟壁面有待打磨光滑,还有一些没有完成的造像粗坯。看来,卧佛院的佛教艺术活动可能是因为中晚唐以后的某个突发事件而被迫停顿下来了,并从此走向了衰落局面。那尊大卧佛安然无恙地躺到了今天,终于又盼来了众生朝拜的法事盛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