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的修行道
初转法轮
佛陀在初转法轮中开示四圣谛。诸位大都知道,四圣谛就是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
根据我们在西藏版所发现的经典,佛开示四圣谛时是依三个因素:真理本身的性质、功能和结果。
四圣谛确实很深奥,因为整个佛法教理都可以用四圣谛来呈现。我们所追求的快乐〈灭〉,而快乐则是修行〈道〉这一个因的果;我们所不要的是痛苦〈苦〉,而痛苦也有自己的因〈集〉。
因为四圣谛很重要,我常说佛教的缘起观和佛教徒的无害行都在强调非暴力的行为。理由很简单:苦是不请自来的,是有它的原因的--基本上是我们的无明和散乱心。如果我们想要避免痛苦,就必须不造引生痛苦的恶业。因为苦源自它的原因,所以就存在缘起见。果依于因,如果你不想有果,就不要造因。
所以,四圣谛就呈现二重因果关系:苦是果,集是它的因;灭是果,道是它的因。
我们所追求的快乐,可以透过戒和内心的转化或清净来达成。当我们袪除烦恼根源的无明时,就可以清净我们的心,更进而达到真正安祥快乐的寂灭境界。唯有了解现象的性质和通达诸法实相时,才能证得涅盘境界,而智能的训练则是其中的关键。当定慧等持时,就可以把一切能量和注意力导向单一目标或戒。因此,这时候就有了定的训练,为了定和慧的修学成功,就要非常稳固的戒当基础,因此就需要修戒。
戒
相对于戒定慧三学,佛教圣典有律、经、论三藏。男女行者在所受的戒上虽有差别,但都同样需要修持三学。
戒的基础是不行十恶业: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恶业:1.杀生:小自昆虫大至人类均属生命。2.偷盗:未经同意而取走他人财物,不管其价值大小,或是否你亲自取走。3.邪淫。口四恶业:4.妄语:以语言或姿势欺骗他人。5.两舌:让意见相同者产生歧见,或让意见不同者加深歧见。6.恶口:侮辱他人。7.绮语:以贪等恶心谈论愚蠢事。意三恶业:8.贪:希望拥有别人的财物。9.瞋:有意伤害别人,不管伤害是大或小。10.痴:将轮回、因果、三宝等存在的事物认为不存在。
出家众所持守的戒,称为别解脱戒。古印度佛教原有四大部派,后来发展成十八支派,各有自己的别解脱戒本。别解脱戒原为佛陀所说,做为出家众的生活规范。西藏佛教奉行说一切有根本部的戒律,比丘戒共有253条。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则持守227戒。
戒是定学的工具,保护行者不耽溺于恶业。因此,这是佛道的基础。三学的第二项是定,这是有关专注的训练。
定
佛教的定学,可以概分为二:止和观。止是让心安住或一境,观是分析。二者都需要以坚固的正念和觉知为基础,而戒则是正念和觉知的来源。正念和觉知不仅是定学的要素,更是日常生活的关键。
禅定有许多层次的境界,如色界定或无色界定。色界定以五禅支为分类标准,无色界定则依所缘境的性质而分类。
我们以修戒当基础,再以修定为助缘或工具,让心柔软堪用。接下来修慧时,就可以有专一的心,能将一切注意力和能量导向禅观的对象。在修慧时,行者要观诸法无我自性空,因而可以对治烦恼。
三十七菩提分
佛在初转法轮时,开示三十七菩提分的修行道。行者先修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要观轮回是苦,藉以生起出离轮回的决心。
其次是四正勤,当行者以四念处生起解脱的决心时,就会舍断未来苦的因,培养未来乐的因。
其次是四如意足,心如果能深入禅定,就可以克服一切恶业和烦恼,增长善心所。再其次是五根、五力、八正道和七觉支。
以上是初转法轮的修行道架构,藏传佛教的修行完全涵摄这些特色。
二转法轮
在二转法轮之中,佛于王舍城外灵鹫山宣讲《般若波罗密多经》。
二转法轮应该视为佛扩大阐释初转法轮的主题。譬如,佛在二转法轮时所开示的苦谛,不仅把苦当作苦而已,更把苦视为自己和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苦,因此内容就广泛多了。当他在解释集谛时,苦的原因就不祇是烦恼而已,还包括烦恼所遗留下来的微细习气,因此解释就比初转法轮深入。
灭谛的解释也是比以前深入。在初转法轮时,灭谛只是被提到而已,但佛在《般若波罗密多经》中,则详细解释灭谛的性相和特色。他描述灭苦之道,以及灭的真正状态是什么。
道谛在《般若波罗密多经》中也有比较深入的说明。佛所宣说的殊胜道,包括空性的体证和广度一切有情的菩提大悲心。因为佛在二转法轮中强调悲智双运,可以说是初转法轮的进一步开展。
虽然四圣谛在二转法轮中有比较深入的说明,但并不是因为有新的观点未曾在初转法轮中提及。这有如许多主题,非佛教系统曾经给以诠释而佛教则否,并不表示其它系统比佛教来得深入。初转法轮未曾说明的四圣谛若干特色,二转法轮都加以说明和发展,却不违反初转法轮所描述的佛道架构。因此,二转法轮的说明比初转法轮深入。
然而,我们确实也发现二转法轮有某些教法与初转法轮相矛盾。因此,大乘提到经典有二大类,第一类可以直接从文字表面意义去解释,第二类必须深入探讨。根据大乘佛教的四依,经典可以分成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四依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这可以从佛陀的话得到证明,他说:「比丘善知识,不要只是因为尊敬我而接受我的话,应先加以分析和严格检验。」
在二转法轮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佛陀进一步说明灭谛,尤其详细解说空性。因此,大乘以二个层次诠释这些经典:一、字面意义,亦即空性的呈现。二、隐藏意义,亦即道次第的潜在解释。
三转法轮
三转法轮包括许多不同经典,其中最重要的是《如来藏经》,这正是龙树颂集和弥勒《大乘无上续论释》〈宝性论〉的来源。佛陀在《如来藏经》中,进一步探讨他在二转法轮所触及的主题,但不是从客观的空性观点去谈,因为空性已经在二转法轮时解释得极为详尽精深。三转法轮的殊胜,在于佛从主观心的观点去诠释空性智能。
佛陀在二转法轮中,以无自性解释空,对许多行者而言,是很难领会的。对某些人而言,诸法空无自性似乎是指完全不存在。因此,为了利益这些行者,佛陀在三转法轮中,就以不同诠释探讨空。
譬如,佛在《解深密经》中,把万法分成遍计执相、依他起相如圆成实相三类,一切皆空无自性。因此,大乘佛教的中观和唯识两大宗派,是以不同方式呈现空而出现于印度。
其次是密乘,我认为它与三转法轮有关。「密」的梵文字音译「怛特罗」义为「续」。《金刚心要庄严续》解释「续」是指心识的相续。就世俗谛而言,我们是在这种相续心的基础上造恶业,因此生死轮回恶性循环。就修行道而言,我们是在这种相续心的基础上才能使心改进,经验高层次的证道,并进而达成究竟的圆满觉悟。所以,心的相续都是一直进行着,这就是「续」的意义。
我觉得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中的经和续之间有一座桥梁,因为佛陀在二转法轮中说了一些具有不同意义的经。《般若经》的表显意义是空,而其隐含意义是证空所需要的修行道。三转法轮开示空性智能增上的方法,所以我认为经和续在这个地方有连接。
无我的不同解释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判断一个学派是佛法的标准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接受四法印的系统,就属于佛教。在大乘佛法中,对于无我有比较深刻的解释。现在让我说明二转法轮和初转法轮中的空。
让我们检查我们自己的经验,看看我们是如何接触外物的。譬如,当我使用这串念珠时,我觉得它是我的,我对它有执着。如果你检查你对财物所产生的执着,你会发现执着有不同的层次。你会觉得实有一个存在于身和心之外而觉得这串念珠属于我的人。
当你透过禅修而了知并没有这一个「自性有」的人独立存在于身和心之外时,就可以减轻你对于财物所产生的强烈执着。但你可能也会觉得仍有一些微细程度的执着。虽然你不会觉得你对那个人有主观的执着,但由于念珠的美丽外观、美丽颜色等因素,你会觉得对它产生某种程度的执着,认为有一个客观的实体确实存在那儿。因此,佛陀在二转法轮中就说,无我不只限于人,也适用于一切现象。当你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克服所有的执着和迷惑。
月称在《中观根本明句论》中说,小乘所谈的无我只限于人,并非完整的无我论。即使你体悟了人无我,你仍然对财物之类的外境,还有微细层次的攀缘执着。
虽然无我论是一切佛教学派的共法,但呈现的方式却不同。大乘对于无我的诠释比小乘深入。其中一个原因是,即使你已经了解小乘所描述的人无我,你仍然会有错误的我执,认为人是固有、独立或真实的存在。只要你对人无我的体悟越来越微细,就可以了解人绝对没有独立的性质或固有的存在。那时,你就不会认为有一个「自性有」的人。因此,大乘所说的无我论远比小乘精细。
大乘诠释无我的方式,不但比小乘在破人我执和法我执的方面来得有力,而且不遮遣现象界的世俗有。现象在世俗谛上是存在的,空的体悟并不影响这一点。
佛陀对于无我的不同诠释,必须视为佛教缘起论的背景。佛教徒在谈起论的时候,是以烦恼为苦因,烦恼的结果是苦。苦的因果关系是以「十二因缘」来说明,包括一次生死轮回。因此,缘起是佛教思想的根本。
如果不以缘起论来了解无我,你就无法彻底了解无我。人的根机千差万别,有些人一听到诸法无我,就会认为一切都不存在。这种认知是非常危险和有害的,因为它会让你掉进断灭论的边见。所以,佛陀对这种人只大略开示无我论。对于利根行者,佛陀的开示就比较微细。但不管对于空的体悟多微细,仍然不伤害他们对于世俗有的信念。
因此,对于空的了解,必能增强对于缘起的了解,进而重新肯定对于因果律的信念。
如果从小乘的观点,分析大乘的诠释,必然找不到矛盾或不合逻辑的地方。反之,如果从大乘的观点,检查小乘的诠释,必然发现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
四法印
上述的四法印,对佛教修行者而言,具有深远的启示。第一法印说诸行无常。无常的问题,已经被经部宗解说得最为彻底。经部宗认为诸行的本质就是无常,因为因缘所生法本身就是无常,会随着因缘改变而灭。如果一个事物是由某一个因所形成,就不需要第二个因让它坏灭。在因缘和合而成一个事物时,坏灭的过程已然开始。所以,它的坏灭不需要其它的因。无常的精义在于因缘所生法是「他力控制的」,依待于因缘必然会改变和坏灭。
这很类似物理学家对于自然界万物的说明: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
第二法印说诸漏皆苦。诸漏是指染污行和烦恼心所产生的一切现象。上面说过,凡是因缘所生法都是「他力控制的」。在「诸漏皆苦」中,漏是指我们的无明和烦恼。染污行和无明构成负面的现象,这是一种对于实相的误解,凡是受到此一负面现象影响的,必然是苦。苦不只是外表的身苦,还包括内心的不满意。
思惟诸行无常和诸漏皆苦,就可以发展真切的出离心,决意解脱痛苦。问题是有可能获得这种解脱境界吗?因此而有第三法印:诸法无我。
苦的经验,以染污行和无明为因缘,无明就是错误的认知,它缺乏有效的支持,因为它对诸法的了解与实际情况相违背,它是扭曲的、错误的、与实相冲突的。如果我们能够清除这种误解,就有可能息灭苦。如果我们能够洞察诸法实相,就可以在内心证得苦灭,因此而有第四法印:涅盘寂静。
当我们探讨包括大乘在内的佛教各宗派思想时,就必须分辨那些是了义经,那些是不了义经。如果我们只是依据经文做拣择,就必须验证经本是真的,如此必须做无穷尽的追溯工作,所以这不是十分可靠的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依据逻辑来判定一部经是了义经或不了义经。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提到大乘各宗派时,必须依义不依语。
我们如何决定某部经是不了义经呢?不了义经有好几种类型,譬如,有些经典说要杀死父母。因为这些经典不能从字面意义去解释,就需要尽一步的诠释。这里所谓的父母,是指引生轮回的染污行和执着。
同样情形,佛在《密集金刚》等密续中说,如来或佛应予杀死,如果你杀了佛,就可以证得无上正觉。
很显然的,这些经典需要进一步诠释,不过,其它经典就不需要什么诠释。解释十二缘起支的经典说,有因故有果。譬如内心先有无明,就会产生染污行。虽然这种经典的内容在某个层次上是真的,却被归类为不了义经,因为当我们说「无明缘行」时,并不是指究竟的观点。诸法因缘生,只是世俗谛。从胜义谛看,诸法性空。因为这些经典并未提到更高更深的层次,所以也称为不了义经。
佛在《心经》等了义经中说明诸法的究竟性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因为这些经典说明诸法的究竟性质是空性,所以称为了义经。但我们也必须注意,佛教各宗派对了义经和不了义经的判别方法各有不同。
总之,中观应成师的论疏,尤其是龙树和弟子月称的著作,都是了义的,把佛陀对空的论点诠释的淋漓尽致。这些典籍所阐扬的空观,并不违背逻辑推论,反而受其支持。
了义经还包括三转法轮的经典,尤其是《如来藏经》,这是中观论典如《大乘无上续论释》〈宝性论〉和龙树十万颂的根源。三转法轮的经典还包括《解深密经》,西藏有些上师说这部经也是了义经。
觉朗派学者则持特殊的空见,称为「他空」,提到不同的法各有不同的空。世俗谛是自空,胜义谛是他空〈空无世俗谛〉。
你可以如此诠释世俗谛自空:因为世俗谛并非它们自己的究竟性质,所以本身是空的。但觉朗派的诠释却不同,他们主张因为世俗谛是自空,所以并不存在。
我们从历史可以知道,许多觉朗派上师对于密续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都有极高的悟证。但如果我们把空诠释成诸法自空,故一切皆不存在,就好象说什么也不存在。
因为他们主张世俗谛自空不存在,他们就主张胜义谛真实存在的自性有。当他们谈到这种胜义谛空时,是指空无世俗谛。胜义他空派大师浴摩弥掘多杰的儿子法吉祥,在一本我曾经读过的书中说:龙树的空见是断灭论。
因此,这些思想系统主张:世俗谛自空,唯一存在的是胜义谛,胜义谛是真实和自己存在的。
很显然,抱持这种哲学观点,直接与《般若经》所解释的空见冲突。佛在《般若经》中明白指出,空性没有世俗谛和胜义谛之分。他用胜义谛的许多同义词解释胜义空,从色法到一切智,万法都同样是空。
虽然中观应成派〈佛教最高哲学理论〉说诸法皆空,本具空性,这不是指一切皆不存在,而是不以自相有或自性有。事实上,诸法皆有因缘生的特质。因此,诸法缺乏独立的性质,都是依赖于其它因缘的。这个事实正显示诸法缺乏独立的性质。因此,当中观应成师在谈空时,都是以缘起来谈诸法的依赖性。所以,空的了解并不与世俗谛冲突。
因为诸法都是仗因扥缘而生,所以中观应成师都以诸法的依赖性,当作建立诸法空性的最终基础。缘起的推论非常有力,不仅因为它可以破除诸法时有的常见,同时也让行者不堕断见。
在龙树的著作中,我们发现性空必须以缘起来了解。龙树在《中论》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不仅龙树的作品,而且连后世论师的著作都显示:龙树空见必须从缘起的脉络去了解。譬如,佛护的作品既精确右清晰;月称亦然,包括《入中论》、《中论明句释》、《入中论释》、《四百论广释》等。如果你比较这些作品,就可以清楚看到,龙树所主张的空见应以缘起来了解。当你在读这些作品时,就会开始激赏龙树。
以上简述显教的修行道。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