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菩萨乘之大乘菩提心!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31日
菩萨乘之大乘菩提心!
净界法师
好,我们先看总标六度的所依,就是用什么心态来修习这个法,才有资格叫做度叫做波罗蜜呢?
菩萨道之所以能够超越人天乘,因为它从一种有漏的有所得心,贪求果报、贪求功德的心,提升到一种大乘的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呢,它必须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一切智智相应作意;第二个,以大悲为上首;第三个,以无所得为方便。
我们先看第一个,一切智智。一切智智,简单的说,就是大乘的空性的智慧,大乘的空正见。我们以大乘的空正见来相应,来做一个作意,这个作意就是观照,一个菩萨要经常的能够正念真如,安住空性。
我们的心过去都是向外攀缘,所以我们抓了很多的相状,这个相状就刺激我们的内心,产生很多的感受跟妄想跟执着。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离相,要离一切相,但是大乘佛法的矛盾在于,你又要离相,但是你又要面对相状,因为你没有众生,你就没办法行菩萨道,你布施、持戒、忍辱,一定要面对众生。
所以大乘佛法它难就难在你又要面对相状,但是你又不能执取相状,而关键就在这个空观,空观的智慧。菩萨道,你一定要先找一个安住的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你要安住在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个心性的本体,这个是很重要。
我们看禅宗的传承,五祖传到六祖,是很关键的一个传承。因为禅宗以前的修学是很杂乱的,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是没什么太多章法,每一个宗派各自发挥,反正契机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药。
禅宗真正的定出它的一个核心的思想,是从六祖开始,为整个禅宗的修学定调。什么叫禅宗,他把它的基本思想安定下来。所以五祖传到六祖,是一个关键的一个传承。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五祖要传法给六祖的时候,他那个时候是要大家写个偈颂。诸位你们跟着五祖学这么多年,你们自己把自己的心得,写一个偈颂,我看看你们的见地怎么样。当时呢两个人呈上偈颂,一个是神秀大师,一个是慧能大师,神秀大师他的偈颂是这样: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个是神秀大师的偈颂,他的心得。
六祖大师他的偈颂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两个偈颂,它是不同的观照。我们先看看神秀大师,他的中心思想在于后面两句,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个人是很用功,他很重视调伏,心中有尘埃就把它消灭掉,心中有执着就把它消灭掉。但这个缺点在哪里呢,只有调伏没有安住,因为他没有看到生命的根本。如果你是活在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的修行就进步很慢很慢,你只是点状的修学。
所以六祖大师的高明,来自于他看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看到我们生命最早的根本,虽然我们经历过很多次很多次的生命经验,每一次的生命经验,都留下了很多很多不好的影像,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影像,没有真正的染污我们的内心。所以我们还是那个明了的那个清净心,那个本性没有失掉,而这个就是我们的安住处。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神秀大师的方法是错的,我们应该说,以六祖大师为根本,叫第一义谛,神秀大师,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顶多只能够称第二义谛。它是先从本来无一物以后,你才有资格讲到时时勤拂拭,一个人要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对治烦恼,这个是大乘佛法非常重要的概念,你这个概念没有建立起来,你菩萨道就走不下去了。
所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整个菩提心的根本。我相信诸位很多人都受了菩萨戒,菩萨戒很重要的就是你要得到菩萨的戒体,你必须要得到佛陀的一个因种,你如果没有得到戒体,你所修的一切就不能叫菩萨行,不是菩萨行,那叫人天善法,而你要得到菩萨戒体,很重要一个概念,在菩萨戒里面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如果你不能够在凡夫跟佛陀中间,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你就很难得菩萨戒体了,虽然我是业障深重,虽然佛陀是万德庄严,诸位你们认为凡夫跟佛,有没有交集,其实是有交集的。从因缘的角度,佛陀果然是万德庄严,从因缘的角度,我们真的是业障深重,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因缘的假相拨开,把佛陀的因缘假相也拨开,其实我们的体性是相同的,那个明了的心性是没有差别的。我们必须要找到我们凡夫跟佛陀的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是一切成佛的因种,你才可能得到菩萨戒体的,你才是从这个地方开始出发。
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根本,安住空性,离一切相,这个工作做完以后呢,我们就可以做第二个工作,以大悲为上首。菩萨安住空性以后接下来,因为他那个空,他是融通一切万法的,具足一切万法的。所以他发起大悲心,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安住空性是没有相状的。
但是大悲心开始产生了两个相状,所以菩萨的心中,只有两个相状而已,一个是佛道的相状,他缘佛的功德相,激发自己上求佛道,他缘众生的苦恼相状,激发自己尽量的去帮助众生,下化众生。所以他在清净心当中呢,建立了两个相状来激发自己,上求下化,这是他第二个要做的工作。
第三个以无所得为方便,前面的安住,这个地方讲调伏,我们虽然安住空性,但是我们有习气,理可顿悟,事要渐修。所以这个时候菩萨呢,不断的思惟苦谛,不断的思惟无常、无我,来调伏自己的爱取,不断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所以在这个六度当中呢,也就是说你开始行菩萨道的时候,你心中要先建立三种力量,安住力,安住空性;第二个,调伏力,你要有办法去调伏爱取,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第三个就是引导力,引导到佛道,引导到净土。这个时候你就有资格来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的法门。
我们前面在修习人天善法的时候,是不要求你什么心理素质的,你只要有欢喜心,有信仰就可以修行。菩萨道除了信仰以外,它多了一个智慧跟慈悲,这两个。智慧是安住跟调伏,慈悲就是引导。好,这个是我们在修菩萨道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依止,就是我们的菩提心、空正见两个。
佛法修学概要——216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净界法师:佛教的修学的三个主要的次第!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