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阿富汗毀佛事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吳文成、李懷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古佛的現代新思惟

經過數星期無情炮火的破壞,在權利競爭下被犧牲的文化資產─阿富汗境內的大佛像與佛教藝術,就在現代人的起心動念之間,化作一堆堆的石礫與塵土,從這個它矗立千年之久的世界中永遠的消失,只留下曾經的繁華歲月、一張張的光影痕跡與人們記憶深處那莊嚴肅穆的身影。從此,大佛改變了它的具體形象,成為世人心中一個完美的追尋,同時也帶給現代人一個最好的教育機會,有助於喚醒人們對於文化的重視,在佛像毀壞之間,將世間的憎恨與苦難一併帶離我們的身邊。

‧大佛的歷史淵源

梵衍那是興都庫什山中之古王國,現今稱巴米安(Bamian),它位於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以西一百二十五公里之處,是歐亞古絲路上重要都市。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曾派遣佛教高僧前來此處佈教弘法,至貴霜王朝時期,佛教興盛,伽藍林立,並雕造甚多大佛像、洞窟。梵衍那大石窟,位在興都庫什山中的盆地上,一個很大的山崖邊,以東大像和西大像為主的石窟群,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群。整個石窟群的地理位置,在中國往印度、中亞及西亞,這條古「絲路」的中間要道上,同時也是印度的佛教藝術,東傳到中國新疆、敦煌、雲岡等地的中點站,因此它在古代佛教藝術、文化交流傳播上,是個很重要的文明城市。石窟群的全長約一千三百多公尺,有七百多座石窟,可惜的是石窟多半遭到無情的破壞,到今天殘存下來的有佛龕、壁畫、佛像等遺跡,但它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並沒有因為破壞而有所減損,仍然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被聯合國文教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附近並有卡克拉克和弗拉提石窟群,同為曾在當地盛為興極的佛教歷史,留下見證。公元六二九年唐代的玄奘大師曾來到此地,他在《大唐西域記》裡詳細描述著:「梵衍那國,東西二十餘里,南北三百餘里,在雪山之中也。...國大都城據崖跨穀,長六七里,北背高岩。...氣序寒烈,風俗剛獷。...淳信之心,特甚鄰國,上自三寶,下至百神,莫不輸誠竭心宗敬。..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宗學小乘說出世部。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有瑜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城東二三裏伽藍中有佛入涅槃臥像,長千餘尺。其王每此設無遮大會,上自妻子,下至國珍,府庫既傾,復以身施。群官僚佐,就僧酬贖。若此者以為所務矣。」從大師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梵衍那在當時也是一個佛教興盛的地區,又因它正位居東西方與佛教東傳入中國的交通交會要衝上,所激發出的文明火花以及佛教的輝煌景致,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資產與文明紀錄。

‧大佛石刻的莊嚴法像

梵衍那石窟群中的東大佛,即是瑜石釋迦立像高卅八公尺,西大佛即是高五十三公尺的佛像,在建成當時金色晃曜、寶飾煥爛,它們雄偉巨大的豎立在梵衍那七百多個佛龕、洞窟中。兩尊大佛相距四百公尺,這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並立大佛像。(世界上最高的佛坐像,是中國樂山大佛,高六十多公尺,不過目前也遭與到自然風化的威脅,而面臨著保存的危機。)這兩尊大佛像,約雕造於五世紀,當時梵衍那佛教興盛,玄奘大師所看到的兩尊莊嚴輝煌的大佛像,可能是在九世紀時回教徒進入以後此地後,改變了當地人的信仰,終使長達五、六百年的佛教盛況消失,並大肆破壞佛教寺院、佛像等,使大佛像臉部、手腳都損毀,身體傷痕累累,使人歎息感傷。這兩尊大佛像縱使飽受催殘,但仍可欣賞其雄偉、崇高、優美的藝術氣勢。頭部有方正厚實感覺,兩耳碩大豐厚,雙肩寬大平穩,身穿通肩袈裟,衣紋流暢規律,挺拔端立在崖面上,靜靜的迎接每位虔誠的佛教徒。

‧現代的無情毀滅

縱使大佛像經歷過歷史變遷所產生的無情破壞,但它依然不動如山的站立在世人面前,依然接引著虔誠的有緣人。然而在人們對於它精神層次的不瞭解與斷章取義的誤解下,使它終究逃不過此次的法難。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的陳亦愷教授說,在歷史上對於文化進行任何的破壞時,總是會有不同的、充分的理由來支援破壞的行動,但是不論毀壞的多徹底,當事情過去後人們又會花費一番力氣來復原,就像在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毀滅了許多的古蹟、古廟與大佛像,在熱情褪去後,歷史總會帶領我們去檢討與反思。因此在面對這次毀佛事件時,在最終歷史總會還原事實的真相,就在毀佛進行的同時,全世界各地為了保護文化資產,不分種族、宗教一同的群起呼籲與譴責阿富汗政權的野蠻行為,雖然最終大佛像仍歸於塵土,但是我們從這次事件中得到的認知,應是如教育人們如何的欣賞瞭解佛像的意義與佛教的深層意涵,也唯有讓世人明白後,因誤解所產生的衝突才可避免,破壞也才能停止,如此才能還給後代子孫一個欣賞人類千萬年智慧資產的機會。

佛像的藝術與精神內涵

佛像經歷各時代的發展,融合不同時期的社會背景、歷史環境與工藝藝術,呈現出多元的莊嚴造型,從古印度犍陀羅時期的寫實到梵衍那的石雕風格,自絲路再由中亞進入中國,諸多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宗教文化資產,在一個個人文薈萃的地區,開鑿出曠古鑠金、令人歎為觀止的藝術與佛教的輝煌歲月,也帶領著後世的人們進入一個前所未見的精神與生命的新領域之中。

‧佛像的精神意義

一個文化的產生,是經歷數十年、數百年甚至是數千年的緩慢發展,期間或許因為無法趕上時代進步的速度,而逐漸走向凋零消逝的命運;或許會被外力所同化、取代;也會融入不同時期的各種不同文化元素。就像古今佛教文化的誕生,都是在佛教傳佈的過程中,帶來新的佛教思想並融合了當地的文化後,互相的吸收融合而產生出多面向、混合型的新佛教文化型態,同時具備有原來的面貌,又同時揉合出截然不同的有機生命,也在佛教傳播路徑上留下諸多燦爛的文化資產。

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是流動的、更是涵藏了人們最高的精神意識,彼此交互下碰撞出炫目的火光。佛像也具有如同文化一般的性格,依照諸佛菩薩的完滿形象所塑造的佛像與雕刻作品,除了是代表著佛菩薩在世間撫慰眾生的精神意義之外,更是指引著人們向佛陀境界前行的指標。國立藝術學院的陳亦愷教授與鹿野苑藝術工作室的吳文成先生,在談到佛像的精神意義時均認為,「佛像其實並不只是泥塑、石雕而成的神祗而已,祂更有著深層的精神與藝術意涵於其中,這些是從佛教傳入中國時就已經存在的。」

當我們凝視著佛像的雙目,可以看到祂正半張著雙眼低頭俯視著世間的眾生,這就已經超越了造像本身的型態,因為我們已經跳脫了佛像的形體,進入了祂的精神內涵當中。吳文成表示,雖然大家在佛前上香祈求時,看到的都是同一尊佛像,但是每個人的感受都會有所不同,當然這也與人的心理狀態有關,但是當人從心裡生出對佛像的景仰與孺慕時,其實就已經與佛菩薩產生了共鳴,在這時佛像已經不局限在佛像本身,而是與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見,外在的型態已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對於佛像的感動以及生命的連接。

‧藝術史觀的佛像藝術

或許有人會說,佛教中的思想不是強調一切萬物皆空嗎?佛陀也一直對信徒講說不要著相,那為什麽要執著於佛像的相好莊嚴呢?關於這點陳亦愷與吳文成異口同聲的表示,其實這是人們對於佛教的精神沒有全盤的瞭解所作出的判斷,就像這次阿富汗毀佛事件也是如此,因為對佛教的誤解與對佛像藝術精神不瞭解的情況下,就片面的作出摧毀人類世界資產的決定,到頭來損失的還是人類。陳亦愷也說,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佛教藝術會有遭到破壞或誤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人們對於佛教精神的不瞭解,這種情況就好比一塊玉,在沒有被人發現並加以琢磨之前,它的外表是被一層璞包裹住的,就像是在路邊的一塊普通石頭,很容易就被認為是沒有用的東西,就算被丟棄也無所謂,但是當它變成一塊玉之後,大家都瞭解它的價值與意義,那麽就不會再發生破壞的情形了。這個比喻正告訴我們,其實不管是面對宗教的問題或是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當彼此之間沒有真正的深入瞭解對方在意識型態深層的精神內涵,那麽在看待彼此時都會將對方視為路邊的石頭一般,不會加以珍惜,自然的破壞也就有了一個最合理的籍口。

‧從文化教育著手出發

「其實,最重要的部分還是在教育上。」陳亦愷語重心長的說到,對從事藝術教育與研究工作的人來說,看到大佛雕像遭到破壞,心中總是有著不舍與難過。他與吳文成舉了一個例子說到,佛有三十二相,所以佛像所代表的是一個圓滿的造型,就像佛像頭頂的肉髻相代表的是佛的智慧圓滿,在塑造時便會將這三十二相具體化,這三十二相表現在佛像雕塑上的,是與一般人的長相是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佛像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以最圓滿的法象示現眾生,讓眾生看到佛像能心生歡喜,進一步的前來親近佛、進入佛陀的精神世界裡。所以佛像除雕塑的藝術價值之外,還有一個作為接引信眾更深入瞭解佛的精神的重要目標,當這個目標達成後,剩下的就是與佛的直接溝通,而不是一昧的執著在佛像本身,這些是要透過教導才能讓信眾真正明白它的意涵的。因此,不論是從事教育或是文化工作的人,甚至連宗教團體本身都要兼負起這份責任,透過文化資產的教育讓人們明瞭佛像的價值、意義,因為每一尊佛像的塑造都有著祂的由來與故事,只要當我們明白了這一層的道理,就能夠深入佛像、感受祂所要傳達的意境與感動,佛像也就自然地成為我們手中最珍貴的玉石,永遠流傳。

「當我們沒有文化資產的教育,類似毀佛這樣的歷史悲劇將會一再的重演,唯有經過完整的文化教育,讓人們瞭解佛教的文化與常識,才能清楚的知道分際在哪,不管信仰意識如何對立、政治型態如何不同,文化浩劫將會永遠的走入歷史記憶中,文化瑰寶也才能一代代的傳承下去。」從陳亦愷認真的表情裡,我們看見了藝術工作者的堅持,與遠山大佛正凝目微笑的莊嚴身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雍正皇帝與佛教
下一篇:四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