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医方明>>正文内容

唯识法门与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序言

  唯识学可说是一门佛教心理学,多年来我参研佛法,在实际修持和观察研究中,发现唯识学不但是学佛的重要法门,同时也是现代人提升生活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精神生活的有效指引,所以我把唯识法门称为唯识派心理学。把它的涵义解释出来,与现代心理学衔接,让更多人能使用它,以增进生活的幸福,并对生命的意义有所了解。

  现代人生活在自由开放的社会里,竞争、忙碌、不断追求经济成长,所承受的生活压力极大。又多元价值的观念,带来许多选择的自由,而价值上的冲突,却成为心理生活的压力。自由的社会给予个人的尊严和肯定,但人们必须走出心理上的依赖,去做自由的思考和判断,否则就会迷失自己的方向,而放弃依赖就是一种压力。社会的变迁快速,科学工业一日千里,民生富裕,经济生活方式不断进步改变,人必须不断跟着成长,否则就会遭到淘汰的命运。于是,生活压力提高,情绪失调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一九九六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未来人类十大疾病提出推估报告,警告世人在二○二○年时,人类十大疾病的排行,第一名是心脏病,第二名是忧郁症。目前忧郁症还未进入威胁人类十大疾病的排行,为什么会在二十年后有可能成为第二号人类健康的杀手呢?依我从事心理咨商的经验,认为可能性很高。因为未来的社会变迁会更快,人的心灵生活所受到的压力和挑战也就升高。

  人类不断追求成长、自由与开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眼前就是一个高度资讯化的社会,人生活在一个庞大资讯的体系下,从生产到消费,你必须掌握资讯,用以了解和研判;从思考到决策,你必须依据资讯,处理更多资讯。你想想,光是股票、汇兑、金融,就可以使一个人眼花撩乱;可是你却生活在其中。你别以为自己可以自外于繁复的现代社会生活,一次金融风暴就可以使人倾家荡产,至于一般的金融动态,若毫无所悉,也会平白损失。每天跟着这些变化走,利害得失,忙碌竞争,可以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所作推估的可能性极高。事实上,以我从事心理咨商经验看,忧郁特质的人数,正快速的增加之中。因此,我们要去面对现代生活中的心灵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的课题。

  此外,自由开放的社会,由于功利思想作祟,道德观念日益薄弱。人们为了利益而忽略公义,为了经济生活而不顾精神生活。这造成了犯罪、暴力和社会乱象。自由开放的社会诚然可贵,但自律的习惯和守法的态度未建立之前,自由可能被误用,而社会的安定和生活的品质,因此而受破坏。

  我认为唯识学能给我们更多自我了解和期许,让人接触到识的存在;人的所思所行,不只影响现在,同时也影响未来,乃至涉及精神生活的终极目标。这提醒一个人必须自爱,因为自己所作所为正是他回答生命的答案,无从隐藏,也无从造假。你建构的是极乐净土,你就存在于净土;建构的是恶行恶意,那么就存在于痛苦的地狱。

  这篇文章所讨论的是唯识法门对现代人心灵生活和适应能力的启示。本文所讨论的唯识法门,系依据《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唯识二十颂》、《大乘百法明门论》、《解深密经》、《楞伽经》等著作,寻找其中主要的理论架构,透过现代心理学和语言,加以阐释,显示其实用性,供现代人提升心灵生活和增进心理健康之用。

  二、唯识法门的宗旨 

  唯识学有两个重要宗旨,其一是阐明“万法唯识”。人的心灵活动及行为反应,乃至性格特质、情绪状况等等,都是识所变现的。因此,要注意识的变化,才能维持良好的精神生活;更要看清楚人生就是识的活动和表现,它不是根本究竟的存在体,所以叫“无自性”。我们要参透到识的背后永恒存在的圆成实性(自性),而识的变化有如过客。当一个人对此有所省悟时,就能减少我执,减少顾影自怜、骄傲自大、自卑羞怯、自叹不如等痛苦。人类痛苦的来源是自我中心和执著所形成的。我怕、我要、我贪、我嗔所造成的痴与执是痛苦的根源。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松开我执的绳结,生活的压力和情绪上的困扰就会带来诸多无奈的痛苦。

  从唯识学上来看,人的名字、对自己的看法,乃至自己的价值观念,都是周遭的人在平常生活中赋予你的,那是因缘所生法。某甲在成长过程中,会把别人对待他的看法和态度,归纳起来,以为那就是自己。因此,孩子从小就常被指责、羞辱、批评、中伤,他就会形成一个“不好的我”。

  反之,若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得到较多的成功经验、信任、赞赏和肯定,就发出一个“好的我”。具有“好的我”的人,表现出信心、主动和乐观;具有“不好的我”的人,就显得自卑、退却或自暴自弃。《唯识三十颂》一开始便说: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此能变为三。

  自我观念是因缘和合构成的,所表现出来的,都是识的变化,它的变化包括潜意识(阿赖耶识)、自我意识(末那识)和意识活动(意识)。

  依唯识的观点,人生有如披上戏袍的演员,各有各的角色,都是识所变现的。当然,人生就要演一出好戏,不过戏演完了,你会脱下戏袍回家。你能看出如戏的唯识观,执著就会减少,心灵的自由就显现出来。陷入倾轧挣扎的可能性降低,计较、贪婪、敌意之情就减少,心情就不会陷入水深火热中。

  其次,唯识学的第二个宗旨是“转识成智”。它是一个精神生活成长,乃至证得圆成实性的行门。转识成智的功夫,可以提升生活适应的能力,是心理健康和幸福人生的实践方法。唯识家把它分成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同时也是五个实践方法:

  资粮位 侧重修福,建构幸福人生的资粮,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范,建构良好的精神生活的基础。

  加行位 侧重修慧,看清人生的本质,使心智保持成长。

  通达位 泯除自我中心的执著,消除能取和所取所构成的防卫性。

  修习位 从我执中解脱出来,把不安、防卫、焦虑的烦恼障种子转为清净,把所知障的种子净化成智慧,从而发展出悲智双运的力量,实践觉有情的菩萨道。这是一种无私的爱。

  究竟位 是证得唯识性,安定喜乐,实现了常善而不生灭的唯识实性。

  这五个步骤,可以解释成完美人格的实践历程;从学习、成长、解脱自我中心,实践悲智双运的菩萨道,到完成唯识性的证验。唯识学最重要的关键,也是最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就是:精神生活的不断成长。从自我功能的学习与成长,到自我的延伸,而向外去爱人、服务人群,最后把自恋式的自我伏灭,而开展出无我的实性真我。

  三、唯识的人格理论与精神生活的表现

  就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唯识学,可以看出它的人格理论结构,并能有效解释精神生活的现象。由于唯识学把人的精神现象完全建构在意识的活动上,所以对于人格的理论,较容易系统化的说明,并与现代心理学产生衔接的解释。以唯识的理论来看,人格可以分成现实的我、理想的我和圆成实的我。这三个我的互动,形成人的精神生活现象,因此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我功能的表现,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一〉现实我——依他起性所产生的我相

  从唯识学的观点来看,自我观念是个人生活经验的产物,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适应环境的观感,以及生活上满足需要的方法和欲求,综合成为一个我相。在这个我相里头包括了自己的种种心理需要、行为模式、情感的反应、能力和想像力。这与心理分析学家何妮(Karen Horney,一八八五-一九五二)所谓的实际我非常接近。实际的我是自己与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它本来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我们对自己所执著的自我形象,都是因缘所生的意识活动,而不是实在的东西。然而,这个被一般人认为是实实在在的我,在佛经里却被视为假或影子,认为它不是本来就有的自性。《楞伽经》里头也谈到“无性”的问题,说人类本身没有什么可以具体掌握的自性,如果有的话,也只不过是生活经验的因缘互动所产生的自我印象,而那些印象毕竟是外来的,不是本来就有的。如果拿因缘所生的我相当做自己,简直就像把梦境当真一样的犯了错误。

  然而实际的我是人类生存现象的自然表现,我们离不开这个因缘所生的我相,也不可能逃避这个我相,因为它是生活的轨迹与倒影,它伴随着生活自然出现。这一来《金刚经》上所谓的“无我相”,指的不应该是没有我相的存在,而是指一个人不要被我相所束缚,要从我相之中醒觉过来,否则就会堕入一个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里头,而生活在一个狭隘的心理生活空间,失去活活泼泼的生活力。

  人类从生活中所形成的自我印象,还包涵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它累积成许多的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经验的直接产物,它是经过智慧觉照之后所产生的现象。这些知识并不是恒常的,知识往往只是暂时的答案。因此,人如果没有透过醒觉的功夫,会把知识当真理,把社会规范当铁则,那么这个我相所储存的知识在事过境迁之后,会成为误导我们的邪知邪见。

  在唯识学的经典中,把“我”的性质分为三,即: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和圆成实性(见《楞伽经》、《解深密经》、《唯识三十颂》)。依他起性正是上面所述现实我的部分,是触目遇缘的生活经验所编织的知识、自我观念和情感状态。虽然它是环境的产物,但就现实生活层面而言,是不能予以否定的。而对待这个现实的我相,只要能不执著于它,能空掉对它的偏执,就可能把生活经验的素材,化为提升精神生活的资粮,成就德满圆觉的最高生命意义。依他起性所形成的自我及所带来的一连串活动就是天台宗所说的“俗谛”,俗谛就是日常生活。如果日常生活的活动能不执迷于追求自尊和地位等我相,就是禅家的平常心。

  佛陀以空来教诫人,就是要我们放下那个非属自性的我相,所以在《楞伽经》中才会特别提出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意思是说,你所能感受的我相不是本有的,而是外来的,所以叫做相无性。你心中所想像的欲望和理想,也是由自己意识活动所产生,不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叫做“生无性”。至于“你想要追求”的第一胜义和究竟觉,也是你自己识的活动所现,它不是本来具有的,所以胜义也无性。

  佛陀提出三自性和三无性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一切的思想行为以及自我的观念,都是依经验因缘而形成,而不是真的有一个可以确切掌握的自性,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生活经验所归摄的意识活动。从佛经的理路来判断,佛陀为了避免学生们把我相视为实在,而固执于我思和我见,反而失掉了觉察的能力,所以要弟子们“受诸受而无所受,因无所受而受诸受,所以不为五受所扰”。这么一来才可能发挥智慧,光明遍照,故《中观论》中说:

  汝若破众因缘法第一空义,则破一切世俗法。

  领会到这个道理的人,纵使他人对他非难,亦能真正做到“有过则改,无则勉之”,而不动于嗔怒,不发于愁思,不形于焦虑与忧郁。平常为人,也就不会骄矜自大,不以高下分别来看世俗的事情。那时心平气和,什么事情也就看得更透彻了。

  〈二〉理想我——遍计所执性所产生的我相

  我们在建立了现实我之后,就开始要跟别人比较,对自己作评估,希望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比别人富裕,比别人能干。但是跟别人比较是永远比不完的,总是有比自己强的人,于是在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开始有了矛盾,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于焉发生,这是苦恼和心病的来源。人为了弥补这种比较上的差距,为了避免自己内心的冲突继续下去,而设法寻求一些补偿性的出路,乍看像是自我形象的维护,事实上则使现实我脱离现实,而更加执著,于是成为心理病症或病态人格的原因。

  僧璨大师在〈信心铭〉中说:“违顺相争,是为心病。”这时,虑多志散,愁长心乱。〈息心铭〉要人息下的心,就是这个贪婪与虚荣。如果汲汲营钻于虚荣,那就要心乱苦恼,不能过正常快乐的日子,故云:

  心乱生恼,志乱妨道,
  勿谓何伤,其苦悠长,
  勿言何畏,其祸鼎沸。

  当一个人拿自己来跟别人比较时,无疑产生了许多不满和自卑,于是设法要为自己塑造一个理想的我相。这个理想的我相,诚如心理学家何妮说:“他经常自己说,我其实不是你所想像的那种可怜虫,我表现给你看看,我就是这么高贵,这么慷慨,独立自主与纯洁无比。”于是他开始走向傲慢,追求荣耀,而追求荣耀与自卑之间却充满着矛盾。矛盾所造成的焦虑,可以折腾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罹患精神上的疾病。

  我们知道理想我是从遍计所执性的作用形成的。理想我本身也是自己思维所产生的。理想我源于分别识的比较和判断,就生活经验而言,它是价值判断的主题,也是我们的毅力和意志力所寄,但是当比较给自己带来一个虚幻的理想时,它就要脱离现实而产生心病了,这个病本正是建立在对虚幻的攀缘上。《维摩诘所说经》上说:

  何谓病本?
  谓有攀缘,
  从有攀则为病本。

  人总是在生活中刻意要求与别人比较,才有了争夺倾轧。想要得到好的美色和名器,想要满足各种欲望,或者想要追求清誉而与世无争时,都会产生攀缘,而攀缘将导致烦恼与痛苦。从心理学来看,人总是有了挫败和自卑之后,才需要一个脱离现实的理想我来麻醉自己。这时他的真我就相对不能发挥功能,自我强度也跟着衰弱下来,而正常应付生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降低,生活所产生的焦虑也随之提高。

  根据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柯永河的研究,个人的焦虑与自我强度息息相关。自我强度如果大于生活压力,就不容易产生焦虑;如果生活压力大于自我强度,则焦虑的程度随着生活压力而增强。

  生活的压力显然与一个人的抱负水准有关,而抱负水准正是理想我所投影出来的自我期许。因此,理想我如果超过自己能力所能及的愈多,其生活压力自然愈大,苦恼愈多。

  四、真我——入圆成实性的真我

  我们的内心也有一种光明性,它是个人内在的潜力,是一种无相、无生、无所谓胜义第一义谛的自性,也是智慧的本体,它就是真我。由于它是无相的,所以它能在任何形式思维中运作,能在不同的法界或范畴中存在,能表现出个人的创造性、恬淡、喜悦、自发自动的心力,同时也能表现出最纯真的性情。它不受既有经验的影响,而能发出真知卓见;不受分别好恶的偏见所隐瞒,而能表现出平直自由的判断。这个自性是佛经中所谓“不可思议”的部分。什么叫不可思议呢?因为菩提自性是无从诠释的,它一经诠释即刻变成形而下的限定性;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本体,它如如实实地存在着。

  自性是没有性相的,是不能用增减的形式或量化来界定的,更无所谓最高等胜义。套用哲学家杜威(John Deway)的话说,那就是智慧,就是人类所能不断提升和成长的“可能性”,是人类创造力和知识不断改造的力量。这种力量或可能性本身,我们虽无从描摹,但一表现在生活上,则能成就圆满的功德与福德。无论是立功、立德或立言,都是透过般若而创造实现的。

  我们在唯识学上说要“转识成智”,把意识和经验化为生活的智慧,成为解决生活问题和证悟生命究竟的资粮,就要靠真我的功能。我们透过真我的智慧,把从眼、耳、鼻、舌、身所摄受的各种原料(因缘)化为“成所作智”,成为立功、立德、立言的菩萨行。把意根的活动转变为“妙观察智”,成为独立思考的基础。然后把分别识这种构成理想我的意识和分辨,转变为“平等性智”,在众生平等自性清净下,得到性灵上的自由。最后全部成就了大圆镜智;亦即是成就一切功德而又不执取一分一毫;对一切众生的布施和救度,都无所求;建立一切功业而无丝毫我执。这就是“无所住而行于布施”,是《华严经》教所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就是真我,也是清净法身。

  我们的生活是建立在心与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上,心是指内在动机、思想、知识、情感和潜意识的整体,我们可以称它是人格。另一方面,境是指环境和别人对自己的观感及交往之种种。这种心与境的互动就构成了所谓的因缘。因缘就是构成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基本因素,所以因缘所生的种种事相和心理活动,都是有为法,都不属于自性(本有的天性),所以都是假相,而非实相。唯有透过自性的空性,去摄受由缘所生的生活经验(俗谛),才可能周遍涵容成就一切种智(中谛)。中谛就是真我的根本,是常、乐、我、净的源头,是创造性生活的根源。

  五、唯识法门在心理健康上的应用

  唯识学中谈到许多生活调适的法门,它们是心理调适的指引和情绪管理的方法,是精神生活成长的资粮,也是修行觉悟的重点。现代人过着纷扰紧张的生活,抱着功利多欲的价值观念,免不了有情绪失调的痛苦。这些痛苦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现代人必须善于运用唯识的技巧,作心理调适。兹选择唯识法门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方法,阐释如下:

  〈一〉遍行技术的运用

  唯识学告诉我们,意识的作用是整体性的。你所接触的事物,受到的刺激,遭遇的事件,都会引起你的注意,产生你的想法。引起你的行动,伴随而来的是你的感受和情绪,以及存续在心中余波荡漾的思念。这样的心理现象称为遍行。它的主要理论是触、作意(注意和行动)、受、想和思这五个心理层面是同时出现的,是互相影响和干扰的。因此,只要有一个因素变动,其他的因素也跟着起变化。

  痛苦的感受,是由于识的变化所产生的: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感受,也决定了你的行动和自己的心情。因此,要改变心情,就必须设法在其他的四个因素中作调整;要改自己的习惯,也必须从五个因素中作调整。

  就拿乐观与悲观两种人来说。乐观的人积极进取,对于生活中的挑战,比较有毅力去面对它,有较好的信心和把握。他们比较健康,工作效率好,成就也比较好。至于悲观的人,想到的都是困难和畏惧,倾向于逃避退缩,心情沉重。他们缺乏进取,所以情绪也比较忧郁,工作的效率也受到影响。

  乐观的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想法是“啊!这个挑战背后,必然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虽然现在我还不知道怎么办,但我可以研究和学习,寻找解决之道”。这样的想法,令他作了积极的行动,去学习和研究,去找人协助,于是心中的感受是充实的,是抱着希望的,他们的情绪当然比较好,心中所思念的也是一个好的梦想。

  悲观者的想法是“糟了!真倒霉,又碰上难题了”。于是采取了逃避或隐瞒的行动,把事情拖过去就算了。由于退却的想法,造成了拖的行动,产生消极的情绪,心中存续的念头是不安、无奈和痛苦。

  于是,要想改变坏心情,就要改变自己的想法,采取新的行动。另一方面,你想要有新的作为,就必须有新的心情和看法或想法。在心理治疗上,遍行的意识改变技巧,已被推广运用。可以用它来改变人的行为、想法和情绪,使痛苦的人得到治疗,使生活适应不良的人得到改善。遍行技术若结合西方的现实疗法,可以有效地用来改变不适应行为。当然,遍行技术也可用来作为个人心性修养的工具,用来培养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乐观旷达和心情的调适。当一个人遇到困难,要扪心自问:

  “我遭遇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

  “我目前这样做对我有益吗?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如果我想改变,要从哪里着手?计画如何?”

  人若能透过遍行技术,作成计画,落实去执行,可以使自己过得积极成功。

  想法和作法决定情绪,情绪也干扰了想法和做法。乐观与悲观的分野,愤怒和沉着的差异,贪婪与恬淡的不同,自私与公义的分际,傲慢与谦和的表现,焦虑与自在的区隔,都可从五遍行的观念和技巧中得到解释。

  悲观的想法和情绪,不但影响人的健康,也影响人生的成败,所以特别再举例说明:人生很像一条船舰,在大海中航行。由于竞争过程种种意外,我们免不了碰撞,以致船壳破洞进水。如果船里头有隔舱,只要把舱门关起来,受创只是一个舱进水。如果没有隔舱,那就会不断进水,导致沉没。

  乐观的人,看到挫折和失败,会对它作区隔,知道自己的损失和痛苦在那里,也知道他还有许多可以运用的资材和机会。能在这上头作意、想法和行动的人,就产生好心情,积极振作起来。反之,把一件挫败,看成整体人生的挫败,那就像船舰没有隔舱一样,泛滥起来造成大灾难,那就是消极悲观。在心理咨商的实务中,可以看出善用遍行技巧的人是健康的,不懂得运用它的人,往往成为人生的挫败者。当然,在学佛的历程上,要成就觉者的圆成性格,也要从遍行技术的运用中去努力,前面所谓唯识的五位,其实就是要与这个技巧相衔接运用,才会具体落实。

  透过这个唯识法门,可以做许多修心养性的功夫,谨举数例作为运用之参考:

  1.心情郁卒或忧郁,通常由于endorphine分泌不足。这可以透过运动而恢复这种化学平衡。若采取行动“每天运动一小时”,经过数周之后,心情便会改善,生活态度也比较积极振作。这在心理学上已实验证实。因此,人只要肯采取正确的“行动”,每天去运动,便能产生新的想法、感受和情绪;同时在感官和记忆方面也会有明显的进步。

  2.失恋的青少年,若把失恋想作“人生的破灭”,他就会陷入绝望的感受和情绪,从而痛苦不堪。引发厌世自杀的念头,最后执行了自杀的行动,了却他的一生。这是不当的想法,导致悲剧收场。反之,他的想法是:失恋只是现在,我可以再去创造新的爱情;自己的人生除了爱情之外,还有许多友情、父母的亲情、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除了感情之外,还有事业、学业值得开拓,有诸多兴趣值得培养,有各种发展可能性在眼前。若能区隔出“失恋”只是林林总总生活内容中的一项挫折,而且以后还可以去开拓新的爱情,那么这种想法,会带给一个人新的行动和情绪,而创造生活的新机。

  3.你可以透过悲观的想像,把自己的情绪弄得很糟,不久你的想法和行动,却跟着起消极的变化,连对于周遭的事物都会觉得不带劲或看不惯。团体也是一样,当群众被扇动,起了情绪骚动时,处理他们的事件就要当心,因为他们会做出非理性的思考和行动。

  〈二〉别境理论的应用

  唯识学中的别境理论,也是生活上的重要法门。

  “遍行”是触、作意、受、想、思的关联性,它是普遍的意识活动,到哪里都共同存在。而且紧紧连结在一起,互相影响,它是一种强烈的“能变”结构。

  至于“别境”则不然,这种心理现象是对个别不同事件发生作用。而作用的因素是:欲(希望与目标)、胜解(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念(记忆中储存的讯息)、定(专注不散的定性)和慧(归纳、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就是说,人要完成任何事,都会有动机、基本信念、做事情的方法和工具,而且要能专注地思考和行动才会成功。《唯识三十颂》云:

  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境的作用有其特定对象。修行是为了精神生活的成长和觉性的圆满,必须有具体的行动(别境理论)。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要去完成一件事,也是别境理论的运用。总之,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具备五个因素,那就是欲、胜解、念、定、慧。依《百法明门论》阐释如下:

  1.欲是正确的动机和发心 所谓“希望为性,勤依为业”,人有了希望和动机,就能勤劳努力。在心理学的研究上亦指出,高动机的密集练习,使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要选择一个正当的目标,好好的留住它,就能产生百折不挠的动力。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2.胜解是一种见地和看法 所谓“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它是人的定见,能指引行动的方向。观念和见解正确,要达到目标就容易,观念偏差,不但事与愿违,更会导致失败和困境。

  3.念是资讯和知识 所谓“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它是做事的能力和工具。有正确的资讯和知识,就能掌握问题的重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是一个资讯时代,无论什么行业,做什么事,谁掌握正确资讯,谁就是赢家。

  4.定是专注的思考和工作 所谓“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它使我们完成想要完成的事,并从中获得更多智慧,来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定代表着坚持或毅力,一个人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其计画,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成功人生所必须。

  5.创造出明辨的智慧 所谓“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对于所面对的情境和问题,能区别思考,确定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透过“别境”的五个因素,能把问题厘清,思考解决问题。人无论碰到任何事情,都必须以这五个因素为解决问题的要件。我们的心性修养、伦理行为,乃至平常的待人接物,亦以此五个要件为依据。

  就拿现代人实践孝道这个事例而言,孝的动机和发心是行孝的基本动力。如果它不涉及宗教或实践圆满人生的期待或信念,孝的价值就显现不出来,尤其是在工商社会,家庭功能逐渐式微,功利的价值高于伦理的价值,如果不在宗教和实践圆满人生的信念上加强,孝可能渐渐不被重视。事实上,许多老人独居失去照顾的情形,已逐渐成为新的社会问题。而唯识法门提示的是识的建构,孝成为修三福及完成往生极乐的资粮,这使一个人愿意并乐于负起孝的行动。

  孝的价值一旦建立起来,成为意识的一部分,孝行才可能持续不变,并心甘情愿地实践孝行。这时就会产生孝的信念和概念,那就是胜解。例如《孝经》纪孝行第十所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就是一种胜解,子女会用它做为行孝的基本依据。

  可是这样的观念是粗略的,如果没有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则行为可能产生错误。尤其是在资讯发达的时代,子女对于父母的健康、心理调适、心灵上的抚慰等等,都必须有所了解。进一步对于老人的照顾和安慰,临终的关怀等等,如果缺乏具体的知识和能力,孝行的品质就得不到保障了。因此唯识所谓的“念”,成为孝行中很重要的一环。

  第四是专注不散的照顾。孝道是一种大爱,是一种对父母的给予和关怀。子女必须经常探视父母,了解他们的需要,能持续用心在他们的身上,才可能为他们解忧,为他们作适当的照顾,为他们带来安乐。因此,唯识所谓专注不散的“定”,是实现孝行的另一不可缺的因素。

  最后孝顺必须建立在智慧上。子女必须对父母作适时的回应,适当的处置,以符合父母的需要。一成不变的作法,往往使孝行变调变质。由于社会的变迁,现代人应设法解决孝亲的问题。在忙碌的工商社会中,子女无法全时照顾年老父母,共同创造老人安养院是正确的方向。不过安养院不是老人弃置所,而是要真正的安养和照顾,子女除了付费之外,要尽安慰、探视和照顾的责任。

  孝道的问题,还有一个心理学上的问题,其与唯识有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是父母带大的,他们是个人潜意识世界中安全感的来源。在我的观察中,有些人忽略孝道而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安全感,产生焦虑性精神官能症,或精神生活的失调。我也相信孝道的忽视,是这个社会中混乱不安的根源之一。

  从别境理论来看爱与慈悲,看人际互动与服务,看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它提供了相当完整的思考系统。特别是在教育上、心理咨商和辅导上,运用别境理论,帮助一个人重构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协助其完成生活任务,具有相当的功效。

  〈三〉善心所是精神成长之路

  唯识学强调善行的培养是建构精神生活的资粮,这是实现菩萨行愿的基础。佛教学术上,把净土宗列为有宗,把它跟唯识放在一起,显然是有原因的。因为极乐世界是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变现的,从万法唯识来看,极乐是可以透过识的建构和感应,而往生极乐净土。因此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愿力往生;修三福净业就是建构净土唯识。因此,善心所所包含的德行,是精神成长之路,同时也是往生极乐净土的基本资粮。唯识学所说善心所共有十一,在《唯识三十颂》中说: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这十一个善心所,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并促进精神生活的成长,兹阐释如次:

  1.信,是指相信善行是精神生活的资粮,要对人生抱着基本信念,那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奉与实践。信心和信仰是一切功德的基础,能长养一切诸善法。

  2.精进,是人生的积极态度,毫不畏惧和犹疑,能不断学习与成长,克服困难,忍受痛苦,实现其人生。

  3.惭,是自我反省的能力,透过内省而止恶行善。内省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和反省能力;它能使人自爱、认份,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成长。

  4.愧,是透过他力或外界回馈的方式,检讨校正自己的行为而获得心智成长。

  5.无贪,是指能营生而不陷入贪婪(即《百论》所谓“于有有具,无着为性”)。贪婪是一种心理上的匮乏和饥饿感,会造成无尽的贪求、不知足和工作狂。无贪就能使一个人知足常乐,过积极的人生。

  6.无嗔,是在受苦挫折之中不起愤怒(即《百论》所谓:“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嗔能使人失去理性,破坏正确的思考和回应能力,故无嗔是发展善行的途径。

  7.无痴,是明理通达(即《百论》所谓“事理明解为性”)。明白事理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判断能力作基础。

  8.轻安,是身心轻松愉快,能保持好心境,就有好的心情和创意,是心理健康的根本(即《百论》所谓“离二粗重”,包括烦恼和所知二障)。

  9.不放逸,是不放纵自己,现代人纵情恣意的现象,导致社会混乱,个人的生活若缺乏自制即自我控制的能力,就会陷入精神生活的溃败。从心理咨商的观点来看,心理疾病通常是缺乏生活纪律,无法有效处理生活事件所引起。

  10.行舍,是平衡的意思;透过平衡才能正确回应生活的需要和挑战。舍能维持心理平衡,透过舍去旧的知识才能学习新知,以适应新需要;透过舍去执著,才会有清明的观察;透过舍去旧的习惯,才能建立新的、有效的生活习惯。

  11.不害,是爱与慈悲,是互助与服务;所谓“于诸有情不为损恼”,从利乐有情中实践自我的延伸,而打破我的执著。

  以上十一个善的意识,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本因素:在教育上如果能培养这十一个心理特质,其自我功能将得到开展,对于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自然提高。

  〈四〉烦脑的解脱

  唯识学所谓的烦恼,是指生活、思想和行动的迷思,从而造成痛苦、邪恶和不幸。烦恼的产生是由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所造成的。烦恼是一种心病,它会扩大负面影响力。因此,要从中解脱。事实上,人类的不幸、心理失常和灾难是烦恼法引起的。

  1.贪是烦恼之首,也造成无尽的罪恶和痛苦 贪是一种匮乏的心态,它使人如饥如渴地追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十法界(十个精神生活的等次)中,饿鬼道的众生,其长相是皮包骨,瘦得可怜;肚子却像鼓那么大,他囤积了许多东西在肚子里,却没有拿出来生活享用,所以精神生活显得营养不良,而变得骨瘦如柴。饿鬼的口里吐火,咽喉像针那么细,食物拿到手里即刻变成灰烬,因为他从未咀嚼。财富是拿来占有的,不是拿来丰富生活本身的,所以咽细如针。由于不断追寻和占有,焦虑不堪,火气很大,所以口中吐火。食物一到手,因为忙于追求,故“食而不知其味”,所以变成了灰烬。这个比喻很像功利的现代人,永不满足地追寻和占有,却忘了生活自身,而使自己身陷烦恼和焦虑之中。这种为追寻而忘了生活的现象就是颠倒,又称作倒悬。

  在《盂兰盆经》中说,目犍连尊者修行到有神通力时,发现自己的母亲堕落在饿鬼道之中。其形貌和遭遇如前述的惨烈痛苦,于是请教佛陀如何营救母亲。佛陀告诉他在七月十五日罗汉解夏自恣日时,请他们现身为母亲说法,教她放弃贪婪,学习恬淡,才得到解脱。人类的最大痛苦和罪恶,就是来自贪婪。

  2.嗔恚引起的烦恼 犯嗔恚的人面目可憎,失去理性和正念,造成许多恶业。十法界中的阿修罗,就是犯这种恶业的众生。他们情绪不稳,愤怒填膺,交相争斗。人类的战争、暴力和倾轧,都从嗔怒中来的。嗔怒使人失去理性,造成更多冲突。

  嗔怒的情绪不但影响健康,更会破坏人际关系,阻碍和谐与合作。家庭生活中,若经常起嗔恚,则温暖和快乐渐失。教育子女以嗔怒为手段,亲子变得疏离,子女心理会受到严重创伤。犯罪青少年大部分来自以嗔怒管教的家庭;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凌虐和凶暴亦有密切相关。

  3.愚痴所产生的烦恼 现代社会变迁快速,如果不随缘成长,不终身学习,就会变得无知而被淘汰。无论是经济生活、生理调适、资讯网路等方面,没有跟上时代进步,生活就会有大障碍。不久的将来,不会使用电脑的网路资讯,将会使自己成为半个文盲。

  唯识学对于愚痴的解释,特别强调自我的执著,一个不能延伸自我,建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人,会使自己受困在自我中心的痛苦之中。

  4.我慢引起的烦恼 这是自我中心、不能了解别人、欠缺与他人同理的困扰,在感情生活上会有严重的挫折和冲突,因为我慢的心理,造成与别人交往的困难。一则是自视甚高,一则是别人不愿意跟他接近,于是孤立、寂寞、失去温暖和亲密感,这会使人因疏离而产生心理症状。

  人需要互相支持,互相关怀。卡特和葛理克(Cater & Glick)追踪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发现寡居女性是已婚的三倍,寡居男性是已婚者的八倍,单身汉是已婚者的二十一倍。他指出孤独是健康的杀手。我慢很强的人,既孤独又缺乏温馨的友谊,所以身心健康都会受损。

  我慢也代表着性急,许多心理学上的研究指出,他们的烦躁和挑衅行为,会使他们有较高得心脏病的可能。

  5.疑所产生的烦恼 疑产生不安、紧张与焦虑,它是焦虑性精神官能症的主要原因。不安和惧怕是心理疾病的根源。它使一个人变得固步自封,不敢作新的尝试,同时抗拒学习新的事物。

  6.邪见引起的烦恼 被成见、偏见、迷信和错误的观念所困。人被错误的观念牵着走,往往是不自觉的;一般人迷信风水和求神问卜,往往使问题的重心被忽略,造成知性的萎缩。迷信的宗教,可以给人一时的慰藉,但会造成智慧的衰退。错误的人生观,看起来是个人思想的自由,但会引发自我伤害或消极、偏激等行为。

  烦恼是指生活的迷思和错误,是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紧跟着烦恼法之后,就会产生严重的情绪后果。依遍行的心理现象,触、作意、受、想、思是相互关联的。六种烦恼,都起因于错误或迷思,均会导致错误的想法、行动和负面的情绪。因此,现代人要切忌这六种精神生活上的陷阱。

  六、结论

  唯识法门可作为现代人保持心理健康借镜之处殊多。我们无需把唯识学看得太深奥,而没有把它拿来生活中运用。现代人若把它做更清楚的阐释,使它与现代人契机应缘,相信用起来会很方便。

  就唯识学的观点看,这门学问也是因缘所生法;文字的叙述囿于古代的文化、生活和经验。如今,我们的社会变化甚大,生活繁复,所需具备的能力更多,如果不能配合现代人的语言、文字和生活经验,将它阐释出来,唯识法门对生活的启发,将大受限制。

  大体上说来,唯识学所叙述的意识活动理论,与现代心理学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只是长期缺乏研究开展,资料不足,所以用起来不甚灵活。我认为唯识学包含的范围极广,从潜意识,到天赋,与宿业轮回;从我执的末那,谈到自我心理学;从意识活动现象到转识成智,完成精神生活的成长,在在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开发。

  这篇文章只是我在心理咨商实务和唯识学所作的初步尝试。我发现正常的人格必须建立基本生活纪律,它就是“资粮位”。

  一个适应力强的人必须具备创意和智慧,保持心理弹性能力,那就是“加行位”。

  当一个人能把自我中心泯除。放弃自恋式的意识思考,他的生活就变得旷达自在,那就是“通达位”。

  接着,把自我作了延伸,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培养爱人如己的态度,那就是实践菩萨行的“修习位”。

  人若能依此建构人生,而不被人生所缚,所有的识都会被转变成智慧和爱,那就是精神生活的圆满,那就是“究竟位”。

  至于在识的活动上,如何运用其遍行、别境,解脱烦恼、修习善法,使精神生活成长,则为现代人值得学习的宝贵行动方案。我把它用在心理咨商上,作为助人的工具,许多人因而得到新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