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畫研究的回顧
199頁
提 要:
明心瞑想是印度人對人生的思量。見性尊生是中國人對
生命的虔敬。禪宗主張明心見性,是中印文化孕育出來的奇
葩。事實上,禪宗是中國式的佛教宗派,其禪理直接了當,
道在平常。悟道者體會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體用一原,
顯微無間、過著自由自在的洒脫生活,日日是好日。但在那
萬里長空,如何假一朝風月,指出真如本性,而有形形色色
的教育方法,亦展示出千變萬化的方便法門。後世好事者,
就其顯示過的方法與法門加以研究,而有禪詩、禪畫、禪寺
庭園、禪的管理、茶藝等等論著問世,琳琅滿目,不勝枚舉
。
本文將就禪畫的研究作一回顧,分別介紹:
1.禪畫的緣起
2.禪畫的發展
3.禪畫研究的近況
4.結語
200頁
禪畫是修禪者,用筆墨表達禪理的繪畫。禪畫貴乎創造
,推陳出新,生生不息,不落第二義諦。後世的文人畫、水
墨畫、寫意畫、乃至抽象畫等雖受禪畫的影響,提升了意境
,但已非禪畫的本質。盼時下能引發潛德幽光,薪傳智慧的
火炬,重新創造出絢麗燦爛的現代禪畫,活活潑潑地透過繪
畫藝術,直指明心見性的禪理。
一、前言
涅槃何處有,雲在青山,月在天。萬里長空,一朝風月
。燈光一體。浪濤如如。禪家對宇宙與人生,描述得那麼自
在愉快洒脫自如,當有他思想磅礡的源頭。
禪宗是東方文化的奇葩,綜合了中國的儒家、道家,和
印度的佛家之精華。儒家以誠心達成聖人,道家以煉心達成
真人,佛家即以明心見性成佛。禪家天真活潑,既熬得著寂
寞又承得起熱鬧,創下了承先啟後的「語錄」,留下了不少
雅俗共賞的「公案」。再說,禪宗是中國式的佛教宗派,亦
代表了中國農業社會登峰造極的文化成就。
禪宗相傳在六世紀初,由南印度的菩提達摩(Bodhidharma)
(註1)傳到中國,即肇始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到八、九世紀
大盛。唐宋以來中國本身禪宗大師輩出,南北分宗,尤其是
慧能所傳的南宗殊勝,能積能消,最為上乘。南宗衍派繁盛
,有五家二派之多。各家各派傳道弘法,方法善巧,各顯神
通,代代相傳,息息相因,雖是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但後世的禪宗文字書籍之多,傳法派系之眾,且歎為觀
止。
禪宗帶動了中國文藝創作,不論文學詩歌,美術繪畫,
庭園建築,彫塑美工,乃至茶藝等等,皆別出風格。後來
201頁
文人雅士對禪宗這種風格無不心嚮往之。其中「禪畫」就是
一大特色,這是善用毛筆為書畫工具的中國人隨心應手的最
大成就。
禪畫,簡而言之是修禪者,用筆墨表達禪理的繪畫。原
本是禪師接引學人的方法與手法,後來影響到文人畫、水墨
畫之創作。禪畫之發展乃禪宗發展之繪影,盛行於中國唐宋
時代,迨至明清時代即感式微。傳到日本之後,近世日本大
加發揚,現在已擴展到歐美,已成為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專有
名詞。
本文將就禪畫的研究作一回顧,分別在底下將介紹几個
單元﹕
1. 禪畫的緣起﹕就禪宗思想的發展,說明禪畫應運而
生的因緣。
2. 禪畫的發展﹕就現存禪宗公案、語錄,以及禪畫取
材,歷代禪師與畫家所遺留下來的禪畫業績,分中國與日本
兩大部份,說明其發展的梗概。
3. 禪畫研究的近況﹕主要是介紹現代人對禪畫研究的
成績,分別收集中外文獻目錄列出﹕(1) 我國的禪畫研究,
以台灣地區為主﹔(2) 日本的禪畫研究,並包括有英文資料
﹔(3) 現代禪畫展的情況。
最後結語,為禪畫的來龍去脈說幾句語。希望現代人能
引發潛德幽光,為現代人繪出屬於這一時代的禪畫,集東西
方文化之精華,創造出現代的「新禪畫」。在今天科技競賽
到了爆炸性的世界,不要太迷戀物質,提醒人們不要忘了大
自然的培育,反省本來面目,提高自己生活的素質,讓這千
年來人類文化的奇葩,絢麗燦爛的花朵,永遠開放下去。
二、禪畫的緣起
禪那(dhyana)的思想淵源於古代印度,所謂瞑想宇宙的
智慧,乃至瑜伽(Yoga)精神集中的方法。中國道家亦有
202頁
坐忘的瞑想。至於佛教的禪宗起淵,通常依據「大梵天問佛
決疑經」,言及釋迦世尊拈華示眾,頭陀摩訶迦葉破顏微笑
,世尊曰﹕「我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
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今方付屬摩訶迦葉」(註2)
。因此迦葉成為印度禪宗的始祖,後來代代相繼,數至菩提
達摩算是第二十八世。
在中國禪宗史上,在南北朝時代,梁武帝時,傳說菩提
達摩來到中國傳法。因此中國禪宗以菩提達摩(﹖--西元五
二八年)為初祖,慧可為二祖,僧璨為三祖,道信為四祖,
弘忍為五祖,慧能為六祖。之後宗派林立,枝葉茂盛,中國
禪成為主流,乃東方文化的奇葩。
中國禪之花枝招展,南北分宗算是最大特色。由於五祖
弘忍居住黃梅東山,欲傳法脈,命門下眾弟子各述一偈,以
見高低,其中神秀與慧能各呈一偈,以慧能最為上乘而得衣
缽成為六祖。因此亦導至南北分宗。
北宗以神秀(六○六﹖--七○六)所傳,盛行於長安洛陽
凡百餘年之久,乃屬都市佛教,從義理分析,主漸修,以壁
觀打坐為法。北宗禪依據「起信論」的離念說,所言覺者,
謂心體離念。離念是離卻妄念。北宗主張階段的修行漸悟,
從分別意識的種種念頭,止息,離念,方法猶如把明鏡的塵
埃拂去。神秀在其「大乘無生方便門」中認為離念是佛的本
質,因而有菩提樹的偈頌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北宗主張用瞑想之法,拂去煩
惱塵,直觀清淨心,而通達大乘經典之真理。
南宗以慧能(六三八--七一三)所傳,盛行於江南,法流
繁衍,門下五家二派延綿不絕,乃山林佛教,以自然造化,
道在平常,主頓悟。慧能因不受文字經典所障的莊稼漢,從
人生體驗實踐而悟道 。慧能的弟子神會(六七○--七六二)
認為「無住之心有本知」主張無念說。南宗禪貴在能消化,
從禪定走向覺悟,本身亦由認識論的般若波羅密之意思而趨
於神秘的實體。來自「金剛般若經」與「維摩經」的「菩薩
行品」,從無所住處,定慧相應,明見佛性,推心到無住處
,不囿於任何外物,以無所住著的心靈自由活動,即是用處
。如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燈
203頁
與光為一。這與北宗的「離念」不同。故慧能悟金剛經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傳為千古佳話。
中國的哲學思想,其理論、系統、秩序,經長久累積既
深且厚。佛教大乘經典自二世紀末至四、五世紀期間,陸續
自印度傳來,終于亦有三藏十二部浩如瀚海之歎﹗到了唐代
安史之亂,社會門閥貴族為中心的文化漸被淘汰,民間生活
面的大眾文化普遍被接受。應時代背景之影響,佛教為重生
新機,走回生活面,正好慧能之後的禪宗打破此一僵局,從
無理之理,無系統之系統,無秩序之秩序,諸如呵佛罵祖,
大死一番,不立文字,而後即心是佛,無心是道,死裏回生
。無心﹐簡要言之即是無分別心,即分別而不起分別心,故
能容一切法。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終於見山仍是山
。重理出禪宗的一套教育方法,一新面目。多少文人雅士,
對禪宗之回光返照,莫明其妙,其真圓融之可行性,尤其是
對慧能之能積能消,自然頓悟,心嚮往之。中國道家以來之
洒脫逍遙,與禪宗一拍即合,玩索欣賞,回味無窮。因此生
活得天真活潑,文學藝術之創作,境界為之一振。儒家亦產
生宋明理學,發揮活力,乃受禪宗的影響。
中國禪宗實踐的旨趣,從天台圓頓,轉到「大乘起信論
」的一行三昧,直入「金剛般若經」。亟如「六祖壇經」所
說的「一行三昧者,于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來清淨禪,真如三昧、金剛三
昧、一行三昧,乃宗密所謂的最上乘禪。(註3)一般人們希
望長生不老,喜歡探究超人間的消遙自在,修禪能達到此功
能。只是每一個人根器不同,修禪的成果功夫等第亦不同,
亦就是禪的境界各不相同,如何把握這「一念心」,往往三
歲小孩說得,八十歲老翁做不得。本來道在平常,就是那麼
容易,隨手拈來。再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
心印心,不立文字,不加修辭。可是到頭來又要用語言文字
、手勢、繪畫、動作、表情…等等去表示,當指月之「指」
的手段呢﹗
204頁
從中國的禪宗發展史看來,初期修禪者以心印心,不必
假借任何手段。之後,累積了修禪悟道者形形色色的表現,
對悟道境界的描寫,有問答、詩偈、文字繪畫等等的手段。
因此,演成後來的「公案」「語錄」、「禪詩」、「禪畫」
等。
禪畫是中國禪宗的一大特色。是修禪者用筆墨表達禪道
的繪畫,亦激發了唐宋以來中國繪畫的新紀元。因而明末莫
是龍、董其昌把中國山水畫風亦分南北宗。(註4)北宗著色
鉤斫,南宗水墨渲染。中國畫論,亦有「文人畫」(士人氣)
與「非文人畫」(工匠氣)之分。(註5)這雖是是非非,莫衷
一是,但總結是受禪宗南北分宗的影響。同時把水墨渲染法
,披麻皺,遺貌取神的文人畫,視為神品(註6)皆比喻為禪
宗南宗的慧能。把著色鉤斫,斧劈皺,貌像無神的工匠畫皆
比喻為禪宗北宗的神秀。換言之,境界高的都歸慧能,境界
低的都歸神秀。這無非是明末以降的偏見。但這種論調影響
中國畫壇甚巨。
綜合上述,禪那是一種靜思、直觀、對寂境三昧的體驗
,是一種禪定修習的方法。禪宗才是佛教思想的派別。禪宗
是中國式的大乘佛教。為表示禪宗之正傳法系,依「大梵天
王問佛決疑經」傳自釋迦世尊,代代相傳,在中國發揚光大
。因而中國方面的「高僧傳」、「傳燈錄」皆釐訂祖師法系
,歷歷可數。
禪僧為修道印證,表現禪機,常以簡略筆法,畫圓、畫
畫,演成一系列的「禪畫」。禪畫不在說明形象描寫,而在
說明佛教理論,把握實相,描寫真實之直觀,超越自然表面
的形象之美,描述「物我一如」,對象是內在深入無心的境
界,捉摸人類精神內在的根元。
三、禪畫的發展
中國禪宗起源於六世紀初期,至八世紀以後大為興盛,
尤其慧能所傳的南宗殊勝。南宗衍派繁盛,有五家﹕臨
205頁
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及二派﹕楊岐、黃龍,共稱
七宗之多。各家各派教育方法,方便善巧,各顯神通。禪者
為接引學人,或表示自己的見地,或相互勘驗,用直接直示
的方便法,多方發展有棒打、喝罵、瞬目、揚眉、樹指吐舌
、說無義語、寫怪字、畫怪畫、畫圖等,無不用其極。這些
皆不以言取義,有的是反語、暗示,有的是用說話,有的是
用符號,有的是用動作,因表達方式不同,而演成各宗各派
的風格。
用畫圓法的是仰山慧寂,如「人天眼目」(註7)﹕「圓
作之作,始於南陽忠國師,以授侍者囗源,源承讖記傳於仰
山,遂目為溈仰宗風」。
「仰山親於耽源源處,受九十七種圓相。後於溈山處,
因此○相頓悟。後有語云﹕『諸佛密印豈容言乎。』又曰﹕
『我於耽源處得體,溈山處得用,謂之父子投機。故有此圓
相,勘辨端的。或畫此□相,乃縱意。或畫□相,乃奪意。
或畫□相,乃肯意。或畫○相,乃許他人相見意。或畫□相
。或點破。或畫破。或擲卻。或托起。皆是時節因緣。纔有
圓相。便有賓主、生殺、縱奪、機關、眼目、隱顯、權實,
乃是入廛垂手,或間暇師資辨難,互換機鋒,只貴當人大用
現前矣﹗』
洞山立五位君臣,曹山本寂(西元八四○--九○一年)作
「五位君臣圖」為﹕囗囗囗□囗。荷澤派下的圭峰宗密(七
八○--八四一)亦有圓相多種,以○表示真如,以囗表示阿
黎識。(註8)畫各種各樣的圓,亦算是初期禪師們表達心意
的禪畫了。雖然禪家用不同的符號,用不同的動作,為時一
久,這些符號與動作,亦成了秘密公開的隱語。現存的牧牛
圖頌十二章濫觴於洞山良价六世的法孫清居皓昇禪師,約北
宋仁宗皇祐二年(西元一○五○年)前後。十牛圖頌,作者廓
庵師遠,約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年(西元一一五○年)左右。牧
牛十章,作者普明,約北宋中期至南宋初期。總之,十牛圖
描述修法的十個階段,北宋中期至南宋初期,牧牛圖大盛。
大體上有曹洞的牧牛圖,臨濟的十牛圖,教禪一致的白牛圖
。(註9)
206頁
禪那,誠如「臨濟錄」所形容的﹕活潑潑地、昭昭靈靈
地、孤明歷歷地。禪宗的語錄是片斷的日常對話,是繼續中
國傳統人文思想典範「論語」的發揮,亦影響到宋代以後儒
家語錄與思維。由此可知禪語錄是中國文化上承先啟後的文
體。禪畫是從「字」表現轉借「畫」表現的方式,所以很得
中國文人的心意。
後世對禪門公案,以及語錄 (如臨濟錄、雲門錄、趙州
錄、碧巖錄), 這種禪趣盎然的體材,用繪畫表現出來,有
者認真參究道源,有者遊戲人生,因各人遭遇不同,表達的
層次亦不一。
就現存的中國禪畫,屬於主流的名作,按時代先後可例
舉如下﹕(註10)
唐末﹕禪月大師(--九一三)的十六羅漢
五代﹕石恪(十世紀中葉)的二祖調心圖
南宋﹕梁楷(十三世紀初)的六祖截竹圖、布袋、出山釋
迦圖、雪景山水圖
玉澗(十三世紀中葉)的瀟湘八景
牧谿(十三世紀中葉)的柿栗圖、觀音猿鶴圖、瀟
湘八景圖、老松叭叭鳥圖
元代﹕日觀(十三世紀後期)的萄葡圖
因陀羅(十四世紀後期)的寒山拾得圖、布袋圖、
五祖再來圖
明末清初﹕石濤之「一筆畫」放筆直掃,以僧家純化之
筆寫心中之思量,移性於水山之間。石濤綜其大成,傳世之
作良多,並撰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十八篇,後世對其評價
甚高。長石濤十五歲的八大山人,淋漓奇古﹐空靈尤佳。
屬於周圍旁系的如下﹕宋之李唐(十二世紀前葉)、夏珪
(十二世紀末)、馬遠(十三世紀初),元之顏輝、高然暉等的
水墨畫,內含五彩,契合禪理。(水墨畫之破墨早在唐代王
維之創,潑畫亦由王墨之始)
207頁
後世習禪人,常在畫室焚香瞑想,正身端坐,意沉丹田
,悠然研墨,澹泊寧靜,面對白紙,如行雲流水,揮毫自如
,寫出自性面目,企求畫出永恒的生命屬於自我的作品來。
體材自佛畫 (佛像﹕釋迦、觀音、羅漢、祖師、達磨、淨土
、極樂等) 轉移到山水、花鳥、走獸、果實等,自由表現,
把握真理,一氣呵成,無礙自在。
禪畫本是禪師所畫。但後來在家居士,雖居於市井,只
要「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無凡無聖」的平常心
,在行住坐臥之間亦能應機接物。 以唐代的在家居士龐蘊
(﹖--八一五)為榜樣。龐居士歌詠「神通并妙用,運水與搬
柴」(註11),受教於馬祖,本六祖慧能之風範,以日常生活
,亦能表現宇宙之神秘。這又為大眾開出一條方便之路。
禪者本要求過著一種孤獨的生活,乃至斷絕和家庭與社
會的來往。到真正悟道之後,才再面對社會,現得自然活潑
。但現實的社會,不能達到自我嚴格的瞑想之實踐,人們相
反地要求禪的通俗化,只好依樣畫壺蘆了。文人畫的趨向在
此一情面的亦不少。清代以降由於禪宗式微,禪人減少,相
對的禪畫亦不多了。
* * *
日本的禪畫發展,亦隨禪宗自中國東傳而開始,日本從
鎌倉時代開始,經室町、桃山時代已盛行,江戶時代最盛。
如默庵、可翁、良全、梵芳(十四世紀)、雪舟(十五世紀)、
相阿彌、單庵、雪村、等伯(十六世紀)、宮本二天(十七世
紀)、白隱(十八世紀)等代表者。(註12)以仿照中國前期禪
畫的筆法,寫下不少作品傳世。
日本盛行公案禪、打坐禪,無論在繪畫、書法、文學、
俳句、能樂、建築、造園、茶道、花道等都受禪宗的影響。
因而日本保留下來禪文化的遺產。近代鈴木大拙致力禪學英
譯介紹給西洋人,功德無量。因而「禪畫」(Zen-ga)或(Zen
Painting)一詞已成為世界美術的一環。近年來日本方面對
禪畫之研究,著作良多,將激起現代禪畫重放光芒的展望。 208頁 日本學者把禪列有七性格﹕無法、無雜、無位、無心、
無底、無礙、無動。再列出禪藝術的性格有七點﹕不均齊、
簡素、枯高、自然、幽玄﹑脫俗、靜寂。(註13)又日本式的
禪畫妙味,以自己獨特筆力,有其特質﹕(註14) ┌1.質素──┐ ┌形而下┤2.略筆法 │ │ └3.自我表達│ 禪畫的特質┤ ├永生自己表現品之製
好還是突破一切人為的形式,而抓住人為形式背後的活東西
,返回大自然,還我本來面目。(註15)
學術研究當然要分門別類,探討剖析,重方法邏輯,這
是理所當然。但可知道,禪宗可貴在於單刀直入,目的要學
人悟道,弘法利生。禪畫只是畫龍點睛的手法,如果知解文
字愈精,去道將愈遠呢﹗
日本禪宗禮拜供養祖師高僧的肖像畫,因而促進了肖像
畫之發展,亦一特色。禪宗在民間很普及,禪畫簡略筆法很
盛行,畫出道釋圖不少,其中達磨的畫像取材最廣色樣最多
,已成日本禪畫的風格了。
209頁
四、禪畫研究的近況
本世紀經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戰後一片感傷。人類
憫心深思,想從東方人文思想找出路。而東方日本戰敗之痛
,不少有志之士在尋找永久和平的原泉時,終於找到佛教的
領域來。對孤寂無望的人,能激發他生命火花的禪宗,此時
格外受人嚮往。禪文化亦因而成了此一時代的顯學。藝術是
沒有國界的﹐最能溝通心靈共鳴﹐因而禪畫之研究﹐在近代
以來日本算是最有成績,我國近年亦有不少著作,茲列舉有
關文獻介紹如下﹕
1. 現代我國的禪畫研究。
山水畫裏的禪家思想 虞君質 新亞書院學術年刊(八)
,頁一九五--二一九,民國五五年九月。又登載美術學報(
一),頁四三--七○,民國五五年十月。
禪與詩畫 邢光祖 華岡佛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民國
五十七年八月。
禪畫十牛圖 吳永猛 華學月刊第一○一期 民國六十
九年五月。
禪畫、十牛圖 吳武德 海德出版公司 民國六十九年
專書一○四頁。
禪畫在中國的發展及其前途 ○山 獅子吼第二十卷四
期 民國七十年四月 近年以來明復法師研究禪畫論文良多
。
禪與繪畫藝術 鈴木大拙著 劉大悲譯 收入「禪與藝
術」 天華出版事業公司印行 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禪畫 陳清香 中華百科全書第九冊 中國文化大學出
版部 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現代佛教藝術特展--清涼藝展十週年紀念專輯」(清
涼月第十八期,靈山雲門學園編,民國七十二年五月) 刊
有 釋曉雲﹕禪畫與佛畫、禪話禪畫、山水畫與禪畫之發展
孫旗﹕禪境與禪畫 邢福泉﹕論現代禪畫。
210頁
為新禪畫催生 楚戈 中央日報晨鐘 民國七十二年五
月。
禪詩與禪畫 聖嚴法師 人生第八期 民國七十二年十
一月。
2. 現代日本的禪畫研究(包括西洋部份)
(1)專書部分
十牛圖 柴山全慶著 東京 弘文堂書房 昭和十六年
(二九四一)。
禪畫入門 大塚洞外著 東京 鴻盟社 昭和三十六年
四月。
禪畫----畫通見禪歷史----
東京二玄社 一九六二年五月出版﹐三一○頁﹐一
七七圖。
禪美術 久松真一 思文閣 (一九七六年)昭和五十
一年 其中有禪的繪畫。
英文著作﹐亦以日文為取材﹐故「禪畫」亦用日語發音
為Zenga或半個日語半個英語為Zen Painting:
Zenga: Zen Malerei, by Brasch, Kurt, Publ. Deutsche
Gesellschaft fur Naturund Volkerkunde Ostasiens,
Tokyo. 1961, B5, 192, 108.
Zen & Oriental Art, by Munsterberg, Hugo. Publ. C.E.
Tuttle Co., Rutland, Vermont & Tokyo. 1965, 158頁﹐
53圖。
What is a Zen Painting? by Briessen, Fritz, Van.
The Transaction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 III
-9, 1966.5, P. 103-124.
Zen Painting ET Calligraphy, by Jan Fontein & Money
L.Hickman,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1970, 173頁。
211頁
禪畫描法特集 水墨畫季刊第一期 日貿出版社 一九七九
年四版。
十牛圖 大森曹玄.文 關精拙.畫 柏樹社 昭和五
十八年。
(2)論文部分
日本禪畫論文良多﹐底下所列取材錄自「日本東洋古美
術文獻目錄」﹐頁六八﹑一三三﹐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美
術部﹐美術研究所編﹐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一九七七年
四版。並有關日本禪畫展序文﹐以及散見畫刊雜誌
中著﹕
中國禪書畫 神田喜一郎。 禪書畫 福囗俊翁
以上二文收入「禪文化」講座第5冊 西谷啟治編 東
京築摩書房 一九六八年。
禪畫何 淡川康一 國際文化(一七六)﹐1969。 禪畫特質背景 古田紹欽 大法輪
(三一之一一)﹐1964。
禪美術----水墨畫---- 北川桃雄 大法輪
(二○之五)。
禪繪畫何 植田壽藏 佛教藝術(五五)﹐1964
。
禪宗繪畫 高崎富士彥 Museum(二一)
禪宗畫本質 菅沼貞三 史學(三○之四)
畫禪一味詩禪一味 近藤春雄 南畫鑑賞(一一之三) 禪畫本質 久松真一 佛教藝術(二六) 禪畫終著囗 望月信成 禪文化(四) 禪畫特質背景 上﹑下 古田紹欽
大法輪(三一之一一﹑一二)
212頁
禪畫抽象繪畫----特.對比於
-- 長谷部好一 禪文化(三○--三一)
研究禪畫 上﹑下 竹內尚次 國博
----(二○○--二○一)
近世禪林繪畫----一絲文守主 竹內尚次
Museum(166)。
達磨像 柳宗悅 心(一四之一一)
達磨畫讚 柴山全慶 禪文化(七)
畫題解說 禪機圖﹑禪門祖師圖﹑豐干﹑寒山﹑拾得﹑
布袋 鈴木敬 三彩(七一--七二)
寒山拾得圖 戶田禎祐 國華(九一九)﹐1968. 10
寒山拾得圖 金澤弘 古美術(二七)﹐1969. 9
「十牛圖頌」禪藝術觀 望月信成 日本美術
工藝(三三二)
牧牛 柴野恭堂 禪學研究(三七)
十牛圖鈔 1--10 仁木正惠 大乘(一六之五﹑七至一
七之二﹑四)
十牛私解 1--9 本宗俊 茶道月報(四三八--四四
八)
禪會﹑文會﹑水陸畫論 谷信一 Museum (一六六)﹐
1965. 1
日本禪繪畫的表現 .--
墨美(一○二)﹐1960
禪畫 . 三彩(九五)
日本禪畫成立精神 --。 墨美
(一○二)﹐1960
禪畫見「圓相」畫 . 禪文
化(二一)
禪畫[江戶時代於禪僧繪畫] .
囗春(九一)
213頁
水墨畫禪畫 1﹑2 . 大法輪(
三○之九﹑一○)
歐洲禪畫展 . 墨美(一○二)﹐1
960
日本禪畫展感想 .
墨美(一○二)﹐1960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 Zen-ga during the 17th,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by Awakawa, Koichi. KBS
Bulletin 49, 1961
Zen and The Art of Painting, in Zen and Japanese
Culture, by D.T.Suzuki. Bollingen Series LXIV,
Pantheon Books, New York, 1959.
(3)現代禪畫展
以淡泊飄逸的文人畫﹑水墨畫﹑乃至有西洋畫素材的畫
展﹐不勝枚舉﹐此地無法收錄介紹。本文僅以佛教禪宗思想
為主旨﹐標示有「禪畫」字樣的才羅列﹕
近年以標示「禪畫」展的有﹔曉雲法師「禪畫展」在太
極藝廊(民國七十二年六月)又民國六十三年起一年一度的「
清涼藝展」亦以佛教繪畫為主﹔吳永猛「濟寬禪趣展」在華
岡博物館(民國六十九年四月)﹔韓國石鼎禪師「禪畫展」在
台北市力霸大樓新生畫廊(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韓國在一九八一年四月﹐分別在漢城與釜山﹐由國際佛
教文化交流大會推進委員會主辦第一次「國際佛教文化交流
禪墨展」﹐邀請中日韓人士參加展出。
而以倡導「禪畫」名詞之先的日本﹐早在一九六○年就
有大規模的「日本禪畫展」﹑「歐洲禪畫展」。近年的個展
亦不少。
214頁
五﹑結語
禪宗是一重實踐的中國式佛教﹐是東方中國與印度兩大
文化融合而新生的奇葩﹐可說是全人類文化最高層次的精華
。禪之真性則不垢不淨﹐凡聖無差﹐元無煩惱﹐本自具足﹐
無漏智性﹐心心即佛。亦即開示迷途﹐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禪家上乘者﹐一念真疑﹐一行三昧﹐萬法歸一
﹐一者心也﹐若落第二念﹐知解愈精﹐去道愈遠。
從上述各節﹐我們可見到中國唐宋文化之深厚﹐禪宗之
盛行﹐光從「禪畫」之發展一節可以見其梗概。禪畫貴乎有
創意﹐不是新瓶裝老酒﹐人云亦云﹐拾人餘唾。近世由於禪
宗式微﹐修禪者少﹐禪畫相隨而衰﹐演變下來的水墨畫﹑破
墨畫﹑潑墨畫﹑文人畫﹑寫意畫﹑乃至抽象畫等等﹐雖亦想
寫心中丘壑﹐但已非禪畫之本質﹐去道遠矣﹗
時代的巨輪﹐輾動著過去﹑現在﹑未來。但當我們即刻
標示為現在那一剎那時﹐其實亦形過去﹐真正只有看到「過
去」與「未來」二者。故畫風因時空之不同﹐勉強亦只有「
舊」與「新」二者。時下世界文明相互影響﹐東西文化交流
頻仍﹐應就時空之需要﹐將用不同面目的畫面出現﹐或曰﹕
「現代畫」﹐而禪理乃人類文化高度成就的奇葩﹐要使他重
新開花﹐或別有改良品種出現﹐這端賴現代有情人的因緣了
。
總之﹐禪畫已成為歷史名詞。當今不分軒輊﹐不分你是
我非﹐而落入我執﹐應本佛家之明心﹑道家之煉心﹑儒家之
誠心﹐再集西方之文明﹐從體用上下雙回囗﹐交互影射﹐交
撓提昇﹐呈現出當今吾人之理想的「美術」﹐而不是「醜術
」。在沒有新名詞出現之前﹐亦說一句﹐能創造出「新禪畫
」的道路來﹐將重開本世紀憂鬱面的一條晨光吧﹗
215頁
註 解
(註 1)關口真大著﹕「達磨大師研究」﹐頁四四五﹐春
秋社刊﹐一九六九年。
(註 2)「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華品第二﹐卍續藏 (中
國佛教會影印版)﹐第八十七冊﹐頁三百二十六。
(註 3)圭峰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唐代中葉﹐華
嚴與禪學家 。他的「禪源諸詮集部序」(卷上之一
) 云﹕「頓悟自心本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
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
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
如三昧」。他把禪分五種﹕外道禪﹑凡夫﹑小乘禪
﹑大乘禪﹑最上乘禪。
(註 4) 莫是龍「繪說」云﹕「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
﹐畫之南北二宗﹐亦唐時始分也」。董其昌「畫禪
室隨筆」云﹕「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
南北二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二者
認為﹕北宗山水著色﹑用鉤斫法﹔南宗山水不著色
﹑用水墨渲染法。此說雖莫衷一是﹐但總受禪家影
響。
陳繼儒「偃曝談餘」亦云﹕「山水畫自唐始變古法
﹐蓋有二宗﹐李思訓﹑王維是也」。
(註 5) 沈顥「畫塵」的分宗篇云﹕「禪與畫俱有南北宗﹐
分也同時﹐氣運復相敵也。南則王摩詰﹐栽構高秀
出韻幽澹﹐為文人開山﹐……慧燈無盡。北則李思
訓﹐風骨奇削﹐揮掃躁硬﹐為行家建幢﹐……日就
孤禪﹐衣缽塵土」。
董其昌「畫旨」云﹕「文人畫自王右丞始」。
(註 6) 王維「山水訣」云﹕「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自
唐代以來﹐文人卻用毛筆﹐當方便使用水墨﹐憑自
己所好可信手塗畫﹐只求氣韻﹐寫胸中丘壑﹐不必
像專業畫家﹐素描搆勒﹐色彩深淺﹐透視清楚﹐種
種規矩之約束。故世後文人對王維稱讚有嘉﹐認為
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原因亦在此。
唐人朱景玄撰「唐朝名畫記」﹐分畫品為神﹑妙﹑
逸﹑能四等﹐並把王維﹑李思訓列入神品和妙品之
中。
(註 7) 見「人天眼目」卷第四﹐大正藏(新文豐版)第四十
八冊﹐頁三二一下--三二二上。
(註 8) 釋印順著「中國禪宗史」﹐頁四一五﹐臺北慧日講
堂﹐民國六十年初版。
(註 9) 吳永猛「禪畫十牛圖」﹐華學月刊第一○一期﹐頁
三--三四﹐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註 10) 久松真一著「禪美術」﹐頁九--十﹐思文閣﹐一
九七六年。
216頁
(註 11)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頁一一
一﹐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二版。
(註 12) 同註十﹐頁十五。
(註 13) 同註十﹐頁二三--三九。
(註 14) 大塚洞山著「禪畫入門」﹐頁三﹐鴻盟社﹐一九六
一年。
(註 15) 鈴木大拙著「禪與繪畫藝術」。見劉大悲譯「禪與
藝術」﹐頁一○三--一○四﹐天華出版﹐民國七十
一年再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