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門塔阿佛頭像回歸的意義
劉鳳君
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
2002年12月17日至22日,是臺灣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聖嚴法師一行向四門塔捐贈阿閦佛頭像的日子。這是難忘的一段時間。
我們還清楚地記得,2002年12月17日,丟失五年之久的四門塔阿閦佛頭像在聖嚴法師等人的護送下又回到了濟南,就像流落它鄉的孩子投進了母親的懷抱。濟南人高興了,奔走相告。12月19日,佛頭像安然地準確無縫地接到了佛身上。12月21日,聖嚴法師、明哲長老等大德高僧親自為法體合璧完整的阿閦佛隆重開光,聖嚴法師將覆蓋在阿閦佛身上的紅布微微拉下時,阿閦佛重生了,閃著昔日耀人風采的同時,又厚載著海峽兩岸一段可歌可泣的文化殊緣。它將永載史冊,為世人歌頌詠唱。
四門塔阿閦佛頭像回歸已經一周年,難道僅僅是一件流失的國寶回來了嗎?經過一年的深思熟慮,逐漸認識到四門塔阿閦佛頭像回歸意義是重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更將顯出它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聖嚴法師贈送阿佛頭像,送回了濟南人的尊嚴
濟南神通寺四門塔,根據造塔題記載建於隋大業7年,它造型大方、古樸、傳統而又典雅奇特,被譽為華夏第一石塔,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塔內中心柱四面的四尊石雕佛像,即西面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南面歡喜世界寶生佛,東面香積世界阿閦佛和北面蓮花莊嚴世界微妙聲佛。雖各有不同的造型和神姿特點,但根據山東境內北朝至唐代佛像發展序列分析,應是隋代的作品。雕工精致,刀法嫻熟,細部加工考究,造型莊重生動,適度的身姿動勢和美俏的五官與神聖的慈顏,完美地表現了佛教大慈大悲的至高意境。它像四顆明珠,鑲嵌在塔中心柱的四面,被視為鎮塔之寶。佛塔一體,相融增輝,神通寺成為古代濟南地區佛事活動的主要聖地,也是濟南最重要的觀賞景點之一。四門塔佛像具有特殊的魅力,一直在感悟著濟南人,淨化著人們的心靈。四門塔與塔內佛像的存在,人們似乎有一種說不盡道不完的榮耀感,四門塔與塔內佛像也早已名揚海內外,1921年日本學者關野貞和常盤大定等人考察四門塔,1925年出版的《支那佛教史跡》,對四門塔和塔內佛像進行了詳細記載和評述,此書後來多次再版,影響很廣。1925年歐洲人喜龍仁出版Chinese Sculpture,也詳細介紹了對四門塔和塔內佛像的調查資料。國外學者的廣泛宣傳,使許多人都非常關注四門塔和塔內的佛像。據傳,西可努克親王準備來濟南時,就曾點名要到四門塔觀看和禮拜塔內中心柱東壁的阿閦佛像。在許多人眼裡,四門塔與塔內佛像成了濟南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也是濟商人的驕傲。
1997年3月7曰深夜11點多鐘,蓄謀已久的四名不法分子用鐵鎚砸掉了四門塔中心柱東壁阿閦佛的頭像,並很快以六萬元的價格賣掉了它。國寶丟失,世人震驚,不法分子的鐵錘砸掉了阿閦佛頭像,也敲痛了濟南人的心,損毀了濟南人的榮譽感。「誰來為古文明撫平創傷!」「佛頭去了,但並非悲劇的第一幕」……各種報刊紛紛報導濟南人和全國人們激怒的聲音和對不法分子的強烈譴責。山東省立即作為文物大案破獲,濟南市公安局組成專案組,在全國公安系統的協助下,全力偵破此案。僅從1997年至1999年的兩年時間裡,他們的足跡遍及十多個省、市,行程十多萬公里。雖然抓獲了其中的三名不法分子,但丟失的阿閦佛頭像仍是下落不明。
自己家裡的國寶沒看好,讓別人偷走了。更有甚著,阿閦佛頭像在被盜走之前,已有不法分子窺視許久,還有人在佛頭丟失前用鋸在佛脖子上鋸過三條深溝而未盜成。警鐘已敲響,本應看管好,結果還是被人輕易砸掉盜走了。你說丟人不丟人,真是丟人啊!也只好把通往四門塔的路一堵,把四門塔的大門關閉起來,謝客了。
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所長林保堯教授是研究佛像藝術的專家,他曾分別在1998年8月和1999年8月兩次專程來濟南觀看四門塔佛像,都因佛頭被盜,不能去四門塔。「二訪未遇」,林保堯教授後來感慨地說;「想想,這麼老遠來,怎會如此。因此,對於一直想考察的神通寺四門搭,只有停留在所謂的早年東京大學關野貞、常盤大定二位教授的《支那佛教史跡踏查紀》的圖片印象裡。」[1]
1999年秋天,四門塔還是羞答答地又對遊人開放了,丟掉佛頭這種特殊的遺憾,每個觀賞者都留下了數落不盡的尖刻語言。不久請人根據中心柱西壁佛頭像複製的安裝在阿閦佛身上的「新頭」,同樣令人扼腕嘆息。「太不像了」、「真不協調」、「真的會笑複製的不會笑」。「這件假頭連真身的藝術也給糟蹋了」……。觀賞者的指責,句句中的。濟南人就這樣渡過了幾年漫長的痛失佛首的日子。
2002年9月,臺灣省政府批準同意法鼓山文教基金會向四門塔捐贈佛頭像。「四門塔佛頭要回家了」,濟南人幾年的期盼,幾年的努力,終於要有結果,2O02年12月17日,臺灣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聖嚴法師親自率領送佛頭像代表團來四門塔捐贈佛頭像。聖嚴法師的功德盛舉,似乎也感動上天蒼穹,連續十幾天的雨霧天氣突然變得雲開霧散,陽光燦爛,佛頭回來了,又完整無縫的安在了佛身上。21日聖嚴等大德離僧又為法體完璧的阿閦佛開光洗禮。天公繼續作美,在我們剛送走聖嚴法師等客人之後,濟南及其周圍地區要降十多年來未遇的大雪,大地聖潔,天人感應。可以向世界人們宣布,我們的鎮塔之寶沒有丟,世界宗教領袖聖嚴法師贈送回來了,他送回了濟南人的尊嚴。幾百萬濟南人心裡因丟佛頭壓抑而成的暗影也逐漸蕩然洗去。自2002年9月臺灣省政府批準同意法鼓山向四門塔捐贈佛頭像始,至佛頭像回來的一段時間裡,濟南四門塔阿閦佛成了媒體主要的宣傳內容。新華社、人民日報、參考消息、中國時報和中央電視台、臺灣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及美國的國際日報等一百多家媒體都進行了長篇報導和評述,宣傳阿閦佛頭像的熱潮,使濟南更加名揚海內外,為今後的經濟文化交流增加了新的契機。
二、海峽兩岸共識佛頭是親人,加深了兩岸的文化交流
四門塔阿閦佛頭像,1997年3月7日深夜丟失後,在我們追查、覓尋、期盼而又毫無音信的時間裡,他幾經流轉,流失它鄉,倍受飄零之苦。2002年春天,法鼓山聖嚴法師的幾位弟子,獲悉法鼓山佛教數位圖書館是日前第一所佛教專業圖書館,法鼓山佛教博物館亦積極規劃中,為感念聖嚴法師推動心靈環保、重建人文精神之大願,向聖嚴大師表達願慨捐他們於海外重金購得的古石雕佛頭像。
聖嚴法師當即指示:「法鼓山向來重視人文精神,尊重文化史跡,試查這尊古石雕佛頭像出處?其佛身尚在否?如能讓此尊佛頭像回到原處,讓古佛像恢復舊觀,為中華歷史文化之保存盡一份心力。實為佛教無私無我精神之闡揚,遠比保留在法鼓山佛教博物館更有意義。」欣聞聖嚴法師宏示,提出捐贈佛頭像的信眾當場表示贊同,積極邀請臺北藝術大學林保堯教授一起研查。首先與筆者經過多次電話和書信聯繫,初步確認是四門塔阿閦佛頭像。他們還請筆者儘快赴臺鑒定和開具鑒定書。為了鑒定和商談佛頭像的回歸事宜,專門成立了由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聖嚴法師、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所長林保堯教授和筆者組成的領導小組。2002年3月13日,臺灣研究佛像藝術的專家吳文成先生給筆者來電話明確表示;「教授你如果鑒定佛頭像真的是四門塔的,我們可能會捐贈給四門塔。」2002年3月8日林保堯教授給筆者來信說:「托請幫忙查尋信中所附的此尊佛頭像原處,而且為望佛頭像能尊嚴地榮歸,復原其像,教授可幫忙乎?」2002年3月24日筆者給林保堯教授傳真說:「從照片中的佛頭各個方面觀察,應是四門塔中心柱東壁的佛頭像,我盼望得到你們的邀請,早日趕赴臺灣和你們進行進一步的認定,如果得到進一步確認,希望早日使佛像法體完整。」經過筆者申請,法鼓山文教基金會同意帶一名助手赴臺。內地得知這一信息的領導和學術界人士都給予極大關注。海峽兩岸的信徒、學者為了流失的國寶回歸,赤子之心相繫,默默無私的在作共同努力。
筆者經過較長時間的學術準備,於2002年7月18-23日帶著助手劉繼文副主任應邀赴臺對四門塔阿閦佛頭像進行鑒定。18日晚,聖嚴法師在臺北農禪寺設接風晚宴,剛開始不久,聖嚴法師就急切的問筆者:「劉教授,我們請你來鑒定一件我們雙方都初步認為可能是你們四門塔的佛頭像,你怎樣鑒定?根據什麼呢?」筆者也沒思索,情有所繫的回答說:「大師,我們是來認親的,四門塔的佛像就像我們家鄉的親人一樣,他丟失了,流落到臺灣,大師您收留了他。丟失前我們常常見到他,太熟悉了,只要一見到他,我們就認得出是他。我們都盼他能早日回家。」真是開卷有益,筆者與聖嚴法師的簡單對話,蠃得了在席十多位專家的讚語。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丟失的佛像是親人,何況我們呢,更都是親人。聖嚴法師連連點頭說:「好!劉教授你是來認親的,明天你就會見到佛頭像,但願他就是你們的親人。如果是你們的親人,我會親自把他送回去。」法師繼續說:「我們得到這件佛頭像,可作我們法鼓山的鎮山之寶,但我想讓他回到他的老家去。」聖嚴法師對阿閦佛頭像非常親熱和崇拜,他第一次看到阿閦佛頭像時就感慨地說:「他有生命,我內心的感動與歡喜,難以形容。好像流離失所的孩子,重逢慈母,投懷相依。」
2002年7月19日,筆者和劉繼文在臺北中山精舍鑒定佛頭像,鑒定進行沒有多久,聖嚴法師走了進來問我:「劉教授,是不是你們的親人?」筆者說:「是,就是我們的親人。」聖嚴法師說:「劉教授,是你們的親人,你就把他領回去。」並請筆者出具鑒定書,作為捐贈佛頭像的主要依據。親人之間的親切交談,何分海峽兩岸彼此。一談到親人,大家都心心相印,融為一家了。
2002年9月18日下午臺灣省教育部主要根據筆者出具的鑒定書和法鼓山文教基金會的申請報告,經過多方面的核實和研究考察正式批文給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文中說:「貴會擬捐贈古石雕佛頭像於中國大陸之案,同意照辦。」9月19日臺灣《聯合晚報》和網站,20日《聯合報》、《中國時報》、《臺灣日報》和英文《中國郵報》等十多種報紙以及內地的新浪網等媒體都大篇幅進行報導與評述。臺灣的報紙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今年訂為國際文物保存年」,捐贈歸還內地佛頭像「不但符合國際潮流,也可能促進兩岸文化交流。」阿閦佛頭像之所以能順利回歸,主要是海峽兩岸共同努力和文化交流深入發展的結果。阿閦佛頭像的順利回歸,無疑又促進和加深了這種文化交流的發展。
三、聖嚴法師捐贈阿佛頭像,為流失海外文物找到了回歸的最佳途徑
我們今天已是國勢強盛,經濟繁榮,怎樣使流失的文物回歸到它原來的地方,已成為人們關注的課題。目前回流文物已逐漸成為國內文物市場上最大的賣點。這就使我們不得不認真考慮怎樣使更多流失掉的文物回來?四門塔阿閦佛頭像的回歸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中國流失的文物到底有多少,誰也搞不清楚,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數以百萬計,精品即達幾十萬件,實際上遠不止這個數字。近幾年筆者曾藉幾次應邀赴臺灣講學的機會,見到流失臺灣的山東青州地區出土石佛像,統計數來不少於七、八十件之多,而且多是精品。這僅是近幾年一個小小的青州地區流失到海外的石佛像。和朋友們講起來都感到吃驚,何況自十九世紀以來全國範圍內流失的文物,更是無法統計了。
解放前我國文物大量的流失主要有三個時期:一是1860年,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搶走大量文物,多是國寶;二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掠走大量文物,如《四庫全書》和《永樂大典》等;三是民國年間,由於戰亂,特別是日本侵華期間文物流失不可勝計。近十多年來流失文物開始大量回歸,這是因為強盛的表現,但同時也有大量的文物流失到海外,是目前文物保護工作丞待解決的大事。大量的流失文物多數散落在民間收藏,也有許多著名的大博物館堂而皇之地陳放著中國的文物精品,如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俄羅斯聖彼得博物館和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如何使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回歸故里,是我們今後對外文化交流的一項主要工作。
近200年中國文物持續外流的狀況,今天已經發生了變化,文物的回流越來越多。目前文物的回流主要有三種渠道,即回購、回贈和通過國際司法途徑追付。現在還是以回購為主。1994年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舉辦第一場文物拍賣會。當時境外拍品不到拍賣總數的5%,而此後從國外回流的拍品數量逐漸增加,現在已經超過總量的20%以上。特別是從去年始,文物的回流出現數量多、質量高的新趨勢,當年全國成交的8796件文物,海外回流的約佔3000餘件,成交價超過百萬元的有25件,這25件的總價值達l.21億元,占全國總成交額的16.5%,如2002年春以2530萬元人民幣成交的宋徽宗趙佶《寫生珍禽》,2002年秋季以2999萬元人民幣成交的米芾《研山銘》,今年7月北京故宮博物院以2200萬元人民幣購得的《晉索靖出師頒》等都有代表性。通過國際司法途徑追討文物也是近幾年我們一些組織在努力做的嘗試。例如,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今年7月啟動的「國寶工程」,就一直在努力爭取追討回龍門石窟被盜文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約》規定,任何因戰爭被搶奪或丟失的文物,都應該歸還,我國因以上原因丟失的文物太多了,但許多收藏我國流失文物的一些國家無視這一規定,拒不歸還我國。因此,追討流失文物的途徑目前難度很大。憑回購的渠道便更多的流失文物回歸,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價格太高,目前我們的經濟能力還達不到,再說有許多文物是被搶走的,或廉價流失的,再高價賣給我們也不合國際法規和公德。因此,今後通過回贈方式爭取更多的流失文物回歸是主要的渠道。在這方面已經有一些成功的先例。如前幾年臺灣震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永秦通過上海臺辦贈送回山西省靈石縣資壽寺明代羅漢頭像、2001年從紐約蘇富比拍賣會撤拍後送回的王處直墓石武士浮雕等,至今仍是文化交流領域的美談。
四門塔阿閦佛頭像的回贈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說它的回歸是兩岸文化交流不斷深入發展的結晶,也是兩岸學術團體和宗教團體在政府的協調、指導和領導下為發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果。2002年春天,法鼓山聖嚴法師的弟子向法鼓山捐贈在海外購得的佛頭像。聖嚴法師當即表示願將佛頭捐贈原處,為保存中華歷史文化盡一份心力。把佛頭像的回歸建立在了自願和主動基礎之上。聖嚴法師特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所長林保堯教授和筆者聯璧研究和鑒定佛頭像,筆者鑒定佛頭像出具鑒定書後,聖嚴法師又十分明確地對筆者說;「我們委託你,請你繼續負責佛頭像的後續業務工作和這件事在大陸的協調與聯繫工作,今後法鼓山基金會通過你與山東省進行聯繫。」聖嚴法師還進一步指出;「希望把鑒定和捐獻佛頭像始終作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事來做,作為一件重要的學術活動來做。」[2] 聖嚴法師利用兩岸的學術機構來完成佛頭像回歸的大事,提升到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高度,充分發揮學術團體與專家們的研究作用和紐帶作用,這是其它任何一件文物回歸所沒有的深層次的學術文化交流。在這種良好的文化學術交流的基礎之上,經法鼓山文教基金會申請,2002年9月18日臺灣省政府批準同意法鼓山向四門塔捐贈阿閦佛頭像。筆者回到濟南後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特別是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政府對佛頭像回歸的事更是關心。筆者向山東省政府蔡秋芳副省長作了認真匯報。蔡秋芳副省長聽了匯報後說:「這件事是大好事,一定要認認真真做好。」還進一步指出,「把這個事定位在學術交流和宗教範圍內」,「政府要在後台,前面是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和省佛教協會,政府在背後大力支持。」[3] 蔡副省長為迎接佛頭像召開多次協調會,後來根據變化的需要成立了濟南市文物保護協會作為迎佛代表團赴臺迎佛頭像。兩岸學術團體和專家們的民間學術鑒定研究活動,得到了雙方政府的認同、支持和批準,一切都理順了。四門塔佛頭像回歸更值得驕傲的是聖嚴法師親自率法鼓山文教基金會學術代表團乘機將佛頭像送回四門塔,親手交給了四門塔文管會,並親自為法體完整後的阿閦佛像開光,這是流失文物回贈中,學術文化氛圍最濃,程序最科學,進行得最順利的一次。
四門塔阿閦佛頭像的順利回歸,不但為眾多流失海外文物的回歸作了一次意義深遠而又十分成功的嘗試,而且因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聖嚴法師主動、自覺保護文物的精神,也提高了我們保護文物的自覺性。2002年12月17日聖嚴法師在捐贈佛頭時很激動地說;「法鼓山將這尊古石雕佛頭送還四門塔,是期望通過這次活動喚起兩岸民眾一起保護文物並促進兩岸文化和情感的交流,這尊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佛頭是先民智能的遺產,中華民族的血脈是相通的,文化是相通的,把佛頭送回來,遠比保留在法鼓山更有意義。」「把我國的文物當作私人財產來收藏,甚至待價而沽,其實是一種很自私的作法……。我希望其他的博物館也這樣,不要把人家的文物藏起來。它不是某一個人的財產,而是全人類文明的結晶,這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因為比收藏更重要的是對文物的保護。」法師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我們深信在他的帶動和啟發下,今後會有許多流失文物像聖嚴法師這樣主動捐贈回來。所以回歸的不僅是阿閦佛頭像,[4] 而是喚起全民族愛護文物和保護文物自覺性的動力,是爭取更多流失文物順利回歸的最佳途徑。
[1] 林保堯,〈神通寺四門塔「石雕佛頭像」記──法鼓山年度盛事〉,《藝術家》331,2002年12月。
[2] 2002年7月22日在臺北法鼓山聖嚴法師與劉鳳君教授和劉繼文副主任談話紀要。
[3] 2002年8月22日下午2時50分至4點30分,蔡秋芳副省長聽取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和山東省文化廳文物處由少平處長匯報會後的談話紀要。
[4] 晁明春,〈回歸的不僅是佛首〉,《大眾日報》2002年l2月27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