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堂游记
隐堂游记
初人谷,有建筑残基布山脚,崔君言,此白人岩之下寺,民呼之谓“小寺”。寺早毁,碑碣全无,惟残砖破瓦与涨沙碎石相混杂,旧时面貌,已难相见了。复前行、见乱石奔来,聚谷口,东倒西歪,相互枕籍,坚者侧立,横者斜卧,皆作醉汉相。不知自何年始,有游山如事者,于乱石中,择一平地,取石垒塔,迭涩而成,低者仅数尺,高者可盈丈,随心设计,动手垒垛,有一次成型者;有半途而废待接下来添石补成者,故所建,风貌不同,各具特色。迄今,林林总总,大小七作座,亦蔚然小塔林。
塔林左侧,有磴道不知几千级,自山脚至山巅,盘曲回环,萦绕峦谷间。据云,近有乡贤段氏者,布施六万元,为白人岩修此便道,就地取石,稍加规整,迭砌而成。今方来,免却乱石荒草中择路之苦楚,深感段先生功德无量也。抬阶而上,行数百步,已气喘难耐,遂席地而坐,稍息,精神为之回复,下视来时蹬道,皆为林木掩去,惟山谷之右,峭壁雄峙,如屏如障,岩之壁皆马牙,斧劈之皴;岩之巅皆个字、介字之默,岩之侧有巧石旁出,则如折带云头,石畔有奇树二三古株,则蟹抓鹿角样,枝头挂叶疏疏,忆泛亮红色,甚色是醒目,此非童年所钟爱之《芥子园画谱》欤!面对青山,心逸神飞,遂拍照三五张,以记其胜景。
歇歇行行,不觉已到“试心石”。其地一峰孤峙,峰之巅有石翼出二三尺,下临无地,隐隐有烟岚腾升,若囊游华山升表台之所见,稍作小心探试,不禁股票心颤,急回旷处,竣坐石台上,听松涛习习,有顷,心方复平静。传云,当年慧远初入山,身居岩窟,每当皓月当空,打坐石眼见得不知东方之放白。后人山参修者,未入山门,先试心石上,以验其诚,献国云此,姑妄听之。
文成子,年方七岁,体健身轻,我等尚在试心石旁,他已捷足先登山寺,面对空谷,高呼朗叫,四山回应,不绝如缕,童声如铃,煞是清越。离试心石,道转平缓,未几,至七星泉,泉在悬崖下,山泉如贯珠下注,滴沥有声,聚水为池,供寺僧食用。转泉侧,登石阶十数级,已入白人岩之本寺。其寺,三山环抱,南面开旷,下临深涧,杂树涌起,风来树动,绿波如潮,亦颇壮观。原寺有殿、有阁、有楼、有山门,皆毁,惟东岩之下,立明清碑十数通,草草一读,对山寺之历史,了窥一斑。今新建大殿一座,虽感宏大,然彩绘鲜焕,未经风雨打磨,颇觉刺眼,似跳出白人岩环境,甚不协调。原建残基上,种山药蔬菜,倒也珠绿新鲜。寺之东南侧,靠岩有屋二三间,僧人之居所。厨下有南瓜数个,番茄一盆,亦寺僧手种者,供平时食用。至西岩,壁上镌“白人岩”三大字,字可盈丈,为明时侍郎万恭一所书。复沿西岩而去,经寺僧指点,见有摩崖题刻数则,多已残缺,不能成篇,其中一则,尚且完整,模糊处,以袖揩拂,复见笔画,众人合解,方成其诵:“万历八年三月二十四日,钦差总理边关粮储,户部主事武成春寰、刘启元同季兵宪、魏参戒同登,偶成一律:
白人惊胜绝,此日会同游。
千壑看翔雾,悬岩度白牛。
摩天僧舍冷,说法石台幽。
攀聂耽名迹,临泉欲濯流。
魏迁臣书
山寺东有慧远洞、古南庵诸胜迹。东晋慧远师在此开净土祖庭,后结茅庐山,三十年,影不离山,迹入不市,弘法布道,利乐有清。三十年前,我游庐山,谒访东林寺,迹遭大劫,遗恨至今,今值白人岩,亦复如是。欣闻近有志士,欲投巨资恢复白人岩旧观,心中为之一快。古南庵为晚明二兵部尚书代州张凤翼、孙传庭在此山中读书处,多有题咏。所惜,沿前庵下,所设栈道,左木腐朽,垒石坍塌,其胜迹,故不能一睹。凡事有机缘乖合,待山寺重辉,再复登临,谒远公于法台访白谷于棋亭,我这个“雁门常客”,远公同乡,想不会被拒之门之外吧。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