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永远的、悲智庄严的青年导师──印顺导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善思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永远的、悲智庄严的青年导师──印顺导师
  文/善思
  ◎前言
  妙心佛学读书会在进行《妙云集》研读时,第一单元为作者介绍。期 间阅读《平凡的一生》(增订本)、《人间佛教的播种者》、《法海微波 》、《游心法海六十年》和《印顺导师学谱》等相关书籍。兹将导师的生 平行谊简要的整理,希望能让更多学人了解导师的懿行风范,以启迪后进。  导师在严明、慎思、平淡的生活中,博学三藏, 并有体大思精的等身 著作。从其著作中,充份呈现“人间佛教”的思想义涵,更强调“青年佛 教”的重要性;因此,他不只是一位“人间佛教的播种者”,更是一位“ 永远的、悲智庄严的青年导师”。
  ◎一生难忘是因缘  
  从导师描述自己:“如水面的一片落叶,向前流去,流去。忽而停滞 ,又忽而团团转。有时激起了浪花,为浪花所掩盖,而又平静了,还是那 样的流去。 ”(注 1 )中,可以看出导师不论遇到任何横逆,皆在顺应 因缘、尽己所能的理念中渡过,而让因缘决定了一切。
  但是在探求佛法真义这方面,导师却是自动自发的去寻求、了解,发 现与贯通,从中获得无限的法喜,并将之内化为生命中的一部份。对于这 样的处世原则与探求真理的态度,是值得晚生后辈学习的。
  ◎寻求皈依的岁月
  导师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西元 1906 年)。十三岁到中医师家 里学医,,并研读《抱朴子》等道书。后来到小学任教,受师友的启发, 研究老、庄思想,发现独善隐遁的生活,不能给予社会积极的助益,因而 走出仙道的梦想。之后,饱览儒书,从中也无法有坚毅的信念。
  在彷徨中,经友人介绍基督教,并研读《旧约》、《新约》及相关杂 志;因不相信耶稣可以为人赎罪而离开。偶然间读到冯梦祯的〈庄子序〉 ,而开始向佛法中探求消息。
  民国十七、八年间,导师的母亲、叔祖、父亲相继过世,导师由内心 的沉闷抑郁,而决定迈向出家的旅程。
  从离乡背井,来到普陀山“藏书极富,主持者有道行”的般若精舍, 拜访昱山上人,并由上人的指引,来到福泉庵,促成出家因缘。
  ◎普陀阅藏的心得
  导师于二十七岁至三十一岁间,在普陀佛顶山慧济寺阅读藏经三年, 对于探求佛法的未来方向,有重要的影响。昭慧法师于《人间佛教的播种 者》中,归纳为四个要点:
  一、造就宏观的视野:“从所读的大藏经中,发见佛法的多彩多姿, 真可说‘百花争放’、‘千岩竞秀’!”(注 2 )所以, 导师能从整体 佛法的角度,来谈论事情。
  二、酝酿“大乘三系”理论:“知道法门广大,所以不在局限于三论 与唯识。对于大乘佛法,觉得虚大师说得对,应该有‘法界圆觉’一大流 。”(注 3 )所以提出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三系的看法。
  三、见出(知)大乘经的特色:“大乘经不是论书那样的重于理论, 到处都劝发修持,是重于实践的。”(注 4 )
  四、肯定《阿含经》的重要:“读到《阿含经》与各部广《律》,有 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而不如部分大乘经,表现于信仰与理想之中 。”(注 5 )
  ◎生死随缘的态度
  导师由于先天不足(早产),后天失调(缺乏营养),从小身体瘦弱 ,脸色苍白,正如导师所说:“身体虚弱极了,一点小小因缘,也会死过 去的。”(注 6 )
  三十七岁时,因过度疲劳跌落山坡,却没有因为一点小小因缘而死去 ,于是体会到:“业缘未了,死亡是并不太容易的。 ”(注 7 )后来, 在种种的病苦中,导师一直以从闻思中所获得的法喜,来支持他的生命。
  ◎修学佛法的方法
  “佛法以笃行为尚,而笃行必先之于胜解。 ”(注 8 )“我立志为 佛教、为众生──人类而修学佛法。……重于考证,是想通过时地人的演 化去理解佛法,抉示纯正的佛法,而丢下不适于现代的古老方便。”(注 9 )
  导师于修学佛法中,发现佛法与现实佛教的差异,以“不忍圣教衰, 不忍众生苦”为治学的原动力,发愿理解教理、澄清佛教思想。其治学方 法如下:
  一、从论入手:“因为论书,不问小乘、大乘,都要说明生死流转的 原因何在。知道生死的症结所在,然后对治、突破,达成生死的寂灭。抉 发问题,然后处理、解决问题;这是理智的而不只是信仰的。……论书条 理分明,至少修学几部简要的,对于佛法的进修,明智抉择,一定是有帮 助的。”(注 10 )
  二、重于大义:重视佛法的整体性,也就是不出于“释(世)尊化世 的方法与精神,制律摄僧的意义,法义的重要理论,修持的主要方法。” (注 11 )
  三、重于辨异:由于导师从修学论书入手,所以记得不少异论,能超 越宗派的看法,以佛法的立场、超然的态度去理解异论,并探求异说的原 因。
  四、重于思惟:“经过思惟,片段(断)的便能连贯起来。有时候在 固有的知识堆里,忽而启发得新的理解,触类旁通。”(注 12 )如思惟 不得,必须适可而止,宁可存疑,以待来日厘清。并在不断思惟、存疑、 解惑、修正的过程中,进修佛法。
  此外,诸如笔录资料、分类集录、科判内容等,也都是导师曾经使用 的方法。导师并且认为应“以佛法研究佛法”,才不致于使佛法变质、走 样,因而提出:所研究的佛法,应包括佛法的一切内容──教、理、行、 果;主张以佛法的根本法则──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来研究佛法,才能把握佛法的精神与要义。
  ◎不朽的篇章
  导师一生体弱多病,却能有著等身的著作,实为少见。
  其《妙云集》被国人称誉为“佛教的小藏经”,内容“不止是法义的 客观陈述,也兼而启发宗教情操、坚定宗教信念、条陈修学门径,是信智 合一、解行并重的良书。”(注 13 )
  《华雨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原始佛教圣典之集 成》、《空之探究》、《中国禅宗史》、《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 想史》、《如来藏之研究》、《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 《中国古代民族神话与文化之研究》、《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等书 ,都是导师影响国人颇深的著作。
  ◎人间佛教的精神
  导师在闽院求学时,深受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影响,认为现实 佛教的问题,源自于思想问题,并从原始佛教的经律中,找到大乘的源头 ,尊崇伟大的菩萨行,于其著作中,贯彻“人间佛教”的思想理路。 导师本著「为佛法、为佛教而学”的精神,希望佛法久住世间。以“ 探其宗本,明其流变,抉择而洗炼之”的信念与态度,著手探究印度佛教 史,并从其思想演变中,探索其发展的脉络,使佛法成为适应时代,有益 人类身心的佛法。进而阐扬“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思想,揭示人菩萨行 必备的特质及作法,以迈向自利利他的目标。
  导师说:世尊之本教,言十方世界而详此土,立三世而重现在,志度 一切有情而特以人类为本。因此,重视“此时、此地、此人”的关怀与净 化,“忘己为人”、“尽其在我”、“任重致远”的菩萨精神,应是建设 人间净土的重要课题。
  “人间佛教”是重于人菩萨行的。人菩萨行的大乘法,也是适应少壮 青年唯一契机的法门。其修持心要以信愿、慈悲(大悲心)与智慧(空性 见)为主,而修习利他的一切。所以,人间佛教是从人发菩提心、修菩萨 行,进而圆满成佛的。 
  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见,三者是修菩萨行所必备的。菩萨在坚定菩 提、长养慈悲心、胜解缘起空性的正见中,净化身心,在自身不断的进修 中,以三心修六度、力行十善为基础,认清佛法不共世间的特性。而“适 应此时、此地、此人的实际需要”,于“随份随力”的利他当中,使自身 的福德、智慧渐增,使众生从理解佛法,得到内心的净化;从事行中得到 利益。
  人间佛教的菩萨行,不但是契机的,也是菩萨的正常道。时时以众生 的苦痛为苦痛,众生的利乐为利乐;“我见”一天天的减少,慈悲心一天 天的增长。不急求自证,直入大乘的菩萨道,不但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更是世尊人间成佛的本怀。
  ◎永远的学佛青年导师
  大乘佛教都是从青年大众中开展的。导师在《青年的佛教》中,以《 华严经》〈入法界品〉的善财童子为佛教青年的典范。
  并揭示佛教青年是情智的综合,结合冷静究理的智慧,与热诚济世的 悲心,并“在真诚、柔和、而生力充溢的青年情意中,融合了老人的人生 的宝贵经验。”(注 14 )
  所以青年佛教的“青年”二字,是著重于精神与行为层面的青年化, 而不含生理方面的衰退与老化。
  因此,“唯有青年的童真──纯洁的、真诚的、和乐的、活泼的,不 厌倦的精神,才与‘利他为先’的大乘精神相吻合,才敢有决心趣求究竟 圆满的佛果,才能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荷担起弘法利生的责任!”(注 15 )
  导师说:“现在,我的身体衰老了,而我的心却永远不离(佛教)少 壮时代佛法的喜悦!愿生生世世在这苦难的人间,为人间的正觉之音而献 身。”(注 16 )
  由此,更可看出导师热诚济世、不厌倦的悲心,愿意生生世世在这苦 难的人间,传播正法。导师的睿智与悲愿,正如佛教青年的精神一般;因 此,导师可说是现代佛教青年永远的楷模。
  ◎结语
  看了导师的自传,以及教界缁素大德对导师的赞叹与解读,其无畏于 外在环境的风雨,与世事的纷争,专心浸淫于法海,直探佛陀的本怀,重 视“人菩萨行”,宏扬“人间佛教”、“青年佛教”的精神,是值得我们 效法学习的。
  注释:
  1. 印顺导师著,《平凡的一生》(增订本),页1。 2至5. 同上,《华雨集(五)》,页9。 6. 同上,《华雨香云》,页27。 7. 同上,页31。 8. 同上,页255。 9. 同上,《华雨集(五)》,页50。 10. 同上,页40。 11. 同注10。 12. 同注10,页 42-43。 13. 昭慧法师著,《如是我思》(新版),页 113。 14. 印顺导师著,《华雨香云》, 页 158。 15. 同上,页 238-239。 16. 同注14,《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页 69。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